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茴三硫对染铝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铝对大鼠肝功能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观察茴三硫对铝中毒大鼠的疗效.方法 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及灌胃;染铝组腹腔注射AlCl3水溶液[6 mg/(kg·d)]及用生理盐水灌胃;茴三硫低、高剂量治疗组腹腔注射AlCl3水溶液[6 mg/(kg·d)],同时用茴三硫灌胃[10、20 mg/(kg·d)].分别于第4和第8周末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r-谷氨酰转移酶(G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项目,且在第8周末取肝组织测定SOD及MDA,并作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染铝组大鼠的血清中ALT、AST升高,血清及肝组织中SOD活力减低、MDA水平升高,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与染铝组比较,茴三硫治疗组血清中ALT、AST较低,血清及肝组织中SOD活力增高、MDA水平降低,肝脏病理学改变有所减轻.以茴三硫高剂量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 铝可使大鼠肝功能下降,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及肝细胞受损,而茴三硫对铝的这种损害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注射用盐酸苦参碱对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CG加LPS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采用不同剂量盐酸苦参碱干预,对其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测定和比较,取肝脏、脾脏、胸腺测定脏器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盐酸苦参碱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对抗BCG加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及小鼠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升高. [结论]盐酸苦参碱各剂量对BCG加LPS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 2 .5Gy 90 %的中子射线照射BALB/C小鼠 ,研究小鼠血清中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和肌酸激酶 (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活力的变化情况 ,以确定 2 .5Gy中子辐射对小鼠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方法〕采用二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动物 ,共计 78只。实验期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统一饲养。将上述小鼠分为 2组 ,包括 1个对照组和 1个实验组。采用北京清华大学的中子源分别对各动物组进行 90 %中子照射 ,照射剂量为 2 .5Gy(66只 ) ,对照组 12只。分别在照射动物之后的 6h、12h、1d、3d、5d、7d、10d、14d、2 1d、2 8d和 41d采取静脉血 ,进行AST、LDH、CK和ALT的活性测定。采用MicrocalOrigin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2 .5Gy中子照射 5d后血清AST、LDH、CK和ALT活力均有明显升高 ,直到于照射后 2 1d~ 2 8d后仍然未恢复至正常状态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2 .5Gy中子辐射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进而引起血清AST、LDH、CK和ALT活力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杀铃脲原药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80只6周龄SD大鼠,体重140~160 g,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杀铃脲原药设0、200、800、3200 mg/kg 4个剂量组,每日经口灌胃染毒1次,连续90 d;对照组给予等量2%吐温水溶液。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实验前及90 d后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测定肝脏质量并计算肝脏系数,光镜下对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各项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200 mg/kg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ALT、AST、ALP酶活性均受明显影响,肝脏组织亦有一定病理改变;800、200 mg/kg剂量组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双酚A(BPA)暴露对雄性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将5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高脂饲料+低剂量BPA[10μg/(kg·d)]组、高脂饲料+中剂量BPA[50μg/(kg·d)]组和高脂饲料+高剂量BPA[250μg/(kg·d)]组,共5组。连续35周通过饮食途径给予大鼠BPA后,测定体质量、肝脏系数、体脂百分数,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肝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指标。结果高脂饲料组与普通饲料组血清中AST水平无差别,但高脂饲料组的血清中ALT水平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此外,高脂饮食+高剂量BPA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脂饲料组(P0.05),不同剂量的BPA对大鼠体质量、体脂百分数、肝脏中脂肪及MDA和GSH-Px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长期高剂量BPA暴露对高脂喂养雄性大鼠肝脏功能具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硝基甲苯(TNT)染毒致大鼠肝损伤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天门冬酸氨基移换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力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以50、100和200mg/kg体重剂量的TNT对大鼠每天一次经口染毒,分别于染毒2、4、6和8周后处死,测定血和肝组织TNT代谢产物2,6-二硝基-4-氨基甲苯(DNAT)水平、血靛青绿(ICG)10min滞留率(ICG_(R10))和血清LDH、ALT、AST、ALP的变化情况。[结果]TNT染毒大鼠血和肝组织DNAT均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TNT染毒剂量与大鼠血清或肝组织DNAT呈显著性相关(P<0.01),血清与肝组织DNAT呈显著性相关(P<0.01);各TNT染毒组大鼠血清ICG_(R10)明显高于对照组。TNT高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LDH、ALT、AST和ALP活力有所降低,其他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变化;血清或肝组织DNAT与血清LDH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或0.01),与ALT、AST和ALP均负相关,但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LDH、ALT、AST和ALP指标对TNT染毒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反应并不敏感,似与TNT代谢产物DNAT对血清4种酶活力可能具有的一定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乙羧氟草醚农药对大鼠肝脏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乙羧氟草醚农药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80只6周龄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分别以含有乙羧氟草醚原药0、200、1000及5000mg/kg饲料饲喂13周。每周1次称量大鼠体重、摄食量,饲养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酯酶(ALP)水平,测定肝脏质量并计算肝脏系数,光镜下对大鼠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浓度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受到抑制,摄食量明显减少,雌、雄鼠血清ALT、AST及雄鼠血清ALP水平明显升高,雌鼠血清ALP水平也有升高趋势。肝脏系数增大,并出现组织病理学改变。中、低浓度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丹酚酸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具有特定组成的丹酚酸(SA)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健康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各实验组分别用3种不同剂量SA灌胃,2周后以花生油(对照组)或CCl4(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4 h后测定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和肝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值分别为615 U/L和243 U/L,而SA组大鼠AST、ALT分别为348~452和134~181 U/L,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SA剂量为300 mg/(kg·bw)时,大鼠血清和肝匀浆中的SOD活性分别上升22.7%和16.7%,MDA含量降低19.3%和30.5%,GSH含量升高9.2%和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间GSH-P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小叶中心部出现明显点状和灶状坏死,而SA不同剂量组大鼠肝脏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前期给予适量的SA处理可有效抵抗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荷瘤鼠受X射线辐射时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07年,以H22肝癌实体瘤小鼠给予X射线局部照射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结果]灌胃后15 d,单纯放射治疗组血清ALT、AST(U/L)分别为(562.55±30.18)、(856.74±34.82),DBD高剂量联合放疗组、DBD低剂量联合放疗组、单纯DBD治疗组和健康组分别为(146.63±7.21)、(280.50±14.42)、(250.49±11.92)、(121.33±8.67)和(217.31±10.91)、(364.27±19.81)、(314.52±17.43)、(139.61±9.28),均低于单纯放射治疗组(P<0.01);模型对照组的ALT、AST分别为(415.29±10.97)、(619.34±45.33),均高于3个服药组和健康组(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显著降低荷瘤小鼠受X线辐射所造成的急性肝损伤所致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 研究大豆、枸杞子、山楂复合提取物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 设立空白对照、肝损伤对照和 0 .0 6、0 .2 0、0 .60 g/( kg· bw)复合提取物五组 ,分别建立小鼠CCl4 肝损伤模型和乙醇肝损伤模型 ,4w后 ,前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活性 ,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 ;后者测定肝匀浆中丙二醛 ( MDA)、谷胱甘肽( GSH)和甘油三酯 ( TG)含量 ,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结果 :  CCl4 肝损伤模型 :复合提取物中剂量组的血清 ALT及中、高剂量组的血清 AST水平均较 CCl4 对照组降低 ,低剂量组发生肝细胞坏死和中、高剂量组发生炎症细胞浸润的程度明显较 CCl4 对照组轻。乙醇肝损伤模型 :低、高剂量组MDA和各剂量组 TG含量以及低、中剂量组脂肪变性评分均明显低于乙醇对照组。结论 : 大豆、枸杞子、山楂复合提取物对 CCl4 和乙醇诱导的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火龙果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红龙”火龙果对高血脂SD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根据TG水平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设为阴性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火龙果:7.5、10.0、15.0g/kgbw3个剂量组。剂量组灌胃不同浓度的火龙果果浆,两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3个剂量组、高脂模型对照组动物自由进食高脂饲料,阴性对照组自由进食基础饲料。实验进行45d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各组大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H—C)、低密度脂蛋白(LDH—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取肝脏称重,计算肝/体重比值,并做病理切片。结果火龙果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的TG、CHO、LDH—C较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草转氨酶(AST)、肝实质重量、肝/体比值结果表明:高脂饮食除能引起大鼠的血脂升高,还能损害机体的肝脏实质,引起AST升高、肝脏增大;但随火龙果的剂量增加,肝脏受损害的程度逐渐减轻,特别是AST指标,火龙果的高剂量组已恢复至阴性组水平。结论“紫红龙”火龙果对高血脂sD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肝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分析hs—CRP与肝转氨酶的关系。方法80例IM儿童患者分成0~3岁、~6岁、~12岁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0~3岁组hs—CRP明显增高,与~6岁、~12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转氨酶在-6岁、-12岁组升高明显,两组分别与0—3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一6岁、一12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H在各组均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情越重,LDH越高。结论儿童IM的肝功能异常程度与年龄有关,hs—CRP的增高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刺梨原汁对不同时期的实验性高血脂小鼠模型的降血脂。方法雄性C57小鼠40只,按照建立高脂模型小鼠的时间90d(以3M组表示)和180d(以6M组表示),随机分为两个大组,每组再各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刺梨组,共8个小组,每组5只。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刺梨组在给予90d和180d的高胆固醇饲料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00mg/kg血脂康胶囊和25%浓度的刺梨汁。各组均灌胃40d。比较不同组别小鼠的降血脂效果以及肝脏的形态学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ALT,AST,CHOL和TG升高,HDL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6M和3M血脂康组的ALT,AST,CHOL和TG均较模型组降低,HDL下降(P〈0.05),6M和3M刺梨组的ALT,AST和TG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不同时期的高脂模型组比较:3M模型组的ALT,AST,GLU和TG均较6M组的值低(P〈0.05);不同时期血脂康组比较:其CHOL,TG,HDL均有差别(P〈0.05);不同时期的刺梨组比较:其CHOL和HDL值存在差别(P〈0.05)。结论刺梨原汁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不同时期的降血脂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桦脂醇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给予白桦脂醇保护。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以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性谷胱甘肽酶(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做肝脏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酒精性肝损伤的大鼠血清ALT、AST、ALP活性和LDL含量明显升高。肝匀浆中SOD、GSH-PX、GST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GSH含量明显降低。白桦脂醇能明显降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可明显提高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SOD、GSH-PX、GST活性(P〈0.01)和GSH含量(P〈0.05);同时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P〈0.05)。阳性对照组(益肝灵组)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明显降低和CHO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可明显提高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SOD、GSH—PX、GST活性(P〈0.01)和GSH含量(P〈0.05);同时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P〈0.05)。白桦脂醇还能明显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坏死。[结论]白桦脂醇能抑制酒精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组织的损伤,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检测HBV、HCV、HIV间合并感染以及单纯HBV或HCV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同时检测合并感染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 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并分析它们与IL 18、VEGF、TGF β1的相关性;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0例作对照组进行IL 18、VEGF、TGF β1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变化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比单纯HBV和HCV感染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IL 18、VEGF、TGF β1值以HBV+HCV+HIV感染模式最高[分别为(312.44±45.24)pg/L、(326.43±51.24)pg/mL、(283.51±49.27)μg/L],其次为HCV+HIV感染模式[分别为(224.32±34.37)pg/L、(257.72±47.72)pg/mL、(204.11±43.28)μg/L],HBV+HCV感染模式最低[分别为(129.44±27.62)pg/L、(147.67±41.22)pg/mL、(120.47±30.23)μg/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 18、VEGF、TGF β1水平与相应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GGT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652、0.672;0.643、0.618、0.623; 0.712、0.673、0.705)。结论检测血清IL 18、VEGF、TGF β1含量,对 HBV、HCV、HIV间合并感染患者病情的合理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其中糖尿病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患者50例(B组),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病程常迁延,平均住院时间为(18.52±4.32)d,较B组(12.64±4.18)d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1);A组患者肝功能多受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为(52.26±15.18)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为(48.44±10.25) U/L,显著高于B组的ALT、AST[分别为(40.39±15.42)U/L、(35.70±9.98)U/L](P<0.05);A组患者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分别为(8.02±2.12)mmol/L、(128.05±21.25)μmol/L,显著高于B组的BUN和SCr[分别为(5.35±1.99) mmol/L、(98.20±20.93)μmol/L](P<0.05)。A组混合感染发生率为26.00%,显著高于B组的10.00%;代谢综合征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36.00%,明显高于B组的12.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2.00%(6例)、6.00%(3例),B组分别为4.00%(2例)、2.00%(1例)。A组痰培养阳性41例(82.00%, 41/50),B组痰培养阳性44例(88.00%,44/50),两组检出病原体均以肺炎链球菌(A组16株,B组17株)、肺炎克雷伯菌(A组4株,B组5株)较多。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程长,病情重,合并症多;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抗感染是关键,改善营养和器官功能状态是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应激性肝脏损害(HSI)的机制及与肠黏膜屏障损伤和肠源性内毒素血症(GET)的关系。方法用改良Allen法建立TBI模型。40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TBI后6、12、24、48小时时相组。测定肝血清酶、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内毒素(脂多糖,LPS)水平,观察肝组织和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TBI早期,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NF-α及LPS水平均升高,肝组织SOD减少、MDA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TBI各组LPS与肝血清酶、TNF-α及MD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OD呈显著负相关(P〈0.05);TBI各组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结论TBI早期即出现肝脏和肠黏膜上皮的应激性损伤,HSI与GET和氧化应激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沙棘籽油对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大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CCl4肝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有效剂量。方法实验用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80~220 g)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CCl4模型对照组和3个沙棘籽油实验组(0.167,0.333和0.500 g/kg体重)。沙棘籽油以食用花生油稀释至所需浓度,灌胃给予动物(2 ml/kg体重),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溶剂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于实验第45天将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 h,模型组及受试样品组一次灌胃给予CCl4(200 mg/kg体重),24 h后处死动物,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并取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与CCl4模型对照组相比,沙棘籽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均明显降低[(2 419±1 335),(2 832±1 074),(2 424±955),(4 396±3 026),(4 579±990),(5 106±1 479),(4 503±782),(21 861±14 291)nmol.s-1/L](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沙棘籽油高剂量组(0.500 g/kg体重)大鼠肝细胞水样变性和坏死程度以及总病变计分明显减轻(136.0±47.0vs288.0±70.0,P0.05),而中、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棘籽油对CCl4造成的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本实验中得出的有效剂量为0.500 g/kg体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氨基酸片(谷氨酰胺、精氨酸、甘氨酸和L-半胱氨酸)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CCh模型组及490mg、980nag/(kgb.w)两个剂量组,剂量组每天灌胃给予复合氨基酸片,阴性对照组和CCIn模型组给予双蒸水。30d后,CCl4模型组及剂量组以5ml/(kgb.w)的剂量一次性经口给予色拉油配置的0.5%CCl4,24h后处死所有小鼠,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取肝脏左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980mg/(kgb.w)剂量组的ALT、AST水平降低,与cch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980mg/(kgb.w)剂量组发生肝细胞坏死的病变程度减轻,肝细胞坏死评分降低,与CCl4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合氨基酸片对CCl4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