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性(HRV)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olter监测123例2型糖尿病病人(其中合并冠心病45例),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比较两组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24h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个数占心跳总数百分比(PNN50),24h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平均心率。结果2型糖尿病4项时域分析指标及心率变异指数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P<0.01),最小心率及平均心率均比正常人增快(P<0.01),最大心率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指数降低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同组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P<0.01)。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自主神经损害,迷走神经张力减低,心率变异性降低,而且其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与心脏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23.6 mmHg 分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 HRV 时域参数大小。结果 (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 HRV 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2)按 HRV 时域参数 SDNN≤50 ms 程度统计,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3)按 HRV时域参数100 ms>SDNN>50 ms 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程度越大,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越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晨峰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23.6 mmHg分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时域参数大小.结果 (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2)按HRV时域参数SDNN≤50 ms程度统计,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3)按HRV时域参数100 ms>SDNN>50 ms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程度越大,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越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特点. 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各40例,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脏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计算运动中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分析心脏变时指数和心率储备率与SDNN、SDANN、RMSSD、PNN50的相关性.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DNN、SDANN 、RMSSD、PNN50均较健康者降低(P〈0.01).最大心率、心脏变时指数、心率储备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1);SDNN、SDANN、RMSSD及PNN50与心脏变时指数(r=0.522、0.472、0.337、0.321)和心率储备率(r=0.541、0.480、0.351、0.285)均存在明显正相关.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受损明显,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减退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0例正常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 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AM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 IDX、rMSSD均显著降低(P<0.01)和PNN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明显受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且与AMI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并测定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TF、LF、HF、LF/HF和24h平均心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入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病人3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病人25例,健康正常者40名为对照组。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心律失常的差异,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24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所有邻近窦性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OCM组及NOHCM组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在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PNN 50上低于NOHCM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在HOCM组及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及NOHCM组的各项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R on T现象、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在HOCM组均高于NOHCM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在HOCM组与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提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平衡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特别是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应用24h时动态心电图(DCG)中的SDNN、SDNNindex、SDANN、rMSSD、PNN50等5项时域指标对41例患者(A组)和30例正常人(B组)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组HRV时域分析的各项指标比B组显著减低(P<0.01)。②高血压病Ⅱ期组(A2组)的时域分析指标较Ⅰ期组(A2组)下降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损害,A2组损害程度与高血压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体育锻炼对男性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长期锻炼组60例与非锻炼组60例测定时域心率变异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锻炼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男性)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03例老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分为2组,检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及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组较不合并LVH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PNN50、RMSSD、SDNN、SDAN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老年高血压合并LVH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二者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不同时期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记录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6例,对照组23例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结果:(1)原发性高血压组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除PNN50外,SDNN、SDANN、SDANNindex,rMSSD显减低(P<0.01);(2)随高血压病程进展(1、2、3级)SDNN、SDANN、SDANNindex逐渐降低,各项之间均存在极显的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的HRV显减低,且随病程进展,变化愈显,提示HRV分析对高血压患有分层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辛伐他汀片等常规治疗。稳心颗粒组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行三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全程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R-R间期中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心搏数所占比重(PNN50)。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HRV指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心颗粒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可改善HRV,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探讨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Holter检查系统检测了36例CHF患者HRV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min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h内每5min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心搏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数(PNN50)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心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值(E/A)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CHF患者HRV各时域指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DNN,SDNNI与LVEDD,LVPWT呈负相关(r=-0.337~-0.362,P<0.05);rMSSD,PNN50与LVEDD,LVESD呈负相关(r=-0.142~-0.433,P<0.05);rMSSD、PNN50与LVEF呈正相关(r=0.387~0.464,P<0.05~<0.001)。结论:CHF患者HRV下降,并与心室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比索洛尔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者服用比索洛尔(康可)前、后心率变异(HRV)的变化,以了解比索洛尔对HRV的影响。方法?用动态心电图测定50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病人在比索洛尔治疗前、后的HRV时域各项指标,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比索洛尔组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比索洛尔治疗后SDNN、rMSSD、pNN50均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HRV降低,比索洛尔能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群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4例正常人分三个年龄组进行短程(5min)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时域法的参数为平均心率标准差(HRSD),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异≥50ms的百分数(PNN_(50));频域法的参数为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成分,总功率(TP)及LF/HF比值。各指标间做相关分析。结果:45岁以上组HRSD、SDANN、rMSSD、PNN_(50)、VLF、LF、HF、TP均低于45岁以下两组(P<0.05或<0.01)。SDANN、rMSSD、PNN_(50)与HF呈高度正相关(r>0.70,P<0.0001),其中以SDANN、PNN_(50)相关更好(r>0.75,P<0.001),SDANN、rMSSD、PNN_(50)间高度相关(r>0.80,P<0.0001)。不同性别HRV各参数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HRV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以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为主;各指标中以SDANN、rMSSD、PNN_(50)、HF能更好地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检测中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0例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和时域指标,并与70例正常人做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的SDNN、SDANN及Lorenz散点图长度(L)均显著下降,正常对照组散点图94.28%呈彗星状,冠心病组鱼雷状、复杂形、梭状及三角状分别占28.57%、15.71%、12.86%及11.43%;L与SDNN、SDANN呈显著正相关,散点图离散度(D)与rMSSD、PNN50呈显著正相关.Lorenz散点图异常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明显高于SDNN<100ms的指标.结论与时域指标相比,Lorenz散点图对HRV的变化敏感性更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HRV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冠心病患者186例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和HRV指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HRV预测指标。结果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均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numberofintervals,SDNN),每5分钟平均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ofper5minaveragesnormalnumberofintervals,SDANN),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平均值(averageofstandarddeviationofnormalnumberofintervals,A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的平方根值(rootmeansquarevaluesofthestandarddeviationbetweenadjacentnormalnumberofintervals,rMSSD),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超过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率(percentageofdifferencesexceeding50msbetweenadjacentnormalnumberofintervalsPNN50),PNN50包括PNN50a(大于相邻心搏间期50ms)和PNN50b(小于相邻心搏间期50ms),频域指标包括低频带(lowfrequency,LF),极低频带(verylowfrequency,VLF),高频带(highfrequency,HF)都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SDANN、LF/HF为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保护因素。结论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HRV降低,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动态心电图观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诊断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方法 47例糖尿病患者和49例正常对照组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HRV时域分析指标为: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5分钟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ANNindex)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结果 糖尿病患者HRV的各参数指标SDNN(86.06±35.97)ms、SDANNindex(77.83±34.72)ms、rMSSD(21.11±18.20)m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或眼低病变的患者各参数指标较无并发症者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糖尿病组rMSSD病变发生率最高(46.81%),这与糖尿病早期出现迷走神经病变相一致.结论HRV作为一种测量心脏自主神经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简便、无创伤性的特点,为早期发现糖尿心脏自主神经障碍,及早防治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肺源性心脏病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案。方法对确定焦虑抑郁症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计算其在我病房的构成比。应用holter-star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系统对39例确诊为肺源性心脏病不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和81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频域、时域的检测。60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百忧解和黛力新)30例和心理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8周后患者的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的总数(NN50)、相差〉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每5个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总的频域值(TP)、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成分/高频成分(LF/HF)、汉密尔顿抑郁他评量表(HAMD)的评分。结果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在我病房的发生率为67.5%,其中轻度焦虑抑郁为20%,中度焦虑抑郁为29.17%,重度焦虑抑郁为18.33%。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SDNN,SDANN,TP,HF,LF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下降,与单纯肺源性心脏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MSSD,PNN的测量值随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8周治疗后对患者的HAMD评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rMSSD、NN50、PNN50、SDANN、TP、VLF、LF、HF、VLF、LF/HF的测量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存在有心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加;合理的抗焦虑抑郁治疗(药物和心理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交感神经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4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48例单纯糖尿病患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时时域分析,同时与年龄、性别相当的62例正常人HRV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患各项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正常组降低(P<0.05-<0.01);(2)与单纯糖尿病患比较,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HRV参数中SDNN、SDANN、SDNN-index、rMSSD明显降低(P<0.05-<0.01);(3)昼夜资料分析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患白天mR-R升高(P<0.05),SDNN、rMSSD、PNN50显下降(P<0.05-<0.01),夜间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0.0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患除SDANN、PNN50外各指标下降更加显。提示糖尿病患的HRV分析有助于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