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捷制1650t/h复合循环塔式炉给水系统布置特点,给水调节的任务,给水调节的动态特性及所采用的二段全程给水调节系统。着重分析了汽水分离器水位和给水泵转速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
锅炉汽包水位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给出具有可测干扰系统的预测函数控制(PFC)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预测函数控制、串级调节的优点,提出了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PFC—PID透明控制策略: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带前馈补偿的PFC控制,可有效地克服汽包水位系统的另一主要扰动——蒸汽流量的扰动,同时PFC的强鲁棒性保证了在对象特性变化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具有良好的调节品质。计算机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捷制1650t/h复合循环塔式炉给水系统布置特点,给水调节的任务,给水调节的动态特性及所采用的二段全程给水调节系统,着重分析了汽水分离器水位和给水泵转速调节原理和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TCS6382双回路可编程控制器在苏制210MW机组锅炉给水全程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较详细地介绍了TCS系列调节器的功能特点及算法,并分析了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原理及逻辑关系,体现出系统总体设计合理、调节品质好,TCS调节器应用于给水全程控制具有性能价格比较高,系统构成简单,组态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5.
通过TCS6382双回路可编程控制器在苏制210MW机组锅炉给水全程控制中的实际应用,较详细地介绍了TCS系列调节器的功能特点及算法,并分析了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原理及逻辑关系,体现出系统总体设计合理、调节品质好,TCS调节器应用于给水全程控制具有性能价格比较高,系统构成简单,组态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6.
通过CLC单回路调节器在21万千瓦发电机组给水全程控制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CLC的组态方法,提出了CLC回路调节器在中、小型发电机组热工控制方面具有性能价格比高,系统构成简单,调节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变量泵的多功能控制是一种泵的新的控制方式。本文介绍了作者研究开发的电液比例多功能控制泵及其调节原理。文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案,并对它们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开发的多功能泵具有恒压力、恒流量、恒功率及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等调节功能,有着广泛的工业实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泵各种调节功能的稳态和动态特性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台山电厂二期给水自动控制的策略,即基于中间点焓值校正的控制动态燃水比值的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并根据给水自动逻辑图分析给水焓值控制回路、水流量基本指令回路、防水冷壁管出口温度越限回路、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校正回路。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电导率仪、变频器、加氨泵实现除盐水自动加氨系统.另外,对给水pH值、电导率、流量相关控制信号在测量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将给水电导率换算成pH值的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自动控制加氨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实现工业锅炉的微机控制,对强化和优化锅炉燃烧、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极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包括给水自动控制和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的工业锅炉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特点,提供了控制算法和程序流图,给出了系统的实际运行数据和结果。本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创造点:采用低过剩空气系数运行的燃烧调节方案和含氧量自适应方式控制,使烟气含氧量的给定值依运行工况变化而自动按最佳含氧量调节;构成空气双交叉系统,实现加、减负荷时的特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A joint solution model of variable-mass flow in two-phase region and fluid-solid coupling heat transfer, concerned about the charge process of variable-mass thermodynamic system, is built up and calcul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relativ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ed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reaches 1.7×105 W/(m2 · K). When the equal percentage valve is used, the system need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of valve control, but brings the highest construction cost. With the decrease of initial steam pressure, the heat transfer intensity also weakens but the steam flow increases. With the initial water filling coefficient increasing or the temperature of steam supply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accumulative steam flow increases with the growth of steam pressure. When the pressure of steam supply drops, the steam flow gradient increases during the maximum opening period of control valve, and causes the maximum steam flow to increase.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力发电厂电厂主管节能控制的需要,设计了基于PLC、HMI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系统.通过恒压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可迅速报警,及时恢复正常供水,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和HMI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系统恒压供水问题,实现了及时报警、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火力发电厂电厂主管节能控制的需要,设计了基于PLC、HMI和变频器的恒压供水系统.通过恒压供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可迅速报警,及时恢复正常供水,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变频调速技术和HMI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系统恒压供水问题,实现了及时报警、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汽包是锅炉系统受热并产生蒸汽的重要枢纽,控制汽包液位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是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任务。本文分析研究了汽包液位与给水和蒸汽用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采用三冲量控制方式,结合微分先行-PID控制算法,基于西门子S7-300 PLC,设计了以锅炉汽包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系统投运后,有效提高了汽包液位的控制品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克服虚假水位现象,提高对汽包液位的控制能力,根据甲醇生产的工艺特点,分析不同的水位控制方式,提出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方案并加以改进.对水位信号采用冗余测量提高控制精度,对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通过延迟滤波提高系统稳定性,采用ABB Industrial^IT分散控制系统实现控制过程.控制方案稳定,可以保持给水和蒸汽平衡,有效克服虚假水位现象,保证汽包液位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火电单元机组为一复杂多变量对象,给水流量与机组负荷-机前压力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利用能量及质量守恒定律,从锅炉侧和汽轮机侧分别分析给水流量影响机组负荷和机前压力的机理,建立给水流量-锅炉燃料量-汽轮机调门开度与机组负荷-机前压力之间的三入二出动态模型。模型以微分方程形式给出,主要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便于工程实用。并针对一实际机组,根据其设计数据确定模型参数。通过构建控制系统仿真发现,机跟炉和炉跟机控制方式均不能有效消除给水流量波动对机组负荷及机前压力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个采用可编程控制和变频调速技术在中央空调供水系统的节能应用实例,叙述了系统恒压供水的工作原理、PLC控制系统构成和编程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捷制1650T/H低倍率强制循环塔式锅炉减温水系统以及各级过热器、再热器的汽温特性。重点对锅炉蒸汽温度在不同工况扰动下的变化与调整,过热器、再热器蒸汽温度在锅炉启动、正常运行、事故情况下的调节与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PEMFC空气供应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空气供应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氧气、氮气流量模型,风机模型和供给返回管道流量模型;给出了一种实用低压风机的特性曲线。基于Matlab进行了数学模型的仿真及分析,并给出了PID控制设计方法及系统模型传递函数的求解过程,最后对控制系统做了仿真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鼻炎热疗仪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硬件方案包括:温度测量控制方案,雾化蒸汽产生、加热控制方案,液位监测方案,人/机接口方案。软件方案包括:基本软件控制流程,上电复位和WDT强制复位的识别与处理方法。介绍了负荷变化大、温度对象特性非线性严重的控制算法。临床应用结果证明,设计的嵌入式系统方案合理,稳定性、可靠性、温度测量控制精度、雾化蒸汽流量等各项指标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