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低浓度二氧化氯气体对现场环境自然菌的杀菌效果。 方法 采用空气撞击式采样法和棉拭子涂抹法,对低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作用的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在10 d的试验观察期内,试验组房间内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保持在0.28 mg/m3(±0.02 mg/m3),24 h内对空气自然菌平均杀菌率为85.97%,平均消亡率为95.21%;对无明显污物的物体表面上自然菌作用24 h的平均杀菌率为89.91%,平均消亡率为96.49%,试验组消亡率与对照组自然衰亡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浓度二氧化氯气体在室内保持长时间作用,对房间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自然菌有一定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气体二氧化氯制备技术及其在消毒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方式制备二氧化氯气体和气体熏蒸载体方法,对二氧化氯气体制备技术及其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亚氯酸钠、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钠以科学配比混合发生二氧化氯气体。在常温条件下于生物安全柜内,用浓度为6 000 mg/m3的气体二氧化氯,作用30 min可完全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气体二氧化氯发生的新配比,气体熏蒸可有效杀灭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电子耳温仪带菌情况,探讨最合适的消毒时间和方法。 方法 分别用75%酒精、含氯500 mg/L消毒剂、季铵盐消毒湿巾对电子耳温仪擦拭消毒,使用涂抹采样和细菌检测法进行检测,比较3种消毒剂不同时间段的消毒效果。 结果 使用后未清洁消毒的电子耳温仪带菌率为 100%,平均菌落数为(32.33±4.13)cfu/cm2;分别采用75%酒精、500 mg/L含氯消毒剂、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即刻(0 h)采样检测均未检出活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 1.54、1.53和1.49;消毒2 h后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02、1.42和1.04,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均≤10 cfu/cm2,符合规范要求;消毒4 h后耳温仪表面细菌杀灭对数值均<1.00,物体表面菌落总数>10 cfu/cm2。 结论 电子耳温仪随使用时间延长逐渐出现细菌污染,应在连续使用2 h后采取清洁消毒措施,季铵盐消毒湿巾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汽化过氧化氢的中和剂、金属腐蚀性与表面消毒效果。方法 在1 m3气雾柜内,对汽化过氧化氢中和剂及4种不同金属对汽化过氧化氢的腐蚀特性进行研究;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观察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的表面消毒效果。结果 0.2%硫代硫酸钠+3%卵磷脂+3%吐温-80 的0.03 mol/L PBS溶液作为中和剂符合规范要求;体积较小(37 m3)和较大(225 m3)房间消毒1 h,载体上细菌芽孢的杀灭对数值均>3.00;过氧化氢以12 g/m3注入量汽化维持作用 72 h,对不锈钢、碳钢、铜基本无腐蚀,对铝轻度腐蚀。结论 中和剂可有效中和12 g/m3的汽化过氧化氢,汽化过氧化氢对物体表面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且对金属腐蚀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风扇的应用对雾化过氧化氢消毒的影响。方法 通过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对风扇在雾化过氧化氢消毒中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密闭房间内中心地面放置电风扇,在风扇启动状态下实施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浓度为75 g/L过氧化氢喷雾量为8 mL/m3,作用时间约15 h,所有采样点菌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全部无菌生长。在不使用风扇的对照组房间内,过氧化氢喷雾量达到20 mL/m3,方可达到上述消毒效果。不用风扇在喷雾量8 mL/m3时,试验台面测得过氧化氢浓度为187.0 mg/m3,台面下测得过氧化氢浓度为18.8 mg/m3;加入风扇后台面下过氧化氢浓度增加至146.0 mg/m3。结论 密闭房间内使用风扇可以促进雾化过氧化氢均匀分布,提高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低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该低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该低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原液含量为500 mg/L。以浓度0.05 mg/L二氧化氯水溶液对含菌量1.01×103 cfu/ml的大肠杆菌悬液作用20 min,杀灭对数值为3.0。用0.01 mg/L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3 d后,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 cfu/ml,5 d内对照组和试验组菌落数均呈下降趋势;浓度提高到0.05 mg/L,作用20 min,水中大肠杆菌数为0 cfu/ml;对含有有机物的大肠杆菌菌悬液,0.05 mg/L二氧化氯消毒剂作用2 d后,杀菌率可达99.12%,且对照组和试验组大肠杆菌菌落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 低浓度二氧化氯消毒剂对清洁水体中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水中有机物对该低浓度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HT5"H〗摘要 目的 探讨普通手术室采用上层平射紫外线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在同一间微创介入手术室内履行正常保洁过程的同时,安装上层平射紫外线消毒机为试验组,未安装为对照组。记录在进行微创介入手术时室内医护人员数量,测臭氧浓度,并进行手术室空气采样。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以及手术后1、2和5 h的细菌菌落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试验组和对照组空气中菌落数均呈增多趋势(r分别为0.702和0.650,P<0.05)。随着手术室内人数的增加,试验组和对照组空气中菌落数亦均呈增多趋势(r分别为0.851和0.797,P<0.01)。手术室内有人时,其空气采样均不合格|无人时采样合格率为76.92%(P<0.001)。结论 上层平射紫外线消毒并不能显著减少室内沉降菌数量|缩短手术时间和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管理才是更重要的降低沉降菌措施。  相似文献   

8.
〖HT5”H〗摘要〓目的〓对2种术前皮肤清洁和术后消毒方法在新生儿手术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2019年6月某医院新生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收住院及手术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0.02%洗必泰皮肤沐浴和术后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进行消毒,对照组采用温水皮肤清洁和5% 聚维酮碘消毒,比较2组消毒后待干时间、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肤待干时间分别为(14.25±2.82) 和 (59.13±4.32)s,皮肤伤口菌落总数分别为(2.57±1.82)和 (10.15±2.67) cfu/cm2|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8%和11.53%。结论〓新生儿术前采用洗必泰皮肤沐浴及术后以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进行消毒具有比温水清洁皮肤和5%聚维酮碘消毒更好的消毒效果,可明显减少新生儿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过氧乙酸消毒剂对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UWL)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效果评价方法,检测复合过氧乙酸消毒剂对DUWL分离出的细菌和常见致病菌以及DUWL水路的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前DUWL平均含菌量为1 300 cfu/mL,每多使用1 d菌落数增加约1.5倍,连续使用14 d后的菌落数是初始的103倍。DUWL分离的微生物主要是水生环境菌,本次试验未发现致病菌;200 mg/L过氧乙酸对水生环境菌作用3 min的杀灭率可达96.77%,对常见致病菌的杀灭率达100%,现场消毒后DUWL菌落数基本均未检出,菌落数即时合格率达100%。结论 工作常态下,DUWL系统存在非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采用复合过氧乙酸消毒剂可有效杀灭DUWL系统中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新型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为选择现场自动消毒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新型消毒机器人与人工喷雾法对面积约2 000 m2的候车室进行现场消毒,应用营养琼脂平板自然沉降法和棉拭子涂抹法分别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采样,计算自然菌杀灭率。结果 采用新型消毒机器人喷雾器,使用有效氯500 mg/L优氯净消毒液对候车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联合喷雾消毒,作用20 m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由3 392 cfu/m3下降到410 cfu/m3,与人工喷雾消毒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消毒后的物体表面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新型消毒机器人喷雾可以达到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储存温湿度和时间对软式内镜腔道消毒质量的影响,为控制内镜储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检测方法,观察不同储存时间对消毒后内镜质量的影响。结果 用邻苯二甲醛消毒后的软式内镜常温(15~25 ℃)、3个相对湿度条件下储存48 h内,内镜腔道均保持无菌状态;25 ℃以上、相对湿度40%~80%条件下储存24 h内也可以保持储存内镜腔道无菌状态;其他温湿度储存条件下,内镜腔道均陆续出现细菌培养阳性。储存期间,内镜的吸引腔道与活检腔道出现的阳性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高水平消毒后的内镜,于常温常湿洁净环境内储存48 h之内可保持消毒质量不变,时间超过72 h将会陆续出现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脉冲电场空气毒器对空气中黑曲霉菌的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和平板沉降法,对该空气消毒器杀灭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和自然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20 m3实验室内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60 min,对室内空气中黑曲霉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9.93%。在180 m3的办公室内密闭无人条件下,开启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运行1 h,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为93.15%,处理后的空气剩余存活菌范围在53~88 cfu/m3。结论 该脉冲电场空气消毒器对室内黑曲霉菌孢子具有较好的净化或杀灭作用,模拟现场和现场消毒实验均可在60 min达到消毒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某干雾消毒机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终末消毒的效果,为医疗机构病房环境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表面涂抹采样法,对某干雾消毒机终末消毒医院ICU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用该过氧化氢干雾消毒机对某医院ICU运行1个常规终末消毒周期,布放在该病房内5个采样点平板上有2个平板上有1~2个菌落生长;病房内3张病床的床扶手和床头柜表面消毒前培养出菌落数86~124 cfu/平板;消毒后存活菌落数在1.0~2.0 cfu/平板。结论 该干雾消毒机用于ICU终末消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的灭活作用。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方法和细胞培养法,观察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对伪狂犬病病毒灭活效果。结果 体外细胞消毒剂试验,中和产物对细胞生长繁殖无显著影响的消毒剂浓度为125 mg/L;消毒剂浓度为125 mg/L时,PRV(TCID50=10-8.1/0.1 ml)杀灭条件为室温30 min。结论 戊二醛-癸甲溴铵复合消毒剂对伪狂犬病病毒有很好的灭杀作用,选择有效的杀菌、杀毒剂量、作用时间是保证消毒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设计制作一种管腔器械内部照明装置并探讨其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试验组采用自制的管腔器械内部照明装置进行清洗及干燥质量的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白纱布检测法。结果 试验组适用于各类型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检查,对照组适用于两端开口的管腔器械的检查|试验组清洗质量不合格率(9.23%)高于对照组(3.1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7.149,P<0.05)|试验组工作结束后空气含菌量(0.721±0.581)cfu/(皿·5 min),对照组工作结束后空气含菌量(10.557±1.162)cfu/(皿·5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的管腔器械内部照明装置提高了管腔器械的清洗干燥质量不合格的检出率,在预防气溶胶产生方面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JP2〗研究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其毒性,为实际消毒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实验方法,对某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杀菌效果及毒性进行观察。结果 以浓度为100 mg /L二氧化氯水溶液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作用7.5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7.5 min,杀灭对数值>4.00。以浓度为300 mg /L二氧化氯水溶液气溶胶对室内空气自然菌作用120 min,平均消亡率为93.17%。二氧化氯消毒剂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3 690 mg/(kg·bw);对小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均大于10 000 mg/m3。结论 该二氧化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吸入性毒性属实际无毒级物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气溶胶细菌浓度的方法,为其应用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采用人工气溶胶方法,对ATP生物荧光法检测不同试验菌人工气溶胶细菌浓度进行观察,同时与活菌计数法作比较。结果 建立了粘质沙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其混合菌液浓度与ATP发光值的关系曲线,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各曲线的R2值均>0.9,显示在103~109 cfu/mL范围内细菌浓度与生物发光强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混合菌液气溶胶的模拟试验检测结果显示,ATP生物荧光法和平板计数法在气溶胶浓度较高时有较好的相关性,R2值为0.8613。ATP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果受细菌气溶胶浓度、不同的采样器和采样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快速检测空气中细菌浓度的方法具有可行性,但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观察137Cs γ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对耐辐射奇异球菌和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和生化分析方法,对137Cs γ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杀灭耐辐射奇异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观察。结果 137Cs γ射线辐照对耐辐射奇异球菌杀灭效果较差,但对大肠杆菌杀灭效果较好;对耐辐射奇异球菌DNA损伤较轻,而对大肠杆菌DNA损伤较重。低温等离子体对两种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对耐辐射奇异球菌DNA损伤程度也较大肠杆菌轻,低温等离子体对两种菌致死的因素主要来自膜损伤。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对耐辐射奇异球菌杀灭效果优于137Cs γ射线,二者杀菌机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通过与传统消毒方法的对比,观察一次性季铵盐类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方法 使用一次性季铵盐消毒湿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ICU物表进行擦拭,分别对消毒前、消毒后0 min、30 min、1 h、2 h、3 h、4 h的物表进行菌落总数采样及培养。结果 消毒30 min,对照组与实验组达到最高的合格率,分别为96.7%、98.3%;对照组消毒4 h合格率为36.7%,而实验组的合格率可达到71.7%;两种消毒方法,各时间段抑菌率比较,仅消毒4 h有统计学差异,消毒湿巾、传统消毒抑菌率分别为(0.906±0.144)%、0.788±0.027,其余时间段抑菌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一次性消毒湿巾消毒物体表面效果可靠、方便、快捷,可取代传统消毒方法,成为医院物体表面理想的消毒方法,尤其是频繁操作的ICU更是最佳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观察2种化学消毒剂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和悬液定量病毒灭活试验方法,对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和二氧化氯泡腾片2种化学消毒剂灭活PEDV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在常温下,用浓度为115 mg/L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或300 mg/L二氧化氯的消毒泡腾片水溶液对悬液内PEDV作用5 min,对悬液内浓度为105.25TCID50/0.1 mL的PEDV灭活对数值>4.0。结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和二氧化氯泡腾片对PEDV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