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微波、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痛点与神经根部进行微波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1个月随访,36例患者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69.4%.结论 微波与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用明显,且安全、实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丹飞 《当代医学》2008,(14):101-102
目的 观察微波、半导体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方法 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在痛点与神经根部进行微波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1个月随访,36例患者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69.4%. 结论 微波与激光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作用明显,且安全,实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43例患者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阿昔洛韦、阿米替林、芬必得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90.7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9.30%;对照组治愈率72.50%,后遗神经痛发生率3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如何有效治疗这些疼痛一直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通过红茴香喷雾剂联合半导体激光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从而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未进行止痛治疗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外用红茴香喷雾剂并联合半导体激光理疗,对照组只进行半导体激光理疗,治疗1个疗程(10 d)后使用视觉模拟疼痛标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临床止痛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均有明显减轻,但实验组的疼痛减轻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茴香喷雾剂联合半导体激光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半导体激光理疗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为治疗组,单用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疗程为10d。结果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后遗神经痛明显减少。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按损害部位取穴并进行局部穴位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给予维生素B12 0.5 mg,日1次,肌内注射.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半导体激光按损害部位取穴并进行局部穴位照射,日1次.2组均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疼痛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9%vs 52.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导体激光按损害部位取穴并进行局部穴位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等优点,是目前安全高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PHN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1次/d,每次10min,共治疗10次,同时口服维生素B.片、甲钴胺片;对照组40例仅口服维生素B,片、甲钴胺片,用法与治疗组相同。10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率为80%,治愈率为35%;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率为47.5%,治愈率为12.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加巴喷丁联合UVN光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加巴喷丁,同时在疼痛部位采用UVN光疗仪进行照射;对照组37例口服盐酸曲马朵缓释片、维生素B1、甲钴胺和维生素E.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19例,差效1例;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2例,差效15例,无效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有效,但加巴喷丁联合UVN光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愈率与显效率更高.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UVN光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起效快,较口服曲马朵等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加穴位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维生素B12针500ug两侧夹脊穴穴位注射,并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10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暴露病变及疼痛部位行辐射治疗,30 min/次,1次/d,8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加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黄严芳  郭子夕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3):3234-3235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时705例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病患者暴露病变行辐射治疗,30 min/次,1次/d,8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除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情好转外,其余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微波热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有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与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在口服泛昔韦片、维生素B、甲钴胺胶囊、外擦炉甘石洗剂的基础上联用氦-氖激光及微波照射病变部位,并用自拟中药处方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前述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两组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愈后1月随访,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5%和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氦-氖激光与微波照射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加穴位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维生素B12针500ug两侧夹脊穴穴位注射,并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10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暴露病变及疼痛部位行辐射治疗,30min/次,1次/d,8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加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氨酚曲马多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氨酚曲马多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中药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8例,显效2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26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观察6~18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5.0%;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8.3%.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1例,头晕1例.结论 氨酚曲马多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中药止痛袋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微波联合中药止痛袋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中药止痛袋可明显缩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疗程,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毛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28-2929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多采用理疗(音频、长波紫外线照射、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缓解症状。我科应用恩在适针剂治疗4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班莺 《黑龙江医学》2014,38(4):418-419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微波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3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春艳 《吉林医学》2013,34(15):295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8例。治疗组采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给药15 d。对照组每天肌内注射Vit B1和Vit B12,并氦氖激光照射疼痛部位1次,15 min/次,连续15 d。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38.8%。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治疗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燕平 《现代医学》2013,(2):121-123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与阿昔洛韦及维生素B1、B12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7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5例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0.5 g.次-1,2次.d-1)、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500μg.次-1,1次.d-1);治疗组8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率为97.8%(8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6/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例为6.7%(6/89),对照为5.9%(5/8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观察。方法:将具有典型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胶囊、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组除服用上述药外于病变处照氦氖激光并联合刺络拔罐。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后遗神经痛现象。结果:治疗结束时,对照组有效率为95.7%,治疗组有效率为9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后遗神经痛率分别为21.4%、8.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可明显减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香菇多糖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香菇多糖0.6g,2次/d,VitB1 100mg,VitB12 500μg肌肉注射,1次/d;同时接受半导体激光照射,隔日1次(27例);对照组给予香菇多糖,VitB1,V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