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包括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包括肺心病在内的一组常见疾病,早期病变常发生于直径<2mm的小气道。本文分析111例肺心病人的肺功能检查结果,以探讨对小气道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点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但近年来在改善疾病进展或降低病死率方面进展甚微。所以识别疾病早期病变从而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可检测和量化肺部结构和功能的早期变化,包括小气道病变、早期肺气肿、肺小血管病变、肺通气和灌注异常等。特别是胸部CT和MRI在评估COPD早期病变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早期病变发生在小气道,早期检出小气道的异常,日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近年来国外报道从用力肺活量(FVC)曲线上计算呼出75%到85%之间的呼气流速(FEF_(75-85)%)可判断细小气道的功能状态。1980年起我们对不吸烟健康者、健康吸烟者和肺气肿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持续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而小气道病变是其发展的最早阶段,且与随后出现的气流受限密切相关。现有研究发现,早期小气道病变经治疗后气流受限可逆转,提示若可准确识别早期小气道病变并予以干预,或可改变疾病结局。本文主要从功能性、生物性及影像学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探索发现的小气道病变检测技术进行综述,以期日后研究可从中找寻小气道病变治疗靶点,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不完全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在全球导致死亡的疾病中排第四位.气道炎症尤其是小气道炎症是COPD主要的病变和发病原因.气道局部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及炎症介质对COPD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气道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玲  魏光辉 《重庆医学》2007,36(15):1548-1550
小气道病变是指吸气时内径≤2mm的周围细支气管(主要包括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病变,为儿童常见的一组呼吸道疾病,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早期病理阶段[1].包括儿童哮喘、毛细支气管炎、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某些支气管肺先天性发育畸形、肺早期播散性结核等;其发病率高,如哮喘美国发病率为4.8%~7.3%,我国成年人发病率1%~4%,儿童发病率10%~20.3%[2].目前对这组疾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就小气道的影像学检查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172例肺胸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120例,肺肿瘤15例,胸膜炎21例,肥胖病6例)的最大呼气流量(MEFV)测定结果。复习了MEFV中阻塞型及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的图形特征,重点讨论了MEF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用价值。结合我科过去对小气道功能研究资料,进一步证实MEFV测定可以反映出小气道的COPD早期病变。文中还对MEFV临床常用判定方法与常规肺功能敏感性比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振荡法(IOS)肺功能测定在发现早期气道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IOS测定240例常规肺功能正常人的呼吸阻抗指标。结果:吸烟组与不吸烟组IOS各指标比较,响应频率(Fres)与周边阻力(Rp)吸烟组升高,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部分吸烟患者出现气道病变。结论:IOS指标可以筛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及对哮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运用肺功能检测判断小气道病变情况,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气道反应性,分析小气道病变与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及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 10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小气道病变46例,4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有小气道病变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67.39%(31/46)明显较无小气道病变患者的激发试验阳性率20.37%(11/5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气道病变是气道高反应患者的重要特点,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的早期诊断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X线检查发现肺内病变时,首先应鉴别是肺部本身疾病还是系统性疾病在肺部出现的改变。系统性疾病累及肺部的早晚和频率因病而异。系统性疾病累及肺部较早,认识肺部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较晚则有助于判断病期。可见,认识系统性疾病的肺部病变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因对系统性疾病的肺部病变认识不足,而误认为肺部疾病的病例并不少见。现根据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主要包括了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进行性发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特点,与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反应具有密切相关性,目前临床上针对于该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了影像学CT、X线检查及其肺功能检查。下面本文将详细探讨的是在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的研究进展,具体是从肺血管改变、肺实质病变、外周气道病变及其中央气道病变这几个方面进行的CT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顾国忠  孙启玉 《医学综述》1998,4(6):304-306
<正>COPD表现为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小气道病变在其发展至气道阻塞中意义重大,小气道疾病的概念最早由Hogg等于1968年提出.Jeffery提出呼吸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COPD早期表现,可能预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的形成.Satta等认为以COPD的病理标志是小气道炎症及肺实质的损害,其功能异常表现为气流限制.Woolcock等认为吸烟者(近全部)均有一定程度的肺气肿.目前对段或亚段支气管病变研究较多,多用组织活检并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炎性细胞数及其活性;小气道病变多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colar lavage,BAL)及外科手术切除肺组织块研究,炎性细胞计数多用麦一格氏(May-Griunwald)姬姆萨染色.法.介质测定多用放免分析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统计资料,都证实了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在直径<2mm的小气道,可能已发生了潜在性功能障碍。为了早期检测出小气道功能改变,各地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专题讨论吸烟对小气道功能影响的国内报道尚少,结论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呈进行性发展,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并逐年增加,目前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在全世界当前死因中居第4位[1]。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检查的必要项目,对于早期检出肺内大小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指导、预后,鉴别疾病的病因,诊断疾病病变部位、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小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问题,国内外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认为测定小气道功能试验有闭合气量(Closing Voluem CV),最大呼气流速容量(Maximun Expiratory Flow—Volume MEFV)曲线,同容量压力流速(Iso—Volume Pressure—Flow IVPF)曲线及动态顺应性的频率依赖性(Freguency dependence of dynamic compliance)。本文就我们采用日本产Chestgraph Model—STM81N型肺功能机进行测定正常人及肺部疾病的MEFV或V—V曲线的有关问题加以叙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患之一,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点的异质性疾病。目前尽管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南阶梯治疗,但部分患者仍难以控制。哮喘气流受限主要发生在小气道,且小气道功能异常参与了哮喘患者临床表现。最近的药理学技术的进展促生了小颗粒气溶胶的吸入设备的出现,使治疗药物到达小气道,从而达到疾病控制、防止进展为持续气流受限、降低激素不良反应等目的。1小气道病变及其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RA-ILD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无肺部病变者作为对照组,就其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表现、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RA病程长、疾病活动、病情重者易出现RA-ILD,肺高分辨率CT(HRCT)对发现早期肺间质病变明显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肺功能测定异常主要为弥散障碍(83.9%)。结论:RA-ILD的发生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性相关,肺HRCT、肺弥散功能对早期发现病变有诊断意义,对于R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道受阻、肺实质破坏而导致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对COPD肺组织通气功能、弥散异常及肺结构破坏的有效评估,有助于理解COPD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超极化129 Xe肺部MRI能无创伤性、早期、敏感检测COPD肺部结构和功能变化。本文就COPD肺部超极化气体129 Xe 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发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RA-ILD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无肺部病变者就其疾病活动性指标、影像学表现、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本组RA-ILD发生率为29.9%,病程长、疾病活动、病情重者易出现,肺功能测定异常主要为弥散障碍及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高分辨率CT(HRCT)对发现早期肺间质病变明显优于普通胸部X线片。结论:RA-ILD的发生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性相关,肺HRCT、肺弥散功能对早期发现病变有诊断意义,对于RA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临床由于肺部解剖结构复杂,组织重叠,发生肺部的病灶程度及范围不一,常发生误诊、漏诊、过诊、过治的现象。CT检查肺部的病变中,能显示普通片难以发现的轻微病变,特别是隐蔽部位的病变,并能揭示病灶的范围、程度与周围组织受累的情况,尤其在普通平片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可提高肺部疾病,包括对肺结核的诊断水平,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