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ile’s术是治疗直肠癌常用术式,我院2004年发生严重的Mile’s术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6岁。血便1个月入院。肠镜及病检显示直肠腺癌,肿瘤距肛缘5cm,绕肠半周,呈溃疡型,行Mile’s术,术后恢复良好,由造瘘口排便,第8天起出现高热39℃,予以对症治疗,分析小盆腔感染,观察会阴皮肤切口情况,愈合良好。(1)盆腔穿刺;(2)盆腔彩超检查;(3)进行血细跑培养;(4)加强抗炎。穿刺小盆腔未抽出脓液,彩超回报阴性,未发现盆腔积液,予以抗炎治疗,7d后细菌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综上分析发热因细菌感染引起,更换抗生素,未见疗效,高热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男,79岁.身体状况良好,因急性尿潴留人院.血TPSA:15.65 ng/ml,FPSA:1.85 ng/ml.彩超示:前列腺增生,质地欠均质,未见结节及肿块.尿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均正常.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待排).完善检查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采18G穿刺针,用TRUS引导的系统性10针穿刺活检术,手术顺利,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炎治疗.术后7h后,患者出现发热,高达38.5℃,继而出现寒战,体温升至41℃,给予氟美松10 mg静脉推注,加用1组抗生素,1h后症状缓解.术后第2、3天,大约同一时间仍然出现上述症状,治疗措施同上.  相似文献   

3.
读片窗     
病例女,54岁,以“发现右下腹包块3年”为主诉入院。3年前急性阑尾炎发作,抗炎保守治疗后好转,未手术。1年前因下腹痛再次入院.妇科彩超示盆腔囊性包块,因腹痛自行消失。未手术。  相似文献   

4.
外伤致肝破裂修补术后腹腔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外伤致肝破裂修补术后腹腔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0岁.以肝破裂修补术后半个月,腹腔大出血1d急诊入院.入院后诊断:(1)肝破裂修补术后腹腔出血;(2)右侧胫腓骨骨折术后;(3)重度贫血并低蛋白血症;(4)右侧胸腔积液.给予积极治疗后彩超下引流腹腔、盆腔内积血.胸腹腔64排CT示:(1)双侧肺挫裂伤,右肺下叶不张,右侧血气胸;(2)肝包膜下血肿,肝右叶动脉分支出血可能性大.血培养见白色念珠菌.经输血等治疗后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贫血貌,巩膜黄染,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患者已经2次开腹手术,外科认为再剖腹探查出血患者极其危险,经我科会诊后认为可选择先行肝动脉DSA造影检查,若有明显出血动脉,可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转入我中心行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5.
白虎汤加减在肾移植术后感染高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感染高热的成因、诊断和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术后高热的机制. 方法: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白虎汤加减,激素、抗病毒、抗细菌等联合用药,全身支持疗法,减少环孢素A 用量,停用细胞毒药物.对照组未用中药,其余用药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5例中痊愈14例,好转1例,治愈率为93%;对照组17例中痊愈9例,好转1例,死亡7例,治愈率为53%;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表现为邪充斥三焦,邪热虽盛,津液未伤;白虎汤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对大热、大渴、脉数有力者有效,同时有降温、抗炎等作用,配合西药抗菌及全身支持疗法,可使肾移植术后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感染高热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重点及相应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 7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3例出血(1例腹腔出血和2例穿刺点出血)和2例皮下气肿,穿刺孔愈合良好,未发生血肿、盆腔感染、急腹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应抓住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重点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误诊原因,总结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两例宫颈癌术后盆腔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资料。结果两例均因宫颈鳞状细胞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别于术后第6及第10天发热,并伴有一侧下腹部隐痛或胀痛,考虑淋巴囊肿形成,予对症治疗未获缓解,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为盆腔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两例均予广谱、高效抗厌氧菌和抗凝治疗好转。出院后继续华法林抗凝治疗。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如出现下肢压迫症状,需行盆腔及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和D-二聚体监测了解是否有血栓形成。出现感染征象时,警惕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80例,其中1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11例为恶性肿瘤,6例为腹腔脓肿,6例为盆腔脓肿或其他。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过程顺利,引流量100~3 300 mL,引流时间5~15 d。80例患者中78例引流通畅,保守治疗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引流不彻底,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未见气胸、血胸、腹腔内出血、穿刺部位感染。1例同时行胆囊造瘘术者术后寒战高热,对症治疗后好...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术后切口空肠疝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手术后腹壁穿刺孔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种植、穿刺孔疝等,而穿刺孔疝甚为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79岁。因卵巢囊肿于半月前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术中经过顺利,出血量少,术后患者体温正常,尿色正常,无阴道出血,术后经抗炎,补液治疗治愈出院。术后1周出现恶心,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查体:腹膨隆,腹肌软,左下腹皮下可触及约3 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轻微触痛。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皮下积液。遂予以抗炎及对症处理3 d,患者症状不能缓解,遂行剖腹探察术,术中见左下腹套管穿刺口位置有约10 cm空肠疝入,肠腔完全梗阻。遂自穿刺口处扩大腹膜切口,游离出嵌顿空肠,发现此段肠管血运较差,决定行空肠部分切除,穿刺口疝修补,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盆腔动脉栓塞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的效果。材料与方法 :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脉插管 ,通过动脉造影确定转移病灶的供血动脉 ,先注入化疗药物 ,然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的悬浮液直至肿瘤血管显影消失 ,术后观察血HCG下降情况及肿瘤缩小情况。结果 :10例病例治疗后血HCG - β值均明显下降 ,转移病灶明显缩小 ,全部病例最终均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盆腔动脉栓塞对于侵蚀性葡萄胎盆腔转移病例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癌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LKR)的诊断、治疗及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治的1例膀胱癌LK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膀胱癌复发行电切术后20d、无尿1d入院。行腹部彩超、CT扫描示膀胱癌表现,未见盆腔、淋巴结转移。查血肌酐1460μmol/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4032 ng/L,血白细胞持续升高至58.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高达54.9×109/L,不伴有发热。疑诊白血病,予骨髓穿刺、DNA检测排除感染及白血病可能,诊断为LKR。予对症治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移行上皮癌Ⅲ级,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肿瘤细胞G-CSF染色阳性。术后血白细胞明显下降接近正常水平。第1次出院后3个月因左下肢水肿再次入院,诊断为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第2次出院后3个月死于全身转移。结论膀胱癌LKR极为少见,提示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分析肿瘤细胞中G-CSF的自分泌可能与LK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重点及相应措施并进行总结。结果7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发生3例出血(1例腹腔出血和2例穿刺点出血)和2例皮下气肿,穿刺孔愈合良好,未发生血肿、盆腔感染、急腹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应抓住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重点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379例(604个病灶)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379例(604个病灶)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消融时间180~720s,消融功率40~70 W。消融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或增强CT/MRI复查,完全消融549个病灶,部分消融55个病灶。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0.9%(549/604),总复发率为9.1%(55/60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3%(2/604)。结论超声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成为一种微创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术,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置管引流术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对112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所形成的143个淋巴囊肿经皮穿刺置入8.5F Cook外引流管持续引流淋巴囊液。结果 143个淋巴囊肿均一步法一次成功穿刺并置入8.5F Cook外引流管,未出现与导管穿刺相关并发症。所有病灶均成功治疗,完全消失142例,治愈率达99.3%,仅1例于治疗3个月后复发,复发率不足1%。引流时间3~15 d,平均5 d。引流量270~3200 ml,平均812 ml。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腹盆腔淋巴囊肿行穿刺置管治疗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是盆腔淋巴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实施硬化治疗的远期疗效及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随机检查对疑似盆腔脓肿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直径〉4.5cm),如有脓液析出则按规定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19例盆腔脓肿全部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除1例未经硬化治疗仅做了抗生素冲洗后2周后复发,其余均得到治愈。治疗半年复查盆腔超声未见异常,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介入超声治疗盆腔脓肿是临床上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继发盆腔手术后感染形成的脓肿效果更佳,而且能够明显缓解临床上高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4月共收治89例肾移植。对其中伴有严重肺部感染的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旦出现高热,干咳等症状即很快进入呼吸衰竭,对上述病人进行多次痰培养并作血巨细胞病毒(CMV)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者4例,单纯CMV感染者4例,CMV合并细菌感染者2例,单纯细菌感染3例,霉菌感染2例,经治疗后治愈12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抗炎,抗病毒,抗霉菌治疗同时,果断减少或暂停免疫抑制剂,有利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监测下介入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 ,介入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60例患者 ,并与同期手术治疗 3 0例患者对比。结果  60例盆腔包裹性积液经阴道彩超引导穿刺介入治疗成功率为 10 0 % (60 / 60 ) ,总有效率为 93 % (5 6/ 60 ) ,手术治疗组成功率为 10 0 % (3 0 / 3 0 ) ,有效率为 93 % (2 8/ 3 0 )。结论 盆腔包裹性积液穿刺后随访 6~ 2 4个月疗效确定 ,操作简便 ,价廉安全 ,无须手术 ,与手术治疗获得同样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儿童颌面间隙感染形成脓肿早期病例采用彩超提示下局部穿刺吸脓,药物冲洗脓腔,保守治疗,避免手术切开排脓遗留瘢痕。方法:儿童颌面间隙感染102例,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彩超提示下经皮穿刺奥硝唑与庆大霉素冲洗治疗。结果:102例中92例经穿刺治疗后痊愈,10例无效作脓肿切开引流,有效率为90.20%。结论:彩超提示下穿刺冲洗治疗儿童颌面间隙感染具有创伤小、可操作性强、能有效缩短病程、愈后不留瘢痕等特点,是治疗颌面间隙感染脓肿形成早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后颅窝肿瘤术后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和积极的对症治疗,29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因脑积水予以行分流手术调整;腰椎穿刺持续引流1例复发,再次行开颅手术治疗。其余病例预后良好。结论皮下积液是后颅窝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尽早发现,妥善处理,防止感染,愈后良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如何在宫外孕术前根据患者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来正确评估术中是否应用自体血回输.方法 对192例宫外孕开腹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彩色超声提示的盆腔积液深度予以分组后,比较盆腔出血量、术后1d复查血常规的贫血患者病例数.结果 192例患者中自体血回输88例,104例患者未采用自体血回输.术前彩色超声提示盆腔积液深度>40mm的患者中,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可使术后出现贫血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而术前彩色超声提示盆腔积液深度≤40mm的患者,术中是否应用自体血回输对于患者术后贫血无影响.结论 宫外孕患者手术前如彩色超声提示盆腔积液深度>40 mm术中应该应用自体血回输,当盆腔积液深度≤40mm可不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