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救治的60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对其中30例进行手术切除,回顾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表现。结果本组患者26例无明显症状,34例有右上腹隐痛或闷胀不适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中央瘢痕处搏动的血流。CT检查呈现等密度或低密度包块,少数病变呈现低密度中央瘢痕。在增强扫描时,病灶迅速强化,在动脉期呈现中央低密度的星状瘢痕为其特异性表现;在病理学上,病灶边界清晰,呈分叶形状,切面颜色有灰白色、淡黄色或黄白色。在镜下,纤维结缔增生组织对大量结节状排列的正常肝细胞进行包绕,纤维组织、畸形血管于病变内部形成星芒状的瘢痕,由病变内部向外延伸,病变内部不含有正常的中央静脉和门静脉分支。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对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作出诊断,对排除恶性肿瘤困难或病灶在短期内增大的患者应首选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空肠血管外皮瘤多发生于青年人,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空肠血管外皮瘤发病率很低,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瘤实质内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其相互连接成网状、树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排列密集,可见核分裂.网状纤维染色瘤细胞位于血管外,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少数病例Desmin可散在阳性.空肠血管外皮瘤生物特性多样,恶性程度差别很大,根治性切除是治疗血管外皮瘤的有效方法.恶性血管外皮瘤可发生远处转移,放化疗尚无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血—神经屏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镜下观察了9例正常人(男5例,女4例;12~77岁)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中神经内膜、束膜和外膜内血管的超微结构,发现:1.神经内膜血管内皮间均有紧密连接,内皮细胞基板呈多层,血管外周的2/3至4/5被血管周围细胞包绕,它们共同起着血一神经屏障作用,以紧密连接最主要;而神经束膜和外膜血管缺乏屏障或不完善。2.神经内膜中和束膜分出小隔处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在横断面上,它们由6~11个立方状内皮细胞围成,1~3层血管周围细胞包绕整个外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双主动脉弓(double aortic arch,DAA)产前诊断及生后结局随访。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母胎科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生后确诊为DAA的10例胎儿的超声心动图及生后结局随访资料。结果 10例胎儿诊断时孕周22~33周;超声心动图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显示升主动脉发出左侧及右侧主动脉弓,形成"O"形血管环,包绕气管和食管。10例经产前咨询后足月出生,其中右弓优势型9例,均衡型1例。1例患儿生后出现气促、喘鸣等临床症状,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气管受压明显。其余9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例存在轻度气管狭窄。共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DAA可产前明确诊断,并进一步分型,通过心血管专业产前咨询,制定临床治疗策略。生后有症状患儿需尽早手术,效果良好。无气道、食道压迫症状患儿可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纤维包膜皮瓣修复瘢痕并预防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庆海  王洋  巩玲 《山东医药》2005,45(27):51-52
对19例腕、手、指背部肌腱粘连合并皮肤瘢痕者,切除瘢痕,应用定向扩张的纤维包膜皮瓣修复皮肤瘢痕,并以其纤维包膜包绕肌腱预防术后肌腱粘连。总优良率88.37%,总有效率97.67%。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至2002年7月,我院对3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17~35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已婚未产10例。有结扎史1例,盆腔炎史5例,置环史14例。临床表现为停经34例,阴道流血29例,下腹痛30例,附件包块或增粗32例。辅助检查血、尿hCG升高34例,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30  相似文献   

7.
肺毛细血管瘤病(PCH)是一种罕见的肺组织内血管增生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大量薄壁毛细血管增生并浸润肺泡壁、气道、血管甚至胸膜,偶可侵及纵隔及心包,且增生的毛细血管常沿肺泡壁排列并包绕甚至压迫肺血管,可导致肺小静脉内膜增厚和肺小动脉血管重塑等,患者预后多不良。本文报道了1例PCH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要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73年10月至1987年10月确诊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下称溃结)88例,经纤维结肠镜(下称纤结镜)及病理活组织检查,其中误诊41例,因腹痛、腹泻粘液血便而误诊为慢性菌痢24例;因腹泻、血便、贫血、消瘦、下腹包块误诊为结肠癌11例;因腹泻粘液血便误诊为阿米巴痢疾2例;因反复发烧、腹痛、腹泻、右下腹索条状包块误  相似文献   

9.
三例颈静脉扩张的手术治疗毛志福姚震高尚志王武军王荣程玲玲颈静脉扩张是一段颈内或颈外或颈前静脉的局限性全周梭形膨大。本病罕见,国外报道总病例数迄今不足100例,国内则尚未见有报道。作者自1988年1月至1995年2月采用人造血管包绕术治疗3例,获得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收治入院的80例患糖尿病足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排列,研究探讨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结果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下80例患糖尿病足患者,彩超结果显示75例糖尿病足患者大血管病变累及膝以下胫腓动脉;下肢血管动脉中膜钙化,动脉钙化累及踝部、足的背部;5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动脉中膜钙化,动脉钙化累及趾部。积极3个月治疗后彩超复查,80例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检查报告显示改善。结论 80例患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彩超的高清晰度、局部放大及血流频谱探查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可作出较正确的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好,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马学惠肝纤维化指各种病因作用下肝内纤维增生,可伴有纤维隔形成。当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增生的胶原包绕形成假小叶则称肝硬化。肝纤维化为肝硬化早期阶段,在此一并讲述。为深入研究肝纤维化的病因与发病,筛选防治肝纤维化的...  相似文献   

12.
1938年Ledbetter等首次报道了血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的临床表现,但直至1961年才由Palubinskas等经血管造影证实,将这类病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疾病命名为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FMD)[1],并逐渐为医师所认识。FMD主要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受损,严重时可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瘤或动脉夹层[2]。这一病变可累及肾动脉、颈动脉、椎动脉、颅内动脉、髂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等,偶尔也可累及冠状动脉。研究显示最常累及的血管为肾动脉,约占FMD的80%,其他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颈动脉斑块破裂的动物模型。方法36只载脂蛋白E( ApoE)缺陷小鼠,随机分为未结扎组、单纯结扎组、结扎套管2天组、结扎套管4天组、结扎套管7天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除未结扎组外各组结扎其左侧颈总动脉并饲以普通饮食。假手术组小鼠套管后即刻取下套管。结扎套管2天组、结扎套管4天组、结扎套管7天组于结扎处近段放置套管,分别于套管后第2、4和7天剪取结扎侧颈总动脉。血管切片,行HE、Masson胶原染色,计算病变血管管腔狭窄率、管壁厚度、单位中膜面积细胞数和单位内膜面积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平滑肌α肌动蛋白(αSMC-actin)、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 vWF)表达。结果单纯结扎组结扎动脉管腔内膜增生明显,管腔狭窄,斑块内散在分布大量泡沫细胞,斑块表面可看到明显纤维帽形成。未结扎组、单纯结扎组管腔狭窄率分别为0.10%±0.018%、0.88%±0.033%,中膜厚度分别为(0.44±0.02)、(0.70±0.04)mm,单位中膜面积细胞数分别为(16.5±1.03)、(12.7±1.07)个,两组比较,P均<0.05。单纯结扎组、结扎套管2天组、结扎套管4天组、结扎套管7天组和假手术组斑块破裂分别为0、5、4、6、0只;单位斑块面积内胶原含量分别为0.47±0.04、0.09±0.03、0.12±0.04、0.16±0.08、0.41±0.07,单纯结扎组与套管各组比较,P均<0.05。单纯结扎组动脉斑块内部和纤维帽处均可检测到αSMC-actin表达,但纤维帽处表达更明显;斑块破裂后局部仍有表达,但纤维帽处表达减弱。 vWF在部分斑块内表达,在斑块破裂处无表达。结论通过结扎并套管成功制作了小鼠颈动脉斑块破裂模型。  相似文献   

14.
近来提出的动力性心肌成形术是手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有效方法,应用特殊的电起搏技术,训练背阔肌由其快收缩纤维转化成耐疲劳的慢收缩纤维,之后心脏的动力辅助由与心室内源性收缩同步的经起搏训练后肌肉来提供。 作者用6头猪作实验,游离左侧背阔肌,并保留其胸背神经血管蒂,插入铂制的神经刺激电极于胸背神经中,之后开胸并打开心包后,把左侧背阔肌包绕在心脏上,随  相似文献   

15.
何磊  黄永汉 《山东医药》2014,(25):88-89
目的:观察两孔法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实施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238例,对手术区域附近可见的细小血管逐一电凝,术前B超诊断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腹腔镜下发现其右侧精索静脉明显增粗,术中一并将右侧精索血管集束结扎。结果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在168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38例术中发现右侧精索静脉不同程度曲张,术中做出相应处理。平均手术时间20 min,术后平均8 h患者可下床走动,平均住院2 d,均未出现睾丸鞘膜积液、阴囊气肿、睾丸萎缩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复发3例(1.26%),均为左侧。结论两孔法腹腔镜精索血管高位集束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主动脉周围炎(chronic periaortitis)是一组特发性纤维炎性疾病的总称,是源自腹主动脉的纤维炎症反应扩展到腹膜后,包绕临近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包括炎症性腹主动脉瘤(inflammatory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IAAAs)、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  相似文献   

17.
环状胰腺属先天性发育异常,患者胰腺组织呈环状包绕或带状包绕十二指肠降段,可引起上消化道梗阻及呕吐呈反复发作。我院收治2例环状胰腺患儿,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术前护理:此类患儿因反复呕吐,进食少,多有脱水及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颈和颈根部大血管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 ,提高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年收治的 12例颈和颈根部血管开放性损伤的临床表现、急救和手术处理 ,讨论急救与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所有病例简单止血后急诊手术。 4例颈外静脉和 1例颈内动脉直接结扎止血 ;2例颈外动脉、1例颈内静脉缝合修补 ;1例颈内静脉用自体大隐静脉行重建血管 ,1例锁骨下动脉远端Fogarty导管取栓后端端吻合 ,1例锁骨下动脉Gore Tex人造血管重建 ;1例锁骨下动、静脉联合损伤分别用自体大隐静脉和头静脉重建 ,术后 3d因肾衰死亡 ,11例痊愈 (91 7% )。结论 :颈和颈根部血管开放性损伤应尽快压迫止血急救 ,及时手术探查 ,除颈外静脉可直接结扎外 ,尽可能修补或重建血管  相似文献   

19.
足跟及踝部外伤后易造成骨质肌腱外露,植皮不易成活,游离皮瓣移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因此,寻找一种实用皮瓣科学修复势在必行.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我们采用显微吻合静脉及结扎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跟及踝部外伤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评价在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前应用介入栓塞联合外科根治治疗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丰富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6月,对16例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丰富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的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先进行有选择的介入栓塞,而后行法洛氏四联症矫治术。结果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体肺动脉侧支血管56支,行介入封堵45支(80.35%),外科手术结扎6支(10.71%),其余侧支血管未予栓塞或结扎。总栓塞结扎率91.07%,共用弹簧栓子91枚。外科矫治术中回心血量不多,术野暴露良好,体外循环灌注压平稳。术后1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伴有丰富体肺动脉侧支循环的法洛氏四联症患者,在矫治术前行体肺动脉侧支血管栓塞合并结扎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保持术野清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益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