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主,辅以常规保肝退黄药物,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在治疗时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0.6g、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清开灵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对照予利巴韦林注射液0.5g静脉滴注,均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评定谷丙转氨霉(ALT)、血清胆红素(TBiL)的变4结果:治疗组治疗28例,对照组24例,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TBiL比较差异性有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肝胆温热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黄疸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采用舒肝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均同时给予甘草酸二铵氯化钠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在试验期间对2组受试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胆红素下降程度、平均退黄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时慢性乙肝黄疸肝胆湿热证具有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护肝降酶及退黄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退黄口服液对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及维生素C口服治疗。治疗组63例加用清热退黄口服液,对照组61例加用复方垂盆草颗粒。2组均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检测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GT、ALP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BiL、γ—GT、ALP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79.36%,对照组59.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退黄口服液可明显改善慢性肝病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优于常用药物复方垂盆草颗粒。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忽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之后改为口服,80mg/次,3次/d,连续4周。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66.67%,对照组为51.11%,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2.22%,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白介素-6(IL-6)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效。  相似文献   

5.
叶雷  赵立琳  王健 《新中医》2012,(9):70-7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岩黄连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岩黄连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岩黄连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茵栀黄注射液。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在TBIL降低的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治疗组在升高PTA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6周临床总有效率达72.5%。治疗组在HBVDNA定量下降≥1×10^1 copies/m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岩黄连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TBIL降低、PTA值升高、HBV—DNA定量下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钠联合茵栀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单用肝素钠患者比较疗效。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单用肝素钠62500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及TB均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肝素钠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轻单用肝素钠的副作用,提高退黄效果。  相似文献   

8.
崔娜 《河南中医》2014,(7):1284-128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另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昏迷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吴国庆  吴其恺  江远 《新中医》2006,38(5):26-27
目的:观察肝络欣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肝络欣丸。2组疗程均为3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胀、肝区痛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AST、TBil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络欣丸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对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8例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48例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7.5%(42/48)、83.3%(40/48)。治疗组用灯盏细辛3个月后HA、LN、IV—C显著下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腹部B超门静脉、脾静脉、脾厚明显回缩(P〈0.01),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2mL/次,每周1次,连续注射3次。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独活寄生汤熏洗,早晚各1次。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地益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以胸腺肽80 mg+5%葡萄糖(GS)250 mL静脉滴注,1次/d;参麦注射液50mL+5%GS250mL静脉滴注,1次/d;泼尼松,1mg/(kg.d),口服;氨肽素,5粒/次,3次/d;血小板〈30×109/L者给予环孢素A,30 mg/次,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地益血汤。2组均以治疗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85.29%,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地益血汤联合西药治疗ITP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西药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祛痰、持续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10天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B型尿钠肽(BNP)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BNP指标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赤栀黄汤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使用注射型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静脉滴注,1次/d;促肝细胞生长素1.0g,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C 2.0 g、维生素K1200 mg、肌苷0.4 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赤栀黄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栀黄汤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胆汁淤积性黄疸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TBI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NDS评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TNF-α、IL-1和IL-6水平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时,观察组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后1天开始观察组血清S-100β蛋白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天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静注射液可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冯敏 《西部中医药》2014,(10):108-10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5例。2组均给予吸氧、洋地黄、利尿、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酚妥拉明注射液15 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参麦注射液80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39.13%),有效59例(51.30%),无效11例(9.57%),总有效率90.43%;对照组显效32例(27.83%),有效61例(53.04),无效22例(19.13%),总有效率80.87%。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酚妥拉明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好,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顾志燕  王永 《西部中医药》2014,(11):112-11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 L静脉滴注,1次/d,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与对照组的7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心功能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