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全国各省市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8年10月通过方便抽样,应用问卷星对全国3 918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维度得分最高,为(4.70±0.54)分,科研能力维度得分最低,为(3.83±1.06)分。东部地区糖尿病专科护士整体能力提升情况优于西部地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地区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情况较好,但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进步空间,且专科护士整体能力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糖尿病高级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扩大并规范各省市糖尿病初级专科护士培训项目,提升糖尿病专科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伤口的认知情况,为开展伤口知识培训、提高临床伤口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345名护士展开调查。[结果]345名临床一线非专科护士湿性愈合理论得分为4.87分±2.37分,50%左右的护士存在伤口治疗误区;55.7%的护士遇到疑难伤口都是询问护士长,80.0%的护士以院内业务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存在"技能、理论、敷料选择、伤口评估及记录知识缺乏"等人数均占60%以上。[结论]非专科护士对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掌握不理想,临床实践中应加强伤口护理知识的培训,拓宽知识面,以提高全院的伤口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对安徽省23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评总分为(177.88±28.34)分,均分为(3.87±0.62)分;得分最高的是健康教育能力维度(4.08±0.64)分,其次为专科护理能力(4.07±0.59)分,得分最低的为护理研究能力(2.77±0.94)分。不同年龄、获得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年限、目前所在科室、医院等级、月收入和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习次数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目前所在科室、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习的次数是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F=14.900,P<0.001)。结论 安徽省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护理研究能力是其短板。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特点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尤其要加重护理研究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糖尿病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开展相关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预防危重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使用便利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各选取1所三级医院及1所二级医院成人ICU的1 66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610份。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136.93±20.42)分、(50.21±11.28)分、(38.14±5.46)分和(48.58±9.0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护士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级别、职称、职务、科室类别,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知识、态度、年龄、性别及职务。结论 ICU护士对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及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特征进行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识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建立积极态度,从而带动护理行为改变,提高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武文亚  高钰琳 《护理学报》2019,26(11):60-64
目的 了解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培训、干预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2—3月选取深圳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6家二级甲等医院和1家骨科专科医院的骨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量表,对252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252名骨科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35.0(30.0,40.0),态度得分47.0(44.0,50.0),行为得分49.5(43.0,54.0);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和骨科专科护士、接受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专科护士、接受过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组骨科护士的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良好,预防态度和行为正向。护理管理者尤其应关注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掌握,及未接受专科护士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采取课堂授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的培训方式,加强对骨科护士预防关节脱位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促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及预防;建议医院将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列入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体系,规范化护士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认知现状,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太原市5所三甲综合医院325名神经外科护士就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神经外科护士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认知得分为(9.35±1.24)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龄、是否参与临床教学工作、接受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次数、管理者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重视程度是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 神经外科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的认知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室管理者需提升自身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护士的知识教育,提高护士对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分析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2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由具备带教急诊科护士培训资质的20名急救专家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进行培训,以柯氏模型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笔试、情景模拟、工作坊等方法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评价。 结果 急诊科护士对培训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8.68±0.83)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理论评分(72.51±8.24)分高于培训前(62.14±7.31)分,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实践技能评分(74.08±6.87)分高于培训前(68.23±6.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急诊科护士的备灾准备度、应对准备度、灾后恢复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灾害准备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灾害准备度、灾害急救知识与专项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有效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及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方法选取番禺区1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在册护理人员在延续护理认知、态度及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番禺区社区护士延续护理知识维度以及态度维度得分率分别为67.3%和79.3%,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职称、任职时间、婚姻状态的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的必要性都给予了认可。94.8%社区护士同意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同时77.5%社区护士愿意加入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工作团队。90.3%的社区护士认为有必要对开展延续护理人员进行慢性难愈性伤口相关知识培训。结论 本次调查提示番禺区社区护士对慢性难愈性伤口患者延续护理有一定的认知度,同时有较高的培训需求,针对慢性难愈性伤口延续护理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培训、沟通技巧、人文知识等3方面,可通过操作演示、理论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和手术相关病房护士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差异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对5家北京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和手术相关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的相关知识认知得分为(8.25±2.61)分,整体认知水平偏低,且手术室组对术中压力性损伤定义、鉴别诊断正确率均低于手术室相关病房组(χ2=7.380,P=0.006;χ2=11.950,P=0.001);术中压力性损伤评估工具使用中选择Waterlow量表的最多;2组对预防措施的重视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9,P=0.076),但部分条目手术室护士得分低于病房护士(P<0.05)。结论 重点对手术室护士开展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培训和教育,同时加强手术室护士和手术相关病房护士的交流合作和培训教育,提高整体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HT5”H〗摘要〓目的〓〖JP3〗了解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认知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分析有效问卷323份,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和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94.35、24.35、31.58和38.4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学历是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和学历是知信行总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存在不足,但防控态度积极,行为较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J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对疼痛认知的现状.方法 采用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疼痛认知调查表对临安市4家二级医院32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护士对麻醉性镇痛药治疗疼痛发生成瘾的可能性认识及护士对疼痛培训的需求.结果 基层医院临床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平均得分(44.8±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我国31个省份三级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管理现状,为规范三级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8月—9月抽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92所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的护理部专科护士负责人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结果 三级医院拥有的专科护士数量达到45.5(18.0,100.0)名,涉及的专科护士种类多样;专科护士学历以本科为主、中级职称最多,省级护理学会培养的专科护士最多;专科护士在临床发挥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专科护理(97.3%)、护理管理(81.2%)、护理教学(77.5%)、护理科研(61.9%)等方面;目前针对专科护士管理的相关制度有岗位管理制度(92.0%)、考核制度(69.8%)、晋升制度(49.4%)、薪酬制度(38.0%);管理者对专科护士在临床发挥的作用较为满意,认为影响专科护士发挥临床作用的因素:支持政策不够(80.9%)、临床工作负荷过重(79.3%)、角色定位不清(67.9%)、岗位职责不明(57.6%)。管理者认为目前专科护士培养仍存在无再认证(63.6%)、质量参差不齐(58.0%)、缺乏统一认证机构(54.5%)等问题。 结论 专科护士整体素质较高,在临床专科护理中发挥了重要角色,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的晋升制度、薪酬制度,以提高专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给予专科护士更多支持,包括政策支持、明确岗位职责等;培训机构应同质化专科护士的培养质量,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护士对康复护理的知信行现状,为全国康复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抽样法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5所各层级医院17 08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康复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四部分。结果 调查对象康复护理知信行总分为(160.57±23.443)分,处于中等水平,2.37%的调查对象知识水平达到良好,85.9%的调查对象态度达到良好;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的护士康复护理知信行水平越高(P<0.01);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水平聚类比较发现,第1类(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知识、态度和行为高于第2类(河南省、北京市等)及第3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地区(P<0.05);16个科室知识聚类比较发现,社区服务中心及大部分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信行得分低于其他科室(P<0.01)。知识与态度相关系数r=0.665(P<0.01)、知识与行为相关系数r=0.590(P<0.01)、态度与行为相关系数r=0.320(P<0.01),均为显著相关。结论护士对康复护理持积极态度,康复护理知信行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地区、低年资、低职称、社区及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侯春蕾  张碟  邓颖  苏丹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0):1529-1533
目的 了解ICU护士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在临床中开展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因素。方法 2018年3月—6月,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ICU护士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的知识、态度和行为(42个条目),满分42分,以及获得知识的来源及影响因素(2个条目),问卷总内容效度为0.906。结果 共回收调查问卷282份。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分别为(6.01±2.06)分、(6.78±2.60)分和(11.40±3.64)分,总分为(24.18±5.72)分。不同职称护士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CU类型护士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受教育程度、护理工作年限、ICU类型及ICU工作年限的护士行为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工作年限和护士所在ICU类型是ICU护士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护士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知识水平偏低,对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的态度较积极,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行为尚欠缺,神经重症ICU护士和护理工作年年限少于5年的ICU护士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知信行总体水平高于其他护士,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培训体系,强化ICU护士的知识和行为,通过培训提高其镇静镇痛集束化护理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大五人格和工作接纳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抽样,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工作相关接纳行动问卷、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国内6个省市的6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856份,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48.55±18.39)分,条目均分为(3.24±1.23)分。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工作投入与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感人格和工作接纳呈正相关(r=0.347,0.237,0.284,0.288,0.541,均P<0.01),与开放性人格呈负相关(r=-0.077,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岗位、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工作科室、用工性质、适应性和利他性人格、工作接纳是工作投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37.7%。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接纳在大五人格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11%。结论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处于中度工作投入状态,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质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通过增进工作接纳来提升其工作投入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全国三级综合医院落实《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现状,以及新护士对培训的感受和意见,为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 8月—9月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 421所三级综合医院以及62 031名新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91.6%的医院开展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基础培训时长为4.0(2.0,6.0)周,专业培训时长为11.0(3.0,23.8)个月。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落实率为88.8%~98.6%,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落实率为81.6%~97.7%;临床科室轮转落实情况为内科(91.0%)、外科(91.8%)、重症监护病房(85.8%)、急诊(85.1%)、妇产科(72.7%)、手术室(71.3%)、儿科(70.6%)。培训方法主要为操作示教(96.8%)、课堂讲授(95.5%)、临床查房(91.5%)及个案护理(82.0%);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式为标准化病人(76.7%)、高仿真情景模拟(63.4%)。78.0%的新护士认为培训内容符合大纲要求,55.8%的新护士认为规范化培训的时长合适,52.0%的新护士认为临床科室的轮转频率合适。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认可程度较高(84.2%),其中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最高;影响新护士感受的主要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集体归属感(65.2%)、工作强度(65.0%)、带教规范性(58.3%)、薪酬分配(56.5%)、病房人际关系(45.4%)和个人发展(45.2%)。结论 《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发布以来,我国三级综合医院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开展率较高,但在培训时长、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贴近临床需求,以提高全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同时,建议医院在培训中重视新护士的个体感受,促进新护士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肿瘤科护士化疗职业防护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在医院接受化疗职业防护的培训情况,为医院制定培训内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三所三甲综合医院的肿瘤科110名护士和一所肿瘤专科医院抽取的110名护士进行化疗职业防护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综合医院岗前培训时间为(0.39±0.12)h,专科医院为(0.50±0.13)h。护士对防护知识学习的来源只有15.91%来自岗前培训,18.18%来自在岗培训。96.82%的护士认为医院应该定期举行化疗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结论:护士化疗职业防护培训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医院应引起重视,采取多种形式增加培训的次数和内容,使护士能够按照防护标准做好化疗职业防护,减少化疗药物对护士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