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平隆颗粒与尼群地平联合降压的机理以及保护靶器官,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研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经中西药联用4周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织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药的3组CGRP含量在血浆中高于常水组,而在下丘脑和腹主动脉则低于常水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比较又有显著性差异,用药3组血浆ET含量均低于常水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西药结合组血浆ET含量更低,与中,西药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控循环血中血管活性肽CGRP和ET是平降颗粒尼群地平降压机理之一,也是其保护靶器官,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机理,此两药联合使用作用明显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降颗粒与尼群地平联合降压的机制以及保护靶器官,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问题.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经中西药联用4周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织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血浆内皮素(ET)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用药的3组CGRP含量在血浆中高于常水组,而在下丘脑和腹主动脉则低于常水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西结合组与中、西药组分别比较又有显著性差异;用药3组血浆ET含量均低于常水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中西结合组血浆ET含量更低,与中、西药组分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调控循环血中血管活性肽CGRP和ET是平降颗粒和尼群地平降压机理之一,也是其保护靶器官,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机制,此两药联合使用作用明显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药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平降颗粒加西药尼群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 随机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中西医结合实验组和中药、西药及常水对照组共4组,均灌胃给药,用小动物血压计分别于实验前、实验后共5次测定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 治疗4周后血压变化值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与中、西药组比较:收缩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张压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中药和西药组。  相似文献   

4.
吴辉  陈国华等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4):286-286,288
目的:探讨黄芎汤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寻求黄芎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 实验依据。方法:以放免法测定急性期血浆ET、CGR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ET及CGRP含量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黄芎汤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ET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GRP含量升高,但差异无 显著性。结论:黄芎汤能降低急性脑出血大鼠血浆ET的含量,据此及有关ET生物活性的研究可知,黄芎汤能减轻由于脑出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调节脑出血大鼠血管舒缩功能,改善缺血脑组织的供血供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与波依定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浆AngⅡ、ET、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以波依定片5mg,每日1次口服;同时治疗组给予杞菊地黄丸6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浆AngⅡ、ET、CGRP水平变化。结果:(1)血压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SBP无显著差异(P〉0.01);(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血浆ET、CGRP、AngⅡ水平变化: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血浆CGRP即水平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CGRP水平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ET、CGRP、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波依定应用有很好的减压作用,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其降压的机制与抑制ET、AngⅡ的生物活性,同时促进CG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烟熏致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变化及补肾化痰中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补肾化痰大,小剂量组和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组等5绢,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支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的含量,结果:慢支模型组大鼠气管和肺组织呈 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01),经用补肾化痰中药治疗后,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明显下降,与慢支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补肾化痰中药能显著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血浆和BALF中ET-1和CG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对黄连、吴茱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4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硝苯地平组(Nif组)、连萸药对组(LY组),每组8只,以正常WKY大鼠为对照组(WKY组),8只,共4组。WKY组和Model组予以生理盐水,Nif组予以硝苯地平溶液,中药组予以相应配伍剂量的浓煎剂,连续灌胃4周,测量大鼠灌胃前和灌胃4周末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第4周末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ET、CGRP的含量。结果与Model组比较,中药组大鼠4周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ET含量降低(P〈0.05),CGR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与Nif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对黄连、吴茱萸对SHR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增加CGRP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变化,探讨头穴丛刺对智能影响的临床机制。方法将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丛刺组和西药组,丛剌组参照大脑各部分的体表映射及针刺的近治原则进行分区,将相应的头穴线进行扩展,以相应头穴为中心进行丛刺。西药组采用哈伯因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CGRP含量,并记录长谷川智力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ET含量均降低,而CGRP含量均升高,以丛刺组变化更明显(P〈0.05);丛刺组与西药组HDS、ADL和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丛刺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头穴丛刺针法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血浆ET水平,增加CGRP含量,提高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智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40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经中药补肾方治疗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的含量,求出ET/CGRP的比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血浆CGRP、ET、ET/CGRP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0.01、0.01)。提示老年人高血压的血浆ET浓度升高,CGRP浓度降低,二者平衡失调,这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脂调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别给予降脂调压颗粒(30例)及对照药金甲益心酮(2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降脂调压颗粒降压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36.7%;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显效率为60.0%,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降脂调压颗粒还可降低血浆ET水平及ET/CGRP比值(P<0.05,P<0.01),升高血浆CGRP水平(P<0.05)。结论:降脂调压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降压疗效,同时可以保护高血压状态下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黄角汤对大鼠脑梗塞模型ET、CGRP、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学辉  张介眉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4):462-462,465
目的:探讨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选用黄角汤及尼莫地平对模型进行治疗,并设正常组及模型组。观察各组大鼠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ET、M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CGRP、S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黄角汤组ET、CGRP、SOD、MDA值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黄色汤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机制与纠正血浆ET/CGRP、SOD/MDA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耳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CGRP、ET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耳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内皮素(Endothelin,ET)等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接受耳针,中药治疗14周后,放免法测定血浆CGRP,ET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大鼠血浆CGRP,ET水平明显升高,而耳针,中药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耳针,中药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种可能机制是良性调整血浆CGRP,ET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肾性高血压大鼠(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rat,RHR)的降压作用及对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等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Goldblatt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共分6组:模型组、养血清脑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牛黄降压丸组,每组10只,每日灌胃1次,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分别在第1、2、4周的周五、六、日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4周后取血,检测血中ET、NO、CGRP的浓度.结果 RHR模型大鼠血浆中ET含量增多,NO、CGRP含量降低,养血清脑颗粒各剂量降低血压同时能够降低ET含量,增加NO、CGRP含量,以高剂量组为优(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降低RHR血压,并对ET、NO、CGRP等产生一定影响,这可能是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90例UAP患者用通心络胶囊(60例)及复方丹参麦(3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与20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UAP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M<0.05);复方丹碜片治疗后ET明显下降(P<0.05),CGRP无明显改变(P>0.05);通心络组降低ET、升高CGRP作用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组(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调节ET、CGRP代谢失衡状况,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对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及智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ID患者随机分为丛刺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头穴丛刺针法和哈伯因片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浆CGRP含量及HDS、ADL、MMSE评分。结果经8周治疗后,2组CGRP含量均升高,以丛剌组变化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丛刺组与西药组HDS、ADL和MMSE评分均有所提高,但丛刺组提高明显,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针法可增加MID患者血浆CGRP含量,提高HDS、ADL和MMSE评分,改善智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内服清热化瘀汤,对照组80例日服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ET、CGRP含量检测。结果治疗后两组E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治疗组下降明显,且接近正常值水平;治疗后两组CGRP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治疗组明显上升,且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ET及CGRP可能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清热化瘀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体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ET和舒血管活性多肽CGRP的代谢失衡有显著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并观察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对它们的影响。方法:11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时机分为替米沙坦组39例、氨氯地平组39例和安慰剂组39例,测定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有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NO测定法Greiss法,CGRP和ET采用放射法测定。结果:EH患者较对照组NO、CGRP水平明显降低,ET水平升高。替米沙坦治疗后NO和CGRP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降低;氨氯地平可提高EH患者血浆NO和CGRP水平,对ET水平无影响;安慰剂组对NO、CGRP和ET水平升高。替米沙坦治疗后NO和CGRP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降低;氨氯地平可提高EH患者血浆NO和CGRP水平,对ET水平无影响;安慰剂组对NO、CGRP和ET水平均无影响。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吴皖 《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0):22-24
目的观察活血止眩汤配合三步推拿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止眩汤配合三步推拿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有所改善,血浆ET含量均降低、CGRP含量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止眩汤配合三步推拿法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调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ET、CGRP浓度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一般降压方案、试验组除一般方案外口服吲哒帕胺。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血浆CGRP(P<0.05);对于血浆D-dimer、血浆ET 2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吲哒帕胺可明显升高CGRP,显著舒张动脉血管可能是其降压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活血通脉片组(40例,常规西药加活血通脉片)与单纯西药治疗纽(40例,单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的变化,并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GRP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活血通脉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ET均明显降低,CGRP明显升高,但是活血通脉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通脉片可抑制血浆ET过量释放,同时提高血浆CGRP浓度,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