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结核病、艾滋病KAP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AIDS及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有效开展高等院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的结核病知识全部知晓率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未达到相关法规制定的85%和90%以上目标。结论高校结核病、艾滋病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必须按照相关要求,以提高大学生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为方法,以形成健康行为目的,以控制传染病疫情为目标,加强与卫生部门合作,覆盖健康教育活动,创建健康校园环境,促养健康行为,降低高等院校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了解重庆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重庆市5所高校的2 968名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结核患者、高校医务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员共27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 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44.1%,不同高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75,11.20,33.71,P值均<0.01).核心知识中对“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的知晓率最低,仅为32.9%.89.0%(2 643/2 96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电视、报纸、网络等是高校学生获取结防知识的主要途径.定性访谈结果还显示被试结核就医行为不良、患病后心理负担较重等情况.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健康促进计划,切实提高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四川省开展"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对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近期及远期效果,为更有效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干预前后分别对3万余人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干预活动结束3年后(2015年)又随机抽取2466名居民进行结核病核心知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公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采用Epidata 3.1录入问卷,Excel 2010整理数据,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活动前核心信息知晓率为54.2%,活动1年后总知晓率上升为63.1%,而活动结束3年后,核心信息知晓水平下降为58.7%,干预前后及干预3年后,居民核心信息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611.606,P0.05)。结论实施"千村万户"结核病健康促进干预,可明显提高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但远期效果不佳。建议健康促进干预活动要持之以恒,长期开展,并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和方法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大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现状,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和Web of Science,收集近10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研究。使用R 3.3.3软件,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5个知识点知晓率进行Meta分析,并按地区进行亚组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各样本知晓率及95%CI。结果大学生对"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了解较多,知晓率为65.41%(50.65%~77.70%);对"在县区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了解较少,知晓率仅为38.33%(31.41%~45.26%)。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大学生各条目核心信息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健康教育,遏制结核病在大学生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洛阳市某高校2015年新生共计852人进行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用问卷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干预前总知晓率为55.57%,干预后总知晓率为79.30%,有了显著提高,干预前后所有知晓率中除了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无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大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控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专业性问题存在很大的欠缺,相应的健康教育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有利于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并能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连续2年对3所驻泰安高校大一新生共计2090名,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资料宣传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前大一新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低(55.93%),干预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总知晓率明显提高(83.12%,P<0.01);知识竞赛组、专题教育组、资料宣传组健康教育前知晓率分别为55.43%、56.13%和56.23%,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后,知晓率分别为94.99%、82.38%和71.98%,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289.69、892.73和294.47,P<0.01),不同健康教育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00,P=0.00)。结论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对高校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发放宣传单等是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对结核病基本知识以及国家免费治疗政策的知晓情况,探讨在高校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问卷,对吉林市某高校的北校区2009年新生1342人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活动开展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前,47.59%的学生听说过肺结核,50.42%的学生知道结核有传染性,对结核的主要症状知晓率在22.99%~38.77%,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24.83%,知道国家有免费治疗政策的有24.83%。干预后,85.11%的人知道结核有传染性,结核的主要症状知晓率在62.60%~84.05%,对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0.22%,知道国家有免费治疗政策的有81.48%。干预后学生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显著增加高校学生群体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充工厂职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更有效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职工对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63.0%,知晓率与文化、城乡、年龄等因素有关。文盲组、20~30岁组和农村组知晓率较低,对"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有咯血、痰中带血症状,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知晓率为76.3%,但对国家有免费检查治疗政策知晓率仅为53.0%。结论南充工厂职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国家规划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西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开展高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高校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8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体知晓率为65.49%,单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最低的为"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29.27%)。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χ2=4.436,P0.05)和"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χ2=4.562,P0.05)2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χ2=5.129,P0.05)和"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χ2=6.517,P0.05)2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该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结论陕西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不高,应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偏低的知识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菏泽学院在校生对结核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在校大学生开展防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合理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900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81%,其中结核病高发部位,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91%、86%、84%。而肺结核的扩展知识的知晓率较低,仅为60.56%。结论 加强在校大学生防结核病知识的全面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了解江苏省盱眙县技师学院在校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结核病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2022年 8—9月,对江苏省盱眙县技师学院 497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5.31%,幼护专业学生的总知晓率最高,为67.99%。结核病传播途径及预防途径的 单一知晓率最高,为86.92%;“结核病何时停止治疗”的单一知晓率最低,为0.60%。89.54%的学生在校内接受过结核病知 识宣传,56.14%的学生在校外接受过知识宣教。28.37%的学生认为应当避免与确诊患者接触,停止一切社交活动;10.26% 的学生认为应避免与已治愈人群接触。结论:学生对于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较低,建议对学生加强结核病诊疗、国家优 惠政策以及正确对待结核病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准确了解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更好地宣传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1~12月,在费县城区及马庄镇、朱田镇、薛庄镇抽取部分15岁以上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2253人,5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79.94%、82.38%、67.55%、32.40%、60.01%,总知晓率为64.46%。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男性为65.24%,女性为63.82%(P〉0.05);18~29岁为72.45%,30~44岁为68.20%,45~59岁为64.21%,60岁以上为49.13%(P〈0.0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为58.97%,高中为79.87%,大专及以上为81.56%(P〈0.01);学生为86.26%,农民为55.46%,个体工作者为61.08%,企事业单位工作者为86.53%(P〈0.01);城区居民为71.65%,农村居民为61.65%(P〈0.01)。[结论]费县城乡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了解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地开展学校肺结核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6.84%,全部信息知晓率为0.61%,汉族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高于藏族大学生(t=3.465,P=0.001);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t=3.471,P=0.001)、态度得分(Z=-2.494,P=0.013)均高于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得分高于来自牧区的大学(F=3.278,P=0.039);三年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得分低于一、二年级学生(F=3.111,P=0.045);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持有率范围为81.62%~96.97%;大学生主动了解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5.05%,传播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8.28%。传播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行为持有率为28.3%。结论 西藏某高校大学生肺结核防治态度较好,而在肺结核防治知识和行为方面相对薄弱。学校应采取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工作,改善大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利用"3.24结核病防治日"在深圳各区抽取24所学校16174名学生,对其进行现场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采用自填式的调查方法。结果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77.9%,87.0%的学生知道得了肺结核后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83.7%的学生知道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慢性传染病;79.4%的学生知道肺结核可疑症状是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有咯血;正确率较低的是"肺结核病人的规律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政策",分别为69.6%和69.7%。中学生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其次是通过媒体、其他途径、医院宣传和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学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最高。结论深圳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学校仍需继续加强防治结核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与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因素,为分类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问卷调查表》,采用判断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2所大专院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5 2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为79.69%,其中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9.28%,及格率为92.46%;正确态度持有率为89.69%,及格率为90.56%;正确行为形成率为72.11%,及格率为96.6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患者接触史、结核病史、核心知识知晓和态度认知情况大学生防控行为形成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83,10.28,137.46,103.49,16.50,47.37,1 992.54,1 138.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 父亲学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或本科生(OR值分别为2.94,3.05,3.17,3.24),无结核病史(OR=3.32),核心知识知晓及格(OR=9.91),态度持有得分及格(OR=7.35)均与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呈正性相关(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尚未达标且不够全面,性别、有无结核病史、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情况以及父亲学历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对提升高中学生结核病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某县普通中学高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以自制的结核病知识问卷为调查工具,比较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后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结果 共纳入9个高中班级5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72名(34.26%)、高二184名(36.65%)和高三146名(29.08%);男生260名(51.79%),女生242名(45.21%)。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答题者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5.00%,8条知识的知晓率为42.23%~75.10%,其中知晓率最低的是“肺结核的治疗规范及疗效”(42.23%),最高的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75.10%)。不同性别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5,P=0.009),女生(57.08%)显著高于男生(52.98%)。不同年级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1,P=0.001),高三(58.73%)最高,高一(51.24%)最低。结核病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太原市城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法]2010年10月,对在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人员和部分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 449人,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9.86%。其中,对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知晓率为82.42%,对反复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者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知晓率为84.91%,对肺结核病人应到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的知晓率为44.95%,对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检查的知晓率为53.72%,对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知晓率为79.82%。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男性为70.19%,女性为68.40%(P<0.01);<20岁为77.46%,20~39岁为64.35%,≥40岁为53.35%(P<0.01);从业人员为63.52%,学生为75.80%(P<0.01)。[结论]太原市居民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安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获取渠道,为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中小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634名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634份问卷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分别为85.3%、84.3%、67.2%,全部正确分别为21.64%、47.41%、49.03%,其知识主要来源渠道:小学生、初中生以学校宣传教育为主,高中生以阅读报纸、杂志、书刊为主。结论:临安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较高。达到结核病防治规划指标,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不断改进创新健康教育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