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统计学方法,对发放于全国六大地区临床第一线专家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为寒、痰、气、瘀、虚等,其中“气滞”这一证候要素贯穿冠心病病变的始终,说明“气滞”在冠心病发病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制调查问卷,进行临床一线专家大样本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明确证候要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候要素,其中肾气虚的证候要素在各个阶段均持续存在,贯穿冠心病病变始终,并有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名老中医辨治冠心病的共性规律.方法 以名医诊治冠心病典型医案115例,建立冠心病名医诊疗数据库,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证候要素诊断及相关研究.结果 提取到名医诊治冠心病8个主要证候要素: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并确定了其定量诊断,阐释了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归纳了名医治疗冠心病8个证候要素的用药规律.结论 证候要素研究揭示了名医证候诊断的内涵及其组方用药规律,对中医辨治冠心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寻找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指标,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对近11年文献中所包含的3021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取证候要素,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观察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痰浊、气虚、阴虚为主,其他次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中以气滞、阴虚证候要素为主,在三支病变中以血瘀、痰浊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其主要中医证候要素不同,提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要素辨证是近年来中医学界研究较多的一种模式,系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型名”的基本要素,更是辨证的核心与关键.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的分类及比例具有一定特征;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对应证型的组合具有一定规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证候要素,并分析其分布规律,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方法: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403例冠心病心绞痛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其证候要素,确立症状贡献度,建立诊断阈值,分析其组合规律.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存在气滞、气虚、痰湿、血瘀、痰热、郁热、阴虚、阳虚等证候要素,随着证候要素组合增多,气虚、阴虚、血瘀、痰浊、气滞是冠心病心绞痛标虚标实证候特点的主要体现,其中以气虚和血瘀最多见.结论: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的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研究反映了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为量化证候诊断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专家调查( 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进行专家咨询和调查.[结果]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分布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微血管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虚等证素及气滞心胸证.[结论]本调查结果可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G)确诊为CHD—AP.并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纳入标准中的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CHD—AP患者各危险因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100例患者共出现8种证型,包含10种常见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素中的血瘀为所有患者共有的基本证候要素,其余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滞、痰浊、寒凝、痰热:虚性证候要素中以气虚要素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阴虚、肾虚、脾虚、阳虚。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血瘀证候要素为所有CHD患者病变均具有的基本证候要素,气虚证候要素在虚性证候要素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合并高血压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是否产生影响,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收集和分析14家临床协作单位25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组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类型、心功能等级、病性类证候要素、病位类证候要素及应证组合分布规律,完成统计分析并探讨其规律。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心功能比较无差异;2组患者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病性类证候要素均为气虚、血瘀、阴虚,但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中气虚的出现频率低于不合并高血压组(P0.01);2组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均为心,同时涉及到脾、肺、肾、肝,且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的应证组合均以多个证候要素组合最为多见,但合并高血压组两证组合多于不合并高血压组(P0.05);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兼血瘀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其病性证候要素中气虚比例减少,其应证组合中,多以两证组合为主,且气虚血瘀和气阴两虚兼血瘀是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痰浊证证候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痰浊的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痰浊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进行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中痰浊有805例,在所有证候要素中占39.7%;其痰浊合并气虚630例,在所有痰浊证中占78.3%,痰浊合并血瘀703例,在所有痰浊证中占87.3%,痰浊同时合并气虚、血瘀528例,在所有痰浊证占65.6%;高嘌呤饮食、高脂血症对痰浊的影响强度较大,二者的Exp(B)值〉5。结论痰浊证是冠心病心绞痛重要的证候要素,在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痰浊致病多与气虚、血瘀相互兼杂,高嘌呤饮食、高脂血症与痰浊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反馈效症”一词主要脱胎于《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无形中建立的一种异常精确的反馈体系。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反应,对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根据系统的反馈,为临床提供决策。本文整理了其源流、基本概念和分类,提出了具体应用方向,以期为正确治疗患者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做出的反馈,总结其使用现状,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及与学生期望得到的反馈间的差距,以探讨有效的教师反馈方式,进而提高小组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反馈治疗慢性骨盆痛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刚  刘和 《医学综述》2006,12(3):139-140
慢性骨盆痛综合征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盆底肌肉活动失调有关。生物反馈技术用于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帮助盆底肌肉恢复到正常的动力范围,达到有效治疗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目的。本文综述了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生物反馈的作用机制及生物反馈对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分析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发展现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反馈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就业岗位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一致性要求,提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多课程融合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血瘀证证候量化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来获得具有相对普遍代表性的血瘀证证候数据库。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我国3个地区展开血瘀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在4家医院完成了2100例调查,合格2004例,经过对所得出数据基本信息的统计和可靠性分析,认为调查结果与临床实际比较符合,可靠性高。结论将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群体调查应用于中医证候学研究中,可以获得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临床病证信息,使得分析和处理结果更可靠,也更具有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阐述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案例库构建与应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用户使用及反馈情况,介绍案例库后续建设方向与规划,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颤证患者临床资料、四诊信息进行调查及聚类分析,了解老年颤证的症状特点,分析证候特征。方法收集符合老年颤证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详细询问病史与搜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证候学调查,建立临床调查内容指标数据库,运用描述与计算机SPSS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老年颤证临床调查55例患者,症状的聚类分析出现起病形式并运动震颤类症状、静止性震颤类症状、认知并姿势平衡障碍类症状、疼痛麻木类症状和兼见各症并肢体颤振类症状5大聚类形式。结论老年颤证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与中医兼见症状间存在症状群。  相似文献   

18.
以杭州市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为例开展问卷调查,构建在线健康社区用户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分析各项服务需求属性及需求优先度排序,提出在线健康社区优化医疗健康服务建议,包括分类管理各项服务、关注青年用户群体、完善需求反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Q M Pan  G L Chen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153-5, 13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y about liver disea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t surveyed 5606 patients at the general hospitals, and 1013 (18.07%) of them were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TCM), including 61 cases of liver Qi depression syndrome, 215 cases of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135 cases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 damp-heat syndrome, 79 cases of liver Fire flaming syndrome, 145 cases of liver Yang rising syndrome, 209 cases of liver Wind agitation syndrome, 62 cases of liver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 86 cases of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and 21 cases of liver cold syndro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stitution ration of liver diseases (TCM). It supplies some scientific data for the clinic and research of liver diseases (TCM).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证候量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之精华所在,现行的辨证标准的建立大多基于专家经验或直观观察,缺乏精确的量化,从而影响了辨证的准确性,难以适应现代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的要求。建立在群体调查基础上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患病人群中症状、体征或有关指标的频数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分析,是中医证候定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们进行的有关研究课题,从调查项目的选择、软指标的记分、合格调查群体的确立,项目初步筛选的方法及有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