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Fas—FasL凋亡途径和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s受体是TNFR/NGFR超家族成员 ,而Fas配体 (FasL)是TNF/NGF超家族成员。FasL与Fas受体交联 ,转导凋亡信号 ,致靶细胞迅速凋亡。Fas FasL信号转导途径是一独特的凋亡途径。多种白血病细胞表达有Fas受体 ,而FasL主要在CTL细胞上表达 ,因此Fas FasL凋亡途径是机体清除白血病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Fas FasL凋亡途径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耐药以及缓解后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凋亡特点及其相关的凋亡机制。方法: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高活动性SLE患者、低/非活动性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例、T细胞亚群膜表面Fas/FasL的表达率、T细胞亚群早期凋亡(AV+PI-)的情况;采用ABC-ELISA法测定各组SLE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10水平;对10例血清IL-10水平异常升高的高活动性SLE患者进行体外PBMCs培养实验,其中分别加入抗FasL抗体和抗IL-10抗体,48小时常规培养后分别检测PBMCs中T细胞亚群百分比例、T细胞亚群膜表面Fas/FasL的表达率、T细胞亚群早期凋亡的变化。结果: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异常增多,其中以高活动性SLE患者CD4+T细胞亚群的凋亡尤为显著(P0.05),CD4+T细胞的异常凋亡与CD4+和CD8+T细胞膜表面表达增高的Fas/FasL密切相关(P0.05);各组SLE患者外周血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高活动性SLE患者更为明显,血清IL-10水平升高不仅与SLE主要临床检验指标相关,而且与CD4+/CD8+比值减少、CD4+T细胞高表达FasL相关(P0.05);随访研究显示,随着SLE病情好转、稳定,血清IL-10水平下降明显、T细胞亚群Fas/FasL的表达率明显减少、T细胞亚群凋亡逐渐减少,以上变化均在CD4+T细胞亚群中体现得最为明显(P0.05)。结论:SLE患者T细胞活动性异常升高,尤其是CD4+T细胞亚群凋亡增加,是SLE疾病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IL-10作为能诱导T细胞高表达Fas/FasL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了SLE患者CD4+T细胞凋亡的免疫调节,SLE患者异常增高的IL-10很可能通过Fas/FasL途径促进了T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亚群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Fas和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一个细胞的Fas与另一个细胞的FasL结合时,可诱导表达Fas的细胞凋亡;胰岛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表达FasL可以使表达Fas的胰岛β细胞发生凋亡.Fas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娇  刘倩  王杰  毛海婷 《现代免疫学》2006,26(5):423-426
为了研究特异性Fas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T细胞Fas表达及肝癌细胞诱导其凋亡的抑制作用,用脂质体介导法将Fas ASODN导入Jurkat T细胞,并通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及与肝癌细胞共培养方法研究Fas ASODN对T细胞Fas表达、Fas mRNA水平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Hep G2.2.15细胞表达有功能的FasL,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②Jurkat细胞转染Fas ASODN后,Fas mRNA降低;细胞表面Fas表达下降;与Hep G2.2.15细胞共培养后的凋亡率下降。表明Fas ASODN转染可以部分逆转肝癌细胞对T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斥(AR)时细胞凋亡与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例移植肾AR标本中细胞凋亡和Fas/FasL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和Fas/FasL表达主要在AR移植肾小管上皮发生,且凋亡指数和Fas/FasL表达与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平行,与正常肾对照组和移植肾功能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AR所致的移植肾损伤中起重要作用,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移植肾AR,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可作为判断移植肾病理变化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Fas是Ⅰ型膜蛋白,属TNF受体家族成员,许多细胞表达Fas。而Fas配体(FasL)只在激活T淋巴细胞表达,是Ⅱ型膜蛋白,属TNF家族成员,当FasL与Fas结合时,Fas可向细胞传递“死亡信号”,细胞在数小时内凋亡,Fas-FasL介导的细胞调亡在免疫调控及免疫病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对凋亡相关基因FasL、Fas、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A549细胞,在RSV感染后不同时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L、Fas、Bcl-2和Bax表达情况。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RSV感染后72 h(6.61%)、120 h(10.94%)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32%、5.3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对照组FasL、Bax基因呈现无表达或局部弱表达;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bax、 Fas、 FasL基因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细胞,bcl-2基因呈现弱表达或无表达。 结论: RSV在感染后期能诱导宿主细胞发生凋亡,促凋亡基因FasL、Fas 、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是RSV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幽门杆菌(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和机制,探讨这种作用与Hp感染致宿主产生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应用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应用细胞毒实验(JAM技术)和FasIgG抗体、caspase8抑制剂组断实验评价T细胞凋亡与Fas/FasL作用的关系,并通过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Hp对T细胞FasL表达的上调作用及其与T细胞产生凋亡的时效关系。结果 AnnexinV染色和JAM技术证实H致T慢以凋亡方式进行的。这种细胞凋亡能被抗Fas抗体和caspase8抑制剂阻断,因而是Fas依赖,TH2细胞较TH1样T细胞对这种作用更敏感。由于Hp能直接上调T细胞的FasL且其发生时间与凋亡出现时间吻合,证实Hp是通过凋节T细胞之间Fas/FasL相互作用而致其凋亡的。Hp能通过调节Fas/FasL作用而负调节T细胞的生长,这可能是Hp感染致宿主发生T细胞耐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移植免疫耐受、移植排斥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种器官移植后植物有两种结局即移植排斥与免疫耐受。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与移植排斥及免疫耐受关系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认为移植物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凋亡细胞可以是移植物实质细胞或间质浸润细胞。移植物实质细胞凋亡 ,产生移植排斥 :间质浸润细胞凋亡 ,产生免疫耐受。细胞凋亡与Fas、FasL关系密切。Fas与FasL相互作用可以诱导Fas阳性细胞调亡 ,介导移植排斥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其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川芎嗪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兔单侧肺左肺门持续性阻断1 h,再灌注1、3、5 h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TMP干预组于缺血前1h静脉滴注川芎嗪60 mg/kg。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兔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IR组与 TMP组在肺缺血再灌注后1、3、5 h发生明显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TMP组各时相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P<0.01);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r1=0.900,r2=0.869,均P<0.01)。 结论: Fas/FasL系统在肺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肺泡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川芎嗪因抑制Fas/FasL,而减轻由Fas/FasL系统激活导致的细胞凋亡,从而对缺血再灌注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Fas和FasL是细胞表面的两种跨膜蛋白.当一个细胞的Fas与另一个细胞的FasL结合时,可诱导表达Fas的细胞凋亡;胰岛中浸润的T淋巴细胞表达FasL可以使表达Fas的胰岛β细胞发生凋亡.Fas诱导的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as 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Fas FasL的表达 ;采用ELISA法测定HFRS病人血清sFas sFasL的浓度。结果 HFRS病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外周血淋巴细胞Fas的表达明显增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明显增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HFRS病人各期血清sFas的浓度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少尿期sFas的浓度最高 ,与其它各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发热期与低血压休克期血清sFasL的浓度增高 ,与其它各期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淋巴细胞Fas及FasL的表达经直线相关分析(r=0 .885 5 ,P <0 .0 0 1) ,呈高度正相关 ;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与血清sFasL浓度经直线相关分析(r=0 .480 3,P <0 .0 1) ,呈高度正相关。结论 HFRS的致病过程中存在Fas 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 ,sFas浓度的高低与机体损害的程度有关 ;淋巴细胞FasL的高表达及血清sFasL的浓度增高 ,由此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病毒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症( 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唇腺组织细胞中Fas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蛋白的表达,探讨导致干燥综合征的细胞信号转导的可能途径。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唇腺组织中Fas、FasL、FADD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检测CAD mRNA表达。 结果:pSS患者唇腺组织细胞中Fas 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相关蛋白Fas、FasL、FADD、caspase-3及CAD mRNA表达都有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导致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FasL与其受体Fas结合后,通过FADD激活caspase-8,级联激活ICE家族成员,最后通过caspase-3裂解ICAD释放CAD催化DNA降解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桥本甲状腺炎中细胞凋亡与增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中Fas、FasL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以非毒性甲状腺肿(NTG)的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分别检测16例HT患者甲状腺标本中细胞凋亡水平及PCNA、Fas、FasL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凋亡率(AR)在NTG组为(0.9±0.64)%,HT组为(33.92±14.69)%;增殖率(PR)分别为(4.23±2.36)%和(8.45±3.61)%.AR、PR在HT组均显著高于NTG组(P<0.01).HT中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PCNA与Fas、FasL共表达;浸润淋巴细胞PCNA高表达,Fas/FasL弱或无表达.结论HT中甲状腺滤泡细胞凋亡与增殖活动均活跃,凋亡水平增高更为显著;浸润淋巴细胞增殖活跃,凋亡少见.其凋亡和增殖的失平衡可能是HT病理改变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对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假手术组为对照,观察雄性W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后2周、4周及8周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FasL、Bcl-2和κB抑制蛋白的表达及NF-κB核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及FasL表达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的mRNA表达下调;κB抑制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NF-κB活性逐渐增高。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在MI后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F-κB活化启动Fas和FasL基因转录,Fas和FasL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降介导大鼠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压疮创面边缘组织、中心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现象,探索细胞凋亡与压疮形成的关系,及在深度压疮创面愈合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临床收集Ⅲ期压疮组织样本8例,含正常组织、溃疡边缘及中心组织。通过常规石蜡切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原位杂交的检测方法确定细胞凋亡数、Fas/FasL mRNA在溃疡不同部位的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织中,Fas/FasL mRNA仅在表皮细胞有极少量表达,在其它细胞均呈阴性表达,TUNEL凋亡阳性细胞极少;从溃疡边缘组织到中心组织,Fas mRNA阳性表达逐渐增加并出现在部分成纤维细胞内,中心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明显差异,P0.01,与边缘组织相比(P0.05);并且凋亡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差异显著,P0.01。FasL mRNA的表达呈同样的增长趋势,正常组织、边缘组织及中心组织3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从正常组织到溃疡边缘及中心组织,随着Fas/FasL mRNA的表达量的增加,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说明细胞凋亡在压迫性溃疡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测定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病人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以研究细胞凋亡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甲状腺粗针穿刺取甲状腺组织,然后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检测甲状腺细胞中Fas、FasL的表达,于电镜下观察结果.Graves病(GD)组Fas、FasL染色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桥本氏甲状腺炎(HT)组两者染色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说明Fas、FasL这两种凋亡相关蛋白在HT病人甲状腺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强,而在GD病人中表达较少,进一步证实了细胞凋亡在AIT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采用TUNEL法、电泳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组织钙含量和活性氧(ROS)升高,且与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LIR后ALI的发生;牛磺酸可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但并非通过影响Fas/FasL基因表达而实现其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9.
Fas配体(FasL)与Fas受体分别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NF)及TNF受体(TNFR)家族,是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乙肝病毒感染之后,可使Fas/FasL系统的表达及分布出现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Fas/FasL系统与HBV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表达水平与人黑色素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Fas、Fas配体与可溶性Fas在调控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方法:对35位确诊黑色素细胞癌患者的皮肤组织标本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归类,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对人血清中sFas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35例黑色素细胞癌组织中,病理分型浅表型2例、结节型9例、肢端型18例、雀斑痣型6例.Fas在正常皮肤组织中高表达,恶性黑色素癌组织中低表达;而相反FasL在恶性黑色素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非常低.可溶性Fa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显著,sFas在恶性黑色素细胞癌患者、良性黑色素瘤和正常人血清中的浓度分别为(36.32±11.57) ng/ml、(7.33±3.78)ng/ml和(4.18±1.88)ng/ml.结论:可溶性Fas在恶性黑色素癌患者血清中含量较高,与黑色素细胞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Fas对细胞凋亡的竞争性抑制可能与黑色素细胞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