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王欣  黄莉莉  陶祥 《中国药事》2017,31(6):688-693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肠内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29家医院2013-2015年临床使用的肠内营养药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肠内营养药品用药金额逐年递增,肠内营养混悬液SP(百普力)一直保持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第一位。结论:2013-2015年南京地区肠内营养药品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2013~2015年南京地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阿片类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3~2015年临床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阿片类药品用药金额逐年递增,2013~2015年阿片类药品中地佐辛一直保持销售金额第1位;吗啡缓释片用药频度一直位居第一。无创给药的药品用量高于注射剂。结论:2013~2015年南京地区阿片类镇痛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南京地区33家医院2014~2016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南京地区33家医院分子靶向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由2014年的8 082.23万元增加至2016年的10 970.18万元,增长了35.73%。其中,单克隆抗体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逐年上升,酪氨酸激酶抑制药的销售金额构成比逐年下降。利妥昔单抗各年度销售金额均排名前列。吉非替尼连续3年DDDs排名第1,DDDs较高。大部分药物DDC相对稳定,B/A值大于1,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总体较好。结论:2014~2016年南京地区分子靶向抗肿瘤药应用呈上升趋势,分子靶向药物越来越得到临床认可。  相似文献   

4.
张静  王羽  刘慧  戴惠珍 《中国药事》2018,32(6):823-828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肿瘤治疗辅助药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南京地区医院2012-2014年肿瘤治疗辅助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该地区医院肿瘤治疗辅助药的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金额排名靠前的康莱特、消癌平、康艾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用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较差,临床使用不合理。结论:肿瘤治疗辅助药在抗肿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应进一步规范其临床应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2014~2016年性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方法:对南京地区51家医院2014~2016年使用的性激素类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性激素类药物的销售总金额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26.70%。地屈孕酮、黄体酮、雌二醇等3种药物2014~2016年均排在销售金额排序、DDDs值排序前列,且所占总销售金额、总DDDs值比例均超过55%。结论:南京地区性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6.
陈倩  刘东 《中国药师》2016,(5):938-941
摘 要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的用药数据,了解该地区该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武汉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市场占有率、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武汉地区抗真菌药销售总金额及其增长率均逐年增加。其中吡咯类抗真菌药销售金额最高,伏立康唑的销售金额3年均位居第一,硝呋太尔制霉菌素栓和克霉唑阴道片的DDDs一直位于前两位。结论:武汉地区抗真菌药市场增长趋势显著,消费结构较为稳定。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的应用评价工作,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真菌药,减缓或避免耐药菌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最新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南京地区2014~2016年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数据,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本地区35家医院近三年免疫调节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序号比值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免疫抑制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和环孢素,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雷公藤总苷、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均呈增长趋势,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5~4.0之间;免疫增强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白细胞介素、乌司他丁和匹多莫德,DDDs排名前3位的药物是白细胞介素、羧甲基淀粉钠和匹多莫德,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呈波动性,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3~2.0之间。结论:南京地区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现状基本符合当前患者的用药需求。建议治疗时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滥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李梦 《中国药师》2018,(5):878-882
摘 要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利用情况,为肠外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地区31家入网医院2014~2016年肠外及肠内营养制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限定日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外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逐年增长,肠外营养制剂年增长率分别为4.59%,9.47%,肠内营养制剂销售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25%,18%,肠内营养在营养制剂中使用比例逐渐提高。结论:营养制剂使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对武汉地区2012~2014年保肝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武汉地区2012~2014年34家样本医院保肝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2012~2014年保肝药总体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升高,排序前10 位的品种变化不大。每年均以异甘草酸镁销售金额最高,其次是鸟氨酸 门冬氨酸,核糖核酸,甘草甜素、半胱氨酸疏基丙氨酸复方制剂和多烯磷脂酰胆碱。2012~2013年用药频度居于前2位的是甘草甜素、半胱氨酸疏基丙氨酸复方制剂和水飞蓟素,2014年是促肝细胞生长素和苦参素。3年来,金额排名前30位的药品中,每年均有7个品种排序比小于0.5。结论:武汉地区保肝药的市场前景广阔,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品种应用不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彭康王萍 《中国药师》2017,(11):2009-2012
摘 要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辅助用药使用情况,为该类药品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类统计该院2014~2016年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使用数量、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单品种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数据。结果: 该院2014~2016年辅助用药销售金额逐年上升,构成比均在30%以上。从类别看辅助用药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中药注射剂、神经营养类、肠内肠外营养类。DDDs 位居前列的品种是单唾液酸神经四己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结论: 该院辅助用药品种多,消耗金额大,用药频次多,医院应加强管理,促进辅助用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2012~2014年南京地区常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近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长江流域医药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南京地区 2012~2014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销售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本地区34家医院近三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销售金额排名前三位的口服喹诺酮药是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喹诺酮类注射剂是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DDDs排名前三位的口服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注射用喹诺酮类抗菌药是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均呈先降后升趋势,销售金额与DDDs的序号比值在0.5~2.0之间。结论:2012~2014年南京地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品种受到了限制,口服药的比重增加,注射剂的使用减少,使用符合卫计委抗菌药应用管理的要求及安全、经济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苏省南京地区2017—2019年53家医院抗流感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与变化趋势,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与金额排序法,对南京地区53家医院2017—2019年使用的抗流感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南京地区抗流感药物的年销售金额与年DDDs逐年增长;炎琥宁与奥司他韦2种药物的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列前茅,且所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3年均超过50%。金刚烷胺、炎琥宁、板蓝根与奥司他韦4种药物的DDDs值连续3年位于前4位,且所占总DDDs的比例3年均超过80%,金刚乙胺持续排在末尾。结论 抗流感药物在南京地区医院应用广泛,销售金额与使用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部分药物的DDC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评价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营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提取2012~2014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基本情况和营养药物的应用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 方法,对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例数逐年增加,平均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和营养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肠内营养使用构成比从2012年的23.8%增至2014年的25.6%,其中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SP)的使用远高于其他肠内营养药物。3年来,氨基酸类药物使用金额及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其中复方氨基酸(18AA)的使用金额和DDDs排名稳居第一。脂肪乳剂(尤其是长链脂肪乳)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合一TPN制剂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的使用有上升趋势,免疫营养药物谷氨酰胺丙酰胺注射液的使用金额始终排名在前两名,维生素类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相对较低,有下降趋势。结论: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药物使用有下降趋势,目前仍以肠外营养制剂为主,但肠内营养药物在营养药物构成比逐年上升,反映了临床医师不断增强了对肠内营养药物的认知和重视,而各类肠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06~2012年抗菌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本院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2006~2012年ICU抗菌药使用相关数据,对抗菌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品种数及使用强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每年前10位抗菌药的销售金额占抗菌药总销售额基本在85%以上,每年用药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超过抗菌药总用药频度的80%;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复方β 内酰胺类和抗真菌药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居于前4位;ICU抗菌药品种数呈逐年递减趋势;抗菌药使用强度均在400以上。结论:ICU抗菌药总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药物使用品种较集中,存在抗菌药过度使用现象,应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降糖药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我院2008~2010年降糖药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呈现增长趋势,胰岛素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用药金额连续3年排第一位和第二位,磺酰脲类用药金额有上升趋势。结论: 2008~2010年我院降糖药需求量逐年增加,降糖药的应用较符合糖尿病治疗的用药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陆军  刘慧 《中国药师》2016,(1):100-103
摘 要 目的: 评价南京地区喹诺酮类药的利用情况。方法: 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喹诺酮类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医院2012~2014年喹诺酮类销售金额和DDDs呈小幅增长趋势,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分别为3.35%、0.09%。3年中,莫西沙星的DDDs和销售金额均排名第一,且逐年上升。左氧氟沙星销售金额小幅下降,但DDDs小幅增长。洛美沙星DDDs和销售金额下降趋势较明显,2013年淘汰3种喹诺酮类药(依诺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结论:该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呈上升趋势,但为防止临床滥用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严格控制喹诺酮类药的应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抗抑郁药应用的情况及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0~2012年抗抑郁药的主要品种、销售金额、用量和生产厂家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南京地区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占销售金额比重最大,购药金额构成比例为70.62%、68.72%、69.07%。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各年的用药频度(DDDs)构成比较高,分别为72.25%,70.74%,71.72%。2012年DDDs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帕罗西丁、舍曲林和文拉法辛。结论:抗抑郁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京地区使用抗抑郁药的结构和层次相对合理,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真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真菌药物的总销售金额及构成比逐年上升。深部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远大于浅部抗真菌药,其中三唑类用药金额最大,其次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金额排序中三唑类药物排在前列,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稳居第1、2位。浅表抗真菌药以特比萘芬为主,销售金额逐年下降。抗真菌药的DDDs排序中,深部抗真菌药中三唑类伊曲康唑排在前列,浅部抗真菌药克霉唑、硝呋太尔制霉素排名也居于前列。结论南京地区医院2012—2014年抗真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工作,从而促进抗真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蔡俊  刘慧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5):1244-1250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2014—2016年38家医院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1.84%,药物选择主要集中在三唑类;其中伏立康唑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伊曲康唑口服制剂的DDDs、卡泊芬净注射剂的DDC连续3年居首位;另外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出现新的变化;三级医院抗真菌药的用药金额占比最高;南京地区抗真菌药的选择以进口药和国产药为主。结论 南京地区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的使用量逐年攀升,药物消费市场结构较为稳定;加强管理,促进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基本药物化学药品使用情况,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及促进临床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基本药物化学药品的销售金额、金额构成比及金额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基本药物化学药品销售金额逐年稳步上升,各大类基本药物用药结构基本稳定;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和抗菌药销售金额稳居前2位,维生素矿物质药销售金额及排序大幅度增加;氯化钠及葡萄糖使用量大。结论:2011~2013年武汉地区34家医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情况存在不足,需控制临床输液量,加强抗菌药和营养药管理,加大基本药物优先使用推广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