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维强  刘建萍 《江西医药》2014,(11):1252-1253
1病案报道
  患者,男,57岁。患者于2000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4000-6000ml/d,多饮、多食,主食1.5-2斤/d,体重1周内下降10余斤,多次查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片:500mg,3次/d,因腹胀、腹泻明显而停用,后改为消渴丸8粒,3次/d治疗,控制饮食,饭量每日6-7两,每日游泳半小时。血糖控制尚可,无低血糖反应。此后先后服用阿卡波糖50mg3次/d和克糖胶囊(自购中成药,无通用名)2粒3次/d,血糖控制不佳。2009年起先后改用诺和锐30、甘精胰岛素(具体剂量不详),因皮肤出现明显硬结停用。2013年5月22日,换用优泌乐2512U(早),8u (晚),格列美脲2mg1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治疗,未出现硬结,空腹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9-12mmol/L。2013年6月19日,患者注射优泌乐25后10min突然出现全身性红色皮疹,胸口麻木、呼吸困难。当时神志清楚,血压80/40mmHg,心率119次/min,休息30min 后自行缓解,立即停用优泌乐25胰岛素方案,并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36.0℃P:89次/min R:18次/min Bp (卧位):120/80mmHg,立位:110/70mmHg,神清,身高:168cm体重:72kg体重指数:25.5kg/m2神清,甲状腺未触及肿大,无黑棘皮征。心肺腹无异常,左侧足背动脉明显减弱,右侧正常,双侧胫部以下温度觉减退,无水肿。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有慢性胃炎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不饮酒,嗜烟,10余支/d。影像学检查:颈动脉超声:双侧颈总动脉管膜增厚、毛糙并左侧斑块形成。双下肢超声:下肢动脉内膜增厚伴多发硬化斑块形成。实验室检查:入院时查空腹:6.28-8.6mmol/L,三餐2h 后控制在:11.0-13.8mmol/L, HbA1c:6.8%。空腹C肽:3ng/ml(正常值:0.6-3.8ng/ml),60min:10.2ng/ml,2h:8.82ng/ml,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入院后逐步调整降糖方案为格列美脲4mg1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阿卡波糖50mg3次/d。患者血糖控制尚可,但于6月24日,7月1日及7月5日发生中餐前出冷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6月24日中餐前血糖3.8mmol/L,7月1日及7月5中餐前血糖未监测),于7月6日调整为维格列汀50mg2次/d,格列美脲2mg1次/d,吡格列酮30mg1次/d,阿卡波糖50mg3次/d。并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1/晚,调脂及稳定斑块治疗;银杏叶片2片,3次/d (因该患者既往有慢性糜烂性胃炎,故未给予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整方案后,无低血糖发生。7月15日查血糖:空腹7.0mmol/L,早餐后2h:7.7mmol/L,午餐后2h:8.1mmol/L,晚餐后2h:9.2mmol/L,睡前6.8mmol/L,停用阿卡波糖50mg3次/d,余治疗不变,7月30日查血糖:空腹6.2mmol/L,三餐后2h:7.0-8.2mmol/L,睡前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目前定期监测血糖一直控制平稳,无低血糖反应,无酮症酸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4岁。因2006年3月16日体检时发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均升高,分别为:TC6.93mmol/L,LDL-C4.56mmol/L,TG4.8mmol/L(正常值分别为:TC2.84~5.68mmol/L,LDL-C<3.1mmol/L,TG0.56~1.7mmol/L)。自服氟伐他汀钠(来适可)40mg/d。2d后患者夜间自觉恶心,上腹部不适,早晨缓解,未引起注意。继续服药1d,当晚患者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加剧,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10mg,2h后疼痛减轻,次日胃部隐痛症状好转,停服氟伐他汀钠7d。患者再次因高血脂来我院就诊,医生给予辛伐他汀(京必舒新)20mg/晚,顿服,服药1个月期间未出现腹部不适。2006…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0 岁.1998年4月25日因双下肢皮肤瘙痒30 d就诊于我院.查体 :T:36 ℃ P:72次/分,BP:16/10 kPa,心、肺、腹无异常,全身及双下肢皮肤无异常,给予扑尔敏8 mg,3次/日;维生素C 0.2 g,3次/日,口服7 d无效,遂停药.5月4日体检:血糖,肝、肾功能均正常,血脂五项中甘油三脂3.8 mmol/L,胆固醇5.7 mmol/L, 给予口服诺衡600 mg,2次/日.服药10余天时双下肢皮肤瘙痒逐渐减轻,19 d后消失.30 d后复查血脂、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均恢复正常,即停药.1998年9月患者再次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以双下肢为重,且症状较前加重.9月26日来我院复查血脂:甘油三脂5.34 mmol/L, 胆固醇7.1 mmol/L,又给予诺衡治疗,剂量、用法同前.服药15 d时症状开始缓解,近30 d时完全消失,30 d后复查血脂均正常.随访至2000年8月,患者血脂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再未出现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4.
江峰 《海峡药学》2008,20(8):174-174
患者男,36岁,因过敏性鼻炎于2007年8月开始服用辛芩颗粒(无糖型,产地:上海),1次5g,1日3次.服用两周后感觉双脚踝关节疼痛,开始以为运动引起,用正骨水、理通、红花油等药外用,未见缓解.继续服用2~3d,疼痛加剧,出现脚面疼痛,跟腱疼痛,并向上扩展到小腿骨痛、膝关节痛.查体未见明显红肿症状.再服用1~2d后因疼痛不得不停药.停药后第三天疼痛缓解,第四、五天后疼痛感消失.2008年1月,患者又继续服用辛芩颗粒,4~5d后即出现踝关节疼痛、小腿骨痛,坚持两天后停药,疼痛缓解.跟踪观察3个月,未再出现骨关节疼痛症状.患者在服用辛芩颗粒期间未同时服用其它药物.  相似文献   

5.
1例42岁女性患者,因右侧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他莫昔芬10mg,1次/d长期维持治疗。后因高血压病加用厄贝沙坦150mg,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左侧颈部、腋下淋巴结及左侧乳房疼痛,经检查排除乳腺癌转移。考虑上述症状与厄贝沙坦有关,立即停用厄贝沙坦,继续使用他莫昔芬,1周后症状消失。之后,用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控制血压,上述症状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6.
双氯芬酸钾致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名52岁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钾50mg,3次/d,枸橼酸铋钾110mg,3次/d,静脉滴注锝[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注射液200mg,1次/d。1周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咳嗽、咽痛等症状,Cr由95μmol/L升至542μmol/L,BUN由6.76mmol/L升至18.9mmol/L。遂停药,给予泼尼松龙、左氧氟沙星、血浆置换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Cr为638μmol/L,BUN为25.8mmol/L。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肾淀粉样变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经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Cr降至379~442μmol/L,BUN降至12.3~20.76mmol/L。随访1年,患者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2002年11月曾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入院治疗,2002年12月2日出院时生化检查示:TG1.11mmol/L,TCL3.38mmol/L,LDL-C1.55mmol/L,HDL-C1.29mmol/L,此后长期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伲福达)20mg,2次/d;阿司匹林75mg,1次/d口服。2004年7月12日来医院复诊,查体:T37.0℃,HR70次/min,BP ll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无异常。生化检查示:TG l.6mmol/L,TCL4.56mmol/L,LDL-C3.20mmol/L,HDL-C1.20mmol/L。为防治血脂升高给予调脂药普伐他汀钠片(美百乐镇)10mg,1次/d口服。患者服用第2天出现心率减慢、头痛和腹痛等症状。就…  相似文献   

8.
1例62岁男性患者,因日光性皮炎,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含甘草酸苷40mg)静脉滴注,并口服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4d,其后改用蒙药(具体成分不详)治疗10d。因皮肤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含甘草酸苷50mg),口服2次/d。1周后,患者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水肿,血压180/100mm Hg(1mm Hg=0.133kPa),立即停药。实验室检查:血钾3.1mmol/L,血钠151mmol/L,血肌酐(SCr)82μmol/L,肾素0.40pg/L,血管紧张素Ⅱ98ng/L,醛固酮164ng/L。给予氨苯蝶啶50mg,2次/d口服,硝苯地平20mg,2次/d口服。治疗1d后患者水肿消退,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 Hg。实验室复查示血钾4.7mmol/L,血钠141mmol/L,但SCr升至129μmol/L,最高达144μmol/L。停用氨苯蝶啶2d后,实验室检查示:SCr 86μmol/L,血钾3.7mmol/L,血钠141mmol/L,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正常。诊断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考虑与甘草酸有关。  相似文献   

9.
他克莫司致肝功能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6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于2004年4月14日入院。4月14日肝、肾功能检查:ALT32.5U/L,AST25.2U/L,BUN20.4mmol/L,Cr1300μmol/L。4月15日,在联合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即行抗感染、抗排异、降血压治疗。所用主要药物为:拉氧头孢(噻吗灵)1.0g静脉滴注,1次/d,8d后停药;甲泼尼龙200mg静脉注滴,1次/d;口服霉酚酸酯(骁悉)1.0g,2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2次/d。术后3d检查:ALT26.9U/L,AST36.9U/L,BUN9.2mmol/L,Cr163μmol/L,WBC17.7×109/L,Hb89g/L。Cr降至300μmol/L以下,从4月18日起开始口服免…  相似文献   

10.
卡培他滨引起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94岁男性直肠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化疗。在第3周期给予卡培他滨1500mg,2次/d,用药12d后,患者出现嗜睡、心慌、发热,血Cr由145μmol/L上升到173μmol/L,BUN由10.9mmol/L上升到27.4mmol/L,立刻停药。6d后,SCr310μmol/L,BUN62.5mmol/L。给予复方α-酮酸、利尿剂、低蛋白饮食等治疗,SCr及BUN逐渐下降。4个月后复查,SCr及BUN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1例73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丙嗪(早150 mg、晚100 mg)及苯海索(4 mg,2次/d)治疗30年,加用奥氮平10 mg,1次/d口服2个月后出现CK升高,达15 570 U/L,同时伴发热、肌张力增高、心动过速,P 105次/min。停用奥氮平,继续应用氯丙嗪及苯海索,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CK水平逐渐下降至接近正常值。停药第19天患者自行应用奥氮平10 mg,1次/d,4 d后CK再次升高达700 U/L,停药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1例19岁女性患者因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3 mg、2次/d,服药前无乳头溢液史,服药后间断出现乳头溢液。服药1年后发现右侧乳房(右乳)肿物伴疼痛,经乳癖散结胶囊、头孢地尼、布洛芬、利福平及异烟肼治疗不能缓解,肿物继续增大并出现双侧膝关节疼痛、双下肢结节红斑伴触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8.4×10 9/L...  相似文献   

13.
1例66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女性患者3年来一直口服左甲状腺素钠50μg,1次/d。患者近期诊断为2型糖尿病,加用瑞格列奈1mg,2次/d降糖治疗。服药1周后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实验室检查血糖2.3mmol/L,诊断为低血糖症。遂停用瑞格列奈,给予葡萄糖注射液后患者血糖水平升至3.9、5.1和8.7mmol/L,意识逐渐恢复。改用那格列奈120mg,3次/d治疗,患者未再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14.
硫普罗宁片致药物性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0岁。因脂肪肝,于2004年8月2日遵医嘱服用硫普罗宁片(凯西莱)100mg,3次/d。服药8d后患者出现尿黄、上腹饱胀感、呃逆及食欲减退等症状,自行减服药量至100mg,1次/d后。不见好转,并出现皮肤黄染,2d后停药。停药后,患者饱胀感即消失,食欲恢复正常,但尿液仍呈深黄色,皮肤黄染未消退。8月15日查尿,尿胆原( ),尿胆红素( );8月16日查肝功能:ALT253U/L、AST112U/L、总胆红素35.6μmol/L、直接胆红素18.9μmol/L、碱性磷酸酶147U/L、谷酰转肽酶775U/L、总胆汁酸224.9μmol/L,乙肝五项均为阴性。8月16日于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曾于…  相似文献   

15.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焦虑症、抑郁症给予劳拉西泮1 mg口服、2次/d,丁螺环酮10 mg口服、2次/d。2个月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嗜睡,四肢僵硬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3.5× 10 9/L,中性粒细胞0.89,C反应蛋白68.7 mg/L,血肌酐211 mmol/L,直接胆红素10.3 mmol...  相似文献   

16.
1例80岁男性患者因术后感染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钠、万古霉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及美罗培南,效果不佳,后治疗改为联用美罗培南1.0 g,1次/8 h静脉滴注及伏立康唑200 mg(首日剂量400 mg,1次/12 h),1次/12 h静脉滴注。第5~9天,实验室检查示血清肌酐(SCr)154~208μmol/L,尿素氮(BUN)24.3~35.9 mmol/L,血清胱抑素C 4.54~5.44 mg/L;血pH值7.18~7.34,氯离子122~130 mmol/L,钾离子3.4~4.1 mmol/L,标准碳酸氢盐波动于12~15 mmol/L,实际碳酸氢盐13~14 mmol/L,阴离子间隙13~14 mmol/L。尿分析示红细胞3.8~4.8个/HP,蛋白±,pH值保持在5.5。诊断为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损伤。第9天,伏立康唑用法改为每晨静脉滴注200 mg,每晚鼻饲给药200 mg。调整用法后第3天患者出现高氯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第11天停用伏立康唑,美罗培南继续应用。停药2 d后,患者血清SCr及BUN水平升至最高,分别达282μmol/L及49.4 mmol/L,随后逐渐降低,分别于停药后第25天和停药后34天降至正常,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于停药后第25天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1岁,主因高血脂来本院治疗。查体:总胆固醇6.2 mmol/L、甘油三酯2.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5 mmol/L,无既往药物过敏史。予以脂必妥片(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批号0503039)治疗,1.05g/次,2次/d。服用2 d后出现皮肤瘙痒,面部、双上肢呈散在少量皮疹,左半面部呈轻微浮肿,并伴有全身乏力等过敏症状。由于在此期间未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故诊断为脂必妥所致的迟发型药物过敏反应。停药,予以地塞米松0.75 mg,1次/d,治疗2 d后患者症状消失。2讨论脂必妥片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地奥制药公司第一个推出的以含有monacolin K(…  相似文献   

18.
硝苯地平缓释片致牙龈增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45岁。因患原发性高血压口服硝苯地平片5mg,3次/d,6年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后改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2次/d。1年后,出现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经罗红霉素、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治疗未见好转。怀疑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有关,遂改服贝那普利、美托洛尔,1个月后患者牙龈增生现象消失。之后患者因血压未能稳定控制而再次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5mg,2次/d,2个月后又出现牙龈增生,再次停药,1个月后增生消失。  相似文献   

19.
头孢哌酮钠引起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男,33岁.因左侧乳腺肿痛20天,加重4天于2007年3月22日入院.查体:左侧乳腺以乳头为中心有一12cm×10cm包块,局部红肿热痛,中心区域有波动感.血WBC:17.9×109/L, N 0.681,血糖14.2mmol/L.入院诊断:Ⅱ型糖尿病、左侧乳腺脓肿.  相似文献   

20.
1例69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因突发言语不清和口角歪斜入院。入院前服用格列齐特80 mg,2次/d和阿司匹林0.1 g,1次/d。查血糖:1.7 mmol/L。给予50%葡萄糖100 ml静脉注射。1 h后血糖升至20 mmol/L,症状缓解。停用格列齐特,改为格列吡嗪缓释片5 mg,1次/d。次日,患者空腹血糖1.7 mmol/L、餐后血糖2.7 mmol/L,并有心慌、头晕等症状。静脉滴注10%葡萄糖250 ml后症状好转。入院第3~5天停用降糖药,患者血糖维持在空腹8.2 mmol/L、餐后10.1 mmol/L左右。第6天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5 mg,1次/d,血糖维持在5.5~6.5 mmol/L。2 d后患者出院,继续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出院12 d,患者再次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遂再次入院。查血糖示:1.6 mmol/L。入院第3天开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餐后2 h血糖维持在8.7 mmol/L左右。第9天患者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