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模型,核合成可以在相对丰质子的高密度区和相对丰中子的低密度区中进行,许多不稳定核引起的反应非常重要。图1示出大爆炸原初核合成反应网络的一部分,涉及^10C的核反应对原初核合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滴线附近核素主要靠稳定核之间复杂的反应产生,而利用放射性核反应产生的过程就简单很多.  相似文献   

2.
^8Li(p,d)^7Li是大爆炸原初核合成非标准模型和r过程种子核合成反应网络中的关键反应。在非标准模型中,A=8处稳定核空隙可以通过^4He(t,γ)^7Li(n,γ)^8Li(α,n)^11B(n,γ)^12B(e-v)^12C…、^8Li(α,n)^9Li(e-v)^9Be(n,γ)^10Be(e-v)^10B(n,γ)^11B(n,γ)^12B(e-v)^12C…等一系列反应链跨越过去,从而使核合成的反应能够向更重的核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爆炸原初核合成的标准模型假定重子密度均匀分布,已经成功预测了直到^7Li的原初核合成,并预言仅能合成极少量的重核素,主要是由于没有A=8的稳定核。在重子密度不均匀的非标准原初核合成模型中,该稳定核空隙可通过包含有不稳定核的反应跨越过去,使核合成的反应流延伸到更重的核区,从而预测了^7Li以上核素有更高的丰度。  相似文献   

4.
在恒星演化的过程中,CNO反应链是其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当温度高于10^8K时,高温CNO反应链会取代CNO反应链,成为主要反应。高温链中入射道包含放射性核的重要反应有^13N(p,γ)^14O,^17F(p,γ)^18Ne,^18F(p,α)^15O和^18F(p,γ)^19Ne等。  相似文献   

5.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为此,本工作使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对其进行间接研究。  相似文献   

6.
^26Al衰变放出能量为1.809MeV的γ射线,该射线在诸如新星、X射线爆炸等天体物理事件中是一个极好的观测量。^26Al主要通过反应链^24Mg(p,γ)^25Al(β^+)^26Mg(p,γ)^26Al合成,然而^26Al的合成由于其短寿命(T1/2=6.34s)同质异能态的存在而变得复杂。^26Si(p,γ)^27P能跨越^26Al的主要产生链,是其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7.
宏观-微观模型预言,在Z=108存在强的质子形变壳,而相应的中子壳位于N=162,预计^270Hs是一“双幻数”形变核。因此,实验上合成^270Hs,进而研究其核结构将很有意义。然而超重核合成截面很低,在pb(10^-12barn)数量级,因而难度大。为了能成功的合成超重核,选择最佳弹靶组合和轰击能量至关重要。本工作将提出合成超重核^270Hs的最佳反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兰州SFC加速的^16O束轰击同位素^118Sn,由熔合蒸发4n反应产生目标核^130Ce。为了消除本底干扰并指定^130Ce核。采用溶剂萃取法对He-jet带传输系统从靶室传输出来的反应产物进行了离线分离与纯化。将目标核^130Ce从大量靶材料、反应产物及母核中分离出来,快速制成薄源后在铅室中进入γ单谱测量及X-γ、γ-γ符合测量。从化学分离后的产物中观察到了半衰期为22.9min的108条γ射线,其中107条是新发现的,该活性被指定为^130Ce。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γ线的级联关系,建立了缺中子同位素^130Ce较完整的(EC+β^ )衰变纲图。为^118Sn(^16O,4n)^130Ce反应体系建立的放化分离流程的分离时间仅10min,化学产额大于70%,化学分离除去98%以上的核反应生成的^130La,对其它杂质的去污完全满足^130Ce(EC+β^+)衰变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通过重核碰撞形成的复合体系破裂产生超重核的问题。评述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即早期发展的在碎化理论框架下的量子涨落理论和本课题组尝试发展的微观输运理论模型。概括阐述了微观输运理论研究反应^197Au+^197Au,^238U+^238U和^244Pu+^244Pu等的主要结果。这就是反应中产生的超重碎块的几率与入射能的关系,复合体系和超重碎块的衰变机制以及所形成的超重碎块的结合能和形状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8Li(n,γ)^9Li反应在二类超新星及大爆炸核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了众多核天体物理学家的兴趣。在二类超新星核合成中,^4He(t,γ)^7Li(n,γ)^8Li(α,n)^11B反应链被认为是形成γ射线的过程种子核的关键反应之一。然而在核合成过程中,该反应链将受到^8Li(n,γ)^9Li反应的影响,^8Li(n,γ)^9Li与^8Li(α,n)^11B反应的竞争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A〉12核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核合成链^3He(a,γ)^7Be(a,γ)^11C(p,γ)^12N到CNO循环可能是另外一条途径替代^3He经由3^4He→^12C到CNO。这一点在某些特定的天体环境中显得很重要,例如贫金属的大质量星。其作用的大小,决定于它所包含的核反应的反应率,其中重要的是^11C的质子俘获反应与其β衰变的竞争。^11C(p,γ)^12N的直接俘获的核天体S因子在我们以前的工作中用实验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2.
贫化铀及组合球中的反应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HPGe探测器测量了DT中子照射下^27Al(n,α)^24Na、^197Au(n,2n)^196Au、^93Nb(n,2n)^92Nbm和^197Au(n,γ)^198Au几个反应在贫化铀、贫化铀/聚乙烯/铁组合球中的活化率。运用MCNP/4B程序和ENDF/B-Ⅵ数据库对实验进行了模拟计算^27Al(n,α)^24Na、^197Au(n,2n)^196Au反应的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197Au(n,γ)^198Au反应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相当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参量方程研究了熔合反应^26Mg+^248Cm,^30Si+^244Pu,^36S+^238U和^48Ca+^226Ra经4n蒸发形成超重核^270Hs。图1显示约化蒸发残余截面σER=σER/πλ^2,  相似文献   

14.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其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5.
近来,人们对弱束缚核破裂效应对熔合反应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了调查这种效应,测量了^6,7Li+^208Pb体系在背角的弹性、准弹和破裂的激发函数(图1)并抽取了相应的势垒分布(图2)。为了比较,耦合道程序ECIS03计算的结果也显示在图1中。通常势垒分布由公式T=1-R抽取,这里丁是穿透几率,尺是反射几率。  相似文献   

16.
核散裂反应和炮弹碎裂反应中的余核产生截面是核反应理论和实验中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核散裂和弹核碎裂反应中余核(尤其是靠近滴线的稀有同位素)产生截面的预测,本文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的两类预测模型。一类是无物理模型引导的BNN模型,另一类是有物理模型引导的BNN+模型。结果发现BNN模型需要学习充足的信息量,才能拥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BNN+模型既能继承物理模型的优点,又能弥补该模型的缺陷。在同样少的样本数据下,BNN+模型仍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在严格挑选初始核考虑弹靶结构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近垒和垒上融合反应^40,48Ca+^90,96Zr研究表明:4个反应的理论计算截面与实验值很好符合;丰中子反应^40Ca+^96Zr的垒下融合截面比其他3个反应有明显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运用TALYS程序对中国评价核数据库中重要结构材料核Ta的全套中子数据进行了模型计算。根据中子与^181Ta反应的全截面、弹性散射截面和弹性散射角分布的实验数据,对Koning和Delaroche给出的中子普适光学势参数进行调节,得到一组适用于能量范围在0.1~30MeV之间、中子与^181Ta反应的光学模型势参数。  相似文献   

19.
核反应^9Be(p,α)^6Li在天体能区的裸核反应截面测量对核天体物理中大爆炸核合成及其恒星核合成的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低能带电粒子核反应中库仑位垒和电子屏蔽效应的影响,直接测量^9Be(p,α)^6Li在低能区的截面非常困难。为此,本工作使用基于准自由反应机制的特洛伊木马方法川对其进行间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核天体物理是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的重要交叉学科,通过核物理实验、天体物理反应网络计算与天文观测结合,可得出元素合成、星体演化和能量产生的规律。在天体演化过程中,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反应和衰变卷入其中,由于缺乏实验数据,理论计算有数量级的差别,很难满足核天体反应网络计算的要求。因此,基于放射性离子束的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成为国际核物理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