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翼状胬肉头体部结膜穹窿部转移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效果。方法75例9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后,按随机数字分为三组:A组33眼,B组33眼,C组32眼。结果A、B、C三组均随诊14.5±2.3月。A组:8眼复发,复发率为24.2%;B组:4眼复发,复发率为12.1%;C组:1眼复发,复发率3.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镜下采用显微技术操作,A、B、C三种术式比较,以C组翼状胬肉头体部结膜穹窿部转移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纯胬肉切除术和羊膜移植术及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96眼)翼状胬肉病例,随机分3组,A组26例(30眼)行单纯胬肉切除术,B组28例(32眼)行羊膜移植术,C组32例(34眼)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结果:A组术后复发8眼,复发率27%,B组术后复发2眼,复发率6%,C组术后复发1眼,复发率3%。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手术复发率低,术后效果好,是处理翼状胬肉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281例(281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122例(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位159例(B组)。术后随访6~24月,观察早期角膜上皮缺损愈合和晚期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术后早期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显著快于B组(P<0.01)且无复发者,B组有7例复发(复发率4.4%)。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治愈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4.
吴阳 《中外医疗》2009,28(31):27-27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并与切除联合带蒂结膜辩移植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58例19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干细胞移植组85例101眼,结膜瓣移植纽73例91眼。2组分别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术后均随访观察6~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干细胞移植组治愈率97.52%,复发率1.35%;结膜瓣移植组治愈率90.65%,复发率11.28%。干细胞移植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结膜瓣移植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为较佳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是一种高效,安全治疗胬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北海 《西部医学》2009,21(3):434-436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移植、结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以及常规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分析123例(125眼)翼状胬肉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其中,A组66眼接受眼接受单纯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术;B组41眼接受自体结膜瓣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C组44眼接受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术后随访20到24月,平均22.4月。结果A组复发率16.7%。B组复发率为4.9%,C组复发率4.5%。A组和B、C组之间的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以及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防止其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翼状胬肉患者376例(398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行胬肉切除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1周左右水肿消退,植片红润,与植床融合。随访6~36个月,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为0.82%,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为6.5%。结论显微镜下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25例(168只眼),在手术显微镜下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6~36个月,有2眼复发(1.19%),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逆行切除胬肉联合带结膜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和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纯自体球结膜移植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术。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A组35眼,复发3眼,复发率8.6%;B组35眼,复发2眼,复发率5.7%。术后无结膜及角膜感染、无移植片脱落及睑球粘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和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移植术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中,其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复发率均较低,是治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含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临床效果。方法 A组:对75例(80眼)翼状胬肉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含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另设对照组B组:72例(72眼)翼状胬肉仅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含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瓣移植。结果 A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B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2.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较未用丝裂霉素C能更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祥龙  魏来  贾秋菊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52-1352,1360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10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B组53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8~24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复发11眼,复发率23.91%;B组复发3眼,复发率5.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好于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97眼)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50眼):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9-24个月,平均(20.24±0.25)个月;B组患者(47眼):行结膜瓣转位术,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19.75±0.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复发率以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A组患者失访5眼,4眼复发,复发率为8.89%;B组患者失访4眼,5眼复发,复发率为11.63%;两组患者比较x^2=0.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散光度数分别为(0.76±0.68)D 和(0.82±0.60)D ,两组间比较,t=0.0.438,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结膜瓣转位术均可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尚不能认为在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散光矫正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雷珠单抗(Lucenti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6只翼状胬肉眼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0只眼,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中结膜下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对照组26只眼,单纯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随访6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部分患者术后一天出现局部组织缺血现象,但术后2周自愈.两组均无角膜上皮缺失、糜烂、角膜变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有效抑制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未见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纯切除、羊膜移植及逆行撕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三种不同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154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单纯切除38眼,B组羊膜移植56眼,C组逆行撕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60眼。结果:A组11眼复发,复发率为28.9%;B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3.6%;C组2眼复发,复发率为3.3%。A组与B、C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羊膜移植、逆行撕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均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imple excision,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AMT) and limbal-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LCAT) for treating pterygium. Methods: Forty-eight cases (48 eyes) with pterygium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groups:16 cases (16 eyes) with pterygium underwent simple excision (group A), 16 eyes underwent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MT) (group B), and 16 eyes with pterygia underwent limbal- conjunctival transplantation (group C). Results: With follow-up of 3 months to 25 months, 5 cases (31%) of pterygia in group A and 1 case (6.2%) of pterygia in group B showed recurrence. No patients in group C developed recurrence. Conclusion : The recurrent rate of pterygium after amniotic membrane transplantation and limbal-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were much lower, but the latter was more simple, safe and no rejection . So limbal - conjunctival autograft transplantation is the best surgery method for pterygium.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组单纯原发性翼状胬肉150例166眼行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单纯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36例146眼行传统去除Tenon’s囊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结膜充血时间、角膜上皮生长时间、BUT(泪膜破裂时间)、SIt(泪液分泌试验)、复发率,问卷调查了解术后疼痛等主观不适。结果:A组手术时间(25.43±3.18)min,较B组(33.87±3.74)min明显缩短。两组BUT、SIt结果分析均显示,A组术后泪膜功能恢复较快。术后1个月A组结膜充血16例(10.7%),B组24例(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A组主观不适评分(0.21±0.36)分,B组(0.38±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和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保留Tenon’s囊的改良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复发率方面与传统术式并无显著差异,但改良术式能显著缩短手术持续时间、缩短泪膜功能恢复时间,且术后结膜充血时间更短,患者术后疼痛不适周期明显缩短,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应用中具备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各种复杂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2例(48眼)复发性翼状胬肉和假性胬肉并险球粘连患者分别行羊膜移植术(20例,22眼)和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22例26眼);术后随访6—12(平均8.5)个月。结果:术后2周,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除2眼外角膜创面完全上皮化,达到无瘢痕性愈和;而羊膜移植术组有8眼角膜创面未完全修复(P<0.05)。随访1年,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未见无排斥反应发生和胬肉复发,而羊膜移植术组有3眼出现不同程度胬肉复发。结论: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较单纯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或假性翼状胬肉,能更有效地抑制结膜下纤维增生、重建角膜缘屏障、促进角膜创面修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羊膜移植术与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各种复杂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 42例 ( 48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和假性胬肉并睑球粘连患者分别行羊膜移植术 ( 2 0例 ,2 2眼 )和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 ( 2 2例 2 6眼 ) ;术后随访 6~ 12 (平均 8.5 )个月。结果 :术后 2周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 ,除 2眼外角膜创面完全上皮化 ,达到无瘢痕性愈和 ;而羊膜移植术组有 8眼角膜创面未完全修复 (P <0 .0 5 )。随访 1年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组未见无排斥反应发生和胬肉复发 ,而羊膜移植术组有 3眼出现不同程度胬肉复发。结论 :羊膜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较单纯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或假性翼状胬肉 ,能更有效地抑制结膜下纤维增生、重建角膜缘屏障、促进角膜创面修复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显微镜下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270例(286眼),术后随访6~42个月。结果:259眼痊愈,27眼复发,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9.0%,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11.4%。结论: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简单易行,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A组复发3眼,复发率12.0%,B组复发4眼,复发率1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眼出现胬肉切除区巩膜无血管化,B组2眼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安全有效,但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结膜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