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脉冲-衰减法测量生物组织的热导率,通过合理设计测量电路、选择电路参数,可以使脉冲输入期间探头输入功率的变化小于1%.当测量工况变化时,探头输入功率会产生较大变化,为此,提出了改进的脉冲衰减法.采用本方法,还可以适当提高脉冲输入期间探头的输入功率以增加探头温升,从而减少探头输入功率测量误差以及温度测量段温度测量误差的影响,提高热导率的测量精度.测量结果表明,由于脉冲-衰减法在推导时没有考虑探头尺寸的影响,造成热导率的测量值偏大;为此,进一步给出了一种热导率的测量值的简单修正方法,经修正后的热导率的最大误差为4.25%,平均误差为2.05%.  相似文献   

2.
探针法测量水稻秸秆热导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探针法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探针法测量秸秆的热导率,并探讨了秸杆密度、含水率和温度对其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热导率随着秸秆密度、温度和含水率增加而增大,与三者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计算秸秆热导率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以Stefan半无限大理论为基础,建立柱坐标系下一维径向相变传热的数学模型;运用摄动法推导相变材料熔点处液相热导率与相界面移动规律之间的测量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一套测量相变材料熔点附近热导率的测量系统。采用相变蓄热系统中常用的结晶水合盐——八水氢氧化钡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热边界温度为356,361和366 K时进行实验,通过测量相界面的移动变化规律,计算得到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个热边界温度下,相变材料液相热导率测量平均值分别为0.673,0.658和0.651 W·m-1·K-1;采用该方法进行测量时,只需控制热源边界温度,无需测量热流密度,1次实验即可获得多组热导率,测量精度较高,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交叉热线”实验中测温热电偶尺寸对材料热导率测量精度的影响做出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一个实用的热线温升修正关系式。用它对硅藻土砖、轻质粘土砖和建筑红砖这类不透明固体的热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与平面热源法及文献中的数据相符合,此外,在300~1300K温度范围内,对K9冕玻璃试样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固体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测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压电压力波法是用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膜产生压力波来测量固体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的一种新方法,介绍了用压电膜产生压力脉冲波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压力法测量固体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测量方法能很好地用于固体介质中空间电荷分布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太阳真空集热管真空度测量模型的特性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王华军  马敏 《河南科学》2004,22(6):751-753
从气体动理论出发,分析了太阳真空集热管真空度测量的负压腔模型的动态特性,并重点讨论了分子速度、热导率等参数与真空度测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种适用于科研、生产、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的6Hp_2-1型超动态应变仪在浙江黄岩测试仪器厂研制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颇受用户欢迎。 6Hp_2-1型超动态应变仪是一种新型数字式标定原理应变仪,供桥恒压有2V、3V、6V,恒流供桥2MA、5MA、25MA,可进行静态及动态标定。它可用于测量应力应变、实验应力分析、材料应力波等,配以适当的应变计传感器还可以测量力、压力、位移、振幅、速度、加速度、温度等,也可配以压阻式传感器组成压阻式测量仪器,用于测量气体和液体的压力,在海洋石油工程中用于测量水深和波浪压力,在汽车工程中可进行喷射泵及系统、内燃机和制动系统的压力测量,在气体动力工程中可进行气体压力、冲击波压力、激波压力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用有限体积法和特征线法分别计算了一台非增压10缸柴油机的进排气压力波和一台6缸增压柴油机的涡轮入口及压气机出口压力,并与其相应的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高速时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进气压力波与实测值均存在较明显的偏差,涡轮入口和压气机出口压力、排气压力波和低速时进气压力波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特征线法相比,有限体积法计算的压力波更能反映高频部分的变化.还分析了两种方法对网格密度的依赖性和质量守恒计算误差,显示有限体积法均优于特征线法.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首次引入了一种用朗谬尔单探针测量螺旋波等离子体参数的简单方法,并阐述了测量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测量螺旋波等离子体参量的朗谬尔单探针法简单可行,是一种较好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获得有限平板阶跃函数式加热瞬态温度分布近似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不良导体热导率阶跃函数式加热动态测量装置,该装置简单,实用,测量结果精确,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热波检测及热波成像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制成的热波检测及成像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实验结果。这种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能对试件材料热性质(例如热传导系数)的差异作出响应,并能将扫描过程中逐点测得的结果表现为一幅反映热性质分布的高分辨率图像。因此,凡引起试件热性质发生变化的因素均可用这种系统来发现和评估。这种以热过程为基础的方法是对光学、声学、电磁、辐射等材料检测评估方法的重要补充,并在某些情况下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薄膜样品的纵向热扩散系数测量的困难性,研究了利用稳态纵向热流法(SCHF)的测量结构和Angstrm法的一维热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热波在样品中传播的过程,并导出了样品的纵向热扩散系数.文中测量了厚度为30 μm~1 mm的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薄膜,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导热系数测量过程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导热系数计算的关键。实验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导热系数的精度。现有的导热系数测量计算中对数据是否准确没有很好的评判准则或方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斜率相对标准差为依据筛选数据的导热系数计算新方法。该方法以斜率相对标准差为准则判断并筛选实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筛选后的数据求解导热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乙二醇标定溶液的导热系数计算中,同传统算法相比,新方法数据处理简单、计算导热系数精度提高明显、能够广泛地应用到导热系数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4.
松散煤体导热系数测定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非稳态传热的一般原理设计了测定松散煤体导热系数的实验装置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粒径、填充密度及煤中含水量的增大,导热系数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并利用3阶多项式曲线拟合了导热系数和平均粒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温—时积分法是利用非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的一种方法,本文概述了温—时积分法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推导过程中,由于引入了温—时积分概念,避开了复杂的数学运算,导出了极为简便的导热系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土壤导热系数在温度为稳态情况下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对两种不同物性岩石导热系数的测量,确定了影响岩石导热系数的因素.减少了测试参量,简化了测试的准备工作和测试装置,是一种简易可行的、适用范围较广的、成本较低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为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用探针法测定多功能材料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方法。在自制的探针内设置加热电阻和测量热电偶,温度信号经8031单片机处理后送到486PC储存,通过曲线拟合计算求得热导率。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推算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藉最小热阻力法则和比等效导热系数相等法则,提出了用求复合材料的等效热阻及其限区来确定该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方法,导出了推算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普遍式和一些具体式,给出了复合物中各组分的导热系数、容积比、相互组合的形状及取向等因素对等效导热系数影响的一些具体算值,将球堆积床的等效导热系数本文算值与已知实验数据作了比较,二者吻合良好。精度优于Eucken方程。  相似文献   

19.
将传统的手动测量导热系数探针装置改进为计算机自动测量系统。用计算机控制导热系数的测量系统集文字说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于一体,解决了热物性测量中的一项技术难题。整个系统工作性能稳定,运行可靠,重复性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是一套较为先进的导热系数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将聚酰亚胺模塑粉、胶体石墨和炭纤维作为原料,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搭建复杂环境下导热系数测试实验平台,通过稳态法对理论上单一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把填料转换成体积含量,研究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发现填充石墨和炭纤维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有很大的不同,需研究一种通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生成等效结构,在此基础上,依据常物性、无内热源与稳态热传导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利用从底向上的计算方式求出等效导热系数。通过实验测试平台测量炭纤维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提测定结果基本分布于实测数据周围。通过人为添加满足正态分布的实验误差当成实验测量值对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所提方法可在测量误差情况下给出准确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系数测定结果。可见所提方法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