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程监控系统中GSM网关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如鹏  黎峰  李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2):2240-2241,2293
在开发设计铁路双电源远程监控系统中,通过GSM数传和短消息通信业务实现数据传输,并设计了一种GSM网关来处理现场采集的数据。该网关采用线程池技术进行SOAP和GSM数据及短消息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了工业现场的远程监控,为监控网络和移动网络的一体化应用建立了统一平台。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GSM的高可靠性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网络已经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目前最广泛应用的通信网络,短消息(SMS)作为GSM系统中最为简单和方便的数据通信方式,其业务和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利用短消息进行数据传递既有效又经济。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短消息业务的无线远程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用于数控加工中心和重要设备车间的安全监控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GSM网络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目前用户数量最大的移动通信系统。短消息作为GSM系统中最为简单和方便的数据通信方式,其业务和应用得到迅猛的发展。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以短消息作为数据载体传送数据既有效又经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SM短消息业务的无线远程监控报警系统,该系统用于水厂的实时监控中,控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GSM通信业务实现远程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如鹏  黎峰 《计算机应用》2003,23(Z2):207-208
在开发设计铁路双电源监控系统中,因其设备布局分散,为高效地解决数据的通讯而采用GSM数传和短消息通信业务实现数据传输.文中讨论了在无线远程监控系统中利用GSM通信业务实现数据通讯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用多线程技术解决通讯中多任务的并发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GSM网络短消息的远程监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SM网络短消息实现对远程设备监控具有实时、方便、快捷等优点.文章给出了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并详细介绍了工作流程.利用GSM网络,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通过Delphi编写程序代码借助GSM网络发送AT命令,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和对设备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
结合滑坡监测系统,重点论述了一种基于GSM网络远程无线数据通信的实现。无线远程数据采集和监控与传统有线方式相比具有不受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限制,具有运行成本低、系统可靠、通信范围广以及更广泛的适应性等优势,它为远程监控、远程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本文利用GSM网络短消息和拨号数据通信两大功能,实现了对滑坡体的实时监测。该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其它远程监控等中小流量数据通信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基于GSM网络实现远程心电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通过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单片机及接口电路、GSM通信模块电路以及GSM通信模块与上位机的连接来实现远程心电自动监控,利用标准的AT指令完成了心电采集数据短消息的发送、接收以及保存等功能,使监护仪成本大幅度下降,远程心电监护更易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GSM无线技术的产量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GPS农田精确定位和GSM无线技术的产量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作物收获过程中的产量在线测量,并通过无线短消息方式将现场端与监控中心进行通信。文中阐述了产量远程监测系统的结构,介绍了现场端与监控端的软硬件组成,探讨了利用GSM短消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的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有助于其它领域远程信息采集与监控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GSM网络的全球化普及,短消息及其增值业务以其方便、灵活、快捷、价格低廉等优势已经迈入许多领域,并逐步取代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因此,利用GSM通信模块和短消息技术构建无线发布平台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监控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提出的基于GSM短消息的小流量数据传输,将能稳定地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MS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MS远程监控系统利用GSM网络的SMS(手机短信业务)和低成本的硬件电路构建家居设备的远程监控。在GSM覆盖的地域里,用户可以发送短消息来控制连接到系统的家电设备的开关状态。同样,系统也可以向用户告知其工作状态。用户可以设定特殊短信来监视家中是否发生了特定事件。将GSM/GPRS MODEM主控系统与无线模块相结合,系统构建了一个一主多从的控制网络,从而实现智能化家居监控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