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光传操纵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取决于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等光电器件,光电器件的选择是成功设计光传操纵系统的关键之一。针对国内光传操纵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自行开发光传操纵系统的前提下,对光源、光纤、光检测器等关键性器件的选择与集成开发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同时经过高温实验以及高空环境模拟实验,验证了某种特制多模石英光纤能满足光传操纵系统的要求。并利用所选器件设计了一种光传操纵系统的实现方案,初步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光传操纵系统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简要回顾飞机操纵系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光传操纵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针对航空领域光纤传输的特点,对光传操纵系统中光电器件的选择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光传操纵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飞机操纵系统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光传操纵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针对航空领域光纤传输的特点,对光传操纵系统中光电器件的选择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超高速光纤实时网络的光传操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星型及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具有超高速实时光纤网络结构的飞行器光传操纵设计方案.所给出的余度设计及分布式共享内存策略增强了整个光传系统的可靠性及容错性能.应用动态数据分组技术既提高了小数据量的传输效率又提高了大数据量突发传输时的吞吐量.性能测试及地面飞行仿真验证表明,系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12Gb/s,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及信息传输确定性,适应了机载环境下光传飞行控制及航空电子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分析了光纤信息传输技术在机载综合航电系统高速光纤数据总线、光传飞行控制操纵系统、光纤陀螺等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碳纳米管进行微操纵研究。首先,选择出适合系统使用的基底;然后,在基底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接触模式,成功地对碳纳米管束进行了推动、切割和弯曲等操纵;最后,讨论了影响微操纵的一些系统参数,总结出该系统微操纵的适合参数为:参考点4.0~5.0,扫描频率20 Hz~50 Hz。该研究为微/纳米机械装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某型民航客机的不可逆式操纵系统,对其飞行模拟机电动操纵负荷系统进行建模。以升降舵操纵系统为例,将参数集中化处理,建立操纵系统数学模型,并将复合控制方法嵌入电动操纵负荷系统。利用某自行研发的飞行仿真实验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并将结果与波音公司实际试飞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操纵力误差小于10%,舵偏角误差小于2%,满足CCAR 60对飞行模拟机操纵负荷系统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吕泓昭  王欢  王玲文 《电子世界》2014,(16):146-146
电传操纵系统研发成本较高、系统技术复杂,是一种现代化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已经在航空领域,特别是军用直升机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电传操纵系统的优缺点分析入手,对直升机电传操纵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操纵负荷系统是飞行模拟器的关键系统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操纵手感。针对硬连接的操纵负荷系统进行模拟,介绍了一种力控制回路的电动操纵负荷系统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电动操纵负荷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组成,之后对操纵负荷系统的模型力计算、力加载模型进行了探讨。模型力综合气动力、连杆弹力、阻尼力、摩擦力等因素进行计算,力加载模型借鉴国外先进控制算法进行设计,将控制模型分为内回路和外回路两部分:外回路负责模型力的计算,内回路根据系统实测力信号及模型力生成点击驱动指令。使用PID控制器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力感特性,并介绍了一种提高系统实时性的方法,可适用于不同机型的操纵负荷系统设计,对了解、设计、维护飞行模拟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原有的离合器操纵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AMT离合器电控操纵系统,以STC89C52芯片为核心,采用一些新型的功能模块设计及电控操纵系统使系统自动化,是一种改进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新方案,对后期非公路宽体自卸车AMT电控操纵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基于USB的多路数字信号进行波分复用的光纤传输系统,以提高光传系统的传输速率.着重构建了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及光波分复用器的物理系统.在直升机显模型跟踪电传飞行控制系统(MFCS)的基础上,开发了直升机贴地飞行波分复用光传系统实时半物理仿真验证平台.通过光传与电传性能对比,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可行性,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is a well‐known technique that selects a suitable modulation level and coding rate according to the user's channel quality. The utilization of AMC in downlink (DL) requires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of each user on DL to properly select th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level. However, under a practical OFDMA system environment, it is unsuitable to feedback all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over the whole frequency resources due to the limited uplink bandwidth. In this paper,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MC system and to reduce the uplink feedback requirement, we propose a flexible block‐wise loading (FBL)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a novel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CQI) feedback scheme requiring less number of CQI feedback bits,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general OFDMA system with AMC. The proposed FBL algorithm dynamically allocates groups of sub‐carriers to each user in DL based on the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encapsulated in a newly defined feedback signal format. As a result, the sector throughput and outage performance is improved due to the flexibility on the sub‐channel allocation and increased accuracy on the CQI feedback information by the proposed FBL algorithm.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光突发交换(Optcal Burst Switching.OBS)被认为是在下一代光网络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边缘节点处突发包的组装作为业务接入OBS网络的第一步,是OBS研究的关键课题之一。 该文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突发组装方案:基于突发长度组装方案、基于组装时间组装方案、混合组装方案及自适应组装方案,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最后指出综合考虑网络业务流量、边缘节点的处理速度和信道带宽等因素的更加有效的突发组装算法是重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The propagation constant was measured directly using the fiber bending losses (FBI)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the outcome was compared with the more indirect results of the mode-field radius (MFR) method, and the integration constant determined for the measured wavelengths. This constant was found to be reasonably wavelength-independent. The absolute value rests strongly on the propagation constant model, i.e. on the structure of its empirical formula. As a result it is proposed to use the simple MFR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the propagation constant, and to fix its absolute values with only one more complicated FBL measurement at a convenient wavelength  相似文献   

15.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中WDM技术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飞控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波分复用(WDM)多路传输技术,给出了可应用于飞控系统的波分复用多路光纤传输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介绍了波分复用光电器件的选取,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将其应用于舰载飞机着舰的可视化仿真平台中,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为波分复用技术在光传飞控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紫外防护品(眼镜、防晒护肤品、织物)的防紫外检测原理,建立了实用的检测装置,对样品旋转不同的角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日本岛津UV-3150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检测11种不同类型的镜片,结果表明大多数镜片均能限制UVB(280~320 nm)的透过,但UVA(320~400nm)的透过率较高,镜片的防紫外线能力不理想.采用紫外吸光度法检测6种防晒护肤品,根据吸光度A值的大小,评价产品的性能,3种化妆品实测防紫外效果与产品标定的SPF值不相吻合,并且UVA的透过率较高.检测14种织物,计算得到织物防紫外指数UPF值,发现染色深及较厚的织物防紫外效果较好,纯棉及亚麻防紫外线效果较差.三种紫外防护品对UVB的防护效果都优于对UVA的防护,但UVA对人体同样造成伤害,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脊波变换的产生和发展,着重介绍了脊波变换理论及其在图像信号的奇异性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现代信号处理中几种变换的优缺点及各自适用的范围,总结了脊波变换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给出了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研究单位对编码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编码器研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误差进行检测,虽然现有检测装置能够完成编码器的误差检测,但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文章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其次介绍了国内外编码器检测装置的结构及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胡莉军  任向红  董超 《红外》2016,37(3):1-5
研究了红外光源在有害气体检测中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三类 不同红外光源的结构原理,比较了它们相互之间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然后详细分析 了气体检测技术对红外光源性能的要求以及在光源选型时的注意事项。最后,根据有害气 体检测的发展需求,阐明了红外光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