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阳娜  章毅  潘丽丽  王秀玲   《护理与康复》2021,20(9):47-49
总结1例脊髓性肌萎缩Ⅰ型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鞘内注射前评估病情,做好人员、药品、物品准备,注射过程中配合医生用药,做好病情观察和安抚患儿,注射后做好病情观察和交接班,同时做好健康指导.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4次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运动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白血病行腰穿鞘内注射术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长的穿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穿刺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杨红燕  徐敏 《护理与康复》2009,8(8):664-665
总结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注射治疗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做好鞘内注射的配合,加强鞘内注射后并发症的观察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不同去枕平卧时间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术后去枕平卧时间,提高患儿耐受性。方法 2017年6月5日一12月28日,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处于维持治疗阶段,需进行鞘内注射的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鞘内注射后分别去枕平卧2h、3h、4h,观察患儿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对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程度以及去枕平卧期间患儿的主要活动。结果 共有180例患儿完成研究,每组60例,3组在去枕平卧期间及鞘内注射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去枕平卧体位的耐受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平卧2h患儿耐受性最好;3组平卧期间的主要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卧床时间越长,患儿生理需求越多。结论 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儿的耐受性,建议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2h。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鞘内注射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 ,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方法 :为 2 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腰穿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或阿糖胞苷。结果 :患者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结论 :白血病鞘内注射操作简便 ,并发症少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鞘内注射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鞘内注射中的应用。方法将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110例次鞘内注射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次)和对照组(60例次)。对照组按鞘内注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操作前、中、后予护理干预。结果2组患儿术后副作用中头痛、头晕、腰背痛,患儿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2组患儿术后副作用中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少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鞘内注射副作用,增加配合度,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晚期癌痛的护理。[方法]对40例晚期癌痛病人术前做好疼痛及用药评估、心理护理、积极的病人准备;术后做好呼吸、循环系统监护、吗啡用量的调整、输注系统的护理、药物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护,出院后病人鞘内泵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做好随访工作。[结果]40例病人术后疼痛控制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全面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晚期癌痛达到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谈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采用腰椎穿刺术鞘内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6例脑瘫患儿为对象探讨临床护理体会。结果采用正确的给药方法加之正确的护理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智力、肢体协调能力的恢复。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术中、术后护理,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总结15例鞘内注射干细胞制剂治疗脑性瘫痪的护理经验.包括治疗前准备、心理护理、骨穿腰穿时护理、康复训练及出院康复指导等计划,15例患儿全部顺利进行治疗.认为充分全面的护理,可鞘内注射神经干细胞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脓性腱鞘炎行鞘内冲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5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本科收治的21例化脓性腱鞘炎行鞘内冲洗的患者,积极充分地做好术前准备及细致地做好术后鞘内冲洗的护理。结果21例患者局部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患指功能恢复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持续鞘内冲洗治疗化脓性腱鞘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积极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总结48例腮腺内注射肉毒素A治疗脑性瘫痪患儿流涎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注射前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注射时加强配合,做好注射中无菌操作及患儿病情观察;注射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出院后康复指导。48例患儿顺利进行腮腺内注射肉毒毒素A;注射15d后复诊,流涎治疗总有效率为85.4%。  相似文献   

12.
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是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顽固性疼痛的一种新型手术.通过对受体进行直接、持续性给药,可明显降低镇痛药剂量,大幅提高镇痛效果,且明显减低药物不良反应.介绍了对2例鞘内持续输注泵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着重做好疼痛评估、筛选实验和镇痛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症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做好镇痛泵护理.2例患者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下降≥5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总结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经验。对24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儿予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术前完善各项检查,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及家属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注射后护理重点在于血管瘤的局部护理及观察,积极评估应用平阳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对症治疗,及早防治各项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治疗效果。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6例出现发热反应,体温24 h后恢复正常;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2 d恢复正常;1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3 d后皮疹完全消退;无患儿出现肺部症状、并发局部溃疡坏死或出现意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行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在鞘内注射前、中、后加强护理,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术中医护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干预。[结果]鞘内用药后,12例病人的症状得以改善,脑脊液检查也趋于正常。[结论]加强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的护理,可避免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鞘内注射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总结18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行改良持续腰大池外引流鞘内注射治疗的护理体会,认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鞘内注射给药的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度过结脑的急性期,同时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孙静 《现代护理》2007,13(26):2526-2526
目的 探讨腔内注射双氧水治疗头皮血肿的护理.方法 对43例小儿头皮血肿患儿用3%双氧水进行血肿腔内注射.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注入双氧水的量,术后严密观察头皮血肿区的颜色、范围及大小.结果 43例患儿1~4 d血肿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用3%双氧水进行头皮血肿腔内注射是治疗小儿头皮血肿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孙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6):2526-2526
目的 探讨腔内注射双氧水治疗头皮血肿的护理.方法 对43例小儿头皮血肿患儿用3%双氧水进行血肿腔内注射.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注入双氧水的量,术后严密观察头皮血肿区的颜色、范围及大小.结果 43例患儿1~4 d血肿全部临床治愈.结论 用3%双氧水进行头皮血肿腔内注射是治疗小儿头皮血肿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总结5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Ommaya泵置入后行鞘内化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做好Ommaya泵埋置术的护理,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局部护理,做好鞘内化疗的配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警惕并及时处理癫痫的发作,重视全程个体化的心理支持。4例顺利完成5~6次治疗,1例完成2次治疗后因自身原因中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22例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学隔离术中使用可调弯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适当型号的可调弯鞘,术中做好鞘管的护理,重点是整个手术过程的肝素盐水鞘内灌注,以减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2例患者均完成4根肺静脉电学隔离术,无1例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血栓栓塞、心填压塞.3例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应,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术中对可调弯鞘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还能减少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白血病鞘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3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147次鞘内注射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75例次)和对照组(72例次)。对照组按鞘内注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操作前、中、后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依从率为81.3%,对照组患儿依从率为4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7,P〈0.01),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90.7%比68.1%,X2=11.56,P〈0.01);两组患儿对穿刺时疼痛反应情况及腰背痛、下肢疼痛麻木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患儿对穿刺时疼痛的反应,减少鞘内注射副作用,提高白血病患儿对鞘内注射的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