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元质子磁共振质子波谱诊断脑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 2D磁共振质子波谱 (MRS)和肿瘤手术切除病理的关系 ,探讨 2DMRS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34例磁共振成像 (MRI)疑为脑肿瘤患者进一步行MRS检查。所有肿瘤均经手术后病理或立体定向组织活检证实。测量 2 .0、3.0及 3.2ppm处的N 乙酰门冬氨基酸盐 (NAA)、肌酐 (Cr)、胆碱 (Cho)峰下面积 ,计算正常脑实质、肿瘤、瘤周NAA/Cr、Cho/Cr、NAA/Cho。 结果 :以对侧正常脑组织作参照组 ,和对侧正常脑组织MRS比较 ,胶质瘤NAA/Cr、NAA/Cho值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Cho/Cr值升高 (P <0 .0 5 ) ,而NAA/Cho值较瘤周水肿区明显下降 (P <0 .0 5 )。脑膜瘤的NAA/Cr值降低 ,但和正常区无显著差异 ,而Cho/Cr值升高 (P <0 .0 5 ) ,NAA/Cho下降 (P <0 .0 1)。尽管瘤体NAA/Cr值低于瘤周 ,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瘤周Cho/Cr值明显低于瘤内 ,NAA/Cho值高于瘤内 (P <0 .0 5 )。胶质瘤和脑膜瘤NAA/Cr和Cho/Cr无鉴别诊断意义 ,但是胶质瘤NAA/Cho值下降比脑膜瘤更明显 (P <0 .0 5 ) ;脑膜瘤和胶质瘤的瘤周NAA/Cr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Cho/Cr值、NAA/Cho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多元1H MRS检查弥漫性或不均匀脑肿瘤更具优越性 ,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颅脑肿瘤的磁共振质子波谱 (1HMRS)的表现及其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6 0例行1HMRS检查的不同组织类型来源颅脑肿瘤患者 ,术后均经病理明确诊断 ,观察和测量肿瘤和对侧正常组织的N 乙酰天冬氨酸 (NAA)、肌酐 (Cr)、胆碱 (Cho)、乳酸 脂质 (Lac Lip)峰值 ,计算肿瘤NAA/Cr、Cho/Cr、NAA/Cho以及肿瘤NAA/正常NAA、肿瘤Cho/正常Cho、肿瘤Cr/正常Cr的比率。 结果 :颅脑肿瘤Cr下降 ,Cho升高 ,但不同组织类型肿瘤的Cr、Cho变化无显著差异。脑肿瘤NAA下降明显 ,其中不同组织类型中脑膜瘤、胶质瘤、淋巴瘤相比变化无显著差异 ,但均明显低于听神经瘤和转移瘤 (P <0 .0 5 )。胶质瘤的NAA/Cr明显低于转移瘤和听神经瘤 ,P值分别为 0 .0 14、0 .0 2 7。各肿瘤的Cho/Cr无显著差异。 结论 :1HMRS是研究肿瘤代谢的有效方法 ,肿瘤NAA/正常NAA、NAA/Cr有助于颅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颅内常见肿瘤中的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的MRI及1H-MRS资料,其中胶质瘤42例,转移瘤36例,脑膜瘤22例。计算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的浓度及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结果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三者之间肿瘤实质区的Cho/Cr、NAA/Cr、NAA/Cho平均值与参照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间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间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是从微观水平分析脑肿瘤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在鉴别诊断颅内肿瘤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MRS)在诊断脑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126例确诊的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并进行DWI及MRS分析,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患者患侧以及健侧的ADC值,并对NAA、Cho、Cr等在内的肿瘤代谢物值进行计算。结果颅内脑外肿瘤中脑膜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脑内肿瘤中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胶质瘤患者平均ADC值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P0.05)。脑转移瘤、脑膜瘤、胶质瘤及星形细胞瘤NAA/Cr、NAA/Cho均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Cr、NAA/Cho水平,而Cho/Cr高于正常脑组织Cho/Cr水平(P0.05);与脑转移瘤和脑膜瘤相比,星形细胞瘤NAA/Cho和NAA/Cr明显升高,而脑膜瘤的Cho/Cr高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P0.05);胶质瘤的NAA/Cr、NAA/Cho水平均低于转移瘤且高于脑膜瘤(P0.05);对于脑转移患者,其中7例Lac峰以及11例LIP峰;对于脑膜瘤患者,其中3例Lac峰、8例Lac和3例Ala峰;对于星形细胞癌患者,其中9例Lac峰、3例Lip峰;对于胶质瘤患者,其中2例Lip峰、6例Lac峰、1例Ala峰。结论磁共振DWI联合MRS对于脑肿瘤患者的检查,不仅对脑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且结合MRI常规检查可对肿瘤的类型进行定性分析,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人脑肿瘤的高分辨率质子磁共振波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肿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 (1 H- MRS)特征并分析其生化特性 .方法 手术中获取 2 6份肿瘤标本 ,包括星形细胞瘤 15例 ,脑膜瘤 5例 ,转移瘤 2例 ,神经纤维瘤 2例 ,神经鞘瘤 2例 ;并且获得 4份正常脑组织标本 .经高氯酸提取、标准方法中和及冻干后 ,使用 40 0 MHz超导磁共振仪进行测试 .结果  1 H- MRS可检测出脑内许多与生化代谢有关的化合物 ,主要有 N-乙酰门冬氨酸 (NAA)、胆碱类化合物(Cho)、肌酸 (Cr)、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Gln+ Glu)、乳酸 (L ac)等 .脑肿瘤的 1 H- MRS与正常脑组织明显不同 :星形细胞瘤显示 NAA/Cho(正常 1.18± 0 .46 , 级星形细胞瘤 :0 .15±0 .0 5 ,P<0 .0 1)、NAA/Cr比值 (正常 :0 .78± 0 .2 1, 级星形细胞瘤 :0 .2 1± 0 .15 ,P <0 .0 1)下降 ,Cho/Cr(正常 0 .46±0 .11, 级星形细胞瘤 3.6 5± 0 .73,P<0 .0 1)比值升高 ,并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 .脑膜瘤的 Cho增多 (Cho/Cr比值为2 .6 3± 0 .5 1,P<0 .0 1) ,NAA含量明显减少有时难以检测 ,并且在化学位移 1.47× 10 - 6 处出现异常增高的信号 ,代表丙氨酸 .脑转移瘤显示无 NAA信号 ,化学位移位于乳酸和肌酸之间的化合物消失 ,并且脂质信号增强 .结论  1 H- MRS可以提供组织生化及代谢方面的信息 ,这对研究脑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颅脑常见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颅内高级别胶质瘤、转移瘤及脑膜瘤三组病例~1H-MRS特点,并测量所有病例的瘤核心、瘤周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白质感兴趣区的胆碱(Cho)、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代谢产物的峰值,计算Cho/NAA、Cho/Cr、NAA/Cr三种参数的比值,分别比较三组病例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三类肿瘤瘤核心及胶质瘤瘤旁水肿Cho/Cr、Cho/NAA均大于对侧正常脑白质(P0.01),NAA/Cr均小于对侧正常脑白质(P0.01),脑膜瘤瘤核心NAA/Cr比胶质瘤、转移瘤明显减低(P0.01),Cho/NAA比胶质瘤、转移瘤明显增高(P0.01);胶质瘤瘤旁区Cho/Cr、Cho/NAA比脑膜瘤、转移瘤明显增高(P0.01),NAA/Cr比脑膜瘤、转移瘤明显减低(P0.01)。结论作为常规MRI的有力补充,瘤核心及瘤周水肿区的~1H-MRS对颅内胶质瘤、脑膜瘤及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DWI和H1-MRS,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坏死囊变区、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同时测量脑胶质瘤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低级胶质瘤(Ⅰ~Ⅱ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Ⅲ~Ⅳ级)组(P<0.01).(2)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67和-0.792,均P<0.01);(3)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脑胶质瘤的NAA/Cho、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强后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颅内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49例颅内常见肿瘤及非肿瘤患者行增强后多体素1H-MRS检查,其中胶质瘤16例,单发转移瘤13例,脑膜瘤14例,炎症6例.测量计算3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强化区、强化边缘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代谢物比值: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胆碱/对侧正常脑组织肌酸(Cho/Cr-n)和胆碱/对侧正常脑组织胆碱(rCho),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脑肿瘤NA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脑外肿瘤低于脑内肿瘤,高级别(Ⅲ~Ⅳ)胶质瘤较低级者(Ⅰ~Ⅱ)下降明显.Cho/Cr升高,高级胶质瘤比低级胶质瘤高(P(0.05),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瘤体瘤周水肿区Cho/Cr有显著性差异.部分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可检测到Lac、Lip峰.部分脑膜瘤(4/14)可检测到Ala峰.结论 1H-MRS从微观水平分析脑肿瘤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术后复发、组织上分级有重要帮助.增强后多体素1H-MRS对颅脑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1H-MRS在放射性脑病与胶质瘤复发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了解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胆碱(Cho)的代谢规律.方法 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脑肿瘤患者27例.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8~66岁,均采用1H-MRS检查.结果 脑胶质瘤瘤复发14例,放射性脑损伤9例,4例为胶质瘤复发合并放射性脑损伤.影像表现:脑胶质瘤复发:1H-MRS:Cho上升,NAA下降,可见Lac波升高.放射性脑损伤:1H-MRS:Cho、NAA和Cr均较低.结论 1H-MRS对判断脑肿瘤放疗后损伤还是肿瘤复发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胶质瘤和脑转移瘤中的不同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 II 1.5T超导MR扫描仪对33例经手术活检病理确诊或临床诊断为脑肿瘤的患者(胶质瘤22例,转移瘤11例)进行常规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在肿瘤最大层面设置感兴趣区,行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测量肿瘤组织强化区、瘤周T2WI上高信号区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区主要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ontaining compounds,Cho)、肌酸(Creatine and phosphocreatine)浓度,计算Cho/Cr、NAA/Cho、NAA/Cr值。结果:胶质瘤的异常强化区、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NAA/Cr值分别为3.181±2.314、0.414±0.282、1.049±0.712;2.088±1.592、0.727±0.527、1.217±0.708。转移瘤的异常强化区、瘤周水肿区的Cho/Cr、NAA/Cho、NAA/Cr值分别为3.210±1.342、0.635±0.209、1.311±0.495;1.331±0.425、1.146±0.330、1.768±0.700。胶质瘤异常强化区及瘤周水肿区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区的Cho/Cr、NAA/Cho、NAA/Cr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异常强化区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实质区的Cho/Cr、NAA/Cho、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瘤异常强化区与瘤周水肿区比较,Cho/Cr、NAA/Ch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和转移瘤异常强化区的Cho/Cr、NAA/Cho、NAA/C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胶质瘤和转移瘤瘤周水肿区的NAA/Cho、NAA/C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体素1HMRS检查对胶质瘤和脑转移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2例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有常规MRI检查及多模态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DWI弥散图中瘤体和对侧镜像区表观弥散系数(ADC)、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3D-ASL灌注图中最大肿瘤血流量(TBF)及对侧镜像区、对侧正常白质及灰质脑血流量(CBF)值,~1H-MRS波谱图中瘤体、瘤周及正常脑实质感兴趣区(ROI)的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代谢物峰值及相互比值,比较常规MRI与联合多模态MRI对颅脑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DWI弥散图显示,高级别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瘤体ADC值及rADC值均显著低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3D-ASL灌注图显示,低级别胶质瘤灌注值显著低于高级别胶质瘤、脑膜瘤及转移瘤(P<0.05);~1H-MRS波谱图显示,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瘤体、瘤周Cho/Cr、Cho/NAA均显著高于正常脑实质(P<0.05),且胶质瘤瘤周Cho/Cr、Cho/NAA值显著高于脑膜瘤、转移瘤(P<0.05);脑膜瘤瘤体Cho/NAA值显著高于胶质瘤、转移瘤(P<0.05),NAA/Cr值显著低于胶质瘤、转移瘤(P<0.05);联合多模态MRI诊断符合率96.77%显著高于单纯常规MRI检查的83.87%(P<0.05)。结论DWI对颅脑肿瘤鉴别、3D-ASL对胶质瘤分级、~1H-MRS对肿瘤边界确定有积极意义,在常规MRI检查基础上联合多模态MRI检查,能提高颅脑肿瘤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多体素^1H-MRS代谢物改变、并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1例脑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病理证实低级16例、Ⅱ级部分区域间变呈Ⅲ级4例,高级31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常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和3D多体素135ms序列扫描。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区域的胆碱(Cho)、肌酸(Cr)、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NAA、Cho/Cr、NAA/Cr比值的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素内Cho升高提示肿瘤增生活跃、NAA减低提示神经元破坏程度。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Cho/Cr、Cho/NAA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体素^1H-MRS结合形态学改变在脑胶质瘤诊断、分级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1 H-MRS代谢物改变较敏感,与体素内所包含组织密切相关,在分析代谢物变化时应结合相应区域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20例,高级别胶质瘤13例,行磁共振成像及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观察各种代谢物的浓度及Cho/Cr、Cho/NAA比值。结果:(1)肿瘤实质区Cho/Cr、Cho/NAA值及瘤周水肿区Cho/Cr值: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瘤周水肿区Cho/NAA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级别胶质瘤10例和低级别胶质瘤2例内可见Lip峰。结论:氢质子波谱成像术可用于胶质瘤的分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脑胶质瘤及周边脑组织的病理分区、边界分割及组织差异化的三维重建方法.方法:选取5例拟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术前先行T1WI、T2WI及增强扫描,增强后行1H-MRS检查、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根据多种代谢产物水平对胶质瘤进行分级及胶质瘤与周边脑组织分区.选取1例胶质瘤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导入3D-Doctor软件,人工分割肿瘤区、坏死区、水肿区、大脑表面,分别以不同颜色标示,以复杂面重建方法对上述结构同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利用1H-MRS对胶质瘤的肿瘤区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大体分区,并且于术前对肿瘤进行的良恶性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成功重建了肿瘤区及周边脑组织在整脑中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可以任意方位旋转,从不同角度再现了肿瘤的三维形态及在大脑中的空间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结论:脑胶质瘤采用1H-MRS的Cho/Cr、NAA/Cr、NAA/Cho大代谢物比值结合常规MRI对胶质瘤诊断及对胶质瘤进行无创性分级、分区是可行的.胶质瘤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展现了肿瘤在活体脑中的三维空间结构及毗邻关系,为脑内占位性病变的重建和观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对立体定向外科制定手术入路、介入放射制定放疗计划及医学教学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1H-MRS在颅内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23例颅内单发肿瘤患者,其中单发脑转移瘤8例,高级(Ⅲ,Ⅳ级)胶质瘤15例,均已行常规MRI及1H-MRS检查,分别从肿瘤发生部位、信号特点、强化形态、水肿程度等方面评价肿瘤的常规MRI表现;比较其瘤灶区、瘤周水肿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对照区Cho、NAA和Cr的变化,计算出Cho/NAA、NAA/Cr和Cho/Cr的比值。结果 ①瘤灶区的Cho/NAA、NAA/Cr和Cho/Cr在两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瘤周区Cho/NAA、Cho/Cr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MRS有助于颅内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胶质瘤之间的相互鉴别。 [关键词] 单发转移瘤 高级胶质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氢质子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波谱技术在评价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脑胶质瘤36例,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氢质子波谱技术,SE序列行1H-MRS检查,波谱VOI包括肿瘤区、肿瘤周围水肿区或肿瘤周围无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组织区,获得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水肿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围水肿组织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肿瘤组织和肿瘤周围无水肿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周围无水肿组织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Cho/C/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二维化学位移成像波谱技术能为脑胶质瘤分级、瘤周侵犯情况及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证据,且时间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H-MRS对囊变脑胶质瘤与囊变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大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单发囊变胶质瘤及18例单发囊变转移瘤患者的单体素1H-MRS检查,并对两种肿瘤的实体区、囊变区及周围水肿区的胆碱(Cho)峰、乳酸峰、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峰等形态观察及峰值测量,计算Cho/NAA、Cho/Cr及NAA/Cr,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胶质瘤组与转移瘤的廇周水肿区的Cho/NAA、Cho/Cr及NAA/Cr,肿瘤实体区Cho/NAA、Cho/Cr、囊变区的Cho/Cr与NAA/Cr间存在统计差异(p〈0.05),在肿瘤实体区的NAA/Cr及囊变区的Cho/NAA,胶质瘤组与转移瘤组间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廇周水肿区的1H-MRS图对鉴别囊实性胶质瘤与转移瘤价值最大,肿瘤实体区及囊变区的波普对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4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脑内囊性病变(包括高级别胶质瘤24例、单发转移瘤20例、脑脓肿10例),行常规MRI、DWI扫描,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单体素PRESS(TE144ms)序列囊壁或囊内^1H-MRS成像,测量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乳酸Lac、脂质Lip峰高,计算出Cho/Cr,Cho/NAA,NAA/Cr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高级别胶质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9例(19/24),ADC值增高;高信号3例(3/24),ADC值减低,混杂信号2例(2/24)。20例病灶中心检测到NAA峰(83.3%)。②单发转移瘤DWI上囊腔内低信号14例(14/20),ADC值增高;高信号2例(2/20),ADC值减低,混杂信号4例(4/20)。病灶中心和囊壁高Lip峰13例(65.0%)。③脑脓肿DWI上脓腔内高信号7例(7/10),ADC值降低,混杂信号3例(3/10)。病灶中心9例显示AA峰。④胶质瘤与转移瘤囊壁之间Cho/Cr、Cho/NAA、NAA/C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MR氢质子波谱(^1H-MRS)联合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可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单发转移瘤与脑脓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