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P-B、PP-R、PEX、PE等管材专用原色料采用新型专用色母料着色后具有优良的色泽、分散性并保持管材专用原色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卫生性能以及管材的静液压性能指标。其主要性能接近或达到进口带色料的水平。技术经济分析的结果表明新型专用色母料技术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无规共聚PP与嵌段共聚PP共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R、DSC、SEM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了一种无规共聚PP(PP-R)和一种嵌段共聚PP(PP-B)及其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P-R和PP-B都能结晶,但PP-B结晶较慢、结晶度较低;PP-R不含而PP-B含有呈球粒状分散的乙丙橡胶(EPR)相和乙烯嵌段(PE)相;随共混物中PP-B含量增加,常温和低温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力学强度在略有下降后能持平或回升,这些性能变化是上述PP-R、PP-B结构特点的一种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填加PP-B(嵌段共聚聚丙烯)、β晶成核剂、CaCO3对PP-R管材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填加PPB、β晶成核剂及CaCO3都能够有效提高PP-R管材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出嵌段共聚聚丙烯(PP-B)电熔管件。重点讨论了钼电阻丝通电时间、电阻大小、电阻丝外包覆料熔体流动速率、管材与管件配合尺寸等因素对PP-B电熔管件耐液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钼电阻丝通电时间90 s、电阻丝电阻0.9Ω、电阻丝外包覆料同管材料、管件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一样、管材与管件配合尺寸在0.05~0.20 mm时,Dn75规格的PP-B电熔管件连接的耐液压性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的聚丙烯载体树脂、颜料对制造的PP-R灰色专用母料的各项性能的影响以及母料在管材中的应用,筛选出了熔体动流速率适宜的PP树脂、性能优良的颜料,并将制备的色母料用于PP-R管材。结果表明,颜料耐移性达6级、分散性达5级、耐热性达5级,产品达到或接近国外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6.
几种无纺布聚丙烯专用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维  谷和平  黄培 《塑料工业》2005,33(9):56-58
选取了国内无纺布企业主要用的几种聚丙烯专用料,测定了其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熔融特性以及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特性。结果表明:PP S2040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较高,易于加工成型,但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大。PP1700的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比PP S2040、Exxon3155高,而断裂伸长率却最低。这是由于PP1700的熔体流动速率小,相对摩尔质量大,强度相对提高。热处理后,由于聚丙烯的结晶程度更加完善,几种专用料的熔融起始温度Tm0、熔融峰温Tmp均有所上升。随着降温速率增加,低温进入晶区的部分增多,使结晶范围变宽,结晶温度Tc和结晶峰都向低温方向移动,结晶度有所增加。在相同的降温速率下,PP S2040的结晶时间ts略小,而结晶焓较高,说明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结晶度,结晶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料MFR(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PP-R管材料熔融挤出过程中影响MFR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合适的加工工艺控制和优良的抗氧体系是保证PP-R管材料加工过程中MFR稳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是聚丙烯的一种,其抗冲击性能,光学性能均优于普通均聚聚丙烯,但力学性能仍达不到实际使用要求,尤其低温脆性较大,因此需要对PP-R进行增韧改性。本研究利用聚乙二醇包覆纳米碳酸钙,然后与PP-R进行共混改性,制备具有高分散性的PP-R/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微观形貌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纳米碳酸钙的添加提高了PP-R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最高可达40.73 kJ/m~2;PP-R球晶粒径减小且结晶温度升高,说明纳米碳酸钙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以高透明度石英玻璃做料筒的挤出机作为反应装置,利用紫外光引发透明料筒内部的聚乙烯(PE)熔体发生光化学反应,通过改变辐照时间、光敏剂二苯甲酮含量来控制PE在挤出过程中的反应程度,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反应前后PE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发现:高温熔融状态下的PE可以更快速地进行光化学反应,挤出过程中氧化程度不高;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和二苯甲酮的加入,PE的熔体黏度增加,熔体流动速率下降,结晶开始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用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抗冲嵌段共聚聚丙(烯PP-B)试样,研究了工艺条件的改变对PP-B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速率和模具温度与PP-B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成正相关,而与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的关系较为复杂;模具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结晶度的提高,PP-B刚性上升,韧性下降;注射速率改变引起的剪切、拉伸流动使熔体发生取向流动,从而使沿取向方向上的强度升高,垂直取向方向上的强度降低;保压压力对PP-B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熔体非晶部分在保压阶段的分子定向作用来实现的,随着保压时间的延长,PP-B塑件密度提高缺,陷减少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PP-g-MAH作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A6/PBT共混物。采用DSC研究共混体系的结构性能,通过熔融指数,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测试研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P-g-MAH添加量达到2份时,PA6/PBT/PP-g-MAH共混物拉伸强度提高了14.8%,冲击强度提高了43.8%,结晶温度、熔融温度降低,熔体流动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Linkam CSS450剪切热台控制等规聚丙烯(iPP)的熔融温度,研究了不同熔融温度下熔体有序程度对iPP静态结晶和剪切诱导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熔融温度能有效提高iPP静态结晶动力学;对于剪切诱导结晶过程,随着熔融温度的降低,iPP分子链取向程度得到提高,相同剪切速率下,低温熔融样品的分子链取向程度较高;熔体中有序结构含量随熔融温度升高而降低,这些有序结构能沿流动方向进行取向排列。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PP-R(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料MFR(熔体流动速率)的变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着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PP—R管材料熔融挤出过程中影响MFR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合适的加工工艺控制和优良的抗氧体系是保证PP-R管材料加工过程中MFR稳定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催化剂、乙烯含量、熔体流动速率等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树脂产品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于生产管材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定了管材树脂生产方案,使PP-R产品质量达到管材树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力学性能以及管材静液压试验等研究了3种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3种树脂在200℃条件下的氧化诱导时间均大于120 min,耐热氧老化性能良好;GC100S的熔流比为26.3,结晶度为60.1%,冲击强度为58.49 kJ/m~2,在80℃,5.4 MPa条件下的短期静液压测试耐压时间为348 h,均较其他两个试样好,为管材专用树脂的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PA1010/CaCl2复合材料,研究了CaCl2含量对PA1010/CaCl2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Cl2的加入提高了PA1010的结晶速率和结晶温度,降低了PA1010的结晶度;随着CaCl2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弯曲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缺口冲击强度逐渐增大,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及热变形温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法(XRD)、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三种着色母料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1#、3#色母能大幅度提高PP-R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DSC与XRD表明,1#、3#色母提高了PP-R的结晶温度,细化了PP-R晶粒,并诱导γ晶型产生。对色母进行成分分析发现,1#、3#色母载体为长支链结构的聚丙烯,长支链聚丙烯能起到异相成核剂的作用,影响聚丙烯结晶的成核与生长,甚至诱导形成γ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高混机、注塑机等加工设备制备了成核剂改性均聚聚丙烯样品,并通过熔体流动速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冲击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仪器,研究了两种β型成核剂对均聚聚丙烯流动性能、熔融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样品的熔体流动速率不随两种成核剂的添加发生改变,样品的结晶温度提高了约8~10℃,结晶度略有提高。两种成核剂对聚丙烯都具有β成核效果,能够提高聚丙烯韧性,但刚性有所降低。2#成核剂的β成核效果更好,样品韧性提高幅度更大,刚性下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无水硫酸钙/二氧化硅复合无机物对丙烯/1-丁烯共聚物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结晶熔融性能.结果表明:与丙烯/1-丁烯共聚物相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均升高,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均下降,注塑样品收缩率的各向异性减小,结晶峰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均升高,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20.
《塑料科技》2016,(6):23-2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低密度聚乙烯(LDPE)/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复合材料,研究了SFCM的用量对LDPE/SFCM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熔体流动速率及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SFCM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基体LDPE的拉伸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模量,但降低了体系的拉伸强度。当加入3份的SFCM时,LDPE/SFCM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为46.9 k J/m~2,比纯LDPE提高了33.2%。热性能、流动性能及DSC研究表明:SFCM的加入对LDPE/SFCM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点、熔融温度及结晶温度影响不明显,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同时LDPE的结晶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