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阐述了基于留格尔公式提出的特征通流面积概念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在IAPWS-IF97公式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 6.0平台初步开发了汽轮机组通流部分特征通流面积计算软件,并以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机组变工况下级组的特征通流面积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轮机级组的特征通流面积在通流部分尺寸不发生变化时,其值保持不变,并且变工况下其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可以作为机组通流能力及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准则参数,为机组通流部分的状态监测与故障的精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超临界600 MW汽轮机带负荷能力的下降情况,通过对机组运行和试验参数的计算、对比,分析了通流部分的效率变化,指出出力下降的原因是通流面积变小.  相似文献   

3.
王运民  张伦柱  徐大懋  马海龙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2):160-164,260,261
介绍了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相关表达式,以某火电厂310MW机组为例,对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进行分析。通过计算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偏差率和级组的相对内效率,判断汽轮机通流部分的运行状况,得出汽轮机第Ⅰ级组通流面积减小、其它级组工作正常、第7段和第8段抽汽压力测量值不准确、以及第5段和第6段抽汽口可能有热蒸汽漏入的结论,并提出在机组大修中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和处理建议。实践证明,利用级组特征通流面积进行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汽轮机通流能力诊断指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特征通流面积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时,确定诊断指标的基准值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研究了汽轮机通流能力诊断指标基准值的选择方法,并且根据汽轮机级组特征通流面积的变化规律,将汽轮机通流部分分为调节级、中间级组和末级,对这三段分别选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其基准值。  相似文献   

5.
汽轮机实际运行时通流部分经常出现故障,对其进行监测与诊断很有必要。以某600MW机组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理论与SO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故障样本进行训练,建立故障诊断模型,根据输出神经元在输出层上的位置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其所属故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方法是准确和可靠的。该方法克服了故障样本选取的困难,通过聚类功能,对故障模式分类实现了具体数字化和图形可视化,诊断结果简单和直观。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出力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通流效率的高低,提高通流效率成为提高机组效率的最主要手段,文章就岭澳二期1000MW等级核电汽轮机的通流方案、热力特点、动静叶片方案及防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汽轮机汽缸和通流部分改造,将纯凝汽式汽轮机改造成为抽汽供热式汽轮机,使机组在不影响内效率和出力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抽汽能力,满足用户热负荷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改造的主要内容和技术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热力判据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用于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四种热力判据(相对内效率,佣效率,当量流面积,膨线夹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了研究,提出了每种判据的诊断机理与实施方法,并以某电厂2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已被证实是提高机组经济性、改善机组能耗水平有力措施,对燃煤发电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同时对于改造后性能的要求与期望也逐渐提高。与以往不同的是,目前的通流部分改造更加关注中低负荷经济性。因此,结合实施全工况通流改造技术的某空冷机组实际情况对通流改造技术进行研究。这种新技术与改造前的相比,汽轮机效率与出力提升,机组的气动热力性能得到了改善,机组在不同工况运行时的经济性得到综合提升,因此使得机组在相同低负荷工况运行时与改造前相比热经济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的特征通流面积及弗留格尔公式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汽轮机特征通流面积的新概念,并用明确的解析式表达.特征通流面积具有重要特点:只要相应级段的几何参数不变,特征通流面积在不同工况下保持常数,且有较高的精确度;反之,如果特征通流面积改变,原因一定来自级段几何参数的变化.采用特征通流面积可对汽轮机通流部分进行性能分析,建立机组的精确热力性能档案和实现精确的变工况计算,还可将其用于汽轮机的运行监测与诊断等.在研究特征通流面积的过程中,发现广为应用的弗留格尔公式误差较大,因而提出了高精度的改进公式.  相似文献   

11.
程勒 《热力透平》1996,(1):31-35
本文就汽轮机通流部分变地汽轮发电机组功率的影响作了理论分析。根据若干机组的试验数据绘制出拟合曲线族。大致表明通流面积变化对机组功率和效率影响的统计规律。探讨了汽轮机结垢、制造偏 和模化设计中M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辅机系统对改造的适应性,因此分析与探讨关键辅机的适应性对确保机组增容改造后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某型300MW汽轮机的通流部分改造为实例,分析其部分辅机设备主要参数在改造前后的变化趋势,重点讨论关键辅机在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后其固有特性对机组性能的潜在影响,进而为优化改造方案提出建议,以期为同类机组增容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件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后,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影响因素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级组相对内效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运行中,将级组相对内效率的实测值与基准值进行对比,有利于快速确定引起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发高效的叶型提高汽轮机通流效率是汽轮机通流设计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提高汽轮机机组经济性,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开发一种高效叶型,为了解该叶型的气动性能,对该叶型开展了系统的气动性能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平面叶栅、环形叶栅试验得到叶栅详细的损失特性、通流能力等气动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多级空气透平试验验证叶型的通流效率,所获得的试验数据和分析结论为高效通流设计中叶型的合理选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试验数据支撑。通过与原有叶型的对比结果表明,通流设计中采用新开发的高效叶型,通流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有效提高了汽轮机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机组长期运行会产生老化现象,通流部分的完整性(包括型线、表面粗糙度等)会有损伤,间隙会增大,部件有变形等也会使机组的热经济性和可靠性有所降低。通常的做法是在服役期来到之前,对老机纽进行技术改造,将切实可行的新技术用上去,更换必要的部件。文中通过对静叶片叶型改进,使机组的热经济性、可靠性以及出力都能提高,以延长机组寿命。  相似文献   

16.
杨海生 《热力透平》2011,40(2):78-81
对汽轮机通流状态经济性评估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汽轮机通流效率的各项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经济性状态评估,可以利用相关的分析工具软件对影响汽轮机通流部分经济性的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及计算,并为电厂大修中汽轮机内部通流检修工作确定检修的重点。以某一超临界660MW汽轮机为例,给出了汽轮机通流状态经济性评估的大修通流状态实测数据及评估结果,证明了通流状态评估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就核电汽轮机与火电汽轮机的差异以及由此差异引起的湿蒸汽汽轮机通流性能表征与热平衡计算的难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利用特征通流面积CFA来表征核电汽轮机的通流性能和采用小误差热平衡法来计算核电汽轮机的热平衡图,应用小误差热平衡法和特征通流面积成功开发了核电站热力性能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和核电站汽轮机全面热力试验计算软件,并将这两项技术应用在大亚湾核电机组热力性能在线监测与分析系统和岭澳二期核电机组全面热力试验中.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监测中特征通流面积监测值的测量精度可控制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8.
彭泽瑛 《热力透平》2009,38(3):149-152,192
简要叙述了IEC60045-1规范以最大保证出力定义为铭牌及热耗保证出力的设计原则,以及以热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的汽轮机超负荷能力作为机组出力贮备的原则.按照IEC规程,不仅使相同通流能力设计机组的铭牌出力增加5%~7%,使机组经济性提高,还可以保证在全寿命期间实际运行时,在背压变化、老化及系统参数偏差条件下,机组仍具备发铭牌出力的能力.本文通过论述得出结论,全面理解和贯彻IEC60045-1规范是汽轮机制造厂和电厂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国产四缸四排汽300MW汽轮机设计于60年代,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机组无论是设计水平,制造和安装质量,运行方式都存在一些缺陷,如轴承箱负荷过重,摩擦阻力大,刚性不足,机组因膨胀不畅而引起启停时间过长及振动超标等问题,各电厂虽经过多次正常大修,完善化大修和技术改造,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机组稳定经济运行的因素,如达不到设计出力,不能适应电网调峰的要求等。迄今为止,东汽厂已对该类型的4台机组进行了改造。作者着重从该类型机组通流部分以及静止部件,如汽缸,通流间隙,滑销系统、辅助系统等阐述了改造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海发电有限公司11汽轮机高中低压三缸流通部分采用当代汽轮机最先进和设计手段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主扇三缸通流都达到预期目的,热耗率降低568kJ/kWh,出力增加20MWE,机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本次改造的成果表明:采用先进对电厂运行的老机组进行改造是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