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考察生血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生血宁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同时加用益比奥注射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额8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除hs-CRP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变化外,其余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1例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5例出现腹胀和食欲减退等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结论生血宁较传统的口服铁剂更能显著提高肾性贫血患者机体的铁储备,同时也更能有效改善铁代谢状况,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蕖  苏超  崔丽  卞显倩  何衡杰 《安徽医学》2017,38(4):453-455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该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疗程3个月. 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水平(Hct)、 血清铁蛋白(SF) 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血清Hb(92.47±3.88)g/L、Hct(24.18±4.46)%、SF(165.2±31.68) μg/L、TAST(24.28±5.13)%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Hb(115.8±±4.46) g/L、Hct(31.24±7.86)%、SF(189.2±46.68) μg/L、TAST(31.24±8.24)%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治疗尿毒症合并肾性贫血患者5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左卡尼汀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Hct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Hb、Hct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雷  柯斯奇 《疑难病杂志》2012,11(7):517-519
目的观察维生素C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MHD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采用EPO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微炎性反应指标(CRP、IL-6、TNF-α)、氧化应激反应指标(MDA)及贫血指标(SF、Hb、Hct、RB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CRP、IL-6、TNF-α、MDA均无显著改善(P>0.05),Hb、Hct、RBC得到一定程度改善(P<0.05,P<0.01),而观察组CRP、IL-6、MDA、Hb、Hct、RB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且CRP、IL-6、Hb、Hc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MHD患者微炎性反应状态是影响EPO疗效的重要因素,而维生素C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提高EPO疗效,可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药物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联合应用滋肾生血冲剂和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进行1年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难治性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3000单位的促红细胞生成素,3次/周,并口服铁剂、维生素B12及叶酸片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在采取上述用药方案的基础上使用滋肾生血冲剂进行治疗,在透析结束后将左卡尼汀1.0克溶于1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为其静脉注射(3-5分钟)。在为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过程中不为其输血,分析其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及肾功能检测的情况。结果: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Hb、Hct值增高,Scr、BUN值下降,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Hb、Hct值增高,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但其Scr、BUN值无明显变化,差异不显著(P>O.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b、H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Scr、BU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常规疗法相比,联合应用滋肾生血冲剂和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9,(6):766-769
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的影响。方法:将终末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6个月。分别测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3个月后及透析治疗6个月后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尿肌酐(尿Cr)、尿素清除指数(KT/V);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HBC)、红细胞压积(Hct)、每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与Hct比值(EPO/Hct);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营养状况及肾性贫血状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SCr、尿Cr、BUN及KT/V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SCr、尿Cr及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KT/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TP、Alb、PA及BMI指数均不断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P、Alb及PA水平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Hb、HBC及Hct水平均不断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Hb、HBC及Hct水平已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贫血状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效果更为显著,能显著改善终末期肾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性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和分析静脉注射蔗糖铁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肾内科64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照组32例,口服铁剂,回顾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TSAT、HB、ST及Hct指标及变化.结果 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Hb、Hct、TAST、S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b、H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蔗糖铁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比口服铁剂的效果佳,但应注意量的控制,避免过量.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3):48-51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另选取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均接受奥卡西平单药治疗。检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总甲状腺素(T_4)、游离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各时点的CD3~+、CD4~+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各时点的CD8~+、IgA、IgG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CD3~+、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CD8~+、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的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FT_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的T_3、T_4、FT_3、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hs-CRP、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前的水平,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免疫功能,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可能对甲状腺功能、hs-CRP及Hcy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绎平 《当代医学》2021,27(19):41-43
目的 探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肌酐(SCr)、尿素(Urea)、C反应蛋白(CRP)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 治疗前,两组Hb、Hct、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患者Hb及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r、Urea、β2-MG、CRP、Kt/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2-MG、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t/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态,且有利于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6例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同时给予EPO,治疗组于每次透析结束后注射左卡尼汀,对照组不用左卡尼汀,治疗前和治疗中每个月复查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贫血纠正情况以及EPO用量。结果治疗12w后,两组Hb、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且EPO用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更明显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减少EPO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铁剂的不同给药途径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在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共观察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Hb、Hct、SF、TSAT、Cr、BUN等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Hb、Hct、SF、TSAT的升高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江淮 《安徽医学》2009,30(9):1062-1064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过程中,联合应用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对体内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 选择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Fe组)20例,静脉补铁联合GSH组(Fe+GSH组)20例,治疗8周后观察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以及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Fe组和Fe+GSH组Hb,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Fe组相比,Fe+GSH组Hb、Hct水平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Fe组和Fe+GSH组SF与T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Fe组和Fe+GSH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Fe组MD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显著下降(P<0.05),而Fe+GSH组各项氧化应激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Fe组和Fe+GSH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补铁可有效改善MHD患者贫血及缺铁,但也加剧了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联合应用GSH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维持性肾性贫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60);研究组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成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Hb(70.03±2.8)g/L,Hct(42.57±18.69)%,对照组Hb(50.15±2.03)g/L,Hct (145.86±47.31)%,研究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cr为(780.13±119.67)μmol/L,BUN为(1.88±0.32) mmol/L,对照组Scr为(325.52±116.80)μmol/L,BUN(为3.47±0.57)mmol/L,研究组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6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每次透析后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均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Hb、RBC及Hct均有所升高(P<0.05)且实验组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可以使患者的Hb、RBC及Hct明显升高,提高肾性贫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注射蔗糖铁组(治疗组)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组(对照组),两组均同时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观察患者治疗8周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上升幅度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均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较口服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肾性贫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后,两组Hb、Hct、SF、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治疗可改善肾性贫血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8周时,对照组透析后体质量保持稳定,各指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透析后体质量较前下降(P<0.01),Hb和Hct水平升高(P<0.01),CRP降低(P<0.01),白蛋白升高(P<0.01),SF及TSAT较前上升(P<0.05)。结论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静脉补铁方法 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4例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A组(12例):采用一次性给药方式,将总补铁量稀释于5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4 h以上;B组(12例):采用每周2次给药方式,每次100 mg.总补铁量=质量(kg)×(120-Hb实际值)×0.24+500 mg,最大量不超过1 000 mg.比较两组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A组仅1例患者因药物相关皮肤掻痒停药,余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2)两组治疗4 w和8 w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Hc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4 w时,两组Hb、RBC、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8 w时,两组Hb、RBC、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4 w和8 w后,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4 w时,两组SF、TSA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8 w时,两组SF、TS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透患者静脉补铁安全有效.一次性给药方式较每周2次给药方式的补铁疗效更佳,是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生血宁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根据治疗背景相同的生血宁和无特殊治疗两组肿瘤患者病例资料研究,分析治疗前后贫血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结果:生血宁组患者治疗后Hb、RBC、HCT值,总体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其中Hb、RBC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生血宁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所提高,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血宁能改善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状态,具有一定的研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R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R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给予观察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4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Hb、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HCT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与对照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肾性贫血患者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有利于纠正患者贫血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