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的影响机制。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补阳还五汤治疗1 d后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beta,(IL-1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通过使用NF-κB激动剂增强炎症反应后,比较海马CA1区Cx43的表达,同时,使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在补阳还五汤治疗7 d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b FGF的表达情况,联合使用b FGF中和抗体后比较各组海马CA1区Cx43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同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脑缺血再灌注1天后,IL-1β减少IL-10增加(P0.05);联合使用NF-κB激动剂后补阳还五汤对海马CA1区Cx43的下调作用被抑制(P0.05),HE染色显示联合组较补阳还五汤组神经元损伤加重。脑缺血7 d时补阳还五汤增强b FGF和Cx43的表达;联合使用b FGF中和抗体后海马CA1区Cx43的表达较补阳还五汤组降低(P0.05),HE染色显示同补阳还五汤组比,联合组神经元状态更差。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后1 d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下调Cx43发挥保护作用,而在脑缺血后7 d可能通过上调b FGF增强Cx43促进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补阳还五汤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BYHWD)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Cx43抑制剂(BYHWD+Gap26)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在术后第1、3、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横木行走测试(BWT)和自发交替反应测试(SAB test);第7天取各组大鼠脑组织,采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海马CA1、CA3和DG区神经元基、顶树突的长度,节点数,终末分支数以及树突棘密度的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法以CD31表达量计算海马CA1、CA3和DG区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YHWD组大鼠衡木行走测试评分降低(P0.05,P0.01),自发交替反应测试相对交替率升高(P0.05,P0.01);神经元树突长度、节点数、终末分支数以及树突棘密度大体呈增长的趋势;海马CA1、CA3和DG区MVD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相较于BYHWD组,BYHWD+Gap26组第7天大鼠横木行走测试评分更高(P0.05),自发交替反应测试相对交替率更低(P0.05);神经元树突长度、节点数、终末分支数以及树突棘密度大体呈下降的趋势;海马CA1、CA3和DG区MVD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星形胶质细胞Cx43促进神经元修复和血管再生,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后的神经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期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影响,阐明Notch信号传导系统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修复作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Group BYHWT)、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Group CIRI)、假手术组(Group Sham)。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线拴法(MCAO法)建立BYHWT组和CIRI组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脑缺血2 h,分别再灌注10 d、19 d和28 d,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4区Hes1和Hes5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两组间均数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0 d和19 d,CIRI组大鼠海马CA4区的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Sham组大(P0.01)。BYHWT组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阳性细胞密度较CIRI组及Sham组都大(P0.01);而在术后28 d,则显著低于CIRI组与Sham组(P0.01)。CIRI组和BYHWT组术后19 d大鼠海马CA4区阳性细胞密度分别较术后10天增加(P0.01);而术后28天阳性细胞密度较术后19天降低(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中期通过上调大鼠海马CA4区Hes1和Hes5的表达,而在晚期通过下调其表达,而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神经修复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控制Hes1和Hes5的表达水平来调控Notch信号传导系统,进而调节NSCs的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4.
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 (AS)的影响。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 ,于脑缺血 15min、再灌注24h和48h后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星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表达。结果 :缺血 15min再灌注 24h后 ,GFAP免疫阳性反应达高峰 ,补阳还五汤可使GFAP免疫反应减轻 ;缺血 15min再灌注 48h后GFAP表达减弱 ,补阳还五汤可使其增强。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沙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分别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于再灌注后5天取脑以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均可对抗CA1区神经元变性死亡,对海马CA1区超微病理改变均有改善作用,两均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发生神经元凋亡的例数,两的改善程度相近。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均可防止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损伤,且具有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沙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形态结构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120 h取大脑半球,在解剖显微镜下定位海马,切取海马,切片机切片后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补阳还五汤可使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和毛细血管变性、死亡减轻,并可使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目明显减少.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的溃变、死亡,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分别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于再灌注后5d取脑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和超微病理的变化。结果: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均可防止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的降低,对海马CA1区超微病理变化均有改善作用,两才的改善程序相近。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驱神经元迟发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每组20只。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动物体表面积换算,灌胃给予氯吡格雷6.8mg·kg-1·d-1,补阳还五汤26,6.5g·kg-1·d-1,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14d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病理组织学、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A1区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的皮层和海马CA1区胞核和胞浆均可见AKT和p-AKT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AKT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AKT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的表达,促进AKT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及其介导的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大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脑缺血模型,术后1周,中药组每日灌胃补阳还五汤20 g/kg,西药组每日灌胃尼莫地平10 g/kg,模型组及正常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灌胃4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1区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区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疏松不规则,核浓缩,细胞间隙变大;西药组及中药组大鼠海马神经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多,且形态规则。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IL-1β、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LR4、MyD88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IL-1β、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MyD88/NF-κB信号、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贺旭  刘英飞  王伟  赵宏  严小新  易亚乔  葛金文 《中草药》2017,48(22):4695-4700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SPN)对全脑缺血后成年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SPN组。TSPN组大鼠全脑缺血后30 min ip 75 mg/kg TSPN,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p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4 d。分别于再灌注1、3、7、14 d后处死。采用干湿法计算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SGZ)区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观察SGZ区GFAP/DCX的共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SPN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SPN组、模型组SGZ区GFAP+细胞密度值在3、7、14 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GZ区GFAP/DCX共表达细胞与DCX阳性表达细胞数目的比值在第7、14天差异显著(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SPN组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在第3、7、14天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TSPN可通过促进全脑缺血后大鼠SGZ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神经再生、减轻脑水肿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补阳还五汤组,给予不同处理,分别于1 d、7 d、14 d和28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脑内海马区存在一定的Brd U、v WF阳性细胞,脑缺血7 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补阳还五汤组可显著增强Brd U的表达,在第7 d、14 d时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的脑缺血模型,芯片方法观察miRNA的表达差异,RT-PCR进行验证。结果与3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2个上调,1个下调;与15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5个上调,4个下调。随后,选取3个miRNA使用RT-PCR验证各组大鼠脑内miRNA差异表达,同芯片结果相符。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3天和15天miRNA均能产生影响,提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急性期和修复期都具有治疗作用。另外,相比较而言,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15天miRNA影响的数量更多,可能其促进修复的作用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通过激活脂联素(APN)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补阳还五汤联合APN抑制剂(GW9662)组。假手术组仅分离组织剥离血管,模型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6 g·kg-1,2次/d。补阳还五汤+GW9662组于造模术前30 min给予GW9662腹腔注射4 mg·kg-1,术后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6 g·kg-1,2次/d。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IF)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脂联素受体1(AdipoR1)的表达,以及AdipoR1与神经元标记物(NeuN)、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共定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APN含量;行为学检测中,横木行走测试观察大鼠平衡能力,抓力测试观察大鼠肢体力量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法检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7,(10):1481-148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Fis1及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各15只,模型对照组以及补阳还五汤组给予Bannister's颈动脉引流法以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动物模型,补阳还五汤组于造模造模后腹腔给药补阳还五汤0.4ml/(kg·d)1次,共用药7d,其余两组给予使用方式、剂量及使用频率和补阳还五汤组相同至实验结束。比较各组大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Drp1,Fis1和cyt-c的表达水平、Ca~(2+)荧光强度、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及补阳还五汤组Drp1、Fis1及cyt-c表达水平较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较高(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较高(P0.05),Ca~(2+)浓度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较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Drp1、Fis1及cyt-c表达水平较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较低(P0.05),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较低(P0.05),Ca~(2+)浓度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较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Drp1、Fis1、cyt-c的表达水平以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抑制线粒体分裂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缓解脑缺血进一步损伤,有望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新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注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88只雄性蒙古沙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51.48mg/kg)、低剂量组(25.74mg/kg)。Kirino的方法制作沙鼠前脑缺血模型。术后1、6h,1d、3d、7d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p38MAPK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术后7~13d八臂迷宫法测试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明显、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Caspase-3蛋白表达、凋亡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大鼠的习记忆功能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中大鼠的习记忆功能得到改善、神经元形态结构损伤减轻、磷酸化p38MAPK蛋白、Caspase-3蛋白以及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回降,上述变化在高剂量补阳还五汤组更为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调控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NSCs移植组和移植联合中药组,给予不同处理,分别于第1d、7d、14d和28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脑内海马区存在一定的Brd U、v WF阳性细胞,脑缺血7d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移植联合中药组Brd U、v WF的表达显著增强,在第7d和第14d时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W istar大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为1h、1天、3天、7天和21天5个时间段小组,每小组6只大鼠,采用热凝闭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选用疏密波,5~10次/s,电压2~3V,留针30m in。每天1次,分别治疗1h、1天、3天、7天和21天后取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段各组大鼠脑缺血灶周围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下可见星形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损伤后肿胀、增多,电针组的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和电针组GFAP表达在1h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1天、3天、7天及21天时,模型组和电针组GFAP表达都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尤其是在7天时表达最强,而电针组GFAP表达在各时段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反应性增生活化,电针可减轻星形胶质细胞肿胀,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过度表达,电针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其干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低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组织NLRP3及其下游分子Caspase-1的表达,探讨补阳还五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建立脑低灌注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NLRP3、Caspase-1的水平。结果:脑低灌注导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核萎缩,细胞排列松散,间隙变大,排列不规则;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低灌注所致的海马损伤。模型组NLRP3、Caspase-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脑低灌注中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恢复期提高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研究。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联合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抑制剂(Gap26)组,补阳还五汤每天灌胃2次(16 g·kg^-1),Gap26于术后第3天腹腔注射,每天1次(25μg·kg^-1);7 d后取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海马突触和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的改变,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缺血侧海马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电镜下观察到假手术组突触结构完整、清晰,突触数量多,缝隙连接结构清晰;模型组缺血侧海马突触结构溶解,突触数量减少,缝隙连接消失,存在较大间隙,与假手术组比较,SYN,GAP-43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P<0.01);补阳还五汤组缺血侧海马突触结构较清晰,突触数量增多,缝隙连接结构较完整,与模型组比较,SYN,GAP-43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而联合使用Gap26后缺血侧海马突触数量较补阳还五汤组减少,仅可见少量结构完整的缝隙连接,补阳还五汤增强SYN,GAP-43的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恢复期缺血侧海马突触可塑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x43的表达促进对SYN,GAP-43的干预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抑制神经胶质反应性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Wistar大鼠脊髓的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培养皿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和不加中药的空白对照组。用塑料吸头划刮培养皿,制造机械损伤的模型,继续培养至72h,分别取出不同时间点的细胞进行胺质细胞增生情况的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产物光密度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在划痕后2~48h,补阳还五汤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比较轻微,GFAP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有利于改善损伤脊髓修复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