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现有生产堤在黄河下游滩区规划分滞洪区,枯水期发展生产,洪水期滞纳洪水,是黄河滩区发展的一个思路.基于MIKE21软件建立黄河下游夹河滩至高村河段(以下简称夹高河段)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滩区在自然工况、现状工况和滞洪工况下的洪水淹没发展过程,对比分析滩区最大滞洪量、滩区淹没面积、洪峰流量过程以及滩区下游河段洪水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滞洪区的存在减少了黄河下游滩区的淹没面积,削峰滞洪作用明显,减小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在保护生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轻河道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2.
分滞洪区的存在可以临时分滞超额洪量并有效降低下游洪峰水位,从而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而分滞洪区的调度方式对防洪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MIKE21软件建立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洪水演进数学模型,通过对比黄河下游滩区作为分滞洪区运用时在调度方式以及口门位置不同情况下的洪水发展过程、河段下游洪水位、洪峰流量的变化以及分滞洪区的进洪量,研究分滞洪区调度方式和口门位置对河段的防洪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上游洪水过程合理运用分滞洪区对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更为有利,分滞洪区口门位置对河段防洪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通过演算,提出了综合治理黄河下游的方案。在防洪方面,本文主张利用滩区做滞洪区,大水扒堤滞洪,小水保滩区生产,不主张废除生产堤。在减轻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方面,本文提出除加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以外,采用适当的水库调度方式,使由水库下泄的水流有利于防止下游淤积。在黄河下游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本文主张采用引清水与引浑水两类系统,引清水给工农业供水,并克服由于艾山以上河段的清水冲刷而造成的下游河段淤积;引浑水以改造滩区和背区洼地、淤灌种稻以及引水分沙,减轻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4.
在对黄河开封段滩区土地资源的安全建设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对处理好黄河滩区土地利用与防洪的关系,进一步确保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农业损失,加快地方经济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5.
针对黄河下游滩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开封市黄河滩区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现状,并对2003年灾情及“96.8”洪水灾情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拟订了黄河滩区水利建设方案,为综合治理,实现黄河下游滩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黄河下游长期实行宽河固堤的防洪策略,在黄河发生较大洪水时,下游滩区必须为全局利益做出牺牲。面对频繁的洪水淹没和泥沙淤积,滩区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限制了下游滩区经济的进步发展。滩区建设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努力实现洪水安全下泄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随着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工作的研究与开展 ,研究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就具有很重要的工程意义 .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 ,对黄河下游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该区可能产生的地质问题 .  相似文献   

8.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而水沙灾害在下游最为严重,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与滩区发展矛盾十分突出。为此,构建了黄河下游水沙演进与洪水风险评估的耦合模型,包括长河段水沙演进的一维模型与局部河段二维水沙演进及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对一维模型,嵌入改进后的动床阻力与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对二维模型,采用无结构三角网格,能精确反映主槽及滩区的不规则边界,同时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水沙耦合控制方程,并嵌入滩区洪水风险评估模块。采用2017年低含沙洪水过程与2004年高含沙洪水过程分别对不同模块进行了验证。最后采用该耦合模型计算了1958型极端洪水过程中长河段及重点河段的水沙输移过程,并开展了不同治理模式下的滩区洪水风险评估。计算结果表明:1)在当前黄河下游河床边界条件下,洪峰沿程衰减较快。其中夹河滩至高村河段几乎全部漫滩,漫滩历时较长,平均为140 h,漫溢系数平均为1.5,是下游漫滩最严重的河段;2)在现状边界条件下,群众及农作物等受淹对象处于高风险区(风险等级大于0.85)的面积均最大。在防护堤模式下,群众处于高风险区的面积很小,占比仅为23%,但农作物处于高风险的面积较大。在三滩分治模式下,房屋及农作物...  相似文献   

9.
1988年,水利部用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安排了黄河下游滩区水利建设工作。黄委会提出了以灌溉、排水、放淤、交通四项近期滩区治理目标,并制定了有关治理的方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东平湖滞洪区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东平湖滞洪区概况、主要任务和分滞黄河洪水的运用原则,对目前东平湖滞洪区运行中存在的黄河倒灌、北排不通、南排不畅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高湖堤、破除生产堤、改建金山坝、加固卧牛堤、更新更换设备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小浪底工程建成后,可进行综合利用和调控,但特殊情况下黄河下游仍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滩区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洪水到来必然使黄河滩区受灾。故应继续深入探讨黄河下游滩区的安全建设,为黄河滩区的群众免受洪灾之苦,建议采用黄河下游滩区大移民结合重筑堤防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依据“92·8”典型洪水情况,对黄河下游夹河滩至高村河段进行了无生产堤条件下的自然漫滩、现状生产堤条件下漫滩及典型滩区分洪淤滩,3种工况条件下的河道冲淤、洪水演进及滩区淹没的数值模拟.模拟成果分析表明,对黄河下游蓄滞洪区进行滞洪沉沙,有效增大了分洪区的削峰滞洪作用,保证和扩大了滩槽泥沙横向交换...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滩岸变形时常发生,对河床稳定、防洪安全、滩区耕地保护等方面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河道水沙数学模型中考虑滩岸变形计算。以一维水沙输移及床面冲淤计算模型为基础,结合滩岸崩退与淤长计算模块,建立了能同时模拟河床纵向冲淤与滩岸横向变形的耦合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了黄河全下游(755 km长河道)的河床纵向与横向变形过程,选取2018年及2020年作为率定及验证年份对该模型进行测试。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黄河下游滩岸崩退及淤长过程,黄河下游游荡段、过渡段、弯曲段河段平滩宽度的计算误差在2018年分别为4 m、5 m、1 m,三河段误差在2020年分别为12 m、14 m、4 m;黄河下游三河段滩岸变形程度差异较大,游荡段滩岸变形幅度远大于过渡段与弯曲段,过渡段与弯曲段变形幅度相差不大;三河段滩岸崩退幅度均大于淤长幅度,体现出下游河床呈现展宽的趋势;黄河下游滩岸崩退与淤长会对河床冲淤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游荡段滩岸变形对于河床冲淤影响较大,而过渡段及弯曲段的河床变形主要表现为水沙不平衡输移引起的床面冲淤。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河治理规划纲要,结合原阳黄河滩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滩区综合治理仍存在洪水威胁、二级悬河、河槽不稳、产业单一和发展缓慢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滩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缩小"沿黄经济带"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探讨了滩区综合治理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封黄河滩区开发利用与防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封黄河滩区二级悬河现状和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特点,分析滩区洪水威胁造成的“小水大灾”、旱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当前滩区的安全现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引洪放淤等技术措施和分区管理、加快安全建设的滩区开发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黄河下游王庵河段河势由“S”形河势逐渐演变为“Ω”形河势,造成王庵控导工程险情不断。为确保工程及滩区群众安全,在黄河上首次采用切滩导流、裁弯取直方法来改变畸形河湾,明显改善了不良河势,发挥了王庵控导工程控制河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历史和现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河流动力学以及人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黄河下游河道的兴利、除害问题,以郑汴一体化后的城市为例,建立概念性的数学模型,对黄河下游滩区防洪、减灾措施,模型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8.
濮阳市黄河河段二级悬河的现状是河道上宽下窄,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泄洪不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黄河来水量偏小,滩区存在生产堤及堤防加固取土。治理二级悬河应采取淤临固堤、修筑防滚河坝、调水调沙、河道疏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场所,同时也兼具蓄洪、滞洪及沉沙的功能。滩区居民为保障农业生产和村庄安全,在主槽两侧修建生产堤来抵御中小洪水。然而当遭遇大洪水致使生产堤溃决时,溃堤洪水仍将给滩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作者基于在大型水槽中所进行的溃堤洪水概化模型试验,首先分析了溃堤后滩槽内的水位变化特性及滩区内洪水波的传播过程;然后建立了相应的2维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利用验证后的模型进一步模拟了滩区不同糙率取值条件下溃堤洪水的演进过程,探讨了滩区不同糙率取值对溃堤洪水的水位、流速等水力要素及波前在滩区内传播时间的影响。成果分析表明:1)生产堤溃决后主槽内水位具有先下降,后稳定,再升高,再稳定的变化特征;滩区内水位呈持续升高,最终趋向稳定的趋势;滩区各测点流速则先增大后减小;进滩流量先减小,后稳定,再减小,最后趋向为零;2)滩区不同糙率取值对进滩流量及洪水演进流路无明显影响,但对溃堤洪水波前到达时间影响较大,波前到达时间随着滩区糙率取值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着洪水量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滩区各特征测点最大流速随着糙率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深化对溃堤洪水演进规律的认识,还可为后续的溃堤洪水模型试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河道滩区防洪形势的严峻性使下游滩区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搜集整理黄河下游各大断面历年汛期实测资料以及断面资料,用Visual FoxPro程序建立数据库;采用断面法计算汛期特征断面冲淤量;通过分析各断面历年汛期冲淤面积和平均冲淤深度变化,分析了近50 a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得到不同来水来沙对河道冲淤影响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