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探讨三者在原发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骨肉瘤病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5例。患者年龄在15~48岁,平均26岁。其中发生在股骨的原发骨肉瘤8例,胫骨5例,肱骨3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16例均经X线平片、CT和MRI检查,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8%,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16例原发骨肉瘤中成骨型骨肉瘤3例,溶骨型骨肉瘤2例,混合型骨肉瘤11例。X线平片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88%、63%、56%、56%、44%;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检出率分别为100%、75%、94%、75%、25%;MRI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软组织肿块、瘤周水肿区及Codman三角检出率为100%、25%、25%、100%、100%、19%。CT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的显示敏感,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MRI对骨膜反应、瘤骨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和CT;X线平片和CT不如MRI对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周水肿的显示。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MRI为外科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肉瘤不同分型X线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11年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片.结果 40例骨肉瘤,单发38例,常规型骨肉瘤32例(80.0%)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及软组织肿块;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2例(5.0%)主要为膨胀性溶骨破坏,较少有瘤骨及软组织肿块;小细胞型骨肉瘤1例(2.5%)主要为溶骨性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3例(7.5%)肿瘤骨明显,骨破坏轻微;多发2例(5%):原发多源性骨肉瘤多有成骨表现,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少见.结论 绝大多数骨肉瘤依据X线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本文旨在总结原发性骨肉瘤X线表现,加深对骨肉瘤分型及特征性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管状骨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8例发生在非管状骨的骨肉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行X线平片检查,10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原发性骨肉瘤15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其中1例继发于鼻咽癌放疗后,1例继发于骨软骨瘤术后,1例为骨化性纤维瘤局部骨肉瘤变)。发病年龄从19岁-64岁,平均43.3岁。表现为溶骨型11例,混合型5例,成骨型2例,出现软组织肿块17例,出现瘤骨16例。结论发生在非管状骨的骨肉瘤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影像学上以溶骨型多见,平片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的异同 ,着重探讨CT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 ,并结合文献复习MRI征象的病理意义。方法 :对照分析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与CT影像学特征。结果 :8例中混合型骨肉瘤 5例 ,溶骨型 2例 ,成骨型 1例。X线观察骨肉瘤的大体表现优于CT ,对观察骨肉瘤所形成的软组织改变、显示肿瘤骨及病变的细微结构 ,CT优于X线。结论 :X线仍作为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CT对于观察骨肉瘤病灶的细微改变有重要价值 ,MRI对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30例的影像资料,全部患者行X线检查,19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全部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结果 X线、CT、MRI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8%、90%和94%。X线检查显示骨膜反应26例、瘤骨21例、软组织肿块20例、骨质破坏17例、Codman三角8例;19例CT检查均显示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Codman三角3例,CT对Codman三角的显示率要低于X线检查;MRI检查显示骨髓腔明显肿瘤信号,T1WI低信号,T2WI混合信号,扫描可见肿瘤周围水肿,12例可见中央坏死囊变。结论 X线检查是骨肉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CT对骨质破坏及微小瘤骨检查准确率更高,MRI高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我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CT及MRI检查,以实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分析总结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实施MRI检查对假体周围感染和无菌性松动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CT检查(P<0.05)。实施CT检查对骨溶解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检查(P<0.05)。实施MRI检查对假瘤及假体周围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检查(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诊断运用X线、CT、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各有优势,联合运用可提升诊断效果,可根据实际寻求合理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回顾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 结果 30例中经X线检查19例,正确率为89.5%;CT检查16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12例,正确率为100%.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1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1例,溶骨型6例,混合型2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16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4例合并出血,8例中央坏死囊变,1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 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5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或MRI检查资料。结果53例中经X线检查49例,正确率为89.8%;CT检查10例,正确率为90%;MRI检查32例,正确率为96.9%。骨肉瘤基本影像表现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软组织肿块。49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19例,溶骨型13例,混合型17例;X线对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瘤骨和Codman三角的检出率分别为61.2%、95.9%、71.4%、73.5%和27.7%;10例CT表现均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及瘤骨,CT对骨膜反应、筛孔征和Codrnan三角的检出率为90%、90%和11%:CT对显示细小肿瘤骨和筛孔征最敏感,但对COdman三角的显示不如X线平片;32例MRI表现为骨髓腔内正常的骨髓高信号被肿瘤信号所取代,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7例合并出血,24例中央坏死囊变,32例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及瘤周可见水肿区。结论X线价廉物美,空间分辨力高,是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作为X线的补充,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对患者治疗方式的决策必须经MRI检查。X线、CT和MRI三者结合,可提高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线、CT、MRI诊断骨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经X线诊断的4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对其进行诊断,分别行X线、CT、MRI检查,比较分析临床诊断率。结果:三组在瘤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等比较上,P0.05,差异不显著;Codman三角、骨膜反应诊断比较上,P0.05,差异显著。结论:X线检查是骨肉瘤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对骨质破坏及微小瘤骨检查准确率更高,MRI高分辨率可以显示肿瘤浸润范围及周围组织情况,三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2月4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分为骨性骨盆来源与骨盆软组织来源两种,按其发生构成比例排列顺位依次为骨髓瘤27例(27/45),占60.0%,尤文氏肉瘤6例(6/45),占13.33%,软骨肉瘤5例(5/45),占11.11%,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4/45),占8.89%,骨肉瘤3例(3/45),占6.67%。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阳性34例,检出率75.56%,CT检查40例,其中平扫2例,增强扫描38例,阳性39例,检出率97.5%;MRI检查6例,均显示阳性,检出率100%。主要影像表现为混合性或溶骨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或肿块、病灶边界模糊、瘤骨出现或骨、钙化及骨膜反应。结论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缺乏特异的影像学表现,且种类繁多,影像检查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CT、MRI对骨肉瘤浸润侵犯范围评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CT及MRI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分析CT及MRI检查对骨肉瘤诊断符合率,对比CT及MRI检测对骨肉瘤征象检出率以及对其浸润范围诊断结果。.结果CT及.MRI检查对骨肉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23%、9411%,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P>0.05);CT.对肿瘤骨检出率为100%,高于MRI检查(000)(P<005),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膜.三角、软组织肿块检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检查在骨皮质、.外骨膜、骨骼肌间筋膜范围判断上比较无差异(P>.005),MRI对骨骼肌浸润程度检出高于CT检查(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骨肉瘤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两者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仲崇明 《包头医学》2011,35(4):195-196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历史、现今有原发性骨肉瘤的患者均采用X线、CT和MRI检查进行对照研究影像学诊断。结果:X线诊断价格便宜,空间分辨力高,是对原发性骨肉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则可作为X线诊断的补充。结论:X线、CT和MRI诊断三者结合,可提高对原发性骨肉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MRI评价骨肉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国库  赵绘萍  刘安  赵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2):1893-1895,1903
目的 通过对骨肉瘤患者行MRI扫描,并与CT、X线平片相比较,总结骨肉瘤的MR/影像特点及评价MRI在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收集17例骨肉瘤患者。均经MKI、CT及x线平片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征象。在骨髓浸润的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神经、相邻关节的关系、跳跃病灶的显示及骨肉瘤内出血和坏死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对骨肉瘤纵向浸润范围的显示,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其横向范围的显示。MRI与CT无明显差别。结论 MPO能准确显示骨肉瘤的浸润范围及肿瘤内基拳病变的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之间在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检查且确诊为骨肉瘤的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X线平片检查19例,CT检查16例,MRI检查12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检查准确率为89.5%,CT检查准确率为90%,MRI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为骨肉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诊断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例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2例经CT检查.结果:MRI能显示所有的病变,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的病灶都于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骨损害和周围软组织异常在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T1加权增强后图像上显示尤为明显;2例患者使用化疗药物治疗后进行随访,MRI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较病灶的范围变小且信号强度降低.3例患者X线平片病灶显示不明显,MRI能显示更多的异常信息.CT检查均能发现异常,表现为骨质破坏及邻近骨皮质损害、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或肿块形成.结论:MRI对病变范围、软组织改变及邻近结构是否受累显示十分清楚,能获得骨骼软组织解剖及病理结构改变的细节,结合X线平片和CT能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骨肉瘤是原发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据沙氏统计,骨肉瘤占恶性骨肿瘤的22.36%,绝大多数骨肉瘤为原发,少数可为继发.尤其是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给人民身心继康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X线检查与病理诊断分析十分重要,2009年我院收治并确诊的5例骨肉瘤患者,均通过X 线与病理检查确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施崇敏  刘勇  杨敏 《西部医学》2009,21(6):996-997
目的探讨骨肉瘤在X线平片与CT的非典型征象。方法6例患者均做X线平片、螺旋CT扫描和穿刺细胞学检查,4例手术治疗后,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X线平片: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其中1例可见少许骨膜增厚;片状高密度影并骨皮质增厚1例;骨缺损并骨膜反应2例;斑片状高密度影并软组织肿块、骨膜增厚1例。CT:骨质破坏6例;4例可见瘤骨;软组织肿块4例,其中3例表现为环绕骨干的肿胀软组织影。6例中无一例在平片与CT都同时表现出典型的骨肉瘤征象:骨质破坏、肿瘤骨、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穿刺细胞学及病理检查证实6例为骨肉瘤。结论提高对骨肉瘤平片与CT非典型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时非典型征象骨肉瘤的影象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观察钼靶X线与MRI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钼靶X线检查,共确诊乳腺癌患者30例,其确诊准确率为81.08%(30/37),其中检出钙化灶29例,肿块或结节24例,星芒征15例,胸大肌浸润7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9例;MRI检查,共确诊乳腺癌患者33例,其确诊准确率为89.19%(33/37),其中检出钙化灶10例,肿块或结节26例,星芒征17例,胸大肌浸润1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1例。钼靶X线联合MRI确诊乳腺癌患者35例,确诊准确率为94.59%(35/37)。结论:钼靶X线对钙化灶敏感,MRI检查对胸大肌浸润检出率高,两者相结合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16例中病变位于肋骨、髂骨、胫骨、跟骨各1例,肱骨2例,股骨5例,脊椎5例,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5例,溶骨型6例,囊状膨胀型1例,混合型4例。MRI检查4例均为椎体淋巴瘤,表现为T1V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长骨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影像表现以浸润型和溶骨型多见,骨质破坏范围相对较小而软组织肿块较大为特点,CT对本病的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等观察优于X线。MRI对早期骨质改变和软组织侵犯的显示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20.
许艳珍  李炳翠  赵志文 《中外医疗》2009,28(22):167-167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3例骨肉瘤X线和CT表现。结果原发骨肉瘤影像学表现包括广泛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部分病例可见肿瘤骨和肿瘤钙化。结论传统X线,尤其CR,D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诊断最佳,CT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一定优势并有助于鉴别诊断,两者结合应用,将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