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有他们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待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后果,有的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呈扩大趋势.正确分析和探讨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对于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恋爱的发展过程、恋爱的特点和恋爱观念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恋爱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医科大学生恋爱心理、恋爱能力和恋爱中的问题。方法 运用自编《当代大学生恋爱倾向调查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恋爱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主导需要。结论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恋爱已不再是一种时尚,而也应谊成为一种学习的任务,进行实践。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和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恋爱观,学会正确的恋爱行为方式,即学会怎样施爱,怎样受爱;怎样区分爱情与友谊;怎样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交往、恋爱与性和恋爱与人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恋爱现象已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绚烂的风景。然而,并非所有的校园爱情都是甜蜜的。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起男生,女大学生更容易迷失在爱情中,更容易受伤于各种恋爱挫折或感情纠葛。根据日常心理咨询的经验,单恋与失恋是当今女大学生恋爱挫折中最为常见、最为突出的2种现象。  相似文献   

5.
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恋爱、失恋对大学生恋爱态度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恋爱态度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同恋爱经历的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结果有无失恋的大学生在恋爱态度上有明显差异(t=0.134,P=0.00);失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无失恋大学生(t=2.796,P〈0.01),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差异显著,失恋后又重新恋爱的大学生在敌对倾向上有所缓解,无恋爱大学生与初恋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恋爱和失恋明显影响大学生恋爱态度的现实性,失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中杰 《校园心理》2016,(6):378-380
探讨恋爱大学生的内外控人格特质与婚姻态度的关系。对589名处于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内外控问卷和婚姻态度问卷测试。结果显示:(1)恋爱中的男大学生的一般婚姻观念和自我婚姻评价或展望得分均高于恋爱中的女大学生(均P<0.01);(2)不同年级的恋爱大学生的婚姻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内外控人格特质与婚姻态度显著相关,并能有效预测恋爱大学生的婚姻态度。恋爱中的男大学生的婚姻态度更积极,大三是婚姻态度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内控性人格特质对恋爱中大学生的婚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而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对恋爱中大学生的婚姻态度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大学生中心理障碍广泛存在的严重性,及大学生心理障碍与竞争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指出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与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计算机在大规模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提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恋爱现象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日益发展,社会上对此看法不一。为了准确掌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动态,我们在全防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关于恋爱观的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480份,有效答卷331份,男生179份,女生152份。1你对大学生恋爱利弊的态度A利、B弊、C有利有弊、D顺其自然从上表可以看出,女生看法与男生有较大差别,过半的女生认为恋爱应“顺其自然”,而对利弊考虑较不成熟或考虑较少;男生有过半认为有利有弊,这与近几年报道的上海大学生开展“恋爱利弊”讨论有相似之处。即不能“两极思维”一概而论,大学生谈恋爱对有些人来说,利大…  相似文献   

9.
医学大学生SCL—90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恋爱中的矛盾以及毕业分配问题等.对心理健康难免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大学里增强心理卫生知识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使大学生消除上述种种心理应激、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增进心身健康,提高学习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企群抽样,调查自求恩医科大学第H临床学院医疗二系92、93级大学生160名(大学二年级),年龄18~23岁。1.2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综述了大学生恋爱现状与恋爱观及大学生恋爱动机态度、恋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恋爱动机(现实表现、尝试体验、慕才攀比和空虚满足)在广州大学生中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恋爱状况差异,为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恋爱提供实证依据和支持。方法:采用自编的广州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对广州6所高校共4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生在现实表现和尝试体验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t=5.20,2.21;P0.05);(2)非独生子女在慕才攀比和空虚满足这两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2.34,2.69;P0.05);(3)生源地是农村和城镇的大学生,他们的现实表现型动机显著高于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F=5.99,P0.01);生源地是农村的大学生,他们的慕才攀比型动机显著高于出生在城市的大学生(F=5.08,P0.01);(4)既从未恋爱,又无恋爱打算的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小于处于其它恋爱状况的大学生(F=3.33,7.83,3.00,6.39;P0.05)。结论:广州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与恋爱状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恋爱暴力行为的关系。采用冲突应对量表(CTS2)和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调查了400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性别差异显著,恋爱暴力行为与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CTQ显著相关。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恋爱与情感问题应对方式分析与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恋爱与情感态度和若干应对方式以及干预方向.方法 对本校165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心理访谈和个体咨询.结果 我校大学生对恋爱持积极赞成态度的占55.3%;认为学业为第一要务占36.5%;对恋爱与情感有困惑的占50%以上.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和讨论了大学生中对待恋爱、情感、失恋问题的特殊心理反应以及辅导方法.结论 我校大学生恋爱态度与大学生群体共同存在着一些相似的问题,但同时也观测到一些新的现象,其目的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探索方法和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衡阳市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衡阳市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恋爱状况问卷对衡阳市4所高校的800名大学生的恋爱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问卷的4个维度(现实表现型、慕才攀比型、空虚满足型、尝试体验型)能较好的概括目前大学生恋爱状况的各个方面 衡阳市大学生的恋爱状况表现出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性质的差异。结论大学生恋爱状况值得关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分析非常有用。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问卷简便易行,有助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70名大学生的恋爱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恋爱压力在父母管教方式、父母陪伴情况、童年生活状况等变量上的差异,并将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与大学生恋爱压力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民主型和非民主型教养方式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家庭压力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94,P0.01);不同童年生活状况的大学生的恋爱压力在伴侣压力(t=-2.11,P0.05)、异性压力(t=-3.6,P0.01)、学业压力(t=-2.86,P0.01)、家庭压力(t=-2.41,P0.05)4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恋爱压力总分以及恋爱压力的6个维度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以及6个维度与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恋爱压力总分、伴侣压力、异性压力、失恋相关压力、家庭压力与母亲过干涉过保护维度呈正相关(r=0.174,0.184,0.137,0.220,0.155;P0.01)。结论:大学生恋爱压力与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可基于家庭教养方式视角对大学生恋爱压力进行分层干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恋爱状态的不同将被试分成5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恋爱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1恋爱中、没谈过恋爱但有这个计划、从来没想过要谈恋爱、曾有过恋爱体验但目前处于非恋爱期和失恋的人群分别占总人数的33.2%、26.23%、18.44%、19.67%和2.46%;2所有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性别、年级和恋爱状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不同的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恋爱对被调查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恋爱关系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特点,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实际亲密度量表、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对243名恋爱中的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男性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性态度维度得分高于女性大学生(t=3.688,P0.001);独生子女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199,P0.05);只有1次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3次及以上(P0.05);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大学生在依恋类型的轻视型维度得分(P0.05)和恋爱幸福感的恋人间共同兴趣爱好维度得分(P0.05)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安全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正相关(r=0.371,0.426;P0.01),轻视型依恋、害怕型依恋与亲密度和恋爱幸福感呈负相关(-0.271≤r≤-0.417,P0.01)。亲密度在安全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F=179.46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61%;亲密度在轻视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为完全中介作用(F=163.781,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0.36%;亲密度在害怕型依恋和恋爱幸福感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F=164.949,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1.83%。结论:大学生依恋类型的安全型、轻视型、害怕型维度通过恋人间的亲密度影响了恋爱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人格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具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2名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进行测试。结果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N、P与总症状指数、HAMA、HAMD评分呈正相关,E、L与之呈负相关,多种原因能造成心理障碍:焦虑、抑郁是主要的临床症状。结论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应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必要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恋爱暴力现象在大学生情侣中普遍存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不少大学生是恋爱暴力的经历者或目击者。事实上,恋爱暴力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及心理造成很大危害,大学生又是祖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代表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探究迫在眉睫。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于恋爱暴力的研究比较少并且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主要汇集在恋爱暴力行为的现状调查上,对其影响因素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在高度概括总结大学生恋爱暴力现状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其影响因素,从而能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恋爱暴力行为防患于未然,引领大学生恋爱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查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恋爱暴力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冲突策略量表2(revised Conflict Tactics Scales,CTS2)、中文版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Short-form 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 for Chinese,S-EMBU-C)和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对山西省455名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恋爱暴力较为普遍,有75.8%的大学生发生过精神暴力;近30%的大学生发生过性胁迫。2男生的恋爱暴力显著高于女生;高年级比低年级学生有更多的精神暴力和协商行为。3自尊在拒绝与协商、情感温暖与精神暴力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躯体暴力、性胁迫、伤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在过度保护和精神暴力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尊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恋爱暴力中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