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认知情况并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防结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淮南市五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 500名学生,调查学生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不同干预途径进行防治教育干预,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学生普遍喜欢通过前往医院见习,学习结核病相关知识(75.70%);经过教育干预后,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50.32%提高到干预后的87.33%(χ2=10 929.34,P<0.001)。结论 淮南市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通过对高校学生采取不同方式的防治教育干预,学生普遍对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所提高,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对于结核病的认知,落实各项防治原则,学生们自身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从而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肖涛  杨艳  颜觅  明辉  张娟  谢长俊  欧阳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50-1452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现况,探索医学院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可行的思路。 方法 分成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现况调查,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全体在校五年级1 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进行干预调查,随机抽取4个班分为2组进行为期1个月(每周1次)的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组(微电影模式组)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班级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模式组)则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不同宣教模式效果。 结果 现况调查显示,仅26.9%医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结核病患病风险,14.7%接受过结核菌素检测。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4%,流行病学和预防维度知晓率为52.5%,诊断维度知晓率为35.7%,治疗维度知晓率为47.5%。干预后,实验组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2.3% vs. 69.8%、82.6% vs. 71.4、81.3% vs. 67.4%、84.1% vs. 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专业性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校入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月以广西某高校的全部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版))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肺结核防治知识5 条核心信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等。结果 2017年3 295名入学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77.1%(12 703/16 475)。不同性别总知晓率比较,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0,P<0.05)。不同居住地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分析,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4,P>0.05)。结论 大学新生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各种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郑蓉 《中国校医》2018,32(7):559
目的 了解菏泽学院在校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获取途径;为在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88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总体认识较高,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分别是93.2%、90.7%、91.2%,在性传播途径中对同性伴传播的认知率40.5%;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的认知率60.7%;日常生活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知率为95%;但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染艾滋病认知模糊,认知率为56.3%;希望通过专业讲座医生直接交流获取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认知率较高,对同性使用安全套可防范艾滋病认知偏低,加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梁海旭  张莹  恽朝晖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59-1362
目的 了解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AIDS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7年4-6月问卷调查辽宁省某医学院校1 350名在校大学生的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校大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是否有区别等基本常识问题的知晓率达60%以上,而专业知识中HIV抗体检测呈阳性的人是否会在三年内发展成AIDS问题的知晓率仅为13.68%。就知识得分和危险行为总得分的比较上,男生知识总得分低于女生,但危险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年级学生知识总得分和态度得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知识得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大学生获取AIDS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及网络76.20%、报刊杂志及书籍55.00%、社会宣传40.4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知识的途径中,专题讲座62.20%、设置课程52.70%、宣传材料52.20%。在校大学生希望获得AIDS性病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内容中,国家防治政策66.90%、AIDS防治政策66.50%、性知识和性行为46.90%。 结论 2017年辽宁省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还有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暴露,存在感染HIV的风险。高校应当加强针对大学生开展预防AIDS健康教育及专项讲座,为制定合理的防治AIDS的相应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调查贵州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构建大一新生精准防艾教育干预模式,提升大学生防艾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贵州某高校2 406 名大一新生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表”进行自愿不记名问卷调查。 该高校大一新生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不同专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4%,高于女生的81.35%;城镇学生知晓率为86.06%,高于农村学生的77.41%;理科学生知晓率最高,为83.25%,文科生为82.51%,体育与艺术学生知晓率最低,为80.69%。 加强大一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尤其是侧重加强女性、农村地区、体育与艺术类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某高校全日制一至四年级在校大学生,采用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制定的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问卷进行知晓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9 416名大学生,其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8.98%;女生的知晓率为82.20%(5 587/6 797),男生的知晓率为70.64%(1 850/2 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一年级学生的知晓率(91.98%)最高;不同专业学生的知晓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文科生的知晓率(88.06%)最高;来源于珠三角地区的学生知晓率(80.92%)高于粤东、粤西、粤北和省外的学生(P<0.01);来自城市和城镇学生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学生(P<0.01)。在中学时期或在校外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学生知晓率(分别为81.33%、80.65%)高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学生(均P<0.01)。答对全部8道知识题的学生有2 604人,占27.66%;以答对7道题的学生最多,有3 044人,占32.33%。结论 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的知晓率存在差异;应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开展精准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陕西省3 954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制的大学生乙肝防治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 954份,有效回收问卷3 728份,有效回收率94.28%。在校大学生乙肝知识平均得分(62.76±8.92)分,知晓率在26.34%~83.37%之间,不同生源地、专业、年级、年龄、家人是否有医务工作者以及是否参加社团活动为大学生乙肝知识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大学生乙肝态度平均得分(50.46±6.37)分,仅有46.22%的大学生不介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大学生乙肝行为平均得分(83.87±6.22)分,仅有69.64%的大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不同专业、年级、年龄为大学生乙肝态度和行为评分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排斥心理,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的同时消除对乙肝的歧视,提高疫苗接种率,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国高校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及教育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5—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河北、广西5所高校2 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6.7%。男生、医学专业、大四年级、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城市生源的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生素使用行为总正确率为64.1%,医学生(68.9%)高于非医学生(62.5%)(χ2=46.073,P<0.00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生(66.2%)高于普通高校学生(59.6%)(χ2=41.001,P<0.001)。大学生希望通过医务人员(45.4%)、网络(11.9%)、医学书刊(9.7%)等途径获得抗生素使用方法(70.8%)和注意事项(81.4%)等知识。结论 大学生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误区和不合理使用行为,应加强大学生医药知识教育,养成规范合理的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10.
刘丽华  于颖慧 《中国校医》2019,33(5):333-334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口腔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情况,评价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健康教育模式与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办提供的调查问卷,在所有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学校中随机抽取6所学校作为口腔健康教育强化推广试点学校,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从中抽取的1 334名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健康教育后,张家港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提高3.35%~34.37%。 结论 健康教育后,张家港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对提升高中学生结核病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某县普通中学高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以自制的结核病知识问卷为调查工具,比较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后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结果 共纳入9个高中班级5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72名(34.26%)、高二184名(36.65%)和高三146名(29.08%);男生260名(51.79%),女生242名(45.21%)。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答题者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5.00%,8条知识的知晓率为42.23%~75.10%,其中知晓率最低的是“肺结核的治疗规范及疗效”(42.23%),最高的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75.10%)。不同性别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5,P=0.009),女生(57.08%)显著高于男生(52.98%)。不同年级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1,P=0.001),高三(58.73%)最高,高一(51.24%)最低。结核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湘西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在湘西地区3所高校分层随机整群抽取1 301名大学生采取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4.6%。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3.608,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t=-12.223,P<0.01),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t=5.356,P<0.01),不同年级、高校层次、专业、户口所在地、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或宣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因素有性别、高校层次、民族、专业、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高校是否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或宣传。结论 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为最主要影响因素,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征通过丰富课程内容、课外实践等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陈云霞  吴东胜  张乃中  熊瑛  吴瑛 《中国校医》2018,32(11):819-824
目的 获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探索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特点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问卷网”设计调查问卷,于2017年5月1—30日选取安徽省皖南地区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QQ群平台发放问卷,动员学生自愿参加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等。结果 学生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0.31%。对3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平均知晓率达91.84%,但对日常生活中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平均知晓率仅为51.55%,其中,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仅为35.03%,仅27.32%的被调查学生知道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男生优于女生(P<0.05),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普遍缺乏了解,对艾滋病患者持同情、帮助态度学生不到一半。对婚前性行为支持度较高。36.5%的受调查学生没有听说过学校开展过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全面,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情况偏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应结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黄娟  明辉  王巧智  龚德华  唐益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55-1458
目的 了解湖南省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水平,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城乡人口比例及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12个,每个调查点调查110人,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率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1 309份,应答率为99.2%。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88.3%,其中5条核心信息中前4条知晓率超过85%,仅肺结核治疗预后知晓率较低(73.5%)。接受过健康教育人群知晓率(90.0%)高于未接受者(74.7%)(χ^(2)=141.006,P<0.001)。离退休人员知晓率相对其他职业人群较低,仅为77.7%;15-岁和65-岁两个年龄段知晓率低于其他年龄段,在85%以下(χ^(2)=141.006,P<0.001)。离退休及未接受过健康教育者对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6.9%和77.7%(χ^(2)=141.006,P<0.001)。结论 湖南省在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宣传促进工作中应加强对结核病治疗预后的宣传,特别是对老年人、低年龄学生人群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赵国臣  郑蓉 《中国校医》2021,35(10):731
目的 对菏泽某高校入校新生艾滋病(HIV)知识的认知、对患艾滋病或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制定更高效的教育模式。方法 选取菏泽市某综合性高校2019级各专业新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星为平台设计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无记名答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防控知识认知水平偏差,平均知晓率总体为76.07%。女生为73.22%,男生为81.80% ,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χ2=32.182,P=0.000) ,传播途径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的认知分别达89.07%和98.83%、性传播知晓率97.29%, 相对知晓良好;“公共泳池共泳”,“蚊虫叮咬”知晓率分别仅为71.89%,37.92%,非传播的途径知晓较差。60.13%新生接触艾滋病患者表示会紧张。98.25%新生认为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普及教育。结论 高校新生艾滋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艾滋病健康教育亟需加强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更好地发挥防控试点的有效性,了解某艾滋病防控试点学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以及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为该校制定科学的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方案进而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艾滋病防控试点学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电子问卷,通过班级QQ平台发放问卷。 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73.8%。对国家标准版艾滋病相关知识8道题全答对率仅为29.3%,其受性别和专业因素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愿意和艾滋病患者一起上课的只有38.4%;15.8%的大学生有婚前性行为,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43.0%,使用安全套的目的主要是避孕;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呈多方面,希望从互联网、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途径获取性健康知识和艾滋病相关知识。 结论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势在必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性观念、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态度,尤其要注重部分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性责任教育,以及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知识水平和相关态度,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高校1 347名大学生,采用自填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对8条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4.4%。单一知识中,学生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血痰症状者,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的信息知晓率最低,只有28.8%。未达《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要求的2010年目标。结论应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