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对4家医院的224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2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对经颅多普勒(TCD)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4%,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基底动脉、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TCD(Vs、Vm、Vd、PI、RI),其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中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透穴刺法组30例和普通针法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通过疗效积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透穴刺法有效率为80.00%,普通刺法有效率为51.61%,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乔咏雪  王伟志 《河南中医》2014,(7):1281-1282
目的:观察透刺后溪穴治疗中风后手握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中风后手握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刺后溪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后溪穴治疗中风后手握固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穴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穴法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穴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好,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刺申脉一照海、绝骨一三阴交、阳陵泉一阴陵泉等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34例,普通对照组3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头穴透刺为主治疗失眠76例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为主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透刺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研究结束治疗组完成治疗39例,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两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穴透刺为主治疗失眠优于药物对照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透穴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玉颖  王顺 《中国针灸》2006,26(3):177-179
目的:研究透穴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蛆,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透穴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刺法,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对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透穴刺法能够明显改善颅内主要动脉的最高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穴刺法能够治疗偏头痛,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运用夹脊穴透刺法治疗;对照组38例,运用普通针刺法治疗。两组分别针刺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模拟量尺积分(VAS)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透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刺人迎穴为治疗中风后遗症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云生 《中国针灸》1999,19(12):721-722
采用针刺人迎穴为主加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00例为治疗组,同时设单纯透刺法5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0 94%,基本治愈率为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基本治愈率为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0.
邓宁  金涛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49-51
目的:探讨透刺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法为主,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对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速度变化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透刺法治疗后MCA、ACA、PCA最高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透刺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症,能够改善眩晕症状,是目前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透穴为主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透穴为主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48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透穴电针组 87例 ,西药颅痛定组 6 1例 ,经治疗 4 5天后 ,停止 2个月再观察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透穴电针组总有效率 71 3% ,对照组 4 2 6 % ,二者疗效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2 12 ,P<0 0 1)。结论 :透穴电针法对无先兆偏头痛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玉莲  王颖  王立存 《河北中医》2008,30(5):508-510
目的观察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中风共济失调患者4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过程中各脱落1例。治疗组20例以头项针为手段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20例用传统针刺治疗,每日1次。2组均连续针刺5日,休息2日,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治疗前(发病72 h内),发病第7日、第14日血清VEGF的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30%,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在第7日和第14日的VE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项针治疗中风共济失调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体针治疗。针刺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根据Berg平衡量表评定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7.5%(P0.05)。根据Tinetti量表及"站起-走"计时测试评定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24-48小时)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通腑针刺治疗组及发病1周后常规针刺(包括头针和体针)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针刺法的早期应用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芒针透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学健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89-590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芒针秩边透水道,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常规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7.
舌针为主治疗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群  王祖红  叶建  朱晓云  管遵惠 《中国针灸》2005,25(11):820-82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观察组以舌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以单纯体针治疗.结果:舌针为主治疗中风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治疗中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