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的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采用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前胃癌MFC等移植性肿瘤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通过检测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指标观察黄连解毒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并用MTT方法检测黄连解毒汤对小鼠S180、小鼠MFC、人胃癌SGC-7901、人肝癌SMMC-7721等4种瘤株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连解毒汤大、中剂量组中对S180荷瘤小鼠有抑制作用,大剂量组对MFC荷瘤小鼠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8.38%、33.77%、30.74%;对S180、MFC、SGC-7901和SMMC-7721细胞均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IC50分别为99.73 mg?L-1、84.47 mg?L-1、153.32 mg?L-1和102.87 mg?L-1。结论:黄连解毒汤体内对S180、MFC小鼠移植瘤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胡桃楸提取物SH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检测SH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的增殖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应用小鼠S180实体瘤动物模型,通过对荷瘤小鼠体质量以及抑瘤率的影响,评价SH不同剂量(4.5、9.0、18.0 mg·kg-1)以及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用药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SH可以显著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表明,SH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中、高剂量组(9、18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25.9%和35.3%,与CTX联合用药时,能够提高CTX的抑瘤率,中、高剂量组(9+10 mg·kg-1、18+10 mg·kg-1)抑瘤作用呈现相加作用。结论胡桃楸提取物SH,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内能够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生长,提示胡桃楸提取物S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螺旋藻多糖硫酸酯化修饰前后体内外抗肿瘤及免疫活性.采用MTT比色法研究药物在体外对人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促进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对荷瘤小鼠NK和CTL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移植性肿瘤实验方法考察了药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螺旋藻多糖(NPSP)对肿瘤细胞株几乎无细胞毒作用,硫酸酯化螺旋藻多糖(SNPSP)对肿瘤细胞株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抑制率最高达50%.NPSP50 mg/kg对小鼠S180肉瘤无抑制,相同剂量的SNPSP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达35.42%.NPSP具有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但对ConA和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促进作用,SNPSP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较NPSP增强,同时对ConA和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PSP和SNPSP均能促进荷瘤小鼠NK细胞和CTL细胞活性,其中SNPSP促进CTL细胞活性较NPSP增强.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体外抗肿瘤活性;以H22和S180为模型,检测体内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对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对K562,SMMC-7721,HCT116和A549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50,100 mg.kg-1时,对H22的抑瘤率分别为32.84%,45.09%,对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36.55%,50.35%,且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TNF-α的水平。结论:黄芪多糖无明显细胞毒活性,但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其机制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D-氨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lcNH2.HCl)、氨基葡萄糖(GlcNH2)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NAG)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作用,对小鼠S180肉瘤的肿瘤抑制作用以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单糖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断裂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取灌胃给药的方式,观察GlcNH2.HCl对S180小鼠瘤重、胸腺重和脾重以及荷瘤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GlcNH2.HCl和GlcNH2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在500μg.mL-1浓度下,Glc-NH2.HCl和GlcNH2的抑制率为50.24%和52.19%,在1000μg.mL-1浓度下的抑制率分别为82.21%和83.2%。GlcNH2.HCl对SMMC-7721细胞存在周期特异性,可以使细胞发生S期阻滞。NAG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GlcNH2.HCl在125~500mg.kg-1的剂量范围内,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平均抑瘤率在27.84%~34.02%之间,其中250 mg.kg-1剂量的抑制作用最强,在该剂量范围下,GlcNH2.HCl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增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作用,同时促进荷瘤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GlcNH2.HCl体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体内可能是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提高S180肉瘤小鼠细胞免疫水平来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1cII(Angelica polysaccharide-1cII,APS-1cII)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PS-1cII对体外培养的5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荷瘤小鼠抑瘤率检测APS-1cII对荷S180肉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率、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评价APS-1cII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体外实验中APS-1cII在10~1 000 mg·L-1浓度范围内对培养的4种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体内实验中在20~100 mg·kg-1剂量范围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移植性动物肿瘤S180的生长,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血液淋巴细胞数量.经APS-1cII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量明显增加.结论:APS-1cII体外无抗肿瘤作用,其体内抗肿瘤活性是通过增加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和免疫细胞的数量,激活小鼠巨噬细胞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哌嗪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榄香烯哌嗪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S180肉瘤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以抑瘤率为指标考察榄香烯哌嗪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用四氮唑盐(MTT)法对荷瘤小鼠进行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考察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榄香烯哌嗪对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502、5 mg.kg-1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8.74%和37.60%。榄香烯哌嗪各种剂量对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无明显影响,但榄香烯哌嗪剂量为502、5 mg.kg-1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也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结论榄香烯哌嗪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苦参碱-美法仑复合物(MAT-MEL),测定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槐果碱和美法仑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制备MAT-MEL;采用MTT法在体外测定复合物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小鼠骨肉瘤S18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S180小鼠移植肿瘤模型评价复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MAT-MEL的收率为61%,其结构通过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确证;对3种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116.7±27.8、56.3±19.5、1.9±1.0 nmol· mL-1;3、6、9 μmol·kg-1的复合物对小鼠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9.56%、54.58%、77.18%.结论 MAT-MEL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猴头多糖对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荷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进行研究,猴头多糖给药10d后称重处死,摘取瘤体、脾脏和胸腺,计算抑瘤率和脾脏、胸腺指数。结果①猴头多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抑瘤率为29.35%、41.50%、19.55%,对照模型组,多糖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②猴头多糖高、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对照模型组及环磷酰胺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糖高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差异分别为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多糖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P<0.05)。结论①猴头多糖对S180生长具有抑制作用;②猴头多糖高、中剂量组能在免疫器官层次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起到间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吕刚飞 《医药导报》2012,31(1):14-16
目的 探讨蜗牛多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不同浓度的蜗牛多糖分别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共同培养24,48,72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吸光度值(A),评定蜗牛多糖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蜗牛多糖作用SMMC-7721细胞24,48和72 h后,各组与细胞对照组比较,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显示出对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蜗牛多糖对SMMC-772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293,0.032和0.011 mg.mL-1. 流式细胞术结果 表明,蜗牛多糖能将肝癌细胞株SMMC-7721阻滞在细胞的G2/M期. 结论 蜗牛多糖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龙胆苦苷等 6种中药有效成分对 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 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活力 ,观察药物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10 2 ,10 4和 10 6nmol.L-1的土贝母皂苷、10 4nmol.L-1和 10 2 nmol.L-1的龙胆苦苷、10 2 nmol.L-1的白屈菜红碱、 3个不同浓度的血根碱及 1g.L-1的败酱草提取物作用于细胞 4 8h后对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10 mg.L-1的败酱草提取物和 1g.L-1和 10 mg.L-1的威灵仙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结论 龙胆苦苷、土贝母皂苷、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能抑制 SMMC- 772 1人肝癌细胞增殖 ;败酱草提取物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低浓度威灵仙提取物抑制、高浓度促进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氯化两面针碱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氯化两面针碱(NC)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NC体外对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移植性S180肉瘤模型小鼠,ip给予NC,每天1次,共10d,测瘤重,计算抑瘤率,并在电镜下观察移植瘤细胞的超微结构。腹水型H22肝癌模型小鼠,sc给予NC,每天1次,共10d,观察小鼠的存活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体外给予NC0.625,1.25,2.5,5.0和10.0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人鼻咽癌细胞CNE1、人肺癌细胞SPC-A-1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等9种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作用48h平均IC50为(3.33±0.28)mg·L-1。体内给予NC2.5,5.0和10.0mg·kg-1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分别为1.95%,27.3%和42.9%,对腹水型H22肝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5.7%,71.4%和85.7%。电镜下可见NC10.0mg·kg-1组S180移植瘤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并边缘化,核碎裂,胞浆空泡化明显。结论NC体内外应用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陆多糖Ⅰ(PEP Ⅰ)10,20mg·kg~1 ip能显著抑制S180生长,最大抑瘤率可达51.7%,Cy 10mg·kg~1 ip.抑瘤率为55.1%,两者合用抑瘤率为68.6%,PEP-Ⅰ治疗能显著促进脾脏增生,但不影响体重,PEP-Ⅰ治疗后,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白介素2(IL-2)产生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计数外周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并用[~3H]TdR参入法观察rmGM-CSF刺激骨髓细胞增殖.结果表明PEP-Ⅰ与Cy合用治疗至d 11的外周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单用Cy组,以上实验结果说明EPP-Ⅰ可能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来抑制移植性肿瘤生长,并具有保护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亚硝酸钠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亚硝酸盐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用MTT分析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指数和凋亡率,RT-PCR分析c-myc mRNA变化,Westernblot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亚硝酸钠诱导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呈双相剂量效应,亚硝酸钠在低浓度时(20~200 mg.L-1),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在高浓度时(>800 mg.L-1),抑制增殖,促进凋亡。20~200 mg.L-1亚硝酸钠处理细胞可以明显增加c-myc mRNA和HIF-1α蛋白表达。结论亚硝酸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刺激SMMC-7721细胞增殖,但是超过一定剂量则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异紫堇二酮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异紫堇二酮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体内荷S180瘤和荷H22瘤昆明种小鼠的肿瘤生长抑制、体重以及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异紫堇二酮作用下肺腺癌细胞(A549)的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初步探讨该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异紫堇二酮对9种所选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在1.452×104~2.460×104 mol.L-1之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异紫堇二酮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使A549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随作用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剂量为100和200 mg.kg-1.d-1时,异紫堇二酮对荷S180瘤和荷H22瘤小鼠的抑瘤率均大于40%,但剂量在200 mg.kg-1.d-1时,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相比较生理盐水组均有明显降低。结论异紫堇二酮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主要是阻断肿瘤细胞由G0/G1期向S期转变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
蟾酥脂质体注射液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蟾酥脂质体注射液(C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小鼠肝癌H22、肉瘤S180荷瘤小鼠模型,考察CS的抑瘤作用;采用小鼠接种肝癌H22后,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模型,考察CS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测C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CS(0.2、0.4、0.8 mg.kg-1)对2种荷瘤小鼠肿瘤增长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同时对机体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CS 0.01~3.00 mg.L-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或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CS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IC50为0.51 mg.L-1,95%可信限0.213 2~1.214 0 mg.L-1,CS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IC50为0.75 mg.L-1,95%可信限0.312 6~1.801 5 mg.L-1。结论蟾酥脂质体注射液体内、体外均有抗肿瘤活性,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 2 785 3株的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外毒素蛋白(PAP) ,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液 ,采用硫酸铵沉淀 ,超滤 ,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 ,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溴化四唑蓝法检测PAP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 772 1和白血病细胞K5 6 2生长的影响。结果PA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2 6 0 0 ,它对这两种肿瘤细胞的增殖都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结论PAP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Santamarin的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Santamarin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7株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采用改良MTT法检测Santamarin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和小鼠移植性肝癌H22为模型,检测Santamarin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以pBR322 DNA为底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antamarin对TOPO介导的pBR322 DNA解旋反应的影响,以及对pBR322 DNA是否具有直接断裂作用。结果Santamarin对7株人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0.99~3.61mg·L-1之间;Santamarin30、90和270mg·kg-1剂量对S180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1.44%、63.60%和56.37%;对H22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0.77%、39.47%和46.73%。Santamarin在2g·L-1时完全抑制TOPOI、Ⅱ的活性,但对DNA无直接断裂作用。结论Santamarin具有较为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对DNA TOPO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