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30-131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呕吐范畴,临床证见胃脘胀满,暖气嘈杂,呕吐苦水等,其病因多为饮食情志所伤,致肝胃不和,胃失和降,病情反复难愈。近年笔者通过实践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从气论治,以治气为主,根据症情结合化湿、化瘀、通降、消导诸法,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董建华治疗胃痞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军祥 《中医杂志》1996,37(3):155-156
董建华教授治疗脾胃病证上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学术思想,现就其治疗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 胃病壅滞,主用通降,慎用开破胃病是指胃脘部痞塞满闷、疼痛、嘈杂纳少,大便或干或稀的一种病证。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生理上,胃主通降,以降为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升清,以升为健。若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均可直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吐酸、嘈杂等病范畴,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及运用中药治疗。方法①清胆和胃,理气通降;②疏肝解郁,和胃通降;③益气健脾,和胃通降;④温清并用,苦辛通降;⑤滋阴生津,和胃降逆。另外配合饮食疗法,疗效更佳。结果: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吐酸迅速消退,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4.
李婷爱 《光明中医》2012,27(4):790-79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癌以及慢性胰腺炎和胆囊炎等以胃痛为主症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治疗. 胃痛之病,体察其发病规律,其中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但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正如《素问·经脉别论》内更详述其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对于水谷入胃,赖脾之运化使精气四布,上下通达,详述无遗.脾主升,胃主降,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正如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至于通降之法,各有不同,正如《医学薪传》所说:"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笔者治疗胃痛多年,临症应用施今墨先生的治胃痛十法即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之法,颇感得心应手,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明确嘈杂的概念和病位,指出病机为胃失通降和肝胃脾失和。认为临床辨证若为湿热型,治以清降化浊法;肝胃不和型,治以抑木扶土法;胃阴虚型,治以甘凉濡润法;脾胃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并提出了预后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6.
浅论嘈杂及其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航 《江苏中医》1994,15(1):34-35
本文明确嘈杂的概念和病位,指出病机为胃失通降和肝胃脾失和。认为临床辨证苦为湿热型,治以清降化浊法;肝胃不和型,治以抑木扶土法;胃阴虚型,治以甘凉濡润法;脾胃气虚型,治以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并提出了预后及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符虹主任医师运用自拟理气方治疗小儿十二指肠壅积症的经验。符虹主任医师认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胃主通降,十二指肠壅积可累及肝、脾、胃三脏,以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苏娟萍教授认为,该病病位主要在脾、胃,且与肝、肺有关,以脾虚胃逆为本、肝肺失调为标,治疗时应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为主,辅以疏肝泄热、降肺泄浊。治疗时应注意寒热补泻,以平为期,注重通降,肺胃同治,最终达到脾胃同调、肝肺同治、标本兼顾的目的。该文总结苏娟萍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刘学勤教授运用纵横二法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分析刘老几十载治疗胃病的经验,并结合典型病案进行总结。结果:刘老治疗胃病时,纵则注重调整气机的升降,用辛开苦降的自拟验方"胃平汤"治疗胃脘痞满、纳呆、恶心、呕吐、嗳气等症。横则注重协调肝胃关系,用疏肝和胃的自拟验方"疏肝和胃汤"治疗肝气横逆犯胃之胸胁苦满、胃痛、腹胀、嘈杂、泛酸等症。结论:刘老采用纵横二法治疗胃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人在临床诊治中体会到 ,胃脘痛的辨证治疗 ,首先须辨明虚实。治疗上胃宜降则和 ,“降”是胃的生理功能特征 ,而“滞”是胃的病理特点 ,所以治疗胃脘痛要着眼于一个“通”字 ,“通则不痛”,胃实者宜导滞祛邪 ,胃虚者宜补虚行滞 ,灵活运用 ,方可收效。以下是本人辨治胃脘痛的一点体会。1 肝胃郁热本证以胃脘灼痛 ,嘈杂呕吐泛酸 ,口干苦喜饮 ,大便干结 ,小便色黄 ,舌红苔黄 ,脉弦数为主症。治宜降逆通便 ,疏肝和胃。方用生大黄、吴茱萸、制香附、延胡索、广木香、乌贼骨、煅瓦楞子、浙贝、川朴、砂仁、白豆蔻、青皮、陈皮、半夏、炒枳实。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古代文献中关于嘈杂的记载从概念、类证、病因病机、治疗四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认为古代文献对嘈杂的认识非常深刻全面,于今天的临床实践亦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对现代医学对嘈杂的认识作了介绍,嘈杂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当中。就现代中医临床对嘈杂的认识及治疗预后等进行归纳总结,认为嘈杂病因病机关键是脾胃虚弱为本,痰湿、热邪、气郁等为标,胃失和降为发病关键。临床辨证常分为湿热、肝胃不和、胃阴虚及脾胃气(阳)虚四型。治疗要点在于通、降、和,并指出嘈杂的预后及预防要点。  相似文献   

12.
胃病从肝论治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琼玉 《河北中医》2009,31(10):1495-1496
叶天士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通补阳明,开泄厥阴”及“制肝木,益胃土”。胃腑的主要生理特性是通与降,通降失和则为胃病,故病性多实,或虚中夹实,但不论虚实均以胃气壅滞不通为共同特征,故通降和胃是常用治法。而通法离不开行气、降气之品,欲使气机调畅,升降协调,则必求于肝,故有“胃病从肝论治”、“治肝可以安胃”之说,正如华岫云总结叶天士治胃“泄肝安肝为纲领”。  相似文献   

13.
病机 肝胃不和证皆因情志不舒,肝郁胃弱、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笔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证候特征,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的理论,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清热泄火止血、逐瘀通络止痛、缓急和中、滋阴益胃、柔肝止痛等法治疗,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分型治疗 肝气犯胃症见胃脘持续胀痛或胸胁疼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食入不化,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治以疏肝理气和胃。药物:北柴胡6g、生杭芍12g、炒川芎9g、香附10g、陈皮9g、积壳9g、甘草4g。气郁甚加郁金10…  相似文献   

14.
正达立通颗粒主要成分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清半夏、蒲公英、山楂(炒焦)、焦槟榔,功能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反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其治疗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5.
<正>胃脘痛是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脘腹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纳食减少等胃失和降症状。本病多有反复发作病史,主要表现为病邪阻滞和脏腑失调两方面。此病为多发病、常见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大多由忧思恼怒、情志不畅,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致。其病在胃,本在肝,故治胃痛要以疏肝理气止痛为主,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此病正是  相似文献   

16.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将《伤寒论》方治疗慢性胃炎归纳总结为泻热和胃、柔肝养胃、疏肝和胃、泻胆和胃、暖肝温胃、温中健脾、温中散寒、苦辛通降等八个方面。指出临床运用《伤寒论》方治疗慢性胃炎,只要辨证准确,皆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肝胃不和证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证候,是由肝胃的功能失调进而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证。笔直对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采用柴夏清胃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先总结如下。1诊断标准(1)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经整理拟订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如下:主症:1)脘胁胀满或胀痛2)吞酸3)嗳气4)呃逆5)脉弦。次症:1)情志抑郁2)不欲饮食3)善太息4)胃脘嘈杂。以上  相似文献   

19.
胃脘痛 ,俗称胃痛。现代医学多指十二指肠溃疡、各型胃炎等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发作时疼痛难忍 ,甚者痛连胁背 ,伴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表现。病变虽在脾胃 ,但又关系肝胆 ,尤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笔者认为 ,本病病因主要表现在情志伤肝和饮食伤胃两个方面。而且胃脘痛不论由何种原因引起 ,但最终都与肝脏密切相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 ,则疏泄不及、脾胃升降失调 ,而致胃脘胀痛、呃逆干呕、大便溏泄或秘结等症 ;若肝气太过、横逆犯胃、胃失和降 ,则出现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吞酸嘈杂等症 ;饮食因素可见脾胃气机壅滞 ,妨碍肝气之升 ,…  相似文献   

20.
颜正华教授诊治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认为主要病机为肝胃失和。治疗关键是肝胃同治。各有所重。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胃、活血治胃等法。药物选择忌刚宜柔、升降相因,药性以轻灵、流通见长,辅以通腑泻浊,使气机顺畅;久病入络,瘀血阻滞,则根据瘀血之轻重选用药物、临床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