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17-15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廋素(LEP)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9例确诊的MS患者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TNF-α、LEP等指标,与24例体检正常的患者作对照,应运Sas9.13分析中医证型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S中医各证型组血脂、FPG、Fins、TNF-α、LEP均高于正常组,并且有一定规律。结论:MS各中医证型与IR及TNF-α、LEP密切相关,可将TNF-α、LEP作为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及血清FFA、LEP的关系。方法:将80例入组的Ms患者辨证分为5个证型,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测尿微量白蛋白(MAU)及血脂、血压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20名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①MS组FFA、LEP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BMI、TG、FPG、FINS、MAU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ISI较对照组降低(p〈0.05),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1)。②MS组LEP、FFA均与BMI、TG、SBP、FPG、FINs呈正相关,均与ISI、HDL-C呈负相关。⑦Ms中医各证型中痰瘀互结型比例最大其次是痰湿壅盛型;ISI在Ms中医各证型组降低程度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血清FFA、LEP、FPG、FINS升高程度在Ms中医各证型中依次为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痰湿壅盛〉肝火亢盛,各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MS多伴有IR、肥胖、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或微量蛋白尿等病理变化,此与高血清FFA、LEP密切相关;MS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IR,与各证型FFA、LEP水平升高程度有关,其中虚证大于实证,符合MS病程变化规律,提示可将FFA、LEP作为MS中医辨证分型的实验室依据之一;此外,从MS中医辨证中可以看出痰和瘀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T2DM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T2DM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初诊的T2DM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血瘀阻络证,每证型组各选择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脂联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T2D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PN显著下降(P<0.01)。HOMA-IR显著升高(P<0.01);血脂联素与HOMA-IR呈负相关。2、T2DM中医各证型APN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3、T2DM中医各证型IR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湿热困脾证组、血瘀阻络证明显高于其它三个证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1、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2、T2DM湿热困脾证患者的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中医其他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T2DM中医证型在血脂联素水平方面的差异,为T2DM中医证型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为中医证型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胰岛素抵抗与血脂水平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胰岛素抵抗(IR)水平与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关系;并探讨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T2DM气阴两虚证患者,通过中医辨证,按气阴两虚证的兼夹证分为3组:气阴两虚兼痰湿组22例,气阴两虚兼血瘀组23例,气阴两虚无兼证组22例,正常对照组25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T2DM气阴两虚证各组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2DM气阴两虚证各组CHO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气阴两虚证各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证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T2DM气阴两虚证各组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气阴两虚夹痰湿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2DM气阴两虚证IR与TG水平存在相关性。气阴两虚证各组胰岛素抵抗与T G、LDL-C和CHOL呈正相关性,与HDL-C成负相关性,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T2DM患者血脂水平升高,可能在T2DM和IR的糖脂代谢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IL-6)及血脂、体重指数、胰岛素等相关指标的关系,为中医的证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四个证型组,即肝胃郁热型组、痰湿瘀滞型组、气阴两虚型组、阴阳两虚型组.其中肝胃郁热组29例、痰湿瘀滞组27例、气阴两虚组29例、阴阳两虚组22例,选取21例健康体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的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白介素-6水平,血脂用酶法,FINS用酶联免疫方法,其它指标用放射免疫法,并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腰臀围值.结果:(1)各证型白细胞介素-6(IL-6)均高于正常组(P<0.05),即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均有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痰湿瘀滞组MS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较其他各证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以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正常对照组的顺序增高.(2)各证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痰湿瘀滞组>肝胃郁热组>气阴两虚组>阴阳两虚组>正常对照组的顺序增高,以痰湿瘀滞型为著;各组证型中胆固醇(TC)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证型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加,四组证候按次序递增即痰湿瘀滞型>肝胃郁热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型(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各证型M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降低,四组证候按顺序递减即痰湿瘀滞型>肝胃郁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均有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MS患者中医证型中自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中医证型表现不同客观指标亦变化各异,临床可根据客观指标变化,结合临床表现为MS患者证型确定提供依据.在MS患者的证型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痰湿瘀滞型为最高,表明痰湿瘀病邪加重MS患者胰岛素抵抗.(2)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证型与血脂紊乱的变化水平,表明以痰湿瘀滞型为主,更易导致血脂紊乱,痰湿瘀滞可能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从而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3)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证型中胰岛素敏感指数由低到高;而胰岛素抵抗指数随着各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发展由高到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其与性激素、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PCOS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16例的性激素、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PCOS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证候分布以痰湿证所占比例最高、肾虚证次之。PCOS各证型组FINS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肾虚组、痰湿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肾虚组、痰湿组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证型组间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COS证型与性激素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状态有相关性,肾虚为PCOS的基本证候和原发病机,痰湿则是PCOS的基本病理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INS和Hs-CRP与川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四川泸州及附近地区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0例血压正常者测量血压,检测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超敏CRP。结果: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超敏CRP的关系:FINS和IR在各证型中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痰湿壅盛证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FINS在肝火亢盛证与阴阳两虚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者之间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证型中Hs-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个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RP浓度增高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普遍存在,且在痰湿壅盛证中CRP水平增高,从四个证型整体分析来看实证重于虚证。高血压病各证型中FINS基本呈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的趋势。在各证型中IR基本呈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的趋势。因此,以上几个指标可以作为判断高血压中医证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IR指数与心肌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按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简称高抗组)和高血压非胰岛素抵抗组(简称高非组),与非高血压对照组进行生化代谢指标如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尿酸和反映心肌纤维化的血清指标如血清前胶原Ⅲ(PCⅢ)、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以分析高血压与IR的关系,以及IR指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血清PCⅢ、LN、HA、IR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血清胰岛素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清PCⅢ、LN浓度与IR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较正常血压者明显,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加重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痰瘀互结证与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痰瘀互结证在代谢综合征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辨证代谢综合征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共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54例,根据辨证分为痰瘀互结型(25例)和非痰瘀互结型(29例)两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RP、TNF-α、血脂等,分析上述指标与MS痰瘀互结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血清胰岛素、CRP、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代谢综合征患者两组比较,痰瘀互结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CRP、HOMA-IR均高于非痰瘀互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FIns、HOMA-IR、CRP、TNF-α、TG之间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中286例痰湿证PCOS患者作为PCOS组,选取同期就诊于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健康女性8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腰臀比(WHR)、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以促甲状腺激素(TSH)2.5 mIU/L为临界值,将PCOS组分为Ⅰ组(TSH2.5 mIU/L)192例及Ⅱ组(TSH≥2.5 mIU/L)94例,比较2组上述相关检测指标。控制WHR影响因素后,采用Partial相关方法分析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患者的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及TS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Ⅱ组患者的WHR、FPG、FINS及HOMA-IR均明显高于Ⅰ组(P均0.05)。控制WHR影响因素后,Ⅱ组患者中TSH与FPG、HOMA-IR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FT_4与三酰甘油(TG)、FINS及HOMA-IR存在负相关性(P均0.05);Ⅰ组患者中FT_4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负相关性(P0.05),TSH、FT_3与各代谢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TSH≥2.5 mIU/L的痰湿证PCOS患者存在明显的IR和较高的WHR,且TSH与IR的关系可能独立于WH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糖脂平治疗痰瘀互阻型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一般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糖脂平颗粒(3 g,bi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肠溶片(0.25 g,ti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WC)、体重、体重指数(BMI)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3月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56.76%(P<0.05);治疗组能降低FPG,2 hPG,HbA1c,FINS,TC,TG,LDL-C,降低SBP,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P<0.05),在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脂平可以有效调节痰瘀互阻型MS患者糖脂紊乱,是治疗MS安全有效的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糖代谢异常(IGR)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中使用"以方测证法"研究其中医证型。方法:在建立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后,用随机对照表法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MS组,六君子汤(LJZ)组,参芪地黄汤(SQDH)组,肾气丸(SQ)组。用3个方剂:LJZ组2.5 g·kg-1·d-1,SQDH组25 g·kg-1·d-1,SQ组9.5 g·kg-1·d-1,于造模12周后ig给药,每天1次,持续3周。于12周和15周末,检测其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第15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血压,FBG,TG,FINS和HOMA-IR显著升高(P0.05,P0.01),HDL-C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3个方剂干预各组体重,血压,FBG,TG,HDL-C均无显著差异,FINS和HOMA-IR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IGR的MS大鼠药物干预后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显著降低,根据以方测证法,说明脾虚痰湿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在本模型中可同时存在,是一个虚实夹杂证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入组的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型(58例)、气阴两虚型(177例)、血瘀脉络型(35例)和气虚痰浊型(30例)4组,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全部病例监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4)。结果:①气虚痰浊型患者RBP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瘀脉络型、阴虚热盛型与气阴两虚型;②RBP4与IR之间呈正相关(r=0.312;P0.01)。结论: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气虚痰浊型糖尿病患者关系密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降低血清视黄醇水平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以方测证法”探讨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MS)大鼠可能出现的中医证型.方法:在建立糖代谢异常的MS大鼠模型后,用随机对照表法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MS组、A组、B组、C组、D组.用4个方剂:大柴胡汤(A组,9.4g·kg-1)、黄连温胆汤(B组,10.4 g·kg-1)、知柏地黄丸(C组,15.1 g·kg-1)、血府逐瘀汤(D组,7.8 g·kg-1),于造模12周后ig给药,持续3周.于12周和15周末,检测其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第15周时,与模型组比较A~D组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BG)均无显著差异,A,B,D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B组HDL-C显著升高(P<0.05),A~D组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P<0.01).结论:糖代谢异常的MS大鼠可能同时存在肝胃郁热证、痰热互结证、阴虚热盛证、血瘀脉络证4种证型.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病理因素相互夹杂,混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复合证型,出现于糖代谢异常的MS大鼠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临床指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91例PCOS合并MS患者利用中医四诊分类,观察一般情况及临床理化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BP),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结果]就诊的91例患者中脾虚痰湿证42.86%,痰瘀互结证29.67%,肾虚血瘀证16.48%,肾虚肝郁证10.99%。BP、HDL、FPG水平各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TG水平与脾虚痰湿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与其他证型比较,腰围、臀围、腰臀比显著升高。[结论]PCOS合并MS患者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尚需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1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 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化浊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困脾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痰湿困脾型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化浊颗粒,1个疗程为3个月,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肝酶、空腹胰岛素(FINS)释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84%,组间比较P0.05;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8.04%,对照组总有效率64.10%,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Hb A1c(P0.05);FINS,HOMA-IR(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治疗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0.01);对照组ALT,AST(P0.05);BMI(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FPG,Hb A1c与对照组比P0.05;FINS,HOMA-IR与对照组比P0.05;ALT,AST与对照组比P0.05;BMI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联合降糖西药治疗痰湿困脾型T2DM合并NAFL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MS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瘀阻型与非痰浊瘀阻型两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RBP4、血清hs-CR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痰浊瘀阻组BMI、WC、RBP4、hs-CRP、HOMA-IR各值均高于非痰浊瘀阻组(P<0.05),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非痰浊瘀阻组hs-CRP高于正常组(P<0.05),BMI、WC、RBP4、HOMA-IR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RBP4与WC呈正相关(r=0.014),与BMI、hs-CRP、HOMA-IR密切关系(r值分别为0.001、0.006、0.001)。hs-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38)。结论:RBP4、hs-CRP与痰瘀关系密切。明确了痰瘀在MS中重要性。RBP4、hs-CRP可作为中医辨证诊治代谢综合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脂代谢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的一般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水平,包括年龄、初潮年龄、体质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250例糖尿病家族史PCOS患者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4个证型,其中痰瘀互结证占38%;脾虚痰湿证占28.4%;肾虚肝郁证占20.8%;肾虚血瘀证占12.8%。脾虚痰湿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的体质量、BMI、WC、HC、WHR、收缩压、舒张压、T、DHEAS、AND、GS、FINS、IR、TG、TC、LDL-C均高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组的腰臀比均0.8,而SHBG、HDL-C低于肾虚肝郁证组和肾虚血瘀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表现出更明显的代谢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丁曦  姚定国 《中医药学刊》2010,(9):1963-196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主要临床指标特征及中医的病机关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非肥胖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PBG),以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肥胖T2DM辨证分型统计。结果:肥胖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FP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BMI(26.0±3.67)kg/m2、PBG(15.17±3.79)mmol/L、FINS(10.77±7.93)μU/mL及HOMA-IR(3.64±3.27),与对组BMI(22.8±3.12)kg/m2、PBG(13.77±4.11)mmol/L、FINS(8.97±9.03)μU/mL及HOMA-IR(2.29±1.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肥胖组患者更易出现湿热困脾证。结论:肥胖的T2DM患者中存在高胰岛素血症、IR以及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湿热困脾是肥胖的T2DM的病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