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杯芳烃是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物质,兼环糊精、冠醚之所长,具备更高的选择性,其分子识别功能在现代分离科学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家早就预言 ,如果能获得碗状分子 ,而这个“碗”中又放一个原子或原子团的话 ,必将能获得具有特殊光学特性的液晶材料[1] .而杯芳烃就可以构成这样的“碗” .杯芳烃因其特殊的疏水功能和选择性配合金属离子的特性 ,以及易于通过母体杯芳烃合成具有各种特性的杯芳烃衍生物而得到广泛应用[2~ 7] ,被称为第三代超分子 .根据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有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配合作用及发光的敏化作用 ,我们设计并合成了既有液晶性 ,又能配合金属离子和敏化金属离子发光的杯 [4 ]芳烃衍生物 (E) ,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一些未见报1 实验1…  相似文献   

3.
硫代杯芳烃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岗  高飞 《太原科技》2007,160(5):41-42,44
介绍了硫代杯芳烃的简易合成方法,分析了硫代杯芳烃的研究动向,阐述了硫代杯芳烃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引入杯芳烃配体修饰高效液相色谱的ODS固定相,利用杯芳烃的多种超分子作用改善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弥补ODS的不足,以期拓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26,28-二甲氧基杯[4]芳烃为原料,经Fries重排反应,选择性地合成了杯[4]芳烃酚羟基对位的二酰化产物:11,23-二己酰基-26,28-二甲氧基杯[4]芳烃,收率最高可达58.4%。通过^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3—溴甲基苯甲酸乙酯与杯(4)芳烃反应,制得一新的杯(4)芳烃衍生物,经元素分析,红外,^1H、^13C NMR确定了它的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衍生物的乙基可连续地被包合到相邻杯(4)芳烃骨架的空腔中,依靠CH—π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7.
杯[4]芳烃—5,11,17,23—四硫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杯芳烃 (Calixarenes)是由亚甲基桥连苯环构成的立体环状低聚物 ,不仅易于进行化学修饰 ,而且具有一个立体疏水的空腔 ,作为第三代主体分子兼具冠醚和环糊精的优点 ,是目前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在已合成出的众多杯芳烃衍生物中 ,水溶性的杯 [8]芳烃磺酸盐比较受人偏爱 ,对其配位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而对结构类似、空腔较小的杯 [4 ]芳烃磺酸盐和杯 [6]芳烃磺酸盐则研究较少 .Shinkai和Barra曾报道了几种胺类染料与杯 [8]芳烃磺酸盐的配位作用[2 ,3],刘育和韩宝航等人研究了杯 [8]芳烃磺酸盐对吖啶橙及荧…  相似文献   

8.
杯芳烃依据其空穴的大小和性质而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加合的能力,这可用作离子的分离和识别。作者利用氨解杯[4]芳烃酯合成新型双-1,2-酰胺桥联杯[4]芳烃,用紫外光度法研究它对碱金属苦味酸盐的加合性质,24℃时在CHCl3介质中,测得其对钾、铷的加合常数Ka,表明该杯[4]芳烃对碱金属K^ 、Rb^ 离子有着极强的加合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pH5.75的B - R底液中杯芳烃-槲皮素体系的相互作用和电化学极谱行为.在2.5次微分极谱仪上槲皮素在-1.12V(vs.SCE)处产生还原波,杯芳烃使其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增敏,加入苯二酚后体系的峰电流减小,故可利用杯芳烃-槲皮素形成的超分子作电化学探针测定苯二酚.研究了该探针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测定苯二酚的新极谱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8~10-7,检测限为7.8×10-9mol/L.应用该法测定了废水中的苯二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以氧杂杯[3]芳烃为母体,通过"点击化学"技术,以1,2,3-三氮唑为连接基,将香豆素引入氧杂杯[3]芳烃的下沿,得到2种香豆素-氧杂杯[3]芳烃衍生物(探针1、2),结构经1H NMR、IR和ESI-MS表征。在DMSO/H2O中性混合溶剂中,Fe3+均能与探针形成1∶1配合物,使其荧光降低,紫外吸收增强,高选择性识别微量F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