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胆道内支架置入(PTIBS)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3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成2组,16例患者予以PTCD治疗,15例患者予以PTIBS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黄疸改善情况、生存质量评分、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并发症情况。结果PTCD组与PTIBS黄疸改善显效率分别为93.75%、93.33%,两组黄疸改善显效率无差别(P〉0.05)。PTIBS组和PTCD组生存质量KPS评分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67%与43.75%,20.0%与62.5%;PTCD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5%、31.3%、18.8%、0,中位生存期8.4个月;PTIBS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73.3%、53.3%、33.3%,中位生存期18.9个月。两组生存质量KPS评分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24个月生存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PTIBS是对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减轻黄疸,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方傲  李娴  梁嘉恩   《妇幼护理》2022,2(15):3482-3484
目的 研究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疗效。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在医院行 蓝光照射治疗的 100 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 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接受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 100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 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排便次数大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黄疸配方中药熏洗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可缩短症状持续时 间与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盈盈 《中国康复》2014,29(1):51-52
目的:探讨围术期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术的疗效.方法: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常规护理、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围术期康复护理.结果:术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20.0%,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85%,P<0.05).结论:加强断指再植术围术期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黄 疸患儿 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间歇蓝光照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 菌活菌散治疗,治疗 3 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胆红素水平、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 97.06% ( 33/34 ),高于对照组的 73.53% ( 25/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每日血清胆红素降低值高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持续时间 及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8.82% ( 3/34 ),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 率为 2.94% ( 1/3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黄疸患儿采用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间歇蓝光治疗有助于促进未 结合胆红素排泄,增强结合胆红素的分解,降低机体对胆红素的吸收,从而促进患儿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Ⅲa~Ⅳ期NSCLC患者72例,行单纯化疗(多西他赛+顺铂)36例为对照组,行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36例为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评定疗效,随访观察2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7.8%)高于对照组(52.8%) (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9个月,19个月)较对照组(6个月,10个月)明显延长(P<0.05);2组疾病总缓解率(33.3%vs 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58.3%、30.6%,对照组分别为33.3%、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恶心发生率(8.3%,33.3%)低于对照组(30.6%,61.1%)(P<0.05).结论 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NSCLC安全性好,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染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配合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治疗6个月、12个月,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白蛋白的复常率为3.12%(1/32),81.25%(26/32),与对照组的复常率0(0/32),25.00% (8/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TBIL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以有效控制病毒的复制,临床上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盐酸阿米替林联合舒必利用于恶性心境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恶性心境障碍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予以阿米替林联合舒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阿米替林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躯体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症状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48.7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阿米替林联合舒必利用于恶性心境障碍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躯体症状的缓解程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 RFA)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133例中晚期HCC患者分为两组:单纯RFA组(72例),行RFA治疗115次;联合治疗组(61例),RFA治疗后再行TACE治疗,其中RFA 93次,TACE 134次。两组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复查CT、AFP进行疗效评价,并随访1、2、3年生存率。结果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73.61%、90.16%( P<0.05)和63.88%、85.25%(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AFP分别为(953.36±251.77)μg/L、(537.75±102.52)μg/L ( P<0.05)和(591.20±106.81)μg/L、(317.75±62.69)μg/L( 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66.67%、48.61%和95.08%、77.05%、57.38%。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疼痛、转氨酶升高等,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结论 RFA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和CBM,搜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经ERCP途径或PTCD途径治疗MOJ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研究(CCT),检索时限从建库起到2018年5月。由两名评价员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其中2个RCT,7个CCT,共计9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手术成功率:ERCP组治疗低位MOJ手术成功率高于PTCD组(OR^=2.52,95%CI:1.26~5.04,P=0.009),而治疗高位MOJ手术成功率低于PTCD组(OR^=0.17,95%CI:0.07~0.41,P=0.000),两组总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95%CI:0.52~1.49,P=0.631);②临床疗效:ERCP组治疗低位MOJ临床疗效高于PTCD组(O^R=5.80,95%CI:3.06~11.00,P=0.000),而治疗高位MOJ临床疗效低于PTCD组(OR^=0.13,95%CI:0.07~0.24,P=0.000),两组临床总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75~1.62,P=0.609);③并发症发生率:ERCP组治疗低位MOJ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TCD组(OR^=0.14,95%CI:0.06~0.32,P=0.000),而两组在高位MOJ并发症发生率(O^R=1.35,95%CI:0.66~2.78,P=0.414)和总并发症发生率(OR^=0.78,95%CI:0.39~1.57,P=0.489)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ERCP途径和经PTCD途径治疗MOJ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低位梗阻患者ERCP途径更有优势,对于高位梗阻患者而言,PTCD途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罗旸  黄琴  黄涛  高欣 《中国康复》2013,28(6):462-464
目的:观察梨状肌综合征(PS)自我牵伸的疗效.方法:将92例P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给予超短波结合推拿疗法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我牵伸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以及3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内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牵伸不但可有效控制PS患者的疼痛,而且可降低3个月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晚期肿瘤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或/及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区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的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或/及PTBS,术后7~14 d患者黄疸减轻后行TACE,临床观察其肝功能变化、近期疗效以及远期并发症、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PTCD术后,36例患者均引流成功,其中26例置入内外引流管+胆道支架,Ⅰ/Ⅱ期共置入网状支架31枚,术后2周内均接受TACE治疗,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决定下次TACE治疗时间,36例患者共接受TACE 117例次。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6%、75%、47.2%,中位生存期10.1月,除2例引流管脱落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或/及PTBS联合TACE对晚期肿瘤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吉西他滨加顺铂(GP)方案治疗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7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调强放疗和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每周一次放疗前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100 mg,共6~7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原发灶完全缓解率及治疗1年及2年后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7%、91.4%及82.9%,而对照组为41.7%、72.2%及61.1%,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及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6%及77.1%,而对照组为75.0%及66.6%,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及 GP方案能提高局部复发鼻咽癌的完全缓解率及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8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5例采用常规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调强组45例采用调强放疗(6MV-X线,总剂量45~50 GY).2组同期采用TP方案化疗4次.观察2组患者1、3、5年的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调强组1、3、5年局部控制率为100.0%、95.5%、90.7%,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1.4%、68.8%,1年和3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控制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组1、3、5年生存率为100.0%、97.8%、93.1%;均高于常规组的97.1%、96.9%、72.7%,1年和3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损伤、放射性直肠损伤较调强组发生率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联合TP方案同步化疗能提高宫颈癌术后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话干预对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1例。干预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出院后3个月内接受电话干预提供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出院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带管相关知识、带管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患者出院后3个月除引流袋更换外,电话干预组带管相关知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带管相关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电话干预可以提高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操作方法的改进。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应用普通凸阵探头引导行PTCD术。结果 11例共行13次PTCD,其中1例行左外叶下段支胆管穿刺失败而必行右前支穿刺,其余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成功率达92.3%(12/13)。术后观察黄疸明显减退者7例(63.6%),轻度减退者4例(36.4%)。结论 普通凸阵探头引导下PTCD术操作方便,手术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79例恶性肿瘤引起阻塞性黄疸的患者行超声引导PTCD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腹膜刺激征及出血症状,并记录胆汁引流量,监测置管后1周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达91.1%,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引流管超声造影在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内胆管内径≥0.5 cm),使用Sono Vue经引流管超声造影指导PTCD过程。结果 PTCD置管成功51例,成功率94.4%,效果良好且未见明显并发症;其中肝内置引流管1根46例,置引流管2根5例。置管失败3例。结论经引流管超声造影能有效提高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放后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并发症和疗效,研究影响黄疸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51例MOJ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观察手术并发症,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随访黄疸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期。分析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术前血清胆红素浓度、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梗阻时间,梗阻水平10个因素对黄疸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51例共计放置支架64枚,行TACE术86次,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于术后1个月死亡,在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肝脓肿。4例失访,51例生存期为1~34个月,平均9.0个月,中位值8.0个月。22例黄疸复发,复发率43.2%,黄疸复发时间2~14个月,平均11.0个月,中位值9.0个月。单因素(P=0.010)和多因素(P=0.010)分析均显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黄疸复发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肿瘤类型(P=0.035)。结论:MOJ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进行TACE术,可以延缓黄疸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的患者生存期较短;肝细胞肝癌患者的黄疸复发时间较非肝细胞肿瘤患者明显延长,黄疸复发率亦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CIN Ⅰ级患者149例,分为四组,ALA-PDT治疗38例(ALA组)、微波治疗40例(微波组)、激光治疗35例(激光组)和冷冻治疗36例(冷冻组)。四组治疗后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估。结果治疗后3个月,ALA 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8.9%(30/38),显著高于微波组27.5%(11/40)、激光组28.6%(10/35)、冷冻组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 0.05)。治疗后12个月时,ALA组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负荷量明显低于其余三组(t=10.17,P< 0.05),而 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χ^2=9.16,P< 0.05);ALA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的例数明显少于其余三组,ALA 组 CIN Ⅰ级逆转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LA 组患者发生明显溃疡、感染及表浅瘢痕的病例明显少于其余三组,且疼痛评分也明显小于其余三组(P < 0.05)。结论 ALA-PDT 治疗宫颈 CINⅠ级,疗效确切,治疗后复发率较低,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