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等.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不断升高,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约占脑出血总体发病率的70%左右,病死率高达50%左右.HICH的治疗方法有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时机及方案的正确与否是成功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原因之一,而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目前我国已有1.6亿高血压病患者,是脑卒中高发国,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性关系,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临床积极开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成功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先导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90%以上.高血压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疾病,而且能引起很多其他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每年还在继续新增1000万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可导致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的改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并且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其中肥胖是高血压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超重肥胖率增高时全球的普遍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华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340-234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成为危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一大杀手.根据国际上有关资料证实,人类因病死亡人数的54 %是由心血管病引起的,其中70 %又与高血压病有关.临床证明,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能明显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而高血压病人中的一半以上都与饮食有关,因此对于那些已经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平衡合理的膳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638-1639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幸存者中75%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常见病因是高血压,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李友芬  于丽  夏艳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87+1829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约每两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且控制率低,仅为7.6%。高血压急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2009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2.2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预防意识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及相关的疾病是对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因此,如何护理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可使患者具有良好的药物治疗和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慢性病中最常见,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使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或控制延缓其并发症,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和综合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忠 《中国医刊》2006,41(12):48-50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脑卒中、心衰和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据国内资料报道,1980年和1991年两次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在10年间由7.7%上升至13.6%,几乎增长了1倍,平均每年增加320万,我国目前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达1000万以上,且仍呈直线上升和年轻化趋势.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极大,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正规治疗,其致残和致死率甚高,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平均每12秒钟就有1人死于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疾病.……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 ,全世界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 10 %~ 2 0 % ,高血压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心脏、脑和肾脏等重要器官一系列严重病变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 ,可伴有心脏、脑肾及血管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目前高血压判定标准是采用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新拟定的标准 :成人动脉收缩压≥140mmHg( 18.7kPa)和 (或 )舒张压≥ 90mmHg( 12 .0kPa)。1 按病因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发病机制尚未…  相似文献   

15.
李新萍  张倞 《新疆医学》2013,43(9):115-116
高血压是人类疾病,多发病,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人类健康的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与竞争的加大,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消耗大量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严重负担,社区综合防治是控制高血  相似文献   

16.
浅谈如何做好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收缩压 (SBP )≥ 1 8.7kap (1 4 0mmHg)和舒张压(DBD)≥ 1 1 .9kpa(90mmHg)。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1]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 1 1 .2 % [2 ]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不良的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欠缺等 ,使高血压病患病率、并发症居高不下 ,高血压高危病人群逐渐增加。为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积极做好人群中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 加强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能力1 .1 通过教育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知能力 人群中大多数人缺乏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其主要病因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将社区全体居民作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及病患者认识到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达到自觉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和降低血压,是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但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很低.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并不断拓展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已超过11%。高血压作为可控性慢性疾病,通过行为疗法不能控制的高血压及伴有其他系统症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