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探讨三者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骨肉瘤病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在15~48岁,平均26岁。其中发生在股骨的原发骨肉瘤8例,胫骨5例,肱骨3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均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16例原发骨肉瘤中成骨型骨肉瘤3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1例。X线平片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88%、63%、56%、56%、44%;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100%、75%、94%、75%、25%;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软组织肿块、瘤周水肿区及Codman三角检出率为100%、25%、25%、100%、100%、19%。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的显示敏感,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MRI对骨膜反应、瘤骨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和CT不如MRI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周水肿的显示。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MRI为外科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MRI评价骨肉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库  赵绘萍  刘安  赵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893-1895,1903
目的 通过对骨肉瘤患者行MRI扫描,并与CT、X线平片相比较,总结骨肉瘤的MR/影像特点及评价MRI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17例骨肉瘤患者。均经MKI、CT及x线平片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征象。在骨髓浸润的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神经、相邻关节的关系、跳跃病灶的显示及骨肉瘤内出血和坏死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对骨肉瘤纵向浸润范围的显示,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其横向范围的显示。MRI与CT无明显差别。结论 MPO能准确显示骨肉瘤的浸润范围及肿瘤内基拳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于军  朱红莲 《医学综述》2012,18(14):2319-2320
目的评价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CT与MRI资料,分析CT与MRI的表现,比较两者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74%(37/50),CT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为58%(29/50),MRI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MRI+CT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8%(44/50),显著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10.50,P<0.05)。结论 MRI+CT的联合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检出率,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 结果 30例中经X线检查19例,正确率为89.5%;CT检查16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12例,正确率为100%.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1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1例,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16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4例合并出血,8例中央坏死囊变,1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 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30例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全部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结果 X线、CT、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0%和94%。X线检查显示骨膜反应26例、瘤骨21例、软组织肿块20例、骨质破坏17例、Codman三角8例;19例CT检查均显示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Codman三角3例,CT对Codman三角的显示率要低于X线检查;MRI检查显示骨髓腔明显肿瘤信号,T1WI低信号,T2WI混合信号,扫描可见肿瘤周围水肿,12例可见中央坏死囊变。结论 X线检查是骨肉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CT对骨质破坏及微小瘤骨检查准确率更高,MRI高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CT、MRI诊断骨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经X线诊断的4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对其进行诊断,分别行X线、CT、MRI检查,比较分析临床诊断率。结果:三组在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等比较上,P0.05,差异不显著;Codman三角、骨膜反应诊断比较上,P0.05,差异显著。结论:X线检查是骨肉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对骨质破坏及微小瘤骨检查准确率更高,MRI高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5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结果53例中经X线检查49例,正确率为89.8%;CT检查10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32例,正确率为96.9%。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4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9例,溶骨型13例,混合型17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rn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32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7例合并出血,24例中央坏死囊变,3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患者治疗方式的决策必须经MRI检查。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89例有剖宫产术史妊娠妇女临床诊治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超声组(n=45,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和MRI组(n=44,采用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比两组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结果超.声组和MRI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375%、8462%、9111%;MRI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55%、8667%、9.333%,两组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诊断出结果时间明显短于MRI组(P<005)。MRI组孕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局部瘢痕浸润检出率较超声组明显高,而卵黄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则明显低于超声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与MRI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三维超声检测方便快速,但MRI在显示妊娠囊内出血、宫腔积血、局部瘢痕浸润等方面相较三维超声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恶性骨肿瘤组织肿块的CT和MRI的特征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来我院治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骨肿瘤组织肿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实施CT和MRI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及图像表现.结果 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显著高于CT诊断的80.00%(P<0.05).同时比较可知,MRI检查在范围、信号均匀性及边缘模糊方面,软组织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周围水肿及侵袭性方面,软组织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恶性骨肿瘤组织肿块患者采取CT、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MRI检查效果更佳,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分析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9年6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接诊治疗的58例疑似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23例,对患儿均进行CT和MRI检查,记录CT和MRI检查结果,记录轻度、中度、重度患儿例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及基底节区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发生率。结果 2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病理分级为: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3例; CT检查结果为:3例病理为轻度患儿,CT诊断为正常新生儿,1例病理为中度诊断为重度,1例病理为重度诊断为中度;MRI检查结果:重度检查无误差。MRI检查检出率、符合率分别为100. 00%(23/23)、86. 96%(20/23),高于CT检查的86. 96%(20/23)、69. 56%(16/23)(P <0. 05)。两种检查方法对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检出率均为4. 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RI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检出率低于CT检查[0%比17. 39%(4/23)](P <0. 01),MRI检查对基底节区出血检出率高于CT检查[8. 69%(2/23)比0%](P <0. 01)。结论 MRI较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但CT更容易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MRI更易检出基底节区出血。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影像学评价骨肉瘤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X线、CT、MRI检查,评价影像学的优缺点。结果:骨肉瘤是X线的常规检查,在骨膜反应方面优于CT、MRI,骨肉瘤的瘤骨显示中CT优于MRI及X线影像。结论:X线是一种常规诊断方法,CT、MRI扩展和加深了我们对骨肉瘤征象认识,可为临床提供较平片更为准确的全面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3.
葛欣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4):112-114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均接受CT、MRI及手术病理检查,统计分析与手术病理检查对比MRI检查和CT检查的突出部位符合情况、突出类型符合情况、相关征象检出情况,并统计分析MRI检查和CT检查的椎间盘神经根改变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MRI检查和CT检查诊断单节段突出、多节段突出的符合率100.00%(50/50)、98.00%(4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突出类型的检出率为94.00%(47/50),高于CT检查的80.00%(40/50)(P<0.05)。MRI检查诊断钙化、椎间盘积气的检出率均低于CT检查(P<0.05),诊断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脊髓变性的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诊断椎间盘神经根改变检出率为96.00%(48/50),高于CT检查的66.00%(33/50)(P<0.05)。CT检查的敏感度为66.00%(33/50),特异度为30.00%(3/10),准确度为60.00%(36/60),阳性预测值为82.50%(33/40),阴性预测值为15.00%(3/20);MRI检查的敏感度为82.00%(41/50),特异度为30.00%(3/10),准确度为73.33%(44/60),阳性预测值为85.42%(41/48),阴性预测值为25.00%(3/12)。MRI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诊断中MRI应用价值较CT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T联合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2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对112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比CT检查、MRI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患者腕关节损伤情况(腕关节骨折、腕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移位骨折片、软骨损伤、骨挫伤)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CT+MRI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移位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片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CT和MRI单独检查(P<0.05);CT、MRI检查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情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软骨损伤、骨挫伤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在移位骨折片检出率上低于CT检查(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各有其优缺点,联合检查可提高检出诊率,并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R、CT三维重建、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治疗的3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DR、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椎间隙变化的显示方面DR占优势;CT三维重建对椎体骨破坏、死骨、硬化骨形成以及韧带变化等方面有较高的显示率;MRI主要是对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骨膜改变及肉芽肿形成等方面优于DR和CT三维重建;前两者者联合能提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各征象的显示率;三者联合则能够对该病做出全面准确诊断。在诊断符合率方面,DR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的符合率为54.5%,CT三维重建为90.9%,MRI为93.9%,前两者联合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符合率为97.0%。而三者联合检查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DR与CT三维重建、DR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CT三维重建联合检查与三者联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DR、CT三维重建、MRI是全面准确显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理征象的有效方法。DR、CT三维重建、MRI联合检查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软骨肉瘤典型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CT、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很好的显示骨小梁和皮质骨侵犯,骨膜反应和基质的钙化、骨化。MRI很好的显示恶性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浸润范围,还可以显示骨皮质不规整和破坏。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对软骨肉瘤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CT、MRI影像学在颅骨骨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9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骨肉瘤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CT、MRI影像学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种诊断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扫描可见骨质损坏、无规则软组织肿块,MRI扫描病灶影响范围明确,增强扫描软组织结构清晰,各病灶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处理,有显著强化表现;MRI诊断符合率为88.98%(8/9),明显高于CT诊断的66.67%(6/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MRI诊断各有优势,CT扫描可见骨质损坏,MRI可准确反映病灶累及范围、软组织状况,扫描诊断符合率高,将两者联合应用更能提升颅骨骨肉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于腰椎骨折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接受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相关临床资料,以术后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骨折检出情况、腰椎骨折范围、分型等情况.结果:2种方法对于单节和2节椎骨骨折的检出率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对于3节椎骨骨折的检出率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结果相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的总检出符合率为100.00%,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51.25%(P<0.05).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粉碎性和压缩性腰椎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对于骨折脱位的检出率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共检出椎管狭窄29例,占比为36.25%,其中狭窄1度者14例,狭窄2度者10例,狭窄3度以上者5例.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较,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腰椎骨折诊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40岁以上原发骨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原发性骨肉瘤患者35例,年龄均≥40岁肿瘤位置:肢体骨19例,中轴骨11例骨外软组织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和MRI检查,完成检查后,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检查,最终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比较MRI检查和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1%(34/35),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5.7%(3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检查对40岁以上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的诊断更有优势,在软组织肿块形成的原发骨肉瘤及骨化性较强的原发骨肉瘤中MRI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性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搜集整理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0月8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MRI进行初步检查,最终确诊依据为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金标准”,并将多层螺旋CT、MRI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MRI在原发性肺癌患者中的诊断、治疗效能。结果83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其中小细胞肺癌25例,非小细胞肺.癌58例;CT检查最终确诊64.例,诊断符合率为7711%;MRI诊断符合率为90.36%;多层螺旋CT联合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39%;综上相对单一CT/MRI检查,多层螺旋CT联合MRI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诊疗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用于原发性肺癌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早期拟定精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日常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