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3年10月~1996年5月收治的3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迟发性颅内血肿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的17.1%,脑内血肿25例,脑内血肿合并硬膜外血肿2例,单纯硬膜外血肿8例。77.1%发生于伤后3天内。24例手术治疗,死亡5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有上升趋势,结合动态CT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2.
脑肿瘤手术后血肿--近10年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少颅脑肿瘤手术后血肿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分析自1991年7月~2001年6月发生的脑肿瘤手术后颅内血肿12例,包括血肿发生率、血肿部位与出现时间、相关因素及预防处理等。结果 术后血肿出现的高峰时间在8h内,血肿好发部位为额顶硬膜外。远隔部位术后血肿的发生与过分急骤颅压改变有关;手术野血肿与止血是否恰当、引流管放置及颅脑各层结构的完整性有关。术后血肿的发生与肿瘤病理性质、部位无关,与患者的脑血管状况有关。结论 术后8h内强化监护并及时处理血肿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delayed epiduralhematoma,DEDH)是放射学的一种概念,CT问世以后予以认识。其定义是外伤后首次CT正常或表现为其它病理状态而未发现硬膜外血肿,随后临床表现恶化或首次手术后未达到满意效果,复查CT发现的硬膜外血肿。我院自1986年至1996年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48例,占同期硬膜外血肿的4.6%,现将本组迟发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一些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进展性颅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展性外伤颅内血肿是指入院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较刚入院时血肿进展扩大,引起昏迷程度加深,临床症状加重的颅内血肿。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颅脑外伤后GCS〈8分的幕上重型外伤性颅内血肿89例,其中进展性颅内血肿4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我科自2000年5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31例,其中13例采取微创穿刺血肿外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清除亚急性,慢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6年4月至1998年6月,选择28例颅内血肿患者,利用纤维胆道内窥镜施行血肿清除术,现初步总结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情况 经头颅CT扫描和临床诊断为外伤性颅内血肿23例,其中亚急性9例、慢性14例。血肿部位:硬膜外5例,硬膜下18例,血肿量50~180ml;高血压并基底节区血肿5例,血肿量30~80ml。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1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对19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锥顿、钻孔血肿清除和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血引流微创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使用等血肿量等体温生理盐水冲洗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3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等血肿量等体温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结果术后未出现脑组织损伤、再出血、癫痫、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4 h复查头颅CT显示颅内少量积气5例。出院后1个月复查CT显示血肿、颅内积气基本吸收,术后1年随访未见血肿复发。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应用等血肿量等体温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处置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正>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血肿,或手术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在颅内不同部位又发现血肿。我科1999年11月~2004年12月收治DTICH 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CT问世以前,除非手术证实,几乎对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很难作出确切诊断。随着CT的应用逐渐发现这一区域的外伤性血肿与其他颅内血肿有不同之处,表现出一种特殊类型的颅内血肿。现将我院自1986年1月~1988年12月收治的14例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后窝硬膜外血肿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伤后颅后窝血肿发生率很低,一般只占全部颅内血肿的5%左右,而以硬膜外血肿多见。本文就本院1993年至2003年37例颅后窝硬膜外血肿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行单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15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中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15例中,发生术中大出血17例,发生率为14.7%(17/1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跨窦、血肿波及颞底、血肿量大是急性硬膜外血肿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肿量预测术中大出血的最佳界值是75 ml,曲线下面积为0.863(95% CI 0.761~0.996;P<0.001),敏感性为0.824,特异性为0.816。结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术前评估时,血肿跨窦、血肿波及颞底及血肿量>75 ml的病人术中大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术前综合评估时,应制定相应措施以减少此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CT表现及其机制。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96例,出血后进行动态CT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另2例病情加重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后治愈。出血3d内血肿CT表现为高密度、边缘锐利,血肿周边有条状低密度环绕;出血后3~20d血肿CT表现为密度降低,血肿周边有片状低密度影,占位效应明显,出现较大面积花环状强化;出血后20d以上CT表现为密度进一步降低、边缘模糊,占位效应减低,仍有环状强化。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为血肿液化吸收过程中普遍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其形成机制可能与血肿壁动脉血管扩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1993年至1995年12月,采用自制的纤维脑内窥镜颅内血肿碎吸器,清除颅内血肿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纤维脑内窥镜颅内血肿碎吸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8例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复查头颅CT发现的15例后颅窝迟发性血肿患儿中,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4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3例患儿,1例术中发现硬膜下血肿并小脑内血肿;2例术后复查CT示,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例,硬膜下血肿1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患者预后按GOS分级:2分1例,3分2例,4分5例,5分9例。结论儿童外伤性迟发性后颅窝血肿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对达到手术指征的患儿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点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婴幼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点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术后效果均良好,术后12 h头颅CT检查示颅内结构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明显后遗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多点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婴幼儿急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效果较好,创伤较小,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术前CT和MRI图像对术中所见血肿液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9例CSDH患者(83侧)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均行颅脑CT和(或)MRI检查。根据CT图像中血肿密度将血肿分为高、等和低密度3种, 根据MRI图像中血肿信号均匀部分的比例将血肿分为均匀和不均匀2种。比较不同密度、信号均匀和不均匀血肿患者术中所见血肿液化程度的差异, 总结特殊形态血肿患者术中所见血肿液化程度。结果共计58例CSDH患者(69侧)完成术前CT检查, CT图像中不同血肿密度患者术中血肿液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图像中等密度血肿患者术中血肿液化程度优于低密度血肿、高密度血肿(平均秩次分别为40.71、34.67、25.27)。共有50例CSDH患者(63侧)术前进行了MRI检查, MRI图像中血肿信号均匀患者术中血肿液化程度优于血肿信号不均匀患者(平均秩次分别为46.53、1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T或MRI图像中表现为肥皂泡征的血肿术中均以血块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微创组68例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手术,开颅组62例采取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比较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情况.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定位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小血肿(30 ml左右)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小血肿患者46例,其中26例采用CT定位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观察组),20例保守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90%血肿吸收时间、水肿带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而发病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基底节区小血肿,锥颅血肿引流术可快速地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增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尿激酶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3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及术后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果经钻孔引流术后第2天复查头颅CT,12例(37.5%)血肿基本清除;20例(62.5%)的血肿仍有较多残留,给予注入尿激酶后8例患者血肿明显缩小或消失,12例患者硬膜下残留少量积液,随访3月无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残留量及复发率较高,经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