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综合评价近几年新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投入产出效率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合理性与不足,为新疆乡镇卫生院今后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根据《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历史数据并参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年版)》提取相应评价指标和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投入产出效率比较,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法预测2019-2020年医疗服务能力各指标的发展趋势,预测后对2002-2020年进行DEA综合评价。结果 2002-2018年平均投入产出值为1.036,2002-2020年平均投入产出值为1.009,其中DEA无效的年份(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小于1)有2003年、2010-2011年、2017-2018年以及预测的2019-2020年,其它年份均为DEA有效。结论 整体上新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投入产出效率值得肯定,但是个别年份值得反思,乡镇卫生院在注重投入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单位投入发挥尽可能多的产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DEA-BCC模型,评价常州市武进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效率,为县区级医院医共体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区18家公立医疗机构2018-2020年的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年报数据,从中筛选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DEA数据分析方法,评价其运行效率。结果: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运行效率均有所提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运行效率偏低。三年间,乡镇卫生院的总体综合效率值均小于1,DEA均为无效;2018-2020年乡镇卫生院的规模报酬均为不同程度的递减状态;仍有部分医院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过剩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将医疗卫生资源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多专业的质控中心,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合理控制各级医疗机构发展规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明确医共体单位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变化,并对医疗服务效率变化原因进行分解。方法: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模型,对30家样本乡镇卫生院2009~2012年的医疗服务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09年,医疗服务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2010~2012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均大于1。结论:技术进步是医疗服务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的运行现状及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前后的效率变化,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数据包络分析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产出效率。结果 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均数为0.773,最高为1.000,最低为0.384,效率的地区差异较明显。2016—2018年,除纯技术效率略有上升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均有所下降。乡镇卫生院整体运行效率较低,产出不足与投入冗余是主要原因,规模效率和技术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生产率的增长。结论建议:因地制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医疗共同体配套政策;引导居民转变就医理念,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州市新医改以来乡镇卫生院的动态效率变化。方法:采DEA-Malmquist指数分析广州市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结果:2009—2013年,25家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了18.7%,技术进步年均增长了16.9%,技术效率年均增长了1.6%,纯技术效率年均增长了1.0%,规模效率年均增长了0.6%。结论:2009—2013年,广州市乡镇卫生院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卫生院内部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湖北省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县域上分布差异和趋势,并探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DEA-BCC与DEA-Malmquist模型分别分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采用Tobit模型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年湖北省部分县域乡镇卫生院效率处于非有效水平。人均GDP、新农合政策内住院补偿比与财政补助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下降是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 湖北省乡镇卫生院总体技术效率偏低,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各县域加强乡镇卫生院区域内管理以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合理增加财政投入、优化医保政策支持等措施,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进行分解。方法: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30家样本乡镇卫生院2009—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09—2010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均小于1,2012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1.058,21家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结论: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农合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生产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使用DEAP2.1软件,分析24个乡镇卫生院9年间的生产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结果:研究地区24所乡镇卫生院的生产率平均值从新农合试点之前的1.566,降低到试点开展期的1.463,再降低到新农合全面实施期间的1.200。结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变化。规模效率的衰退是技术效率衰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趋势。方法:利用2013-2015年重点联系区县卫生计生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基层医师日均担负门急诊人次数和住院床日数的年增长率,以及每个职工管理慢性病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增长率;运用DEA-BCC模型分析总技术效率,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的变化。结果:2013-2015年重点联系区县基层医师日均担负门急诊人次数和住院床日数分别以4.3%和0.5%速度递增,职工年平均管理慢性病患者人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分别以0.8%和-4.3%速度递增;2015年,48.3%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63.0%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处于相对有效的运行状态。与2014年相比,机制体制改革力度大的区县,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有效、全要素生产效率呈增长趋势。整体上,2013-201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5.2%和1.0%。结论:部分重点联系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要素生产效率有待提高,需要补足技术短板和继续完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江门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和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江门市2011—2013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门市2011—2013年各级医疗单位共查出传染病1 183例,漏报17例,总漏报率为1.44%,各年漏报率分别为1.89%(7/371)、0(0/431)、2.62%(10/381),不同年份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直属医院漏报率(2.64%)高于乡镇卫生院(1.36%)和县级医院(0.25%)。结论应加强江门市直属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传染病漏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效率状况。方法运用DEA方法测算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资料主要来源于2011—2013年相关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结果从时间上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平均值为11.5%,技术进步变化平均值为18.8%,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为-6.1%。从区域上看,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17个区(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大多数地区在技术效率方面均有较小幅度的改善,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低于市区。结论借助全要素生产率标准统筹各区(县)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纯技术效率;引导居民的就医流向,进而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余庆县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满意度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余庆县9个乡镇卫生院的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李克特5点量表计分。用Excel录入整理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总体满意度均值为(2.95±0.39)分;不同维度之间满意度不同;不同性别的医务工作者之间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7,P0.05);不同文化程度、职类的医务工作者之间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5,1.291,P0.05);不同年龄、工龄、职称的医务工作者之间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2、5.758、3.195,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总体满意度不高;不同年龄、工龄的医务工作者其工作满意度有差异;领导与管理、培训与晋、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报酬、职业风险是影响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价"县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效率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绍兴市8家县级医院和16家乡镇卫生院,调研收集2010-2014年投入产出数据,分别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探究两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结果2010-2014年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分别为0.575~0.603和0.711~0.725,且投入指标对两级医疗机构产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县级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县乡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了县域医疗机构服务效率的提高,但须关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内部运营管理水平以及乡镇卫生院的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湖北省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在县域上分布差异和趋势,探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EA-BCC与DEA-Malmquist模型分别分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采用Tobit模型分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6年湖北省部分县域乡镇卫生院效率处于非有效水平。人均GDP、新农合政策内住院补偿比和财政补助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下降是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湖北省乡镇卫生院总体技术效率偏低,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各县域加强乡镇卫生院区域内管理以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合理增加财政投入、优化医保政策支持等措施,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程莉莉  张喜春  王烈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387-4389
[目的]通过对2005年辽宁省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评价与分析,为合理配置与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评价辽宁省665所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并利用第2阶段Tobit回归模型分析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总体有效的为50所,占全部卫生院的7.52%;纯技术有效的为82所,占全部卫生院的12.33%;规模有效的为58所,占全部卫生院的8.72%;474所乡镇卫生院处于规模收益递减(DRS)趋势,占规模非有效总体的71.28%;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床数与乡镇卫生院规模效率值成负相关(P﹤0.05),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与乡镇卫生院规模效率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辽宁省多数乡镇卫生院运营效率低,卫生人力素质是影响乡镇卫生院规模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对乡镇卫生院效率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7年湖北省和河南省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内37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数据,运用bootstrap-DEA方法测度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采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回归模型分析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对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的影响。结果除规模效率外,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值均较低;技术进步带动乡镇卫生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对乡镇卫生院规模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县域医疗共同体虽然可以明显增加乡镇卫生院扩大规模所获得的规模效率,但其未能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建议从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明确医共体运行管理制度化,创新规范人才管理机制以及贯彻落实配套医保政策四个方面深化医共体建设在强基层方面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乡镇卫生院动态效率.方法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湖南省281所乡镇卫生院2000年~2008年的资料为例,分析其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81所样本卫生院投入产出要素均呈现增长趋势;样本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中心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技术提 高幅度大于效率;一般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结论 研究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样本卫生院以效率改进为主;中心卫生院以技术进步为主,一般卫生院以效率改进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乡镇卫生院动态效率.方法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模型,以湖南省281所乡镇卫生院2000年~2008年的资料为例,分析其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81所样本卫生院投入产出要素均呈现增长趋势;样本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中心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技术提 高幅度大于效率;一般卫生院的全要素生产率、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提高.结论 研究期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上样本卫生院以效率改进为主;中心卫生院以技术进步为主,一般卫生院以效率改进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效率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现场调查法,收集2006年到2012年山东某市8县(市)30家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数据;使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利用Deap 2.1实施效率分析,并利用Stata11进行秩和检验。结果:30家乡镇卫生院开放床位总数、年检验总次数、年总收入和年总支出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从2009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年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增长率来看,年总支出和年总收入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年开放床位数和年放射检查总次数增长率。从乡镇卫生院综合效率得分来看,2006年到2012年综合效率标准差呈逐年下降趋势,DEA有效的乡镇卫生院数量逐年减少。30家乡镇卫生院2010、2011年分别与2012年综合效率得分进行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2012年综合效率得分较2010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结论: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DEA有效的乡镇卫生院个数呈下降趋势,标准差呈减小趋势,说明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有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合理使用,以减少抗生素的耐药及肺结核病的误诊。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调查某市7个乡镇卫生院2010年肺部疾病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 97.1%的患者使用了抗生素,使用时间中值为8.4 d。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率排列前4位的抗生素为头孢、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青霉素,且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4种抗生素的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肺部疾病抗生素使用率、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抗生素使用仍有不合理之处,需要进一步规范,以避免抗生素滥用,减少抗生素的耐药及肺结核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