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金线莲基原植物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及其常见混淆品台湾银线兰A.formosanus的鉴别依据.方法 根据花叶开唇兰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SSR引物,通过DNA提取、PCR扩增以及引物多态性筛选等方法鉴别花叶开唇兰及台湾银线兰,从而鉴定药用金线莲真伪....  相似文献   

2.
Zhang H  Pei ZD  Ni C  Kang TG 《中药材》2011,34(9):1355-1357
目的:应用RAPD技术鉴别通关藤及其混淆品,并分析同种不同产地通关藤基因同源性。方法:CTAB法提取7个不同产地的通关藤及其6种混淆品的DNA,以20条随机引物进行非特异扩增。结果:随机引物285(GGG AAC CCG T)可稳定扩增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的DNA,随机引物E01(CCC AAG GTC C)可有效的鉴别通关藤及其混淆品。结论:RAPD法可准确鉴别正品通关藤及其混淆品,不同产地通关藤的基因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文山野生金线莲的RAPD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金线莲DNA分子标记进行研究.方法:以文山地区药用金线莲原植物滇越金线兰及3种叶面特征不同的花叶开唇兰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选择适合的随机引物和PCR反应体系,扩增分析金线莲的带谱.结果:16条引物共得到108条带谱,其中有95条多态性谱带,多态百分比为87.96%,且4种材料都具特异性条带.结论:实验材料之间遗传差异性较大,花叶开唇兰可能已经形成了新的变型或变种.获得的特异性条带可用于区分干燥的金线莲药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梅炒炭炮制前后DNA指纹图谱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DNA样品。从10个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引物S362(5'-GTCTCCGCAA-3')对不同产地乌梅进行扩增。结果此种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不同产地的乌梅生品DNA指纹图谱一致,均有900bp、750 bp、650 bp、550 bp、300 bp、200 bp条带;经炮制后的乌梅炭DNA指纹图谱与生品有较大差异,缺少较长碱基对的扩增条带,均多出了400 bp的条带。结论 RAPD技术可作为乌梅生品道地品种的鉴定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野生天麻和栽培天麻的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野生天麻和3种人工栽培天麻进行DNA指纹图谱鉴别研究,了解其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天麻品种的检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技术.结果:从45个引物中筛选出23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09个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显示,各样品间有遗传差异,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据此可进行鉴别.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天麻鉴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6.
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万定荣  陈科力 《中药材》2007,30(4):403-406
目的: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别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并进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引物,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8种卷柏属植物的17份样品的DNA提取物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共扩增出58个位点,获得清晰的RAPD图谱,建立了8种卷柏属植物类群亲缘关系的树系结构图。结论:该方法显示了8种卷柏属植物之间明显的种间差异,以及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产地产生的变异,能为这些植物种以及种下的分类鉴定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20,(10)
目的探讨肿节风SCAR分子标记克隆与验证。方法从随机引物库中挑选出45条10碱基的随机引物,采用RAPD方法对4种不同产地肿节风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S_(41)号引物扩增的RAPD分子标记,克隆测序后,经比对确定其同源序列获得SCAR分子标记,设计引物,对9种不同产地的肿节风和3种同科混淆品鸡爪兰、及己与金粟兰进行特异PCR扩增,验证引物特异性。结果 RAPD扩增获得中药肿节风的SCAR分子鉴定标记,据此设计出鉴定肿节风的特异引物,PCR扩增显示肿节风在500 bp左右处均出现有条带,与预期扩增长度基本相符,而3种同科植物均未出现条带。结论本研究获得肿节风SCAR分子标记,并设计出特异引物,可用于鉴别该药材与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8.
野生与组培金线莲有效成分的比较及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慧芬  庄意丽  梅其春 《中成药》2011,33(8):1364-1367
目的 研究人工栽培金线莲替代金线莲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 比较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金线莲药材中多糖、氨基酸及总黄酮的量,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金线莲组培苗及野生药材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多糖和总黄酮的比较表明,金线莲组培苗与野生品(台湾)的多糖和总酮量相近;总氨基酸比较表明,金线莲组培苗中总氨基酸达9.17%,高于野生品的总氨基酸量;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从中筛选出了能用于鉴别金线莲组培苗的特异性引物.结论 初步证明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的金线莲组培苗可以代替其野生品,它是解决金线莲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金钱莲文献考证、原植物及商品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纯  黄以钟  季莲芳 《中草药》1996,27(3):169-172
金线莲文献考证结果确知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为民间使用的地道品种。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金线莲商品药材品种单一,但资源稀少。列出开唇兰属(Anoec-tochilus)8种植物的植物分布概况,分种检索表,澄清了该属3种种缘十分相近药用植物营养体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三七DNA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文山三七和广西三七进行DNA指纹图谱的鉴别研究,了解其间遗传变异的大小,并建立三七品种的检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技术。结果:从45个引物中筛选出23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共得到211个遗传标记。DNA指纹图谱显示,样品间有遗传差异,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据此可进行鉴别。结论:RAPD技术可作为三七鉴别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野生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根内菌根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菌根真菌的分离采用平皿点种法;生物活性测定采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对幼苗生长作用方法。结果 从野生金线莲根内分离获得21种菌根真菌,其中6种真菌对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和长苏石斛(Dendrobiun brymerianun Lindl)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5种真菌对金线莲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通过对有生物活性真菌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将其应用到兰科及其它濒危药用植物繁殖中去。  相似文献   

12.
ISSR-PCR在石斛种间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沈颖  徐程  万小凤  张铭 《中草药》2005,36(3):423-427
目的 采用ISSR-PCR方法对石斛属9种植物进行鉴别,探讨不同种石斛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方法 选取10条由SSR组成的引物,对9种石斛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10条引物中有7条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每条引物可检测的多态性位点最少7个,最多14个,扩增片段大小为220-1260 bp。其中,引物UBC-807和UBC-864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条带比率,均可以独立将所有被测种区分开来。结论ISSR-PC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可以作为石斛属种间鉴别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索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优化的试剂盒提取法提取大叶钩藤、白钩藤、毛钩藤3种植物的总DNA。用经过筛选的18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优化后的试剂盒提取法可有效获取3种钩藤属植物的基因组DNA,18条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条带共26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31条,多态率达到88.9%,扩增效果好。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5份钩藤供试材料聚为3类。结论 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种和地理区域远近一致,与形态学观察可能存在差异。所得RAPD标记可用于钩藤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并为今后开发遗传鉴定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资源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的遗传进化关系,开发高效、实用的分子标记方法。方法在20个不同产地金线莲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开发RAPD标记,并将其换成特异SCAR标记。结果从10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条具有显著多态性的引物,扩增得到135条多态性位点。RAPD聚类分析显示,当20个金线莲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为0.748时,可以聚为6类,同一区域起源金线莲基本归为一类,表明不同区域金线莲种质资源存在着显著遗传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多态性RAPD条带中挑选出5个特异位点转换为SCAR标记,并在不同金线莲种质资源中进行验证,结果显示5条SCAR标记具有显著的种质资源特异性和扩增模式。结论所筛选的特异RAPD-SCAR标记为加快金线莲优良品种选育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及鉴定野生金线莲根内菌根真菌。方法采用平皿点种法进行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提取菌株的总DNA,采用丝状真菌ITS通用引物对其rDNA相应区段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纯化后测序。结果结合各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区域基因序列特征,将A12菌株、5号菌株、2号菌株、6号菌株、A46菌株和A55菌株鉴定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p.),其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sp.或Ceratobasidium sp.。结论通过对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有望将其应用到金线莲及兰科其它濒危药用植物繁殖中去。  相似文献   

16.
金钱白花蛇及其混淆品高特异性PCR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简便的金钱白花蛇药材DNA分子标记鉴别方法。方法:根据金钱白花蛇及常见混淆品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设计一对专门用于中药材金钱白花蛇的鉴别引物HJL-1和HJH-1。用不同的复性温度PCR扩增,确立特异性反应条件,并利用此方法鉴别从市场中购买的金钱白花蛇药材。结果:在67 ℃复性温度下进行PCR,正品金钱白花蛇均得到230 bp的扩增带,而混淆品在同样的条件下无扩增带。对市售金钱白花蛇药材随机选取18块进行PCR鉴别验证,其中正品14块,混淆品4块,检出率达100%。结论:设计的鉴别引物对正品金钱白花蛇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市售金钱白花蛇药材的鉴定。PCR稳定性高,同种不同个体间的种内差异对鉴定结果不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仙茅属植物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我国仙茅属(Curculigo Gaertn.)植物的遗传关系。方法对我国仙茅属植物7个国产种30个单株进行RAPD分析。运用Popgene Version1.31软件计算相关参数,采用UPGMA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1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157条带,其中有145条呈多态性。我国仙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2.36%,平均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93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0 1,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sp为0.457 7。在种内水平上,PPB=5.09%,Ne=1.036 6,H=0.020 4,种内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Hpop)为0.029 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种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931 3)与Shannon’s分化系数(0.934 9)基本一致,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种间。种间基因流(Nm)为0.036 9,说明种间基因流动较少,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两种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的范围为0.520 8~0.823 7。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基于RAPD分子标记的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结论我国仙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且种间的遗传差异大于种内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