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检测情况,分析MSM 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成都市MSM 人群HIV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以某某男男同性恋交友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最终130例MSM接受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MSM的艾滋病知晓率情况和基本特征、最近6个月口交/肛交性行为、近1年HIV检测以及HIV检测意愿等情况。结果 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25份,MSM人群HIV总知晓率为95.20%(119/125)。最近1年HIV检测比例为48.80%(61/12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00%(15/125),其中1年未做过HIV检测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 18.75%(12/64)高于1年中做过检测者4.92%(3/61)(P<0.05),65.60%(82/125)具有明确的检测意愿;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性行为年龄≥30岁、知晓HIV、通过线上寻找伴侣、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未向家人表露同性恋身份、过去12个月内有性病检测史为MSM HIV定期检测意愿的促进因素(P<0.05),自认为所生活的区域MSM人群感染HIV风险低、近6个月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频率低为MSM定期检测意愿的阻碍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MSM人群 HIV认知及定期检测率和检测意愿偏低,建议针对影响因素,重点加强行为干预,动员MSM参加HIV定期检测,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四川凉山州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 在四川省凉山州选择抗病毒治疗人数较多的越西县和昭觉县两个治疗点,对其2018年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按照抗病毒治疗号顺序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以及抗病毒治疗情况等数据;采集全血分离血浆检测病毒载量,提取核酸和pol基因区扩增测序进行耐药检测。结果 调查273例患者,54.7%(140/273)患者的病毒载量≥1 000 拷贝/mL;成功获得206份序列进行耐药分析,16.0%(33/206)患者检出耐药。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比例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而耐药的比例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减小。昭觉县的耐药率高于越西县(aOR=2.97,95%CI=1.17~7.54,P=0.022);未婚的患者耐药率比在婚或同居的患者高(aOR=2.58,95%CI=1.27~7.40,P=0.042)。停药时间 >24个月患者的耐药率比停药时间1~<24个月低(aOR=0.32,95%CI=0.14~0.76,P=0.001)。近一年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为72.2%。结论 HIV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耐药和无保护性行为比例均高,需对该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减少HIV毒株尤其是耐药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防治信息获取途径意愿及对不同信息来源效力的自我认定,分析其人口及行为学特征。方法 以四川省绵阳市辖区MSM为对象,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在社区组织办公场所和临时茶园进行自填式匿名行为学及血清学调查。结果 合格调查1 176人,艾滋病防治信息获取途径意愿依次为朋友41.9% 、网站22.3%、同伴20.6%,影响效力最大者依次为朋友62.0%、同伴21.0%、家人10.9%、男朋友6.0%,87.7%认为互联网是影响最大媒介渠道。年龄≥30岁、双性恋及其他性取向、本地居住时间≤12个月、社区朋友数<5人者源于家人,离异丧偶者源于男朋友,年龄20~29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本地居住时间>12个月、知晓艾滋病知识、做过HIV检测、近6个月肛交有保护性、有异地性行为者源于朋友,高中及以下文化、社区朋友数≥10人、接受过同伴教育、近1次肛交有保护性、多性伴、高频率肛交者源于同伴的防治信息效力最大(P均<0.05)。结论 MSM以朋友、同伴获取防治信息的意愿高、效力大,网络的媒介渠道作用明显,不同防治信息效力认定具有不同人口及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寻找性伴场所现状,分析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社会行为特征。方法 2017年1—10月,在四川省绵阳市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MSM人口学特征、寻找性伴场所、社会行为及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横断面抽样调查,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相关特征。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06份,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7.5±9.027)岁。寻找性伴场所中酒吧型12.9%,公园型5.1%,网络型79.0%,家庭型3.0%,其HIV阳性率分别为3.9%、9.7%、3.8%、5.6%,HI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的社会行为存在差异(均P<0.001),艾滋病知识知晓、近1年接受同伴教育、近6个月有保护肛交比例以酒吧型、网络型高,公园型、家庭型低;酒吧型61.7%近1周高频率肛交,74.2%近6个月多性伴,公园型21.0%近6个月异性性行为,家庭型13.9%使用Rush。结论 MSM寻找性伴场所多样并存,互联网的主体作用明显。不同寻找性伴场所MSM具有不同HIV感染风险,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下载广西2004—2019年初始抗病毒治疗儿童HIV感染者数据库。根据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计算Z评分,趋势性分析采用Cox-Stuart检验,广义估计方程用于分析HAZ(height-for-age Z-score)≥-2和WAZ(weight-for-age Z-score)≥-2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943例儿童HIV感染者进入队列。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的HAZ中位数分别为-2.47、-2.14、-1.94、-1.55、-1.23,WAZ中位数分别为-1.85、-1.40、-1.30、-1.21、-1.09。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和WAZ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基线和治疗后第1、2、5、10年HAZ≥-2的比例分别为38.1%、46.5%、51.6%、66.8%和74.6%,WAZ≥-2的比例分别为57.1%、76.9%、81.1%、85.8%和89.2%。经Cox-Stuart趋势检验,HAZ≥-2和WAZ≥-2的比例随治疗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0.05)。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HAZ≥-2的关联性因素有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3~7岁(aOR=0.71,95%CI:0.53~0.94)、初始抗病毒治疗年龄为>7岁(aOR=0.66,95%CI:0.47~0.93)、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aOR=0.64,95%CI:0.47~0.8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74,95%CI:0.56~0.97)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与WAZ≥-2的关联性因素有男性(aOR=0.72,95%CI:0.53~0.97)、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Ⅳ期(aOR=0.63,95%CI:0.45~0.86)以及治疗时间(aOR=1.01,95%CI:1.01~1.01)。结论 抗病毒治疗有效改善了儿童HIV感染者的生长发育状况,但治疗后第10年仍有较大比例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需加强抗病毒治疗工作人员培训和儿童HIV感染者父母宣传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并合理指导儿童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MSM)安全感的状况调查分析,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控措施和心理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8年2—10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采用安全感量表(SQ)对绵阳市MSM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回收合格问卷1 114份,平均年龄为(28.28±8.92)岁。安全感二个因子评分分别为:人际安全感平均(29.94±5.68)分、确定控制感平均(28.51±6.20)分,总分(58.45±11.23)分。低安全感占11.22%(125/1 114)、中等安全感占61.22%(682/1 114)、较高安全感占27.56%(307/1 114)。不同年龄、职业、本地居住时间的MSM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以及不同居住地区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检测阳性的MSM,其确定控制感、安全感总分均低于HIV检测阴性的MSM(P均<0.05)。结论 MSM安全感属中等水平,安全感得分与人口学特征有关,得分低的HIV感染风险大,应进一步促进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进入MSM社区相关特征,分析其进入MSM社区(简称进入社区)年龄的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开展四川省绵阳市MSM进入社区相关特征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χ2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进入社区年龄关联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1 119份,进入社区年龄中位数19.0(17.0,21.0)岁, 87.9%在婚前、12.1%在婚后。自认进入社区原因76.7%为先天性、12.7%为好奇。不同进入社区时间其进入原因有差异(P<0.001),婚前进入者83.9%为先天性,婚后进入者56.3%因好奇。进入社区年龄较大(≥中位数)MSM其梅毒阳性率高于其进入社区年龄较小(<中位数)的MSM(P=0.04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已婚、干部职员、工人及其他、不知晓艾滋病知识、未接受预防服务、近1年未诊断过性病、近6个月无偶遇性伴、近6个月肛交行为无保护者更可能进入社区的年龄较大,寻找性伴方式主要是互联网者更可能进入社区的年龄较小(P<0.05)。结论 绵阳市MSM进入社区年龄较小,其进入社区年龄与人口学特征、预防服务及性行为等相关,进入社区不同年龄对艾滋病防治的正负影响并存,要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肛交性行为特点及影响要素,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MSM聚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选择18周岁以上,最近1年内有过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810人为调查对象,分析肛交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最近6个月MSM人群同性肛交性行为比例为82.1%(665/810),HIV感染率为18.1%(147/810);无保护肛交的比例为45.6%(303/665),HIV感染率为26.1%(79/303);最近6个月与无保护肛交有影响的因素有:已婚(OR=0.938, 95%CI:0.642~0.971)、获得同伴教育(OR=0.376, 95%CI:0.262~0.539),居住时间>6~12个月(OR=0.276, 95%CI:0.120~0.634)、居住时间>12~24个月(OR=0.544, 95%CI:0.292~0.743)、居住时间24个月以上(OR=0.347, 95%CI:0.256~0.767)、感染性病(OR=0.401, 95%CI:0.201~0.800)、知晓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OR=0.443, 95%CI:0.104~0.773)。结论 MSM无保护性肛交发生比例高,虽然婚姻对无保护性肛交有制约作用,但艾滋病健康促进至关重要;基于互联网抽样和干预是MSM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YMSM)偶遇性伴现状,分析关联因素。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9月用“滚雪球”抽样法,对绵阳市YMSM偶遇性伴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血清学检测,用χ2检验,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偶遇性伴的关联因素。结果 共调查351人,最近6个月有肛交250人,其中有偶遇性伴者112人,占44.8%(112/250),平均性伴(1.9±1.6)人,每次使用安全套者92人。最近6个月有无偶遇性伴者HIV、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角色均可(OR=2.921,95%CI:1.079~4.864)、最近6个月多性伴(OR=9.424,95%CI:4.494~19.762)、最近6个月群交(OR=25.537,95%CI:2.098~310.891)、自我接纳得分越高(OR=1.627,95%CI:1.104~2.398)者有偶遇性伴的可能更大,最近6个月有固定性伴者(OR=0.082,95%CI:0.035~0.188)有偶遇性伴的可能更小(P<0.05)。结论 YMSM偶遇性伴普遍,其偶遇性伴与性角色、性行为和自我接纳相关联,行为风险较大,应针对性开展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2012—2019年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情况,为针对性开展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深圳市MSM应用时空场所抽样、同伴推动抽样、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抽样、阴性人群随访、跨境调查等不同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M开展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筛查及补充检测。使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HIV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9年共检测20 358例MSM,年度检测2 273~2833例。年龄13~77岁,中位数M(P25,P75)为27(23,33)岁,平均(28.99±7.94)岁。HIV总体阳性率8.74%。2013年感染率最高达到12.00%,2019年降低至4.81%(趋势χ2=145.33,P<0.001)。2013年HIV感染率是2012年的1.206倍(P<0.05),但2015—2019年各年度HIV感染率均低于2012年(P<0.001)。40~<50岁感染率最高为12.69%,20-<30岁感染率最低为7.44%。<20岁、30~<40岁、40~<50岁和≥50岁各年龄段HIV感染率分别是20~<30岁年龄段的1.456、1.381、1.940、1.634倍(P<0.001)。时空场所抽样和阴性人群随访的感染率最低均为7.50%,自愿咨询检测和跨境人群调查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1.06%和12.86%。同伴推动抽样和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感染率是时空场所抽样人群的1.298和1.657倍(P<0.001)。在时空场所抽样人群中,无商业性行为人群的感染率(13.06%)远高于有商业性行为人群的感染率(2.06%)(P<0.001)。结论 深圳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在2013年达到峰值以后逐年下降,且时空场所抽样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西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柳州市和贺州市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等基本信息。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计算OR(95%CI)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75名MSM中,认为当地MSM疫情严重占56.3%,曾经吸食过新型毒品占5.1%,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仅占58.4%,最近6个月性伴数3人以上占25.9%,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占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OR=1.86(95%CI:1.01~3.43)]、认为当地MSM艾滋病疫情严重[OR=3.79(95%CI:1.61~8.95)]、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93(95%CI:1.18~3.15)]、最近1年患过性病[OR=0.36(95%CI:0.14~0.90)]为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需结合不同特点的MSM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上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亚硝酸盐吸入剂(rush popper)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和实施MSM相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2020年实施横断面调查,对招募的MSM进行面对面的无记名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信息,最近6个月的rush popper使用情况及性行为特征,并进行HI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χ2经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rush popper使用和非使用者人口学和性行为特征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ush popper使用的因素。结果 共调查479名MSM,最近半年rush popper使用率为45.3%(217/479),HIV阳性率为13.4%,梅毒阳性率为6.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与rush popper使用相关的因素包括:月收入6 000~9 999元(aOR=2.379,95% CI:1.056~5.356);外地户籍(aOR=1.968,95% CI:1.267~3.050);通过网络或交友软件寻找男性性伴(aOR=2.583,95% CI:1.067~6.254);同性性行为方式为肛交(aOR=3.426,95% CI:1.486~7.895);肛交角色为被动方(aOR=1.879,95% CI:1.092~3.232);半年内与7人及以上发生性行为(aOR=3.161,95% CI:1.532~6.519);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aOR=2.747,95% CI:1.101~6.856);有时使用安全套(aOR=2.846,95% CI:1.171~6.917);HIV阳性(aOR=2.310,95% CI:1.247~4.279)。结论 上海市MSM rush popper使用率较高,其使用与导致HIV感染的高危性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rush popper在MSM中的使用对于防治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海口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青年学生的社会接纳和高危性行为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开展MSM青年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提供精准化建议。方法 在高校中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动员招募MSM青年学生至咨询检测门诊,通过匿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社会接纳和高危性行为特征,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159名MSM青年学生,有效调查问卷150份。调查对象据经常扮演的性角色分三组:被插入方(0号)60人(40.00%),兼有插入和被插入方(0.5号)48人(32.00%),插入方(1号)42人(28.00%)。0号、0.5号和1号组HIV感染率分别为3.33%、0.00%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33%、10.42%和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觉得生活环境对待同性恋态度友好的39人(26.53%),觉得一般的100人(66.70%),觉得受到歧视的8人(5.30%)。性行为学变量中“首次性行为年龄、首次性行为对象是否为临时性伴、是否使用过兴奋剂、使用兴奋剂后有无发生性行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年每次发生肛交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0.5号性角色在二~五年级段是一年级的3.143倍(OR=3.143,95%CI:1.893~5.220);不告知他人同性性倾向是0号和1号的8.093倍(OR=8.093,95%CI:2.496~26.243);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是0号和1号的 15.269倍(OR=15.269,95%CI:5.072~45.972),是危险因素。0.5号性角色首次性行为对象相对固定,首次性行为对象为临时性伴是0号和1号的0.238倍(OR=0.238,95%CI:0.092~0.619),是保护因素。结论 不同性角色的MSM青年学生社会接纳、高危性行为、安全套使用和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分类提供针对性干预,提高该人群预防性传播疾病感染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