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可视化配网线损理论计算软件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利用图形界面来实现电力系统元件输入输出的可视化,进行配电网电能损耗理论计算的方法。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对配网理论计算应用线损二项式原理进行分析,模拟配网线损随负荷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结合无功补偿电容器在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配电网的一些自有特点,充分考虑动态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状态,提出计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电容器"投切"动作的时刻将理论线损计算划分为更多的时段,提出新的实时数据处理方式,并且考虑到各个配电变压器日负荷曲线的差异,不仅可以获得比旧有方法精确许多的线损计算结果,而且可以获得在计算时间内的各个细分的小时段内的详细线损情况,明确地表现出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对于配网理论线损的影响,有利于运行人员进行配网线损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3.
根据影响10 kV配电网线损的九个因素,建立了七种典型负荷分布情况下的10 kV线路线损计算模型和配变损耗的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10 kV配电网的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减轻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准确掌握排除了运行管理因素以外10 kV配电网的线损范围,为判断配网损耗是否合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超出线损范围的配电网线损的修正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无功补偿电容器在配电网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配电网的一些自有特点,充分考虑动态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投切状态,提出计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电容器“投切”动作的时刻将理论线损计算划分为更多的时段,提出新的实时数据处理方式,并且考虑到各个配电变压器日负荷曲线的差异,不仅可以获得比旧有方法精确许多的线损计算结果,而且可以获得在计算时间内的各个细分的小时段内的详细线损情况,明确地表现出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对于配网理论线损的影响,有利于运行人员进行配网线损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网损分析与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东  陈华  管霖 《广东电力》2005,18(6):11-15
针对中低压配电网的网损分析和运行优化,从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基于损耗最小化的运行优化措施和线损管理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因理论线损计算是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基础,为此。重点综述了近几年理论线损计算方法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针对传统线损算法的改进。改进前推回代法,最大网络流法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压配电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同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线损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配电网经济运行和线损管理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兰州市安宁区配电网进行了理论线损计算和分析,提出应用配电网重构方式来降低该地区网损。根据均匀分布线路负荷、减少线路供电半径的原则,提出三种重构方案,并分别进行了理论线损计算,找到了网损最低重构方案,为兰州市安宁区配电网经济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线损管理是电力系统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使目前正在进行改造的城网和农网的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技术降损措施将会得到明显体现。因而管理降损工作更加显现出它的重要性。作为线损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线损理论计算,对线损的管理考核及配网的改造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线损理论计算软件很多,主要集中在对供电网及配电网的理论计算上。而对于低压网的理论计算研究较少,能自如地应用到实际计算中的软件则更少。为此,邢台供电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发了低压线损理论计算与改造效益分析系统。1 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Powerbuilder6.5为开发平台,利用均方根电流法实现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分析与管理.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小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来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提出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以提高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环境,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9.
以Power builder 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小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ower builder6.5为开发平台,研制了一套利用均方根电流法进行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与分析系统。引入“等效容量”的概念处理配电网中的小电源(小水电和水火电),使含小电源的配电网线损计算简便可行;定义了完整的结构数组表示节点的信息,使计算结果中包含所有节点和支路的理论线损信息;并提出一种基于队列的算法进行线损计算用以提高计算效率。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可以提供配电网理论线损管理中所需报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低压配电网线损统计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等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利用监测终端装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计算低压配网线损功率的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能适应弱环网等复杂的配网运行方式,并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低压配网中每条馈线的功率损耗情况,为低压配网线损的分析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着重介绍了该线损监测系统的原理和总体结构.此外,还给出了终端监测装置的硬件整体实现方案和软件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主要针对当前配网线损计算缺乏线路数据、线损数据不同期、缺乏异常线损定位与线损原因判别等现状,提出一种用于10 kV配网线损同期化计算与多维分析系统。一方面,该系统将高压计量等新型传感器应用于配电10 kV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各分支节点,解决了当前配电网无法获取线路数据的难题;另一方面,结合各测点实时数据集,提出同期化线损计算方法、线损异常分段的定位方法以及多维度线损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线损异常分段各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给出线损异常的可能原因,辅助电力用户进行线损问题排查。通过在试验线路中对该系统的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等效容量法的基础上,结合含风电配网的特点,提出对于潮流多变的含风电的配电网,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结合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合理划分计算时段和灵活选择馈线首端的改进等效容量法,采用该方法计算含风电的配网线损,能够适应含风电的配电网潮流多变的特点,减少由于配电网首端功率流动方向变化频繁及首端功率流动较小时引起的线损计算误差。最后以某实际电网为算例,验证了利用改进等效容量法计算含风电配网线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首次实现了外系统和配电GIS系统的无缝接口,计算系统自动从配电GIS系统读取电网线路拓扑图形数据和电气设备台帐数据,只要对配电GIS系统进行维护,不需要同时去维护配电网10kV理论线损在线计算系统,配网数据依靠接口程序同时进行刷新,避免了同一数据的多次录入。2.首次在云南电网内实现了配电网10kV线路实时在线式的理论线损计算,理论线损实时在线计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电源直接接入配网的特点,对配网线损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等效电阻模型,对当前处理配电网小电源问题的等效容量法进行改进.改进方法考虑了配电网馈线和小电源运行方式的变化以及一日内可能的馈线潮流的双向流动.最后用生产实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配网理论线损的在线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作了综合论述,提出了配网理论线损在线计算的算法和配网业务流程的技术支持。并对GIS数据管理体系、配网生产管理业务流程的规范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线损分析与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针对传统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的改进前推回代法———考虑了无功功率和线路电压损失对线损的影响,该方法使得对配电网中小电源的处理更加容易,且易于进行降损分析计算;同时考虑各节点负荷曲线的不同,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开发了一套线损分析与管理系统,具有线损计算、降损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李韶山  范荻  张磊 《电力设备》2006,7(9):26-28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组织京津唐地区7个供电(电力)公司开展了代表性低压台区线损实测。文章介绍了配电网线损测量仪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引入配电线损测量仪作为线损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实时快速地获得理论线损的计算结果。基本摸清了各类型低压台区线损的分布规律,为供电企业加强线损管理、开展分析配变经济运行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低压配电网线损异常的辨识一直以来都非常困难,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网,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分布,更加大了低压配电网线损异常的辨识难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台区线损异常的辨识方法。首先对分布式光伏接入台区开展光伏出力等因素与线损率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找寻光伏相关因素与线损率关联性。其次根据关联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并依据聚类结果进行离群点检测,判断台区是否有线损异常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对离群点所在簇进行时间离散度分析,得出台区的异常系数,根据异常系数进行线损异常判断。通过对含分布式光伏的典型台区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辨识分布式光伏接入台区的线损是否异常。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三相不平衡线路的线损,用全电流经坐标转换的方法研究了角度不对称时的三相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推导出了线损增加率与相不平衡度的关系公式,并给出了配网中常见几种负荷不对称时的线损分析结果.推导出的线损增加率与相不平衡度的关系公式,大大简化了分析计算工作,可以直接用于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对称的线损计算中.算例结果表明,考虑角度不对称时的线损增加率更接近于现实值,对准确地计算配网中的线损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