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安全隐患事件总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信群联合电话随访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PCI)后患者治疗依从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7例老年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微信群联合电话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生命质量(SF-36)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微信群联合电话随访护理可有效提升老年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和生命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精细管理在五官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为护理五官科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方向。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五官科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精细管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总满意率。结果①实施前,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0.10±2.3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0.15±3.03)分,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9.33±2.25)分,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2.36±2.02)分,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67%,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0.00%,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管理在五官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广泛提高患者的总满意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2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改良护理标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81%,护理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改良护理标识能够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降低冲动伤人和自杀未遂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出院后哮喘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哮喘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生命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6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可提高哮喘患儿生命质量、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并能降低复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薄弱环节管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手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薄弱环节管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整体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命质量、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结合薄弱环节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指标,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预警值在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7年本院急诊科的低年资护士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安全预警值。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临床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选择题、简答题、实际操作及考核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识别错误、操作失误、管道滑脱、导管堵塞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医师、患者对研究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100%、97.1%,均高于对照组的88.6%、8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管理过程当中,应用护理安全预警值能够显著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护理质量,增强其对患者的评估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6例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压疮的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护理前后Braden评分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压疮发生率(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90%),护理满意度(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8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活动能力、移动能力、潮湿度、感知能力、营养情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总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患者长期卧床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诊疗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实施消化内镜诊疗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9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无缝隙护理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0%(1/49)、14.30%(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0%(48/49)、81.60%(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内镜医生满意度分别为95.90%(47/49)、81.60%(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提升内镜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多层防御管理对妇产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予多层防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态度各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错类、投诉类、意外类和文书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62%,低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实践中构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后,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好转,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把医院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的护理工作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具体考核条件等用标准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定期检查考核,用以衡量各部门和各类人员护理工作完成的水平和程度。结果每项具体护理标准的确立。无一不是以服务于病人为基点,每个项目的实施前先要考虑将为病人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从五个环节人手,使全体护理人员目的明确,自觉参与质量标准化的管理。结论标准化管理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行之有效,可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管理的程序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武迎宏 《中国医院》2006,10(5):24-25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学术性及专业性均较强.为了克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性和随意性管理的现象,避免工作中产生的行而上学、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的状况,学习运用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方法,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复杂的结构形态,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完整的、规范的管理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涉及的部门、科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工作范围、操作流程、考核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做到事事有程序,人人有责任,环环相扣,责权分明,科学地规范了工作秩序,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无效性以及推诿扯皮等消极现象,使整个管理系统协调高效地运转,让专职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不断总结、继承、提高和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丰富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文化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最高层次,并介绍了图书馆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及医学院校图书馆文化管理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护士长要树立新型人性化管理理念,了解并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激发不同层次护士的潜能和工作热情,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实施人性化护理质量管理,培养护士慎独、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科室护理质量,打造出技术过硬、团结向上的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5.
儒家的执经达权方法论指持守管理原则的同时,随时分析和把握现实的变化情况,做到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及合其道.将此方法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领域,可实现图书馆与时俱进的发展定位、不偏不倚的用人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工作质量,进而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急诊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项目管理促医院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玉秀 《中国医院》2005,9(10):73-74
通过介绍项目管理在医院管理部门的应用实例,反映了项目管理作为有力的管理工具,对医院管理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强调了项目管理的实用性,主要通过其对管理过程的系统化、明确化和团队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如何加强学校人员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问题,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管人3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管理观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临床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的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对2014年9月10日至2015年9月10日54例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临床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另外实施细节思维管理,对2组护理人员经管理后的护理质控成绩、理论与操作成绩、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经细节思维管理后,基础护理考核成绩为(97.53±1.62)分,特级护理考核成绩为(96.81±1.58)分,急救技术考核成绩为(97.18±1.47)分,护理理论成绩为(96.45±1.43)分,操作成绩为(96.83±1.52)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6.30%,观察组护理人员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细节思维管理方法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当中,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护理流程的规范化,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流程管理在开展PICC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开展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PICC管理流程,其次选择试点科室,严格按流程管理应用于临床。在应用中不断进行改进,进行效果观察与质量监控。结果通过实施流程管理方法,1个月中在我院胸外科率先顺利开展,3个月内在三个科室进行推广和应用。共置管149例,置管成功率为99%,并发症发生率为1.3%.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PICC技术中,使新技术应用在短时间内顺利开展,并得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且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