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晶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364-36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加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首次发病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加高压氧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疔前和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SAS值和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ADL评分和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加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焦虑心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治疗的信心,预防复发,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药物(非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4d内和出院时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测定.比较两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自明  于海燕  张莉  邵华 《河北医学》2013,19(7):991-996
目的:评价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的效果。方法:对社区内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筛查,依据入选排除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并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研究期限内给予综合心理行为干预,5个月后随访,评价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的效果。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组间性别、年龄等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情况,基线实验室检查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两组SAS评分水平比较,干预组评分降低10.7,对照组评分降低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SAS评分改善率,干预组(81.8%)高于对照组(66.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因素回归系数为-1.190,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为0.304(95%c10。093—0.991)。结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具有良好效果,利于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将11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期间原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保持不变,研究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都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P <0.05),同时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2%和87.3%,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初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从而提高降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常规和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等。6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HAM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6周后HAMA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有改善,同时对干预后的两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3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心理干预组患者增加心理干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心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31%,心理干预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SAS评分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两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陆海燕 《大家健康》2016,(5):193-19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74例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的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帆 《大家健康》2016,(2):101-102
目的:研究对于 ICU 清醒患者实施早期全面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3至2014.3收治的120例重症转入 ICU 经治疗后清醒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与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1 w 后采用焦虑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于入院时焦虑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护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程度正常51.7%、轻度为38.4%、中度为10%;对照组正常为20%、轻度为53.4%、中度为20%、重度6.7%。干预组心理状况显示正常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所占比重均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对于 ICU 的患者实施早期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出现焦虑情绪,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眼球摘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通过将60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进行观察,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组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取问卷及面对面交谈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眼球摘除术患者应常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前后患者焦虑的心理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5d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HAMA评分,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在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2月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协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进行评分,出院时进行临床疗效总体评估。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SAS和GA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脏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至2012年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治疗。两组患者经过24次治疗后,对其心理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主观能动性明显优于常规组;干预组患者无不良心理反应率为96.7%,高于常规组的66.7%(P〈0.05)。结论:单一高压氧联合运动想象和舱内运动治疗可消除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显著提高其对高压氧治疗的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与55名健康自愿者进行配比对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有肯定的焦虑占47.69%,有肯定的抑郁占46.15%。心理干预后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分明显降低。结论:部分脑梗死患者有明显的情绪障碍,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还应给予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高血压伴焦虑患者单用降压药物及联用抗焦虑药物+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HAMA)评分,≥14分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用降压药物治疗;抗焦虑治疗组降压并联用抗焦虑药物黛力新治疗,治疗4周后测量血压未达标者,对照组加用噻嗪类利尿药(HCT),抗焦虑治疗组予心理干预,治疗8周后用HAMA量表评分,并记录血压变化。结果抗焦虑治疗组与对照组第8周降压有效率分别为90%与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降压幅度方面,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抗焦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高血压伴焦虑患者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及其它躯体化症状,结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和综合性心理干预防治措施。方法16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108例,溶栓治疗后进行心理综合干预(干预组)68例和未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患者(未干预组)40例;未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法进行评分,对观察组中焦虑情绪者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治疗。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静脉溶栓对照组(75.93% VS 18.33%,P〈0.01),综合心理干预组给予抗焦虑治疗后HAMA评分较前下降(53.85±6.56 VS 26.83±3.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非常高,影响溶栓干预的临床效果,采用心理压力管理-增强自信-医护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冠心病患者问卷调查,对伴有抑郁情绪者51例(48.3%)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DS、S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王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200-320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周后的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SD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76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给予抗焦虑药物的同时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给予抗焦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评定工具进行评分比较。测评工作由心理测验室专业人员完成。结果:入院时两组间SA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周后各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舒适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在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72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50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226例单纯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程及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有75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0次,占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焦虑评分总分〈7分者246例,占49.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压氧治疗中给予舒适护理可有助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的配合度,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情绪的疗效影响。方法:对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情况;并对干预组(40例)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降压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情绪症状及降压疗效。结果:1.治疗后干预组、对照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P〈0.05);2.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焦虑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1;t=4.29,P〈0.05);3.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焦虑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1);4.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对照均有显著下降(P〈0.01);5.治疗后干预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下降(t=4.2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常规降压治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