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纲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260-261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垂体瘤患者,肿瘤组织完全切除或近全切除27例,占75%,大部分切除6例,占16.7%,部分切除3例,占8.3%。平均手术时间2.3h。术中平均出血量120.8mL。平均住院时间5.2d。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垂体瘤较为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技术和手术显微镜结合经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5例经CT扫描和MRI检查以及内分泌检查确诊为垂体瘤患者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打开鞍底,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结果全切21例,近全切4例。术后23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经药物治疗后好转。术后19例术前血清泌乳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0例视力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镜辅助鼻内窥镜单鼻孔经蝶入路的术式能良好地显示鞍区等结构,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收治的40例垂体瘤患者,经神经内镜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护理人员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共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随访12~24个月,原垂体瘤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并发症痊愈。结论:对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后患者强化护理,尤其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术后早日康复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佳良  董薇  付淑平  史彦芳  刘海鹏  方川  郭毅 《河北医药》2009,31(17):2230-2231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对76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观察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随访结果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肿瘤全切71例(93.4%),次全切除3例(3.9%),大部分切除2例(2.6%);手术时间1.0—2.5h,平均1.5h。术后平均住院5d,无死亡者。57例获得平均6个月的随访,39例视力、视野障碍患者中,31例恢复至正常水平,8例明显改善。64例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患者中,48例随诊降至正常水平。2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在显微镜下并应用神经内镜辅助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2年未再复发。结论单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对正常解剖结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患者住院时间短、病情恢复快,可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熟悉研究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的手术入路局部解剖的基础上,对本组60例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诊断为垂体瘤的患者,行内镜辅助下垂体瘤切除术。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影像学和内分泌学检查,全部切除24例,大部分切除36例,术后尿崩20例,经治疗短期均治愈,术后头痛头昏症状均消失,视力改善18例,视力下降2例,月经紊乱、向心性肥胖、多尿多饮等症状、性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无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结论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创伤,保持鼻腔的完整性,减少手术死角,比较满意的切除垂体瘤。  相似文献   

6.
张科  王斌  徐培坤  程宏伟 《安徽医药》2016,20(11):2107-2109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25例内镜辅助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视力视野、内分泌学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等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视力或/和内分泌改善者20例;4例肢端肥大口唇肥厚者面容及手脚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术后脑脊液漏3例,电解质紊乱2例,尿量增多5例,无感染病例。结论 单纯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切除垂体瘤手术安全、有效、微创,必要时辅以导航技术增加手术安全有效性。随着内镜器械的更新,其操作更加便捷灵活,内镜经鼻蝶切除垂体瘤必将得到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69例。结果全切垂体瘤63例(91.3%),部分切除6例(8.7%)。平均住院天数8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有:尿崩症10例,水电解质紊乱12例,脑脊液鼻漏5例,嗅觉减退3例,其中1例脑脊液鼻漏需行再次手术后治愈,余患者均经短期治疗后痊愈。其中35例随访6—36个月,原有症状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例复发,肿瘤向鞍上、鞍旁生长,后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其手术创伤小、安全和有效,熟练的手术技巧、内镜相关配套器械的完善,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垂体瘤切除与经唇下一蝶窦入路和经单鼻孔鼻前庭一鼻中隔入路显微外科垂体瘤切除三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手术病例,其中经唇下一蝶窦入路97例,经单鼻孔鼻前庭一鼻中隔入路43例,经鼻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27例。结果经唇下一蝶窦入路患中,有84例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经单鼻孔鼻前庭一鼻中隔入路患中,有37例完全切除肿瘤组织,经鼻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患中有23例完全切除肿瘤组织。术后随访1个月~7年,行血清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术后垂体功能情况及鼻腔功能情况。结论经鼻内窥镜辅助下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是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入路中一个更为简单、微创、安全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垂体腺瘤患者50例通过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肿瘤全切除42例(84.0%),次全切除8例(16.0%)。术后患者病情稳定,平均住院7d,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24.0%),其中出现尿崩症状4例(8.0%),垂体功能低下2例(4.0%),视力减退2例(4.0%),均对症处理,3个月后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50例患者均行光镜检查,42例为嫌色细胞瘤,8例为嗜酸性细胞瘤。结论: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除肿瘤范围大、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内镜经鼻蝶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对71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手术之前均作影像学及血液的检查,观察术后结果。结果共有51例的垂体瘤全部切除,仅有3例需要进行二次切除,还有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并无死亡者。47例术后康复至正常水平,34例在手术之后6个月内激素明显增高,随之进行二次手术全部切除。结论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手术中的运用,创伤很小,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患者反应良好,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鼻蝶入路的适应征及手术方法。方法18例垂体瘤患者经口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2个月。2年,肿瘤消失17例,死亡1例。结论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回顾护理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0.34±1.09)d,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脑脊液鼻漏5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痊愈。失访5例,随访平均为(1.55±0.87)年,未出现复发情况,并发症痊愈。结论对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加强手术护理配合,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蝶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21例垂体瘤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5例,2例部分切除;13例功能性垂体瘤术后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12例术前有视野缺损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5例术后有尿崩症状,经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闫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71-572
目的探讨二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60例既往存在垂体瘤经鼻蝶入路切除史的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二次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瘤体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及内分泌变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手术操作方法和技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瘤体全部切除患者32例,次全切14例,术前视力障碍术后恢复患者21例,无死亡病例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存在手术适应证的垂体腺瘤残余或复发患者及时给予二次经鼻蝶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治疗垂体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对垂体瘤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2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以经颅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肿瘤切除率(92.7%)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复发率(2.4%)低于对照组(17.1%),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采用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肿瘤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22例,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将扩鼻器直抵蝶窦前壁,将鼻中隔完整地推向对侧,凿除蝶窦前壁骨质,经鞍底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除16例,大部切除6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于位于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垂体瘤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李庆新  王先祥  王斌  张义泉 《安徽医药》2017,38(9):1177-1179
目的 对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术中并发症进行分类,并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70例垂体腺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中并发症的分类、处理策略。结果 70例手术患者中,常见并发症为手术路径迷失7例(10.00%)、术区大出血8例(11.43%)及脑脊液漏12例(17.14%),经相应策略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肿瘤全切除54例(77.14%),次全切除12例(17.14%),大部切除4例(5.71%),无颅内感染及垂体危象患者。结论 对术中并发症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完整的处理预案,是保障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3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共有13例患者发生不同类型的术后并发症症状,无死亡病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d。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导航下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在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患者在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随访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导航误差平均1.3mm,重要结构和痛变定位满意;内窥镜观察下,发现肿瘤残余7例,予以刮除.本组27例患者中,全切除肿瘤者24例(88.89%),次全切除者3例(11.11%),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有减轻.术后一过性尿崩5例(18.52%),脑脊液漏2例(7.4%).术后随访13个月~5年,2例(7.51%)复发.结论 导航下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急性垂体腺瘤卒中,手术定位准确,扩大了手术视野,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全切率提高,是处理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33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结合本院工作实际系统分析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护理,特别是出现术后并发症时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恢复良好,33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