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拟仪器和嵌入式系统的网络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8位单片机构成的嵌入式系统上实现TCP/IP协议栈,采用虚拟仪器模块设计虚拟仪器网络通信程序,实现虚拟仪器和嵌入式系统基于用户数据包协议(UDP)运输层协议的网络通信.对标准的UDP端到端通信加以改进,增加握手通信过程,以实现测控命令的可靠传输.对标准TCP/IP底层网络协议进行简化和改进,以减轻单片机的处理负担,提高网络速度,同时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通过大量数据的网络传输实验,验证了协议简化和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分布式数据传输中,UDP协议由于实现机制简单、传输效率高,被大量应用系统所采用。为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需要,常常要对录取得到的海量UDP报文数据进行搜索,以得到符合要求的报文。针对以上需求,文章在UDP报文数据的搜索中引入倒排索引机制。从存储、生成两个方面对UDP报文倒排索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介绍了利用UDP报文倒排索引的报文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3.
VC++中UDP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魁 《微机发展》2003,13(9):38-39
WINSOCK是在Windows进行网络通信编程的API接口,也是Windows环境下网络编程的事实标准。UDP是通信中常用的协议,文中给出在VC 中用UDP协议开发网络通讯程序的一个框架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可以开发自己的通信程序。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崔胜 《福建电脑》2009,25(8):139-139
本文介绍了网络通信中通用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并且利用Java语言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基于UDP数据广播的局域网络会议程序,展示了在Java语言中进行UDP数据发送和接收的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5.
WINSOCK是在Windows进行网络通信编程的API接口,也是Windows环境下网络编程的事实标准.UDP是通信中常用的协议,文中给出在VC++中用UDP协议开发网络通讯程序的一个框架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可以开发自己的通信程序.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TCP/IP协议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通信协议,无论在局域网、广域网还是Internet,无论是Unix系统、Windows平台都支持TCP/IP协议,是计算机世界的一个通用"语言"。讨论了TCP/IP协议族中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等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要介绍了某一实时武器系统的网络组成,以及网络通信的基本结构。实时系统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和TCP/IP网络通信协议。讨论了TCP协议与UDP协议各自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通过比较,系统采用了VxWorks系统下的UDP通信。接着介绍了Socket网络编程,并针对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的优缺点,给出了此实时系统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设计思路与步骤。最后给出了部分代码作为示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LabVIEW7.1下利用WinSock控件进行网络通信的编程方法,并采用队列同步控制技术开发了网络通信程序,实现了LabVIEW下的WinSock中断方式的网络通信,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数据处理,避免了数据的丢失和数据覆盖现象.论文介绍了WinSock通信原理和程序流程,并以TCP通信的实现为例详细介绍了WinSock通信技术在LabVIEW下的实现原理和过程.论文所介绍的方法经过了实际使用,能和LabVIEW自带的节点所编的TCP/UDP程序互相通信,具备方法实现的通用性和普遍性,对于扩展LahVIEW自身的网络通信功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套接字是一种网络编程接口,应用程序通过这种接口可以和不同网络中的应用程序进行通信,而不必担心网络协议不同所引发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基于UDP协议的Socket网络编程机制和原理,提出了以Java Socket来实现网络通信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CP和UDP协议的特点,讨论了在VB环境下使用Winsock控件编写TCP和UDP协议通信程序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基本的通信程序。最后,总结了对于不同要求的通信环境选择TCP和UDP协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卫星网环境下报文传输要求可靠高效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新型协议PUDP(Passive UDP)。该协议通过在传统TCP/IP协议的UPD层和应用层中间加入一层可靠UDP模块,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实现了基于UDP报文传输的可靠传输。同时该协议还将应用层的一部分数据包传输控制机制糅合到流量控制当中,由报文接收端也就是客户端控制整个报文传输过程,实现了报文被动式传输,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工作负担。通过测试证明,该协议较好地解决了卫星网环境下报文传输可靠高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在VC、Delphi等多种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中通用的网络通信动态链接库(DLL)模块的设计实现.在visual studi0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MFC类库的CSocket类设计支持TCP协议和UDP协议的DLL.该DLL可被多种开发语言平台调用,能以客户/服务端(C/S)、点对点、广播等多种模式建立局域网内通信机制,为不同开发环境下设计模块化数据通信应用提供了便捷途径,可大大提高跨平台网络通信应用程序开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NAT与IPSec协议兼容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要介绍了IPSec协议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协议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IPSec协议与NAT协议所存在的矛盾,最后介绍了采用UDP封装方式实现IPSec报文穿越NAT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14.
IPSec穿越NAT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要介绍了IPSec协议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协议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IPSec协议与NAT协议所存在的矛盾,并阐述了解决矛盾所采用的方法,最后介绍了采用UDP封装方式实现IPSec报文处穿越NAT的完整方案。  相似文献   

15.
工业控制网络的安全防护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多种复杂的应用层协议协同完成,但是未涉及应用层协议的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保障工控网络数据访问的安全,结合工控网络报文定制性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安全防护策略。该方案在工业防火墙的基础上,通过对工控网络通信协议的报文深入解析,直接在报文层面解析过滤,从而拦截与功能实现无关的报文,并发现隐藏较深的威胁。以OPC协议为例,搭建了基于应用层协议深度解析的工控网络安全仿真测试平台,并利用石化企业现场设备的通信数据对该平台进行了验证。所提出的安防策略为工控网络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基于应用层协议解析的方案,具备较高级别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基于UDP协议和基于TCP协议的点对点通信方式的不同之处,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然后重点介绍了一种采用多线程技术的、基于TCP协议的点对点通信的方法。这一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避免了对大量数据报的判断过程,使程序更为简洁和稳定,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网络通信中面向连接的TCP通信和无连接的UDP通信的区别,并介绍C#编程语言中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端的TcpClient类的属性和方法.分析交互报文的结构、报文头的构造方法以及对校验位进行转义处理和逆向转义处理.C#编程语言通过TCP异步通信将客户端采集的机场行李转运车的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端,并接受服务器端的指令下发给机场行李转运车,实现其自动运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嵌入式系统提供一个节省资源且体积微小的网络通信模块,在移植了u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和ulP协议栈的嵌入式TCP/IP协议通信模块,详述ENC28J60寄存器配置方法,提供芯片初始化代码,实现ENC28J60驱动程序并给出ulP协议的使用方法。另外,针对uIP在UDP通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思路并予以实现。测试结果显示,PC机和开发板之间能够建立TCP连接,可以进行UDP通信。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工业生产中运动控制卡高速化、高精化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小型嵌入式网络协议栈LwIP的多轴运动控制卡网络通信系统。系统以STM32H7微控制器为主控芯片,以低功耗芯片LAN8720A作为外部以太网PHY层芯片,采用TCP/IP网络协议栈中的UDP协议作为上下位机间通信协议。通信系统的下位机程序采用基于LwIP协议栈的RAW API方式编写,上位机程序基于SOCKET套接字接口编写。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达到既定要求的通信响应速度,可实现单台工控上位机与多块运动控制卡之间“一对多”的主从式高速通信,具有较高的工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领域中使用103协议的保护测控装置非常多,但是max DNA分散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块不支持103协议。介绍了基于max DNA系统SBP技术的南自以太网103主站协议的设计,重点讲述了103主站的几种冗余模式设计,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测试了双主站双网冗余模式的性能。基于max DNA系统的以太网103主站,与从站采用UDP报文与TCP报文相结合的方式通信,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及时性,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多种冗余方式的支持,可根据现场应用的具体需求选择适用的冗余模式,增加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