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评价CT对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近3年手术治疗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5例,术前CT对4例结肠癌侵犯膀胱患者做出准确诊断,1例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做出疑似诊断。结果:5例分别为结肠癌及前列腺癌侵犯膀胱,CT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膀胱外肿瘤侵及膀胱的CT表现不同于膀胱原发肿瘤,CT检查对二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拥军 《当代医学》2014,(22):78-79
目的探讨CT与MPd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选取检查方法、提高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均行MRI、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资料,比较影像学诊断与术中病理诊断符合度情况,据此评估Mgl与CT检查在前列腺癌患者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纳入研究组的患者术中病理证实,A期前列腺癌患者5例,B期16例,C期24例,D期23例;在21例A/B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中,MRI诊断出11例、而CT仅诊断出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C/D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中,MRI诊断出40例,CT诊断出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在CT/MRI等影像学表现上均表现出一定特点,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检查手段,在A/B期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MRI检查较CT检查更具有优势,而对于C/D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两者在其诊断中则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MRI及CT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对4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增强行双期动态扫描;MRI行常规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8例患者中,A期前列腺癌1例,B期前列腺癌14例,C期前列腺癌15例,D期前列腺癌18例。在15例A期或B期前列腺癌患者中,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直接确诊7例,诊断符合率为46.7%;MRI平扫直接确诊为13例,诊断符合率为86.7%,两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3例C期或D期前列腺癌患者中,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直接确诊31例,诊断符合率为93.9%,MRI平扫直接确诊为32例,诊断符合率为96.97%,两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或B期前列腺癌的诊断,MRI较CT有明显优势;对于C期或D期前列腺癌的诊断,CT和MRI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前列腺癌的CT表现,平扫9例,平扫 增强37例.结果:46例前列腺癌中CT表现前列腺正常4例,增大42例;前列腺内局限性病灶15例,病灶结节状、肿块状外突31例;钙化8例,浸入精囊、膀胱、盆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各19,25,6及4例,3例误诊为膀胱癌.CT分期对C/D期的总准确率为73%.结论:C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侵犯范围,了解有无远处转移,对肿瘤术前分期,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标记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融合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PET/CT)、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18F-PSMA-1007 PET/CT及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骨转移灶的诊断阈值和诊断效能的差异;采用加权Kappa检验分析两位医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0例患者阳性病灶共215个,前列腺癌原发病灶30个、骨转移灶185个。18F-PSMA-1007和18F-FDG PET/CT显像前列腺癌原发病灶、骨转移灶SUVmax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6和0.81、0.93。18F-PSMA-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磁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接受疑似前列腺癌诊疗的患者中择取57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核磁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天柱 《中外医疗》2011,30(1):177-177
目的探讨CT冠状面扫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6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采用冠扫组88例,轴扫80例,2组病例进行手术结果并与对CT表现进行对照,并进行冠扫符合率与轴扫符合率比较。结果冠扫符合率与轴扫符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对前列腺癌CT诊断中,应用冠状面扫描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提高对前列腺癌术前分期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辅助价值,是前列腺癌横断扫描不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33-1834
目的观察磁共振前列腺成像套餐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结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化验,比较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前列腺疾病患者20例,均行磁共振前列腺成像套餐及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术后病理确诊前列腺癌16例,前列腺结节状增生4例。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癌18例,前列腺结节状增生2例;螺旋CT扫描动态增强均见前列腺明显肿大,其中强化不均仅7例,突破前列腺包膜3例,盆腔淋巴结肿大及骨转移各4例。结论相较CT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敏感性较高,但可能出现假阳性,DWI序列与波谱成像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和MR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对比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70例前列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照组)和MRI检查(研究组),并以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为标准对两种检查方式进行优劣的比较。结果以病理活检为标准,在前列腺癌A期和B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在诊断相符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的比较上χ2=40.17、17.69、12.99,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前列腺癌C期和D期患者的诊断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的临床辅助检查方式进行推广;CT对前列腺癌患者的A期和B期诊断率低,仅在C期和D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不建议在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前列腺癌CT表现,11例行平扫和增强,1例仅行平扫,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5mm。结果:12例前列腺癌中,前列腺边缘隆起者占90%,局限性前列腺密度减低或不均匀者占89.6%,治疗前准确率达86%。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膀胱精囊角消失、精囊腺增大、膀胱侵犯、盆腔淋巴结肿大是其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MRI与CT诊断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61例经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双期动态扫描)以及MRI扫描,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A/B、C/D期前列腺癌的检测准确性。结果本次研究中61例患者A期3例、B期16例、C期18例、D期24例。CT平扫/增强扫描对A/B检出率为47.37%,漏诊、误诊10例,6例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另4例漏诊,MRI对A/B检出率为89.47%,漏诊2例均为漏诊,两者比较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CT平扫/增强扫描对C/D检出率为92.86%,误诊3例包括2例前列腺增生,1例膀胱癌;MRI对C/D检出率为95.24%,误诊2例均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两者检出率比较MRI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A、B期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较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明显较高,主要因A、B期前列腺癌仅前列腺体积增大,密度无明显变化,且边缘较模糊对CT诊断产生影响,两种检测方式均可准确检出C、D期前列腺癌,考虑与癌组织已穿破被膜,前列腺的形态变化明显有关,但MRI可对被膜是否被癌细胞侵袭进行判断,因此较CT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多排螺旋CT(MSCT)的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技术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静脉注射锝99-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1110MBp,3~6h后行全身骨显像,由两名核医学科医师分析全身骨显像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同机SPECT/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同机融合诊断前列腺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7.02%(35/36),特异性85.71%(6/7),准确性95.35(41/43),阳性预测值97.02%(35/36),阴性预测值85.71%(6/7)。结论:带有MSCT的SPECT/CT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提供局部解剖信息,在明确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DC测量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患者各43病例资料,分析其常规MRI表现,并分别测量病变区的ADC值,求取平均值,统计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别。结果:43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局灶性病变31例,弥漫性病变12例,ADC值平均值为923±110.4;43例前列腺炎患者中,局灶性病变20例,弥漫性病变23例,ADC值平均值为811±102.6。两组间ADC值平均值比较,P值小于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对ADC值的测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螺旋CT诊断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活检或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36例,采用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动脉和静脉扫描。结果 CT检查可见前列腺不规则增大,其内稍低密度的瘤结节,外缘呈结节状隆起,可有不均匀强化。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应用螺旋CT检查,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检出,明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转移情况,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相关性,以分析其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97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其CT多期增强特征,同时检测其血清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并比较患者与良性前列腺患增生患者PSA水平的差异,分析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经CT检查发现,前列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开始时间为(37±12)s,早于对照组的(49±14)s;前列腺癌患者的最大信号强度为(146.45±75.21)%,早期强化率为(124.34±84.95)%,两者均高于对照组的(109.11±60.01)%和(75.33±42.46)%。两组患者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为(61.01±45.2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2±8.6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水平呈明显的相关性,这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常规横断位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对前列腺癌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MPR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对其16层螺旋CT的MPR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作对比分析.结果 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MPR在显示肿瘤大小、密度差异、表面光滑度、包膜完整性、毗邻组织界限等方面明显优于横断位,盆腔转移的显示率不如薄层横断位.结论 16层螺旋CT前列腺癌后处理图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对晚期前列腺癌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16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CT诊断情况。结果:在平均随访16(12~21)个月时,16例患者均有骨转移,有1例出现直肠周围肿块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PSA检查结果,用CT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内脏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余志坚  赖婳妤 《吉林医学》2013,34(12):2309-2310
目的:临床分析低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分期。方法:选择30例前列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低场MRI资料,比较病理结果、临床分期。结果:经过MRI诊断,3例前列腺炎,5例前列腺增生,22例前列腺癌,其中有6例B期,14例C期,2例D期,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7.3%。22例前列腺癌分期符合率为86.4%,前列腺癌T1像呈现稍低信号,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T2像呈现正常较高信号周围带有异常低信号灶,经过增强扫描显示早期有明显强化。结论:针对前列腺癌诊断,实施低场MRI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分期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18F-PSMA-1007 PET/CT在诊断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和18F-PSMA-1007 PET/CT检查,最终诊断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显像剂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前列腺癌原发病灶、淋巴结转移灶及骨转移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病灶检出率;对血清tPSA水平、Gleason评分与原发灶的SUVmax值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水平及两种显像剂的SUVmax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18F-PSMA-1007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18F-FDG PET/CT(P<0.05);18F-F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7年6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分析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51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占34.00%;前列腺癌患者影像学形态不对称、回声结节、液性回声的声像图表现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后患者出现下尿路刺激症候、急性尿潴留、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疑似前列腺癌病例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