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目前球磨机系统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运行模式识别的球磨机系统自适应模糊解耦控制算法.首先,分析了球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并结合某电厂测试试验,得到了球磨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采用LS-SVM算法对球磨机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和分类;对于正常工况,针对耦合回路,设计了自适应解耦模糊控制器对球磨机进行控制;对于异常工况,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最后对正常工况下的自适应解耦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球磨机系统运行工况模式识别和耦合回路的解耦控制,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抗扰的多变量解耦控制在球磨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电站球磨机制粉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三输入三输出的系统,各变量之间严重耦合,利用PID控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针对这些特点,将一种新型的控制策略-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 ADRC)和一种多变量解耦控制相结合应用到该系统中,并对ADRC做了部分改进。针对某球磨机制粉系统,设计了基于自抗扰的多变量控制系统,并与反标架正规化(RFN)设计方法和SMITH预估补偿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抗扰性及强鲁棒性,因此该控制策略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球磨机主要应用于发电、水泥生产等行业,球磨机烧大瓦事故时有发生,曾一度威胁着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文章概述了球磨机烧大瓦事故的发生原因、消除方法及预防措施,特别是针对DTM287/410型球磨机详细分析了其烧大瓦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球磨机中颗粒混合运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球磨机在火电厂应用广泛而对其内部颗粒混合运动的信息了解甚少的现状,采用离散元法直接跟踪球磨机内的每一个颗粒,考虑其所受重力、摩擦力和碰撞阻力的联合作用,建立了颗粒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对球磨机中颗粒复杂混合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着重探讨了颗粒大小、颗粒密度及颗粒粒度不均等关键参数对球磨机中颗粒混合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机的转动,球磨机内各区域的颗粒均逐渐混合均匀,但球磨机内不同区域颗粒混合的均匀程度不同.相同填充率条件下,小颗粒混合达到均匀的时间较长;相同粒径条件下,密度较大的颗粒其混合达到均匀的时间也较长.颗粒粒度不均时,随着球磨机的转动,颗粒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地获得球磨机的制粉出力,提出了用灰熵关联分析法分析球磨机制粉出力的影响因素,选择对球磨机制粉出力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作为辅助变量建立模型,以最优拉丁超立方法选取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球磨机出力软测量模型,并选出几组样本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球磨机出力软测量模型预测输出误差较小,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具有很好的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6.
曾华清 《中国能源》1991,(2):46-46,27
<正> 水泥行业球磨机所占本企业用电量可达70%。因此,降低球磨机的电耗,提高其电能利用率对于企业节电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降低球磨机的电耗,可在减少机械传动磨擦,保持润滑状况良好,按工艺要求使投入磨机内的物料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要求控制投入磨机内物料的粒度、温度适宜,定期更换磨机内废弃的钢球等方面下功夫,在此不细赘述。本文仅就如何确定球磨机的有效功率进行商讨。目前国内尚无测试计算球磨机电能效率的统一标准,由于对球磨机的有效功率定义不一,便产生了测试同台没备,用不同方式计算可得出截然不同的设备电能利用率的现象。球磨机属于电力拖动设备,参照《电能平衡与电能利用率》一书,球磨机的电能利  相似文献   

7.
赵昱东 《节能》1999,(8):28-31
球磨机是金属矿选厂耗能最高的设备,如何降低球磨机电耗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减少入磨量、降低入磨粒度、强化分级,选用高效节能球磨机和节能衬板等方面提出降低电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球磨机磨矿浓度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娟娟  于淳  郭纲  杨东平 《节能》2010,29(8):20-22
对球磨机磨矿过程的能耗进行分析,并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影响能耗因数,找出主要影响因数,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球磨机磨矿浓度预测模型对磨矿浓度进行预测,对于降低球磨机能耗、解决冶金企业能耗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葛平 《中国能源》1991,(7):48-48
<正> 《中国能源》杂志1991年第二期刊载了曾华清同志的文章《如何确定球磨机的电能利用率》。在该文中,作者对球磨机的电能利用率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和说明。阅读了曾华清的文章后,觉得很受启发,这一问题在当前确实没有明确的概念。笔者作为一名水泥工业的技术人员,发表一下对磨机电能利用率的看法,请各位专家指正。关于水泥行业球磨机的电能利用问题,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都有所记载,而多数文章仪是作为“球磨机在矿物加工领域内是能源利用率最低的加工过程之一,电能利用率为1—5%”的提法而巳,并没有真正从球磨机的机械性能和配用电机负荷的角度来详细闸述。由于对球  相似文献   

10.
球磨机是制粉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耗能较大的设备之一,用电量高达厂用电的20%左右。制粉系统球磨机料位受多个因素影响,文中根据多传感器变量软测量的思路,应用CMAC神经网络原理和方法,对其影响因素中有很高控制价值的量进行软测量建模,并设计实验测试模型性能。证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实时料位,提高了球磨机的效率,降低了电耗,为制粉系统球磨机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无模型控制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讨论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原理和设计思想,给出了这种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此方法的解耦特性,还分析了球磨机制粉控制的特点,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多变量强耦合时变的球磨机制粉控制对象具有良好的解耦性能和自学习控制特性,此控制方法为解决复杂对象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递阶模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刘长良  梁伟平  董泽 《动力工程》2002,22(5):1969-1973
针对火电厂球磨机制粉系统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递阶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可显著地减少模糊控制规则数,使模糊控制算法能够方便地用于实际生产,文中给出的磨入口负压,出口温度,磨负荷的模糊控制查询表及协调级的模糊控制查询表,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验证,可有效地解决球磨机制粉系统存在的大时滞、强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闵行发电厂11号炉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特点,以多变量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及自适应优化理论为基础,在充分考虑了制粉系统特点后,以及针对不同被控过程的具体特性,提出了基于不同控制理论的实用控制策略和功能相对独立的控制子系统,再通过对各控制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了整个制粉系统的全工况优化控制。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自2003年3月成功地应用于闵行电厂11号炉的制粉系统控制中,不仅确保了该制粉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而且使制粉系统工作在最佳工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模糊控制的快速动态响应和PID控制的稳态性能,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燃气轮机转速的快速跟踪及稳态控制。仿真试验和工程应用均表明该控制算法的响应时间和稳态精度比常规控制算法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式制粉系统在连锁、保护、顺控以及自动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重新设计各个环节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取消节温器,水泵、风扇分别电控化的发动机新型电控冷却系统型式,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搭建电控冷却系统试验装置;运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试验研究;分别设计基本模糊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进行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试验。最后综合比较非线性控制、基本模糊控制和变论域模糊控制3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控冷却系统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器对温度控制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首先设计了一种比较新型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器,然后选择了一种基于数值优化的BP网络训练算法L-M算法,最后将训练好的控制器进行了水箱恒温控制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其很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优化控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王东风 《动力工程》2002,22(3):1793-1797
针对燃煤电站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和预测控制的复合优化控制策略。该方案是大偏差时采用模糊控制,小偏差时采用解耦预测控制,并在稳态时进行监控优化。对某DTM-287/470型球磨机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稳态监控策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制粉系统的出力,达到优化运行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图2参5  相似文献   

19.
李永玲  黄宇  马进  王兵树 《动力工程》2013,(11):858-864
针对核电站稳压器非线性、时变和多扰动的特点,基于内模控制理论设计了内模PID控制系统,为进行内模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提出了一种高速收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经典型函数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应用于参数寻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内模PID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在对象模型特性改变或模型具有扰动的情况下,内模PID控制器仍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在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均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计研究了包括增益修正PID调速控制和相继增压控制等的柴油机综合控制系统。建立了包括增益修正PID调速控制、瞬态调速率和全程供油限制的调速控制器模型和相继增压控制模型,并将控制系统模型下载代码到dSPACE/MicroAutoBox控制器内,利用快速控制原型进行了调速控制器的起动、调速、全程供油限制功能以及相继增压控制功能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调速控制器在动、稳态特性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相继增压控制功能能够较好地实现受控增压器的切入和切出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